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三年級質量檢測社會思品 試題卷2010.12考生須知:1、試卷分為試題卷(共4頁)和答題卷(共4頁);滿分為80分;考試時間為80分鐘。2、所有答案寫在答題卷上,做在試題卷上不得分;請勿在裝訂線內答題。3、請在答題卷裝訂線內寫上考生所在班級、姓名、試場號、座位號。一、選擇題(本題有21小題,其中1—10小題每題1分,11—21小題每題2分,共32分。)1.新中國成立初期(1949-1953年)所取得的成就不包括:A.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 B.實現了西藏的和平解放C.基本建立社會主義制度 D.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2010年12月11日,是我國加入某一國際組織9周年的紀念日。9年來,我國的對外開放不斷深化,但同時也給我國政府和人民帶來了重大的責任和挑戰。據此回答2-3題。2.某一國際組織指的是:A.聯合國 B.歐盟 C.世界貿易組織 D.亞太經合組織3.加入該組織以來,國外對中國產品的技術壁壘特別是“綠色壁壘”日趨嚴重。這兩年,南潯的一些地板生產廠家出口到歐洲的實木地板,由于甲醛超標被退回。這警示我國的出口企業必須:A.降低產品價格 B.依靠國家貿易保護 C.增強環保意識 D.拿起反傾銷武器4.在某網站組織的成人標準網絡票選活動中,“責任”一詞的選票高居榜首,成為入選成人標準的首個關鍵詞。這表明:A.責任就是無私奉獻B.責任產生于社會關系之中的相互承諾C.承擔責任就要不言代價D.承擔責任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5.當今國際社會中,在美國領先世界的同時,歐盟努力地用同一個聲音說話,“金磚四國” (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展望五國”( 越南、印尼、南非、 土耳其、 阿根廷)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正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這一現象表明:A.當今世界的發展問題基本解決 B.國際格局走向多極化C.經濟發展趨向全球化 D.國際經濟新秩序已基本建立截至2010年8月15日,姜已連續34天價格上揚,“蒜你很”、“豆你玩”、“姜你軍”已成為網絡熱詞。據此回答6—7題。6.造成農產品價格持續上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單從市場機制角度分析,原因是A.農產品供不應求 B.農產品供過于求C.政府調控不力 D.我國法制不健全7.為了維護市場的穩定,某地政府擬采取以下措施,你認為可行的是①對種植戶進行適當的農業補貼,鼓勵種植戶擴大種植面積②要求所有餐館停止使用姜和蒜,從而緩解供求矛盾③依據相應法規,對市場上囤貨炒作的不良商家進行處罰④要求所有農戶放棄種植糧食,改種姜蒜,從而增加農民收入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8.有位社會學家說:“一個民族的滅亡,并不是指這個民族的人已經全部不存在了,而在于這個民族的人身上已不再存在本民族獨特的文化了。”這是因為,失去民族文化就失去了A. 文化的多樣 B . 民族生存的物質基礎C. 文化傳播的基礎 D. 民族創造力和生命力9.中學生在社會生活中都扮演著不同的社會角色,相應地承擔著各種社會責任。下列屬于初中學生應承擔的責任有: ①清洗自己的衣物,整理自己的房間 ②不惜一切代價與暴力犯罪作斗爭 ③保護自然環境,尊重生命 ④認真學習,獨立完成自己的作業 ⑤當人落水時,奮不顧身救人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⑤10.中國的輪胎制造技術世界一流,無縫鋼管的技術含量也很高。這類高技術產品卻屢遭歐美國家不公正的“制裁”,其中主要原因是這類中國產品的競爭力已對歐美各國同類產品帶來了威脅。這提醒我們:①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②發達國家主導的經濟全球化往往將中國置于不利地位③經濟全球化對中國而言是發展的機遇,也是嚴峻挑戰④經濟全球化并不利于各國各地區加強經濟技術合作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11.“攢錢的速度永遠趕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電視劇《蝸居》里的臺詞折射出都市“房奴”的辛酸苦辣,“蝸居”一詞迅速成為年度熱詞。2010年,中央頻頻出招,抑制房地產市場。但解決該問題的根本出路只有一條,那就是:A.抑制房地產投資投機 B.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C.適度降低房價 D.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12.2010年8月12日晚,“風雨同舟·情系舟曲”大型賑災義演在甘肅舉行。義演現場共舉行了四次捐款活動,社會各界和愛心人士紛紛伸出援手,共募集資金1.32億元。這體現了:①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 ②團結統一的偉大民族精神 ③災區人民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 ④我們生活的社會是一個相互關愛的社會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3.2010年7月13日至14日,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特別強調必須優先發展教育。這是因為:①教育已逐步成為人們生存發展的第一需要和終身受益的財富②教育是興國之要,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③教育是發展科技和培養人才的基礎 ④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4. 我國是個農業大國,七億多農村人口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產要素是土地,建國六十一年來,土地經營權經歷了分、合、分、合的“兩分兩合”的演變,見證了整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和變遷的全過程。下列對于“兩分兩合”的史實敘述正確的是①建國初期的第一次“分”——徹底消滅了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五十年代中后期的第一次“合”——成立了農業生產合作社③七十年代末期的第二次“分”——被稱為“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④2008年的第二次“合”—— 農村實現了全面小康,掀開了建設新農村的新篇章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④中央確定2010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有推進節能減排,抑制過剩產能。強化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加強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建設,堅決管住產能過剩行業新上項目,開展低碳經濟試點,努力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加強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據此回答15——16題15.“加強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建設”,實現節能減排的關鍵是:A. 落實執政為民的理念 B. 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作用C. 利用科學技術 D. 強化落實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16.做一名“低碳生活”的踐行者,參加植樹造林,綠化祖國,出門盡量多騎自行車等,這些行為體現了: ①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 ② 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 ③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④西部大開發的戰略要求A. ①③ B. ①②③④ C. ③④ D. ①②④17.下列對歐盟的敘述中正確的有:①當今世界最大的國際組織 ②它的崛起有利于國際格局走向多極化 ③它制定的國際關系規則最具廣泛性、權威性 ④當今世界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政治、經濟組織A. ①②④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④18. 標志著20世紀70年代我國國際地位進一步提高的重大事件有:①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②美國總統訪華,中美關系開始正常化③周恩來率團參加萬隆會議 ④亞太經合組織在上海成功舉行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19.近些年來,花旗銀行、友邦保險、沃爾瑪等“洋銀行”、“洋保險”、“洋超市”在我國越來越多的城市布局設點。這是 的縮影。A.世界多極化 B.政治一體化C.文化多元化 D.經濟全球化20.臺灣被割占到光復的歷史昭示我們,兩岸同胞休戚與共,臺灣的命運與祖國的興衰緊密相連。當前,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要:①堅決反對“臺獨”,同一切妄圖分裂祖國的言行作斗爭②堅持“一國兩制”方針,爭取早日恢復對臺灣行使主權③積極推進兩岸交流,盡最大努力實現和平統一④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一的責任和義務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1.歸類法是學習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的重要方法。某校902班小李同學在學完九年級的內容后,對書本知識進行了歸類整理。下面這張知識卡是他歸類的部分內容,其中不正確的是A. ①② B. ④C. ③④ D. ③姓名___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_____ 試場號___________ 座位號_______________裝訂線初三年級質量檢測社會思品 答題卷 2010.12題次 一 二 總分得分一、選擇題(本題共21小題,其中1—10小題每題1分,11—21小題每題2分,共32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答案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48分。)22、(8分)材料一:2010年9月1日《開學第一課》的主題為“我的夢,中國夢”,少 年智則中國智,少年強則中國強,我們的夢,中國夢,中國的夢,我們的夢!試飛英雄李中華等成為“開學第一課”夢想大使,與全國中小學生一起分享他們的夢想。材料二:在近代中國,統一、民主、富強,是億萬人民的夢想。(1)新中國成功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是 ;2010年10月1日, 探月衛星又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體現了中國人民在實現飛天夢想的征途中又邁出了重要而堅實的一步。(2分)(2)億萬中國人民為了實現夢想,進行了不懈的努力。請你仿照下面的范例,列舉新中國在實現“中國夢”征途中的事例各一例。(4分)例:民主:新中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中國人民站起來當家作主成為國家 的主人。統一: 。富強: 。(3)“我們的夢,中國夢;中國的夢,我們的夢!”為了實現我們的中國夢,我們青少年應擔當起怎樣的歷史使命?(2分)23、(10分)材料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迅速發展。2009年國內生產總值(GDP)達335353億元,比上年增長8.7%,成為全球排名第三的經濟實體。據國家統計局初步測算,2010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6866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0.6%。材料二:今年70歲的劉士新一家一直都生活在濟南市天橋區的小劉村,家里收入主要靠種地。在國家取消了農業稅、進行糧食直補、買農機買化肥都有補貼的基礎上,2009年,國家又發了養老金,劉士新家的收入是越來越多,于是,劉士新就有了新打算:“用這筆錢,可以到市里轉轉玩玩跑跑,訂個報紙、看看電視,這多好,也豐富個人的精神生活。”(1)材料一中成就的取得源于我們走對了一條怎樣的發展道路?邁進這一道路的標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國家的一系列惠農政策是為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哪一目標?(2分)(3)根據材料回答“經濟發展”與“改善民生”之間有什么聯系?(2分)從基本國情的角度分析,我國政府為什么要“經濟發展”與“改善民生”兩者并重?(4分)24、(10分)材料一:2009聯合國世界氣候大會于12月7日—19日在丹麥哥本哈根召開,包括聯合國官員在內的共192個國家參加,目的是商討《京都議定書》一期承諾到期后的后 續方案。但由于某些發達國家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存在嚴重分歧,使得本次大會沒有形成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共同文件。材料二: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哥本哈根會議上鄭重承諾: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我國政府的減排目標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長期規劃,保證承諾的執行受到法律與輿論監督。中國愿在信息公開方面開展國際交流、對話與合作。中國言必信行必果,我們將克服一切困難,努力實現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1)材料一表明人類發展過程中永恒的主題是什么?該會議關注的氣候變暖問題實質上是什么問題?導致該會議無果而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2)你認為哪類國家應該對全球氣候變暖負主要責任?由它們(碳的主要排放國)承擔主要責任符合可持續發展的什么原則?(2分)(3)中國政府的鄭重承諾體現了我國怎樣的國際形象?(2分)材料二表明我國將通過哪些措施努力實現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3分)25、(10分)材料一:2010年8月26日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30周年紀念日。30年來,深圳經濟以年均增長25.8%的速度迅猛發展,經濟總量躍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從一個昔日的邊陲小鎮,迅速崛起為一座產業發達、交通便利、功能完備、設施先進、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大城市。材料二: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會議上中央批準喀什設立經濟特區,這對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喀什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具有“五口通八國,一路連歐亞”的獨特區位優勢,是祖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見右圖)材料三:中央已安排深圳直接一對一支援新疆喀什。深圳已啟動近億資金投向喀什民生領域。請回答下列問題:(1)材料一中深圳經濟特區30年取得的成就,得益于我國七十年代一次會議上作出的一項怎樣的歷史性決策?(2分)【從這里到新德里、伊斯蘭堡、杜尚別、比什凱克等周邊國家的大中城市,都在1000公里之內。從這里到歐洲,比走海路至少要近3000—4000公里,航空到法國巴黎僅需6小時。喀什在中亞、南亞、西亞的弧形經濟圈中,處于較為中心的位置,是我國連接中亞、南亞以及歐洲的天然路橋和黃金通道。在歷史上,喀什與中亞、南亞、西亞乃至歐洲的通商貿易有著深厚的淵源。15世紀海路開通之前,這里就一直是我國西部最早的國際商埠,呈現出“貨如云屯,人如蜂聚”的繁榮景象,被譽為“東方開羅”。】(2)根據材料二中的文字和圖表信息分析為什么國家設立喀什為經濟特區?(3分)(3)作為我國第一批經濟特區,除材料三提到的,深圳還應在哪些方面給予喀什大力支援?體現了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什么原則?從深圳經濟特區到喀什經濟特區的設立,我國逐漸形成了怎樣的開放新格局?(5分)26、(10分)材料一:為期184天的世博會10月31日在上海劃上圓滿的句號。從2008的“百年奧運之夢”到今日的“百年世博之夢”,海內外華人熱切期盼的“中國夢”終成現實。一個個“中國驕傲”對于歷經滄桑的中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跨越,顯示中國人正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邁開堅實的步伐。材料二:有媒體評論稱,有形的上海世博會雖然落幕,但無形的“后世博時代”卻剛剛破題。當中國龐大的觀博者集體經歷世界文明的洗禮后,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將會發生漸次的改變,國人同胞的精神境界與素養將得以進一步的提高。請回答下列問題:(1)“中國夢”終成現實的原因主要有哪些?(試從政治、文化角度分析)(4分)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最根本的一條是什么?(2分)(2)材料二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人口怎樣的現狀?(2分)(3)“國人同胞的精神境界與素養的進一步提高”將有利于現代化建設,請問勞動者素質的提高與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之間有何關系?(2分)核心類①經濟全球化的核心是跨國公司的活動②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③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是“一個中心”④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工人階級- - 1 - -初三年級第質量檢測參考答案一、選擇題: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C D B A B D A B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答案 D C B B C A D A D C C二、非選擇題:22、(1)東方紅1號;嫦娥二號(2分)(2)統一:香港與澳門的回歸,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過程中的重要一步;或兩岸大三通實現,使兩岸人民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有利于早日實現祖國的統一。(從統一角度回答,表達合理即可,2分)富強: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使我國經濟得到持續穩定快速增長,也使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或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我國經濟走向世界,提供了更大的舞臺;(從促進國富民強的措施角度回答,表達合理均可,2分)(3)擔當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或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2分)23、(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1978年12月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2分)(2)和諧(2分);(3)經濟發展的目的是為了改善民生,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徑是經濟發展。(2分)原因: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生產力水平較低;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與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存在著住房難、就業難等民生問題。(4分)24、(1)在發展中,如何協調好人與環境的關系,是人類發展過程中永恒的主題;發展問題;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3分)(2)發達國家;公平性原則;(2分)(3)合作、負責的國際形象(2分);國家的宏觀調控;法律與輿論監督;國際交流與合作。(3分)25、(1)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2分)。(2)喀什地理位置優越,與我國鄰國中五國相接壤,有利于對外開放;自然資源豐富,可以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為了加速新疆的經濟發展,縮小東西部差距,實現共同富裕(3分)。(3)人才、技術、信息、管理等方面(2個方面,2分)。民族團結和共同繁榮的原則(2分)。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新格局(1分)。26、(1)政治: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和蓬勃向上的中華民族精神(4分);要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也就是要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2分)(2)中國人口數量大,人口素質低(2分)(3)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條,就是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2分)童趣·綜合能力測試 一、給下列加粗字注音。稚( ) 藐( ) 擬( )項為之強( ) 唳( )怡然( ) 土礫( ) 壑( ) 龐然大物( ) 癩蝦蟆( )二、給下列句中加粗詞選擇正確的義項。1.能張目對日( ) A.看 B.分開 C.張開2.項為之強( ) A.僵硬 B.強壯 C.直立3.神游其中( ) A.神態 B.精神 C.神志4.方出神( ) A.剛剛 B.才 C.正三、解釋下列各句中加粗的字。四、填空。《童趣》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代________家,本文選自《________》五、解釋下列成語并造句。1.明察秋毫:2.龐然大物:六、閱讀。(一)余常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善,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________,________。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________,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1.照原文內容,把橫線上的內容補充完整。2.解釋下列加粗詞語。(1)以叢草為林: (2)凹者為壑:(3)興正濃: (4)鞭數十:3.翻譯句子: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4.作者把癩蝦蟆說成是“龐然大物”,運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5.從選文中舉一例說明作者幼時的童趣。 (二)余閑居,案頭瓶花不絕。蕓①曰:“子之插花能備風睛雨露,可謂精妙入神。而畫中有草蟲一法,盍②仿而效之。”余曰:“蟲躑躅③不受制,焉能仿效?”蕓曰:“有一法,恐作俑④罪過耳。”余曰:“試言之。”曰:“蟲死色不變,覓螳螂蟬蝶之屬,以針刺死,用細絲扣蟲項系花草間,整其足,或抱梗,或踏葉,宛然如生,不亦善乎?”余喜,如其法行之,見者無不稱絕。(選自沈復《浮生六記·閑情記趣》)注:①蕓:指作者的妻子陳蕓。②盍:何不。③躑躅:徘徊,文中指蟲子不停的跳動。④作俑:比喻倡導做不好的事。1.給下列加粗字選擇正確的讀音。(1)盍仿而效之( ) A. già B. hé C. hè(2)蟲躑躅不受制( ) A.zhí zhú B.zhì zhú C.zhí shǔ(3)恐作俑罪過耳( ) A. yōng B.yòng C. yǒng2.解釋下列句中加粗字詞。(1)案頭瓶花不絕(2)覓螳螂蟬蝶之屬(3)如其法行之(4)不亦善乎3.說說下面句子的意思。(1)蟲躑躅不受制,焉能仿效?(2)或抱梗,或踏葉,宛然如生。4.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1)本文記敘了作者和妻子裝飾瓶花之事,表現了夫妻之間的伉儷情深和自得其樂的家庭生活。( )(2)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作者的妻子向作者介紹畫中的草蟲技法,作者欣然模仿這種方法作畫。( )(3)從文中的敘述與描寫中可知作者甘愿過一種從事藝術的自由自在的平淡生活而無意涉足官場。 ( )參考答案 一、zhì miǎo nǐ jiāng lì yí lì hè páng lài há ma二、1.C 2.A 3.B 4.C三、1.因為;被;當作,看做 2.景觀,景象;看 3.助詞,相當于“的”;代詞,代蚊子;代詞,代癩蝦蟆四、沈復 三白 清 文學 《浮生六記·閑情記趣》五、1.明察秋毫:比喻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問題都看得很清楚。秋毫指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羽毛,比喻極細小的東西。造句(略) 2.龐然大物:形容外表上龐大的東西。造句(略)六、(一) 1.神游其中 怡然自得 拔山倒樹而來 2. (1) 以:把 (2)壑:壕溝 (3)興:興致 (4)鞭:鞭打 3.原來是一只癩蝦蟆,舌頭一吐兩只小蟲子都被它吞下去了。 4.運用了夸張的手法,作者將癩蝦蟆說成是“龐然大物”,說明觀察入神、細致,從而產生超然物外的樂趣,另外,此“龐然大物”也是相對于“二蟲斗草間”之“二蟲”而言。 5.此題答案不惟一,可從觀察飛蚊、觀察花臺草木、觀蟲斗、驅蝦蟆等事情中任選一例分析。 (二)1.(1)B (2)A (3)C 2.(1)絕:斷(2)屬:類 (3)行:做 (4)善:好 3. (1)蟲子跳躍而不容易受控制,哪里能夠模仿(畫中的草蟲之法)呢? (2)(蟲子)有的抱著花梗,有的踩在葉子上,好像是活的一樣。 4. (1)√ (2)× (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初三年級第質量檢測參考答案.doc 初三年級質量檢測.doc 童趣_綜合能力測試.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