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單元知識點:教科版小學一下第二單元《動物》第二單元《動物》1尋找校園里的動物需要用到哪些工具?這些工具的作用是什么?棉簽或小樹枝:撥動草叢、泥土和危險的小動物放大鏡:觀察微小的動物筆、活動手冊:記錄觀察到的結果2尋找校園里的動物時要注意哪些要求?(1)有序地尋找和觀察(如從上到下:樹上→樹底下→落葉堆里→草叢里→石塊下)(2)不驚動、不傷害、不破壞小動物。(3)對于難以接近的小動物,如:蝴蝶,只需在一旁靜靜地觀察即可,不要走太近驚擾到它;如:蜈蚣,可以使用棉簽或小樹枝輕輕撥動來進行觀察。(4)將觀察結果用文字或簡圖及時記錄下來,看到什么畫什么,要實事求是,不可憑空想象。3觀察蝸牛(1)外部特征:蝸牛身體上有殼、腹足、觸角(2對)、眼睛、口等。(2)應激反應:用棉簽輕輕觸碰蝸牛的身體,蝸牛會把身體縮進殼里。(3)運動方式:蝸牛的爬行本領很大(不僅可以在粗的樹枝、細的棉線、豎直光滑的玻璃上運動自如),這與它的腹足有關。(4)生活環境和進食蝸牛喜歡潮濕、陰涼的地方,往往在雨后出現;蝸牛用齒舌進食,喜歡吃植物的葉子和嫩芽。4、和蝸牛相似的動物:蛞蝓(也叫鼻涕蟲)、螺、蛤等。5、給蝸牛建個家給蝸牛營造的“家”要盡量接近蝸牛本來生活的自然環境:潮濕、陰涼、透氣、有食物(鮮嫩葉子)、空間寬敞(蝸牛能到處爬,但又要防止它爬出來)、透明(便于觀察)……6、觀察魚(1)形態特點:魚有鰭(7個)、鰓、鱗片、頭、眼、嘴等身體特征。(2)運動特點:魚靠?鰭?運動(3)呼吸:魚靠?鰓?呼吸7、給動物分類分類要求:(1)不遺漏?(2)不重復(3)分類標準要客觀且指向明確,否則分類結果會因個人感覺不同而出現難以判斷的情況。(如:按照“大小”給動物分類時,由于“大小”會受動態因素和主觀因素的影響。一來,動物它會動態生長;二來,每個人對“大小”的相對認識不同,有的人會認為雞狗屬于“大”,但有的人會覺得和老虎相比,雞狗只能算“小”,可能有的人又認為應該算“中”,這種受主觀因素影響太大的分類標準慎用!)分類步驟:(1)給動物編號(2)確定一種分類標準進行分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