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湖塘中學初三社會思品獨立作業 10、10出卷人:趙建華 審核人:鐘建康考生須知:1.本次考試選擇題采用閉卷形式,綜合題采用開卷形式,考試時間100分鐘。2.全卷分卷Ⅰ(選擇題)和卷Ⅱ(綜合題)兩部分,滿分100分。卷Ⅰ的答案必須做在卷Ⅰ的表格內。兩卷均需在左上角寫好班級、姓名、學號。3.答題要求書寫規范、美觀,卷面整潔。試 卷Ⅰ(選擇題 共40分)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各題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30年前的一聲號角,吹響了春天里的征程,中國共產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開展了一場新的偉大革命。“新的偉大革命”是指 ( )A.經濟建設 B.改革開放 C.發展農業 D.全面小康2、西藏自治區1959—2008年GDP和人均GDP變化情況表項目 年份 1959年 1965年 1984年 2001年 2008年GDP(億元) 142 241 702 5324 13861人均GDP(元/人) 1.74 3.27 13.68 139.16 395.91以上統計數據反映了西藏自治區 ( )①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快速發展 ②與東部地區的經濟差距消除③人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④已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目標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3、港澳問題和臺灣問題在性質上的不同之處表現在 ( )A、港澳問題是主權回歸問題,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B、港澳問題是殖民統治問題,臺灣問題是歷史遺留問題C、港澳問題是中國內政,臺灣問題是主權的回歸D、港澳回歸是不平等的國際問題,臺灣問題平等的國內問題4、港澳得以回歸的根本原因是 ( )A、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的提高 B、外交策略的運用C、一國兩制方針的正確 D、西方國家對華態度的轉變5、近年來,臺灣當局領導人頻頻拋出“臺獨”言論,強行推動“入聯公投”。其實質是 ( )A、是推行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表現 B、是對兩岸人民和平共處的挑戰C、是走向臺灣法理獨立的重要步驟 D、會危害臺海地區及亞洲的和平與穩定6、2008年9月13日晚,2008海峽兩岸各民族中秋聯歡晚會在臺灣屏東縣明正中學體育館舉行,這是兩岸少數民族同胞在島內首次以聯歡晚會形式同慶中秋節。晚會在“我們都是一家人”的歌聲中,在熱烈的握手與擁抱中達到了高潮。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 )①兩岸同胞血脈相連,兩岸文化一脈相承②加強兩岸文化交流,有利于促進祖國統一③早日恢復對臺灣行使主權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④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已沒有任何阻力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④7、臺灣自古以來就是祖國不可分割的神圣領土,發展海峽兩岸關系和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是 ( )A.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B.遵循“一國兩制”方針C.貫徹寄希望于臺灣人民的方針 D.加強交往,推動直接“三通”8、要鏟除恐怖主義的根源,就要重視發展問題,其中最根本的是( )A、發達國家要幫助貧窮國家發展 B、加強各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C、各國按本國的意志處理外交事務 D、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9、2008年12月, 中國海軍艦艇編隊遠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以保護中國過往船舶和人員安全,保護國際組織運送人道主義物資船舶的安全。這表明我國政府致力于( )A.加強南南合作 B.維護和平、促進發展C.保護資源與環境 D.建立軍事同盟10、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我國外貿成就顯著。據海關統計,2008年我國外貿總值達25616.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7.8%。該成就的作用主要在于( )A.使經濟更加發達 B.使民主更加健全C.使文化更加繁榮 D.使科教更加進步11、下圖(2007年末我國人口數及構成)表明我國人口現狀的特點是( )指標 全國總人口 城鎮 鄉村 男性 女性 0—14歲 15—59歲 60歲以上人口數(萬人) 132129 59379 72750 68048 64081 25660 91129 15340比重(%) 100 44.9 55.1 51.5 48.5 19.4 69.0 11.6①人口基數大 ②農村人口多 ③面臨人口老齡化的壓力 ④人口素質偏低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實行人口與資源、環境、經濟協調發展的關鍵是 ( )A.提高經濟發展水平 B.提倡晚婚晚育 C.控制人口數量 D.提高人口素質13、如圖,我國政府要采取這項措施,開展節約資源活動,主要是因為我國 ( )A.各種資源嚴重短缺 B.資源總體質量不高C.資源分布不平衡 D.資源科學利用率不高14、我國實行“南水北調”“西氣東輸”工程,目的是解決 ( )A 資源人均占有量少 B 資源分布不平蘅C 資源利用率低 D 資源質量不高15、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出通知,決定從2008年9月1日起調整汽車消費稅政策,提高大排量乘用車的消費稅稅率,降低小排量乘用車的消費稅稅率。這種“抑大揚小”的政策,有利于 ( )A.限制人們對汽車的消費 B.改善人民生活,提高消費水平C.縮小貧富差距,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D.促進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16、觀察漫畫請回答以上四幅漫畫說明了青少年樹立的新風尚 ( ) ①重視生態文明 ②有利于合理利用資源③有利于保護環境 ④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17、環境問題可分為生態破壞與環境污染兩類,下列問題中屬于環境污染的是( )①荒漠化與水土流失 ②固體廢棄物排放 ③工業二氧化硫排放 ④工業廢水排放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8、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之間組成了一個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整體。其中的關鍵因素和實質分別是: ( )A.發展問題 人口問題 B.人口問題 環境問題C.資源問題 環境問題 D.人口問題 發展問題19、由于全球氣候變化所導致的自然災害日益嚴重。氣候問題越來越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也是2007年世界經濟論壇、歐盟首腦會議、八國集團首腦會議、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和聯合國大會等眾多國際會議的重要議題。這體現了可持續發展需要遵循的 ( )A.公平性原則 B.一致性原則 C.共同性原則 D.持續性原則20、面對我國人口、資源和環境的嚴峻形勢,我們在現代化建設中必須堅持的基本國策和發展戰略有 ( )①可持續發展戰略 ②科教興國戰略 ③計劃生育國策 ④一國兩制方針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請將選擇題答案做在答題框內!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湖塘中學初三社會思品獨立作業卷 Ⅱ(綜合題 共60分)21、(11分)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材料一:2007年,我國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9.5%,為1985年以來增幅最大的一年;但城鄉居民收入比卻擴大到3.33:1,絕對差距達到9646元,是改革開放以來差距最大的一年。材料二:2004年以來,連續五個中央一號文件都是關注“三農”問題的。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推進農村改革,解決“三農”問題再次成了中央關注的焦點。閱讀上述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1)1980年春節,有位農民在自家門上貼了一付對聯:“當年曾分田翻身當家作主人,今歲又分田勤勞致富奔小康”。下聯中的“今歲又分田”指的是什么?此次“分田”有何重大意義?(5分)(2)結合材料一談談中央為什么要高度關注“三農”問題?(6分)22.(12分)材料一: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和“園園”與珙桐樹于2008年12月23曰下午抵達臺北,于2009年1月26日開放參觀,正式與臺灣民眾見面。材料二:2008年11月3日—7日,大陸海協會會長陳云林應邀訪臺。此間,民進黨發動一連串抗議活動,引發街頭暴力沖突事件,并造成149名維安警員及上百名民眾受傷。據臺灣《聯合報》調查顯示,61%的受訪民眾認為民進黨已經逾越民主抗爭界線。可見,民進黨煽動的街頭沖突得不到多數臺灣民眾的認可。材料三:在歷經59年的波折和期待之后,12月15日,兩岸的客機、輪船和信件歷史性地跨越臺灣海峽,直接通往彼岸(見圖片),基本實現直接“三通”。 這標志著兩岸交流更加緊密、關系更趨緩和,并為臺海地區的合作、和平、和諧鋪設了光明之路。(1)“團團”和“園園”赴臺反映了兩岸人民一個怎樣的愿望 (2分)(2)材料二說明實現這一愿望的主要阻礙是什么?實現這一愿望的最佳途徑是什么?(4分)(3)比較圖中現行航線與以前航線的變化,分析“裁彎取直”的現實意義。(6分)23、(13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08年以來,共有30多艘各國船只被索馬里海盜劫持。2008年11月15日,索馬里海盜劫持了滿載價值1億美元原油的沙特巨型油輪“天狼星”號,并提出了2500萬美金的贖金要求。材料二:歷史上索馬里不僅多次遭受西方殖民者侵略,而且殖民者依據自身利益,人為劃定疆界留下了民族矛盾和部族紛爭。索馬里經歷了28年的內戰、無政府狀態,國家經濟凋敝,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當貧窮的民眾看到海盜們通過搶劫而來的財富過起奢侈生活的時候,為了生存他們紛紛加入海盜組織或為其服務。材料三:2008年12月26日,中國海軍艦艇編隊從海南三亞啟航,遠赴索馬里執行護航任務。這引起了國際主流媒體的高度關注,媒體將中國海軍的這次行動,比作“鄭和艦隊剿海盜”。(1)材料一反映了當今世界哪一主題?(2分)(2)一位歷史學家認為“索馬里海盜的出現與西方國家不無關系”,你贊同他的觀點嗎?請結合材料二說說理由。(3分)(3)結合材料三,運用所學知識分析中國海軍索馬里護航的意義。(4分)(4)結合以上材料,你認為怎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索馬里海盜問題?(4分)24、(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水鄉鬧水荒 :浙江歷來有“江南水鄉”美稱。但據調查發現:①千島湖水受污染威脅,杭嘉湖水網枯水季節基本沒有飲用水源;②浙江省的水重復利用率僅30%左右,城市供水系統的自來水管道漏水率亦高達20%;③隨著生產擴大,衢州一家企業一天的用水量竟與杭州市一天的生活用水量相當。專家預測,到2010年,浙江省水資源需求缺口將達55億立方米,2020年將上升到67億立方米。材料二:水鄉戰水荒:浙江省政府發布的《浙江省節約用水辦法》規定,自2007年10月1日起,各地政府應當根據當地水資源狀況和經濟發展水平,逐步調整水價,建立激勵節約用水的價格機制。嘉興市造紙行業將在2010年底前淘汰年產1.7萬噸以下化學制漿生產線、引入環保、節能造紙新工藝,大力鼓勵和引導造紙行業實施廢水回用改造工程,到2010年所有造紙企業中水回用率達70%以上,部分企業達到零排放。浙江投入巨資,集中了全國的海水淡化人才、技術,海水淡化事業發展迅速。(1)結合材料一談談“水鄉鬧水荒”的原因。(6分)(2)材料二中浙江省政府及企業的做法對我們應對“水荒”有何借鑒意義?(4分)(3)在日常生活中,你能為家鄉戰勝“水荒”做些什么?(2分)25、(12分)改變日常習慣,有益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提高人們的道德水準。據此回答。【他山之石】 張柯小朋友的綠色記事本片斷一:周一,昨天晚上我迷迷糊糊地睡著了,忘了關燈,結果白白浪費了大量了電,真不應該。白天,媽媽只為洗我的兩件內衣就開動了洗衣機,浪費水電,后來媽媽接受了我的建議,以后要等衣服積多些再洗。片斷二:周六上行,爸爸帶我去郊游,原來計劃開車去,后來聽了我的建議改坐公交車去,這樣可以減少汽車廢氣的排放量。下午,輪到我去倒垃圾,我發現垃圾袋里的垃圾還沒有分類,于是就不顧臭氣,耐心地將垃圾分類后才丟入垃圾箱,保護環境。這位小朋友所做的事看似小事,實際上是利已利人利國的大事。請你結合所學知識,任選一個片斷,談談為什么是利已利人利國的大事。(1)我所選擇的片斷是: (1分)我作出這一選擇的理由:(3分)【我思我行】心動不如行動。你能像張柯那樣做一些舉手之勞的事嗎?請你參與。(2)上菜市場買菜,面對塑料袋和菜籃子,我會選擇 ,(1分)因為:。(2分)(3)對于家里產生的生活垃圾,我會 ,(1分)因為:。(2分)【反思感悟】(4)可持續發展正在從觀念走向實踐,請針對我們身邊觀念與行動脫節的問題,寫一句勉勵自已(或他人)的話。(2分)湖塘中學初三社會思品獨立作業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A A C B A D B A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D D B D A C D C B二、非選擇題(綜合題 共60分)21、(1)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2分)它極大地激發起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1分),促進了農業生產迅速發展(1分),使中國很快解決了10多億人口的溫飽問題(1分)。(2)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1分),但城鄉收入差距有擴大的趨勢,城鄉發展不平衡(1分),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1分)。中央高度重視“三農”問題有利于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1分),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1分),最終實現全面小康目標(或共同富裕)(1分)。22、(1)實現祖國統一。(2分)(2)臺獨勢力(或島內分裂勢力)。(2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2分)(3)政治上有利于推動祖國和平統一的進程;(2分)經濟上有利于減少運費開支,節省資源,有利于加強兩岸之間的交流和合作,促進兩岸經濟的發展,促進旅游業的發展;(2分)文化上有利于文化的互相溝通影響。(2分)23、(1)和平問題。(2分)(2)贊同。(1分)理由:歷史上西方國家對索馬里的侵略和掠奪,造成了索馬里經濟落后,百姓生活困苦。這一現狀使一些貧民為了生存鋌而走險,加入海盜隊伍。(2分)其它如不公正的國際經濟政治舊秩序等也可酌情給1分。(3)①有利于維護世界各國的利益,促進共同發展。(2分)有利于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2分)(4)一方面,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加強南南合作、南北對話,幫助不發達國家(索馬里等)發展經濟,消除貧困;(2分)另一方面,國際社會聯合起來共同打擊海盜,穩定索馬里局勢,創建和平的發展環境。(2分)24、(1)水體污染嚴重(2分);水資源重復利用率低,浪費損失嚴重(2分);`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加大了對水資源的需求,加劇了水資源的短缺(2分)。(2)政府應利用行政手段、經濟手段等加強宏觀調控,建立和健全節能機制;利用科技,加快節能環保技術的進步;利用科技,加強對自然資源的回收利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依靠科技,努力發掘新資源、研制新材料。(任答2點,每點2分)(3)積極參與節約水資源的宣傳活動;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如:刷牙時關上水龍頭;淘米、洗菜用過的水,用來澆花;及時關閉水籠頭等;敢于同浪費水資源的行為作斗爭。(2分)25、(1)理由從重要性、現狀、這樣做的意義3方面回答。(2)理由即白色污染的危害或這樣做的意義。(3)如分類回收,理由:這樣做有利于保護環境,減少污染;有利于節約資源,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有利于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4)如: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第9題圖)學童新風尚課本留給學妹用盛水要用自帶壺書包舊了繼續用手帕要比紙巾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