資源簡介 2006學年第二學期九年級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調測試卷2007.3各位同學:打開試卷的同時,你一個月辛勤努力即將會有一番見證。望你沉著冷靜,勇敢接受考驗,爭取考出自己的最佳水平!溫馨提示:全卷分卷Ⅰ和卷Ⅱ兩部分,共8頁。卷Ⅰ中試題的答案做在卷Ⅱ的相應位置上,做在卷Ⅰ上無效。全卷滿分為80分,考試時間為80分鐘。本次考試形式為開卷考試。卷 Ⅰ一、選擇題(本題有25小題,其中1—16小題每題1分,17—25小題每題2分,共34分。 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下列四幅圖的圖幅相同,但比例尺不同。你認為表示河流寬度最大的一幅是2、“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詞句反映出我國地勢的基本特征是A.西高東低 B.東高西低C.東南高西北低 D.西南高東北低3、右邊東西兩半球圖中,代表太平洋和亞洲的序號是A.①④ B.①⑤C②③ D.③⑤4、2005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一小品中的臺詞:“沖動是魔鬼,沖動是炸彈里的火藥,┅┅沖動是一顆吃不完的后悔藥。”這告誡我們在意志品質方面要增強A、獨立性 B、自制力 C、果斷性 D、堅韌性5、“芒果黃了叫人愛,芭蕉熟了任你摘,菠蘿大了任人采 ”《請到天涯海角來》這首流行歌曲的歌詞描繪的地方,其氣候類型屬于A、熱帶季風氣候 B、亞熱帶季風氣候 C、溫帶季風氣候 D、溫帶大陸性氣候6、現在有人習慣于將錢戲稱為“孔方兄”,其出典是歷史上的“圓形方孔錢”。下令以圓形方孔錢為標準樣式、統一全國貨幣的皇帝是A、秦始皇 B、漢武帝 C、唐太宗 D、明太祖2006年12月4日是我國的第6個法制宣傳日,其主題為:“弘揚憲法精神,構建和諧社會”據此回答7——8題7、之所以要強調弘揚憲法精神 主要是因為A、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B、依法治國就是依憲治國C、憲法是普通法律的總和 D、憲法規定了國家生活中的所有問題8、維護憲法尊嚴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青少年應當①自覺增強憲法意識 ②以憲法規范自己的言行 ③善于同違反憲法的現象作斗爭 ④認真行使修改憲法的基本權利A.①②④ B. 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9、人們常說“笑比哭好”,但《儒林外史》中范進卻在中舉后因狂喜而發瘋。這說明①喜其實是一種不良情緒 ②情緒對人的影響具有兩重性③人們應當學會調控情緒 ④宣泄是調控情緒的最佳方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下列古詩文名句中,可以提醒我們正確對待困境的是A、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B、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C、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D、不經一番寒霜苦,哪得梅花放清香11、近年來,浙江電信開展了“百萬親子綠色上網行動”,通過網絡技術屏蔽有害信息,為青少年創造健康的上網環境。這主要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護 B、學校保護 C、社會保護 D、司法保護12、右圖反映的情況從一個側面說明了A.我國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B.我國現在達到的小康是不平衡的C.我國現在達到的小康是不全面的D.我國人民生活已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2006年是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1周年。據此回答13-16題。13、下列戰役中,屬于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一個重要轉折點的是A、臺兒莊戰役 B、莫斯科保衛戰 C、凡爾登戰役 D、斯大林格勒戰役14、中國人民取得抗日戰爭完全勝利,最主要歸功于A、世界各國人民的大力支持 B、海外愛國華僑的無私捐助C、萬眾一心的全民族抗戰 D、世界反法斯聯盟的建立15、圖片能夠傳遞歷史信息。如果要了解有關九一八事變的歷史,你會選擇哪幅圖片?16、在學校舉行的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1周年演講比賽中,同學們不能采用的觀點是A.抗日戰爭有勝利洗刷了中國近代以來的民族恥辱B.抗日戰爭的勝利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史上的偉大轉折C.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D.落后要挨打,發展是硬道理17、我國政府提出的創建和諧世界的主張①順應時代潮流,符合各國人民的意愿 ②遵循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③顯示了我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堅定決心 ④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的國家性質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8、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推動“三個文明”協調發展,這是因為①物質文明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發展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②政治文明為物質文明的發展提供政治保證和法律保障③精神文明為物質文明的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④三者有機統一、互為條件、互為目的、相輔相成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9、我國現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由________決定的。A.社會主義性質和初級階段的國情 B.公有制經濟的主導作用C.我國的分配制度 D.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右側這幅圖告訴我們20、我國經濟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說明①黨的基本路線是正確的 ②改革開放是現代化建設的強大動力③我國已經超越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④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正在逐步實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1、為了讓全體人民更好地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黨中央及時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國務 院決定國家公共財政將更多地向農村傾斜。這體現了①中國共產黨是能夠代表我國全體人民利益的領導核心②黨中央具體組織和領導全國的行政工作⑦國務院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④黨和政府堅持執政為民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22、改革開放以來,紹興市在堅持公有制為主體的前提下,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迅速,尤其是作為非公有制經濟的民營經濟近年來實力不斷增強,已擁有全國500強民營企業41家,全省100強中占了37家,由此帶來了全市經濟的起飛。這一事實告訴我們A.民營經濟已成為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B.民營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C.應繼續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D.應毫不動搖地鼓勵非公有制經濟自由發展23、“但存方寸地,留于子孫耕”主要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下列原則A、公平性原則 B、共同性原則 C、 持續性原則 D、互補性原則西氣東輸、南水北調、西電東送都是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十五”期間我國四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之一。據此回答24—25題。24、從以上三大工程可以看出資源的特點是A.天然氣、水資源是可再生資源B.我國各地天然氣、水資源、電能資源都已十分短缺C.我國自然資源存在分布不均的特點D.我國自然資源存在著利用率低、破壞、浪費嚴重現象25、下列有關三大工程建設敘述錯誤的是A.政府宏觀調控的體現 B.市場機制自動協調社會經濟活動的體現C.區域經濟發展遵循因地制宜、優勢互補的原則D.科學技術在工程建設中得到充分運用2006學年第二學期九年級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調測答題卷2007.3卷 Ⅱ一、選擇題(本題有25小題,其中1—16小題每題1分,17—25小題每題2分,共34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題號 14 15 16 ╱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二、非選擇題:(本題有5小題,共46分)26、(本題12分)讀《開辟新航路示意圖》和下面的材料,完成相關題目。材料一:當19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500周年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欲把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日期作為全球節日,但最終受到拉丁美洲人民的堅決反對而作罷。材料二;在迎接2005年鄭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際,世界各地紛紛開展活動紀念鄭和。馬達加斯加發行了《鄭和下西洋》小型郵票;馬來西亞馬六甲州準備在山上建立鄭和紀念館。材料三:文明起源于不同的區域,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開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促進了人類文明的傳播與交融。從1840年鴉片戰爭起,中國在選擇現代化道路的艱辛摸索中,逐漸融入工業文明的大潮。(1)指出圖上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大洲和大洋:A , B 。(2分)(2)鄭和下西洋的偉大壯舉發生在中國的哪個朝代?(1分)中國四大發明中哪項發明為鄭和下西洋提供了技術支持?(1分)(3)交通工具的不斷進步,使區域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列舉近代工業革命中在交通工具方面有代表性的兩個成就。(2分)(4)近代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經歷了學習軍事技術、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等階段。請列舉各階段的一個歷史事件。(3分)(5)在紀念哥倫布航海500周年、鄭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際,為什么會出現材料一、材料二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從中可以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3分)27、(本題8分)張某高中畢業后,響應黨的號召,應征入伍。在部隊因表現出色,多次榮立三等功。退役后,他盡心照料父母,同時自籌資金,經營飲食業。由于認真守法,積極納稅,多次被稅務部門評為先進分子,他還被選舉為區人大代表。結合上述材料,請你運用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張某享受了憲法賦予的哪些基本權利?(3分)(2)張某履行了憲法規定的哪些義務?(3分)(3)公民應怎樣正確地行使權利?(2分)28、(本題9分) 某校電視臺(社會視野)欄目播放了反映當地農村建設小康社會專題片。現選取片中幾個鏡頭:鏡頭一:富起來的農民,綠樹掩映中,一幢漂亮的農家別墅,屋前伴著拖拉機和摩托車,屋里有彩電、冰箱等家用電器。鏡頭二:村民代表會議,村委會大樓里正在舉行村民代表會議,村主任向村民代表匯報本村“建設花卉交易市場”、“警民共建平安鄉村”工作的進展情況,征求村民意見,接受村民監督。鏡頭三:文化示范戶,晚上,一戶農家燈火通明,門框上掛著“文化示范戶”的橫匾,兩邊貼著大紅對聯:“學文化學科技科技繁榮業繁榮,重知識重教育教育興旺家興旺”,屋內坐滿了讀書看報的農民,四周書架上放了不少農業科普書刊。根據上述鏡頭片段的內容,請回答:(1)三個鏡頭分別主要反映了我國農村哪一方面的文明成果 (3分)(2)鏡頭二中的這種會議制度及研究的工作對當地全面實現小康目標各有何作用 (3分) (3)鏡頭三中的對聯反映了我國哪—戰略 當地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應如何貫徹實施這—戰略 (3分)29、(本題9分)材料一:3月16日上午10時,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大會聽取和審議了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表決通過了物權法草案、企業所得稅法草案等。表決通過關于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決議(草案)等等。許多代表在會前深入基層,體察民情,聽取民聲,在會議上就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提出提案和建議。材料二:關注民生,是今年兩會的一個熱點和焦點。網民、代表和委員關注民生,是今年兩會的一個熱點和焦點。從網民、代表和委員的建言中,從溫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我們隨處可見民生的細節,感受到民生的重量,體味到民生內涵之深刻,感知到其外延之寬廣。根據材料回答:(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什么性質的機關?材料體現了它行使哪些職權?(3分)(2)人民代表為什么要在會前深入基層,體察民情,聽取民聲?(3分)(3)關注民生,是今年兩會的一個熱點和焦點。民生問題反映了我國社會的什么矛盾?你認為解決民生問題最根本的措施是什么?(3分)30、(本題9分)材料一:遺傳學家、小麥育種專家李振聲2月27日被授予中國2006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胡錦濤主席向李振聲頒獎。李振聲說:我出身一個農民家庭對農業比較熟悉,我挨過餓,知道糧食的可貴。我在山東農學院上學時,對小麥育種和遺傳都很感興趣,當時,我將學校繁殖的一些優良小麥品種引回家中,鄉親們確實增產增收。這使我認識到科學技術確實對提高糧食產量有重要作用,因此就產生了將來我也要爭取從事小麥育種研究的想法。材料二:某校九年級同學準備搞一次小型科普展覽。展覽分為三個部分:“中國古代科技文化與世界文明的發展”、“近代科技與資本主義的發展”、“當代科技與中國現代化的實現”。閱讀上述材料,回答問題:(1)材料一體現了中國先進文化的哪一方面的內容?它對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怎樣的重要作用?(2分)(2)根據材料二,假如你是本次展覽的講解員,你的解說詞將涉及初三《思想政治》中哪些觀點? (2分)(3)請列舉中國古代、世界近代重要的科技成就各一項并簡述其意義。(2分)(4)以上兩則材料給我們青少年有什么啟示?(2分) 2006學年第二學期九年級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調測參考答案2007.3一、選擇題(本題有25小題,其中1—16小題每題1分,17—25小題每題2分,共34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D A B C A A A B C D C B D題號 14 15 16 ╱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C A B ╱ B B A B D C A C B二、非選擇題:(本題有5小題,共46分)26、(1)北美洲 太平洋 (2分) (2)明朝。指南針(2分)(3)蒸汽機車(或火車)、輪船、汽車、飛機(2分)(任一兩個就可)(4)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維新運動、百日維新)或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3分)(5)①哥倫布航海的目的是為了尋找黃金;到了美洲后,對印第安人進行殖民侵略,實行種族滅絕,所以拉丁美洲人民堅決反對。而鄭和是一個和平使者、友誼使者,他在航海中不僅沒有在沿途燒殺搶掠,而且還帶去了中國的絲織品、瓷器、茶葉、印花布等貨物,造福亞非,所以被世界人民所緬懷。②正反例子的比較充分表明了世界人民愛好和平,反對戰爭和侵略。(3分)27、(1)受教育權、勞動權、榮譽權、被選舉權(政治權利和自由) (3分)(2)受教育的義務、依法服兵役的義務、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勞動的義務和依法納稅的義務(3分)(權利與義務只要寫出3點即可得滿分)(3)要尊重他人權利;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集體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有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權利。(2分)(只要寫出2點即可得滿分)28、( 1 )分別反映了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成果(3分)(2)村民代表會議制度有利于民主更健全;建設花卉市場有利于經濟更發展,人民生活更富裕;警民共建平安鄉村有利于社會穩定,使社會更和諧。(3分)(3)科教興國戰略。全面落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依靠科技進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堅持教育為本,大力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進步(3分)。29、(1)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最高決定權 最高立法權(3分)(2)人民代表與人民的關系。(略)(3分)(3)主要矛盾:(略)。最根本的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3分)30、(1)教育科學文化建設。(1分)教育科學文化建設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巨大智力支持。(1分)(2)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它在生產力諸要素中起著第一位的作用,并發揮著重要的乘數效應,促進社會文明的發展;我國現代化建設必須依靠科技進步,依靠人才;世界范圍經濟競爭的實質是科技的競爭和民族素質的競爭。(2分)(3)中國古代:指南針促進了世界航海事業的發展;世界近代:蒸汽機的發明使用使機器生產提高了生產效率。(2分)(答案可從其他方面)(4)我們青少年應該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樹立遠大的理想,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2分)實驗中學:章新初PAGE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