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0一0學年第一學期初三社會、思品期中測試卷一、選擇題(共40分,每題2分,錯選、多選、少選均不得分。)1、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進入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期。下列現象,不屬于改革開放以來發生的巨大變化的是( )A.深圳速度 B.西藏和平解放 C.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D.浦東巨變2、國務院決定以2010年( )零時為標準時點開展第( )次人口普查。A.10月1日 五 B.10月1日 六C.11月1日 五 D.11月1日 六3、10月1日18時59分57秒,長征三號丙火箭在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把 ( )衛星成功送入太空。A. 嫦娥一號 B. 嫦娥二號 C. 嫦娥三號 D.嫦娥四號4、土地改革后,土地所有權歸( )所有。A.農村集體 B.人民政府 C.農民個人 D.人民軍隊5、在“一國兩制”基礎上回歸的香港、澳門,發生變化的主要是( )A.社會制度 B.主權歸屬 C.經濟制度 D.社會生活6、根據你掌握的歷史知識,下列歌曲能夠反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主旋律的是( )A.《黃河大合唱》 B.《春天的故事》 C.《閃閃紅星》 D.《梅花贊》7、《西游記》中的唐僧說“掃地恐傷蟻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這話從可.持續發展思想角度看,體現( )A.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B.珍愛生命C.是一種封建思想 D.個性軟弱,成不了丈事8、奧斯特洛夫斯基說:人的一生不因虛度年華而痛悔,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時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對這句話的理解是( )A.奉獻更能體會生命的價值 B.肯定了生命的重要性C.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價值的 D.告訴我們要悅納生命,珍惜生命9、2001年,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滋別克斯坦六國元首在上海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該組織的成立說明了 ( )①它是第一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是我國綜合國力提高的表現②進一步加強我國與周邊國家的聯系 ③有利于維護地區安全與穩定④是中國迄今舉行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多邊外交活動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0、導致我國的社會性質發生根本性改變的歷史事件是( )A.“一五”計劃 B.文化大革命C.新中國成立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1、用垃圾焚燒發電,用高粱桿生產“綠色汽油”乙醇,如今這些大膽的想法在我國已經變成現實,這說明( )A.我國的資源利用率已領先世界 B.開源節流是解決資源問題的好辦法C.科技的力量能使資源取之不盡 D.我國的資源問題已得到根本解決12、下列能體現和平主題的是( )①巴以沖突造成流血事件 ②六方會談協商解決朝核問題③美國放棄在東歐建立導彈防御基地 ④美國盟友紛紛從伊拉克撤軍A.①②④ B.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巴格達10月25日又發生兩起自殺式汽車炸彈襲擊,造成約155人死亡, 700多人受傷,“基地”分支發表聲明對爆炸事件負責。阿盟、歐盟和聯合國發表聲明,強烈譴責襲擊事件。據此回答13-14題:13、伊拉克國內爆炸事件的頻繁發生,說明( )①當今世界并不太平,總體局勢趨于戰亂②維護世界和平任務艱巨③恐怖主義已對世界安全構成現實威脅④和平與發展不再是當今世界的主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4、在伊拉克問題和巴以沖突等問題上,中國一再主張在聯合國框架內和平解決。這表明我國 ( )①對美國唯命是從 ,沒有主見 ②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③認為聯合國才能解決所有問題 ④希望通過對話與合作解決爭端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15、亞非國家第一次在沒有殖民國家參加的情況下,自己召開的具有歷史意義的盛會是 ( )A.萬隆會議 B. 雅爾塔會議C.日內瓦會議 D.“七十七國集團”會議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國西南地區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旱情,全國少先隊員響應黨中央“絕不能讓一名群眾沒有水喝”的號召,開展了“每人捐獻一瓶水”活動。回答16——17題。16、“每人捐獻一瓶水”活動,體現了少先隊員具有 ( )①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②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③高尚的道德情操 ④關愛他人生命與健康的品質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17、西南地區特大旱災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生態破壞等方面的人為因素,這警告我們要 ( )①尊重自然,保護環境 ②熱愛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③崇拜自然,順從自然 ④防治結合,加強生態環境建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8、冷戰結束以后,世界局勢的發展引人注目。對于當今世界局勢的表述,正確的有( )①世界正在向多極化發展 ②和平成為時代主題之一③美國已獨霸世界 ④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有新的表現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9、近幾個月來,釣魚島事件引人關注,請問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下列哪個國家的固有領土。( )A.菲律賓 B.日本 C.中國 D.韓國20、實現人口與資源、環境、經濟協調發展的關鍵是( )A.提高經濟發展水平 B.提高人口素質C.控制人口數量 D.提倡晚婚晚育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6小題,共60分)1、(10分)下列是新中國成立后發生過的重要片段,閱讀后回答問題。①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②三大改造 ③ 中美建交 ④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⑤中國加入WTO ⑥大躍進運動⑴用序號排列上述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并給②配上解說詞。(3分)⑵找出給中國帶來嚴重后果的選項(序號),給中國帶來怎樣的后果(3分)⑶寫出兩件與選項⑤同年發生的事。(2分)⑷共和國60多年歷程,留給我們許多經驗和教訓。在我們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你認為我們需要吸取的經驗或教訓有哪些?(2分)2、(10分)在一次國際會議上,各國首腦基于本國立場,有如下闡述:A國總統說:我們已經盡力了,我國國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支付可怕的貸款利息;而本金的清償,只有上帝才知道會在哪一天?B國總理說:我們有可可、咖啡、大豆,但是你們卻要限制我們的出口,當然,即使有大量的出口,也換不來你們的幾臺機車。C國總統說:你們利用過非洲,歷史上你們從非洲獲得的利益無可估量,而當你們強大的時候,卻叫非洲不要別扭。⑴以上發言共同反映了什么問題?(2分)⑵材料中三國領導人的話分別指出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有哪些?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⑶你認為解決這一問題的要害是什么?(2分)⑷列舉2列近年來中國幫助非洲國家的實例。(2分)3、(11分)材料一:改革開放創偉業,科學發展再爭先。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慶祝大會9月6日上午在廣東隆重舉行。材料二:深圳特區30歲了,30年來深圳在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同時也逐步開始面臨四個“難以為繼”:土地、空間難以為繼;能源、水資源難以為繼;人口重負難以為繼;環境承載力難以為繼。為此,深圳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現在,她已開始初嘗甜頭——每萬元GDP的電耗和水耗均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今年上半年,這兩項指標繼續下降,與此同時,全市單位面積的工業產出量卻仍在增長。⑴寫出廣東省另外兩個經濟特區。特區建立與那一位老人有關?(3分)⑵特區的發展得益于我國哪一政策?在哪次會議上作出的決策?(2分)⑶該特區的四個“難以為繼”說明她正面臨著哪些問題?(3分)⑷深圳為解決這些問題可能采取了哪些措施使她“初嘗甜頭”?(3分)4、(10分)材料一:為期6個月的上海世博會5月1日開館,于10月31日閉館。上海世博會圓滿閉幕,溫家寶出席閉幕式并宣布閉幕。材料二: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館日儀式10月1日上午在上海世博中心隆重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出席儀式并致辭。 問:⑴ “海寶”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吉祥物。它脫胎于漢字“人”的藍色小孩,寓意只有全世界的“人”相互支撐,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世界才會更美好。它挺胸抬頭,雙手伸展,顯示包容和熱情;“海寶”告訴我們( )(2分)①要吸收一切外來文化 ②要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③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④要走和平發展之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⑵我國政府為什么要積極舉辦2010年上海世博會,談談意義。(3分)⑶猜猜中國國家館日設在10月1日的原因。(2分)⑷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生活,讓城市更美好”,談談你所在地區有哪些不美好現象?(試舉一例,如環境,房價等),提出解決對策。(3分)5、(8分)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10年10月,超強臺風“鲇魚”肆虐臺灣,致109人傷亡25人失去聯系。日前,中國紅十字總會通過臺灣紅十字組織向遭受臺風災害的臺灣民眾表達慰問,并提供捐款協助救災材料二:胡錦濤總書記稱: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臺灣同胞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材料三:瓢潑大雨中一中年男子在捐完身上全部90多元后,連聲抱歉說錢太少。片刻后,他又回到募捐點,將包里一疊錢快速放進募捐箱。(為臺灣同胞捐款片斷)問:⑴劃線部分說明了什么?(2分)⑵用責任角度評析該市民的行為。(2分)⑶中國紅十字會和群眾身上體現了中華民族怎樣的優秀品質。(2分)⑷為了使臺灣同胞早日戰勝災難重建家園,你準備做些什么。(2分)6、(11分)材料一:電影《2012》講述了世界末日來臨時的情景,地震、海嘯、火山爆發等災難在影片中悉數呈現。該影片引起了人們對地球環境的關注和對人類命運的思考。材料二:近年來,“新能源”“節能減排”“低碳”等概念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人們通過日常生活中的每個細節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倡導低碳消費,正成為新的消費趨向。問:⑴為什么會產生電影中呈現的災難性情景?(2分)⑵要避免電影中災難性情景的出現,世界各國應怎么做?(2分)⑶低碳生活體現了什么發展理念?(2分)你將怎樣做到低碳消費,為地球減斤碳?(2分)⑷列舉3種“新能源”。(3分)二0一0學年第一學期初三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期中測試卷答題卷題目 一 二1 2 3 4 5 6得分一.選擇題(共40分,每題2分,錯選、多選、少選均不得分。)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6小題,共60分)1、(1)(3分)(2)(3分)(3)(2分)(4)(2分)2、(1)(2分)(2)(4分)(3)(2分)(4)(2分)3、(1)(3分)(2)(2分)(3)(3分)(4)(3分)4、(1)(2分)(2)(3分)(3)(2分)(4)(3分)5、(1)(2分)(2)(2分)(3)(2分)(4)(2分)6、(1)(2分)(2)(2分)(3)(4分)(4)(3分)初三社會、思品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40分)1 2 3 4 5 6 7 8 9 10B D B C B B A A A D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B C B C A A B D C B二.非選擇題1.(1) ②⑥④①③⑤ (1分)指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956年基本完成標志著中國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2分)(2)⑥(1分)違背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給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造成重大損失。(2分)(3)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北京申奧成功;APEC會議(寫出2個即可得2分)(4)a:最需要吸取的教訓是現代化建設需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示例 (1分) b: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解放和發展生產力(2分)2.(1)發展問題(2分)(2)A沉重的外債(1分) B不等價交換(1分)C源于西方殖民者對非洲地區的殖民侵略(1分)(該題答案順序不能搞亂 )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舊秩序沒有改變。(1分)(3)建立公正合理的 國際經濟新秩序(2分)(4)中非合作論壇;索馬里護航;減免非洲國家債務。(言之有理即可)(2分)3.(1)珠海、汕頭(2分);鄧小平(1分)(2)對外開放 (或改革開放) (1分)1978年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1分)(3)人口、資源、環境問題(3分)(4)繼續實行計劃生育、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只要圍繞人口、資源、環境回答即可得分)(3分)4.(1)C(2分)(2)體現了我國的對外開放政策;有利于加強和世界各國的交流和合作;提高我國國際地位;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符合題意即得分)(3分)(3)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中國)成立的日子。(2分)(4)言之有理即可(現象1分,對策2分)5.(1)大陸和臺灣同胞同屬中華民族,是不可分割的整體。(2分)(2)該市民是一種熱心公益、勇擔責任的行為。有利于弘揚社會正氣;有利于在奉獻中提升自己價值 (2分)(3) 扶危濟困、團結互助等(符合題意可得分)(2分)(4)盡自己所能,捐錢捐物;通過電視、網絡等手段,向臺灣同胞發去慰問等 (言之有理即可)(2分)6.(1)由于人類不合理的開發利用資源,在生產生活中排放過多的二氧化碳,導致大氣增溫,全球氣候變暖,引發地震、海嘯、火山爆發等各種極端災害性氣候的出現(2分)(2)氣候變暖是全球性的問題,設及各國利益,危及全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需要世界各國共同合作應對。(2分)(3)可持續發展理念。(2分)做法言之有理即可(2分)(4)核能、太陽能、風能、水能、潮汐能、氫能等(3分)學校 班級 姓名 考號----------------------------------------------------密---------------------------------封---------------------------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