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文成民族學校九年級歷史與社會·思品第二次月考答題卷(2010.11)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4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二、非選擇題:(6大題,共60分)21、(1) (2)(3)22、(1)(2)23、(1)(2)24(1)(2)(3)25、26、(1)(2)(3)學校_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學號 ____________文成民族學校九年級歷史與社會·思品第二次月考答案(2010.11)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4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A B C A D C C B A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C B B A C C B D D二、非選擇題:(6大題,共60分)21、(1)1978年召開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或對外開放)(1分)中國從此進入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時期。(1分)(2)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快速發展(2分)(或綜合國力大幅度躍升);人民生活水平獲得前所未有的提高(2分)(城鄉差距依然明顯得1分)(3)實行了改革開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黨的正確領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等。(每條2分,共4分)22. (1) 計劃生育、保護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 (6分)(2) 買菜不用塑料袋(或用布袋或籃子);拒買野生動物;一水多用;垃圾分類;節約用電,用紙等(任答4點)23、(1) 漫畫一:我國的人口問題:人口眾多;漫畫二:我國的環境問題:荒漠化嚴重;漫畫三:我國的資源問題:土地資源短缺 (3分)(2) 廣告詞:(略) 1植樹造林、退耕還林草;保護植被;節約森林資源;依靠科技,提高林木資源的利用率;加強立法工作,依法保護環境,防止水土流失(任答3點) (7分)24、(1)水體污染嚴重;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平衡;水資源重復利用率低,浪費損失嚴重;`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加大了對水資源的需求,加劇了水資源的短缺。(4分)(2)利用科技,加快節能環保技術的進步;利用科技,加強對自然資源的回收利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依靠科技,努力發掘新資源、研制新材料。(答出2點或言之有理即可4分)(3)積極參與節約水資源的宣傳活動;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如:刷牙時關上水龍頭;淘米、洗菜用過的水,用來澆花;及時關閉水籠頭等;敢于同浪費水資源的行為作斗爭。(2分)25這個觀點是片面的,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以展,是由我國社會主義性質和初級階段的國情決定的。我國經濟要快速發展,必須積極鼓勵并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快速發展,因為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已成為推動經濟增長,增加財政收入,促進就業,活躍城鄉市場,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力量。我國經濟要快速發展,還要大力發展公有制經濟。因為,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經濟制度的基礎,公有制經濟對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憂越性,增強我國經濟實力具有關鍵作用。(8分)26.(1)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2分)(2)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們仍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3分)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仍然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3分)(3)不是否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因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是我們黨,我們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只有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才能更好地解決“三農”問題。(4分)文成民族學校九年級歷史與社會·思品第二次月考試卷(2010.11)(考試范圍:九年級社會1-2單元;思想品德第一單元。)說明:1、請務必在指定地方填寫你的班級、姓名和號次,填好后不要急于做答。2、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考試為開卷考試,你可以參閱任何參考資料,但必須獨立答卷,不得借閱別人的試卷和參考資料。3、試卷包含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大題型,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卷一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各題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標志祖國大陸實現統一的歷史事件是( ) A. 西藏和平解放 B.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C.三大戰役的結束 D.新中國的成立2、奠定中國外交事業基礎的是( )A、周恩來總理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中美正式建交C、恢復在聯合國的席位 D、與蘇聯等26國建立外交關系3、30年前的一聲號角,吹響了春天里的征程,中國共產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開展了一場新的偉大革命。“新的偉大革命”是指A.經濟建設 B.改革開放 C.發展農業 D.全面小康4、2008年6月13日,為國際媒體所關注的海峽兩會(海基會、海協會)領導人商談順利完成,正式達成兩岸周未包機和大陸觀光客赴臺兩項協議。你知道臺灣當局允許臺灣居民回大陸探親,正式打破海峽兩岸交往的堅冰是在哪一年A、1978年 B、1982年 C、1987年 D、1993年5、中共十七大報告指出:“盡管兩岸尚未統一,但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中國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家園,兩岸同胞理應攜手維護好,建設好我們的共同家園。臺灣任何政黨,只要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我們都愿意同他們交流對話,協商談判,什么問題都可以談。”這說明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前提和基礎是A、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B、海峽兩岸直接實現通航C、堅持互利互補原則 D、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原則6、下列舉措直接推動西藏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是: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實現第一個五年計劃 ③建立經濟特區 ④修建青藏鐵路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7、目前世界上還有20℅~35℅以上的人處于饑餓之中,8億多人面臨著饑餓,導致這種貧困的根本原因是A發展中國家資源短缺 B、西方殖民掠奪和統治C、不公正的國際經濟秩序沒有改變 D、獨立后長期不穩定和戰亂8、經過30年的努力,中國13億人口日推遲了4年到來,但中國仍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表明我國:①計劃生育成績顯著②人口問題基本解決③人口數量過多④人口形勢依然嚴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我國正在進行的探月活動,從資源利用角度看,此項活動有利于A、改善生活環境 B、發掘新資源C、解決資源區域性問題 D、提高資源利用率10、漫畫反映了 ▲①當前社會存在住房、就醫、讀書難等問題②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③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還未解決④小康之路必定要背上沉重的包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1、解決上圖中反映的問題根本的途徑是 ▲A.大力發展生產力 B. 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C.提高對外開放的水平 D、加強民主法制建設,促進社會12、下列資源,能在較短時間內可再生或循環使用的是A、水、陽光、土地、煤 B、森林、鐵礦、石油、電C、土地、陽光、水、森林 D、石油、煤、土地、陽光13、既是解決我國人口問題的重要措施,又是實現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協調發展的關鍵是 ▲A.控制人口數量 B.提高人口素質 C.切實保護環境 D.大力發展經濟14、下列觀點和主張,符合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是A、積累資金,為子孫后代留下巨額財富 B、合理利用可再生資源,使其不致退化或枯竭C、先污染、發展經濟,后治理保護環境 D、限制或禁止當代人對資源的開發和利用15.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家的根本任務是( )A.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B.實現全面小康社會C.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D.達到共同富裕16. 是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是我們國家的立國之本,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 )A.改革開放 B.艱苦奮斗C.四項基本原則 D.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17.我國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分配方式,是由 決定的( )A.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 B.社會主義根本原則C.現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D.憲法18.早日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是( )A.國家獨立,民族統一 B.堅持一個中國原則C.實現兩岸“三通” D.和平統一,一國兩制19.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允許農民以轉包、出租、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中共中央制定這一政策的基本依據是( )A.中國共產黨的性質 B.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意志C.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D.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20.某企業原為純粹的國有企業,1997年經過股份制改造,組建成股份有限公司,資金總額由原來的2.3億擴大為3.8億。該企業內部職工通過持股獲得的收入,屬于,( )A.按勞分配所得 B.按勞動力要素分配所得C.按勞動成果分配所得 D.按資本要素分配所得卷二二、非選擇題(共60分)21、(10分)【關注改革開放】材料一:30年前,一聲驚雷響徹中國大地,中國從此令世人矚目。材料二:1978年——2007年中國部分數據比較項目 年代 1978年 2007年國民經濟 國內生產總值 3645億元 249530億元經濟總量國際位次 10 4人民生活水平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43元 1378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134元 4140億元閱讀上述材料與表格,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材料中的“一聲驚雷”指的是什么事件?對我國社會產生的最重大的影響是什么 (2分)(2)材料二的數據說明了什么?(4分)(3)你認為取得上述成績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兩條)(4分)22、在學完九年級《歷史與社會》第二單元后,老師圍繞“人口、資源、環境”的內容布置了書面作業和實踐作業,請你完成。(1)書面作業:寫出我國在“人口、資源、環境”方面的基本國策和戰略。(6分)(2)實踐作業:按照下面的活動設計,你打算怎樣做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針對下面的活動,寫出4個節約資源或保護環境的具體行動。4分)早晨 上午 中午 下午 晚上上街買菜 洗衣拖地 燒菜做飯 做作業 看電視、練書法23、圖三(1)三幅漫畫分別反映了我國目前存在著什么問題 (3分)(2)請你就其中某一方面的問題設計一條公益廣告詞,并就圖二反映的問題提出至少3條相應對策。(7分)24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水鄉鬧水荒 :浙江歷來有“江南水鄉”美稱。但據調查發現①千島湖水受污染威脅,杭嘉湖水網枯水季節基本沒有飲用水源。②浙江省的水重復利用率僅30%左右,城市供水系統的自來水管道漏水率亦高達20%。③隨著生產擴大,衢州一家企業一天的用水量竟與杭州市一天的生活用水量相當!專家預測,到2010年,浙江省水資源需求缺口將達55億立方米;2020年將上升到67億立方米。材料二:水鄉戰水荒:浙江省政府發布的《浙江省節約用水辦法》規定,自2007年10月1日起,各地政府應當根據當地水資源狀況和經濟發展水平,逐步調整水價,建立激勵節約用水的價格機制。嘉興市造紙行業將在2010年底前淘汰年產1.7萬噸以下化學制漿生產線、引入環保、節能造紙新工藝,大力鼓勵和引導造紙行業實施廢水回用改造工程,到2010年所有造紙企業中水回用率達70%以上,部分企業達到零排放。浙江投入巨資,集中了全國的海水淡化人才、技術,海水淡化事業發展迅速。(1)結合材料一談談“水鄉鬧水荒”的原因。(4分)(2)材料二中浙江省政府及部分企業的做法對我們應對“水荒”有何借鑒意義?(4分)(3)在日常生活中,你能為家鄉戰勝“水荒”做些什么?(2分)25辨析題。(8分)只要積極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我國經濟就能得到快速的發展。26.綜合探究題。在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九年級學生小明和幾個同學以“三十年看‘三農’”為主題出了一期板報。以下是板報的部分內容,請你閱讀并回答下列問題。有喜:30年來,我們國家解決了吃飯問題。2008年,全國糧食總產量創歷史新高,是40年來第一次實現糧食總產量連續5年增長。農民收入增幅連續5年超過6%。有憂:人口多,人均耕地,水資源少;農業抗擊自然災害能力還比較弱,有相當一部分農民還是靠天吃飯;城鄉收入差距大,農民增收困難。有希望:黨堅持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完善了強農,惠農政策體系,加強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力度。(1)30年來我們國家能夠解決吃飯問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2)“三農”發展有喜也有憂說明了什么?反映了我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6分)(3)黨堅持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否就否定了以經濟建設,為什么?(4分)沉重的負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九年級歷史與社會試卷.doc 九年級歷史與社答案.doc 九年級歷史與社答題卷.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