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0年度第二學期斜橋中學思品社會期中抽測試卷(2011.04)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40分)1、下列說法中不屬于非公有制經濟的是 :A 小王的爸爸開辦了一家超市 B李明父親在沃爾瑪當經理C小李在中國移動公司上班 D 張紅媽媽開了一家皮衣廠2、我國改革的實質是:A實現共同富裕 B 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C 綜合國力的迅速提高 D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被譽為“天下第一村”的華西村,是靠集體經濟發展起來的。如今,村民家家有存款,戶戶住別墅。這說明:A 華西村已經實現了社會主義現代化。 B 非公有制經濟在華西村的發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C 集體經濟體現著共同富裕的原則。 D 集體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主體。4、2003年,我國小康水平的實現程度已達95.6%,但從不同地域和人口看,情況并非非常樂觀。全國基本達到小康水平的只占74.8%,接近小康水平的占12.8%,還有12.34%的人口未達溫飽和小康。這說明 :A 我國現在達到的小康還是總體小康。B 我國現在達到的小康既是精神生活的充實,也包括物質生活的改善。C 我國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實際上就是指溫飽問題得到解決。D我國現在達到的小康還是全面小康。5、新中國成立60多年以來,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這告訴我們 A.只有社會主義才能夠發展經濟 B.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夠實現我國的發展和民族振興C.只有改革開放才能救中國 D.只有徹底改革我國的民主政治體制,才能實現經濟大發展6、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黨的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之一,從根本上說,這是由下列哪一項決定的A.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 B.我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意愿C.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 D.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所取得的成就7、上海世博會更是一次文明素質大檢閱。絕大多數游客都顯示了良好的文明素養,但少數游客還存在著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等不文明行為。針對這類現象,我們應該:①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②積極開展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教育③提高公民的科學文化素質 ④切實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8、關于非公有制經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②是促進我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 ③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④包括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和外資經濟A、①②③ D、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9、六十多年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是,我國依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因為:①生產力的總體水平還不高 ②科學技術水平還不高 ③民族文化素質還不高 ④社會主義制度不完善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③④10、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國務院總理要作《政府工作報告》,并經各位人大代表審議并表決后才能通過。這體現了: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②全國人大在行使最高監督權 ③全國人大在行使最高立法權 ④國務院在國家權力機構中居于核心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③ 11、手工工場是中世紀晚期在西歐出現的一種生產組織,其主要特點有:A、手工工場最早出現在14世紀的英國B、生產效率和生產規模都比不上手工作坊C、全家在一起共同生產,沒有明顯的分工,工作場地也很小D、工場主是生產的組織者和管理者,不再進行全過程的生產12、孫中山先生被譽為20世紀中國第一位偉人。這主要孫中山A.創立了第一個資產階級政黨 B.領導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專制制度C.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改變了中國社會的性質13、下列改革或革命最能顯示人民群眾力量的是:A.我國的戊戌變法 B.英國資產階級革命C.法國大革命 D.美國獨立戰爭14、清朝時,進一步加強專制皇權的措施有:①廠衛的設立 ②軍機處的設立 ③大設文字獄 ④設“廷杖”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15、17—18世紀歐洲發生了許多重大的變化。主要表現在 ①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度,國王的權力受到限制 ②自然科學領域取得許多成就,牛頓力學體系形成,達爾文進化論誕生 ③啟蒙運動興起 ④工業革命開始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6、下列有關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①都是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②都反對封建神權③發生在歐洲 ④都主張人民主權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7、下列歷史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是:①來克星頓槍聲 ②波士頓傾茶事件 ③《獨立宣言》的發表④1787年制定美國憲法 ⑤北美英軍投降,獨立戰爭勝利A、①③②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①⑤ D、②①③⑤④18、下列有關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說法正確的有:①關洋務運動、戊戌變法都是由地主階級領導的 ②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都是由資產階級領導的 ③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都希望建立資產階級民主政權 ④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都鼓勵私人興辦企業 ⑤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都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A.①②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⑤ D.①③④⑤19、下列不平等條約中,涉及既割地又賠款的是:①《南京條約》 ②《北京條約》③《馬關條約》 ④《辛丑條約》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20、下列有關工業革命的早期階段和工業革命新階段說法正確的有:①都有堅實的科學理論支持②都提高了社會生產力③在交通工具上都有重大發明創造④工業發展的領先國家都是英國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二、非選擇題(共60分)21、讀材料,分析問題(9分):材料一:見表格年份 1978年 1997年 2004年 2007年國內生產總值(億元) 3624 74772 159878 246619材料二:截至2007年,我國每10萬人口中科學家和工程師人數為454人,而美國為3676人,日本為4909人;發達國家知識和技術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0%-80%,而我國僅為20%-30%;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排名世界100名之后。(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2分)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至少從三個方面加以說明。(3分)(2)材料二反映了我國哪些方面的國情?(3分)說明了我國現階段最基本的國情是什么?(1分)22、讀材料,分析問題(11分)。材料一:2010年3月5—14日,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會議審議通過了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表決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材料二: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溫家寶總理強調,我們不僅要通過發展經濟,把社會財富這個“蛋糕”做大,也要把“蛋糕”分好,讓更多的人享受,實現共同富裕。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材料一體現了我國政治制度中的什么內容?(2分)材料一中,全國人大行使了哪些職權?(2分)(2)全國人大和國務院的性質各是什么?(2分)全國人大和國務院的關系是什么?(3分)(3)材料二中提到,把社會財富這個“蛋糕”分好,讓更多的人享受,實現共同富裕。現了教材中所學的哪些觀點和知識?(至少兩個角度)(2分)23、讀材料,分析問題(10分)。材料一:在新疆烏魯木齊市“7.5”打砸搶燒嚴重暴力事件期間,很多維吾爾族群眾挺身而出,主動營救和保護漢族群眾;我國《選舉法》規定:全國少數民族應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應有代表一人;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加大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政策補貼和扶持力度。材料二:當前,我國還存在一些影響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因素;民族間的經濟文化發展還不平衡,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還比較落后。(1)材料一、二是如何體現我國民族關系或民族政策的 (3分)(2)維護鞏固這種民族關系或民族政策有什么現實意義?(3分)(3)為鞏固這種民族關系,我國實行什么基本政治制度?(2分)(4)請你從公民的基本義務和國家發展戰略的角度,為解決材料二中的問題各提一個方案。(2分)24.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1 : 下文摘自哥倫布《航海日志》:兩位陛下(指西班牙國王和王后)決定派我哥倫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國土、人民和君王,了解他們的風俗習慣并帶回如何能使他們歸依我們神圣宗教的經驗,但不走通常的東行陸路,而走向西的海路。這條路,據我們所知,迄今尚無人走過。——錄自《中世紀晚期的西歐》材料2 : 我在1492年發現印度大陸以及大批的島嶼……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爾,覲見王上。而王上依據我的陳述,命令我進行第二次的航行以求新的發現,并在我所發現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賜福,我在那綿延六百英里長的小西班牙島(指海底島)得告成功,我征服該島并使它的居民納貢。——摘自《哥倫布的遺言》材料3: 陛下可以統治此間……人們可以在這里獲得黃金……但我以為陛下最好不采用擄掠的方式去取得黃金。如若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則誹謗和誣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黃金便會萬無一失地源源進入陛下的財庫中。——摘自《哥倫布致西班牙國王和王后書》請回答:(1)哥倫布為什么“不走通常的東行陸路,而走向西的海路”?(2分)(2)根據材料1所述說明,西班牙君主派哥倫布前往東方的目的是什么?從材料2、3看,他們的目的又是什么?(4分)(3)材料2中哥倫布所稱的“印度大陸”在哪個洲?(1分)(4)根據材料,你怎樣認識材料3中的“公平交易”?(3分)25.讀材料,分析問題(10分)。材料一:“自強之道,以學作炸炮、學造輪舟等具為下手工夫“。——《曾文正公手書日記》材料二:中國文物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其故何由 蓋中國之制器也,儒者明其理,匠人習其事,造詣兩不相謀,故功效不能相并,藝之精者,充其量不過匠目而止………..。——《籌辦夷務始末》,《李文忠公全集》材料三:日本以海外區區小國,尚能及時改轍,知所取法;然則我中國深維窮極而通之故,夫亦可以皇然變計矣。——《籌辦夷務始末》,《李文忠公全集》問:(1)這幾則材料中的“籌辦夷務”是指什么事件?(1分)它的性質是什么?(1分)(2)材料一、材料二說明當時的這些代表人物認識到了什么?(1分)并為此采取了那些舉措?(2分)(3)材料二“中國文物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中的“制度”,實質上是什么制度?(1分)說明該派與維新派在認識上存在什么不同?(1分)(4)材料三中“及時改轍,知所取法”,是指哪一個歷史事件?(1分)它哪兩個方面的改革,是我國的 “籌辦夷務”所不具有的?(2分)26.讀材料,分析問題(10分)。材料一:貴州是個多民族地區,元朝實行土司制后,大小土司各據一方,對庶民百姓實行奴役統治,百姓深受其害。……自(清.雍正)四年至九年,“蠻悉改流,苗亦歸化,間有叛逆,旋即平定”。——貴州史料輯錄材料二:關于尋找活佛及呼圖克圖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_blank )靈童的問題。依照藏人舊例,確認靈童必問卜于四大護法,如此難免發生弊端。大皇帝為求黃教得到興隆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_blank ),特賜一金瓶,今后遇到尋認靈童時,邀集四大護法將靈童的名字及出生年月,用滿、漢、藏三種文字寫于簽牌上,放進瓶內,選派真正有學問之活佛,祈禱七日,……在大昭寺釋迦牟尼像前正式認定。—— 《欽定二十九條章程》問:(1)材料一講述的是清朝所采取哪一個措施?(1分)它所推行的地區和作用分別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規定的是什么制度?(1分)設立這個制度的目的是什么?(1分)除了這項制度,清朝統治者在西藏還采取了哪兩項措施?(2分)(3)兩則材料中所列措施的共同目的(作用)是什么?(1分),除此之外,清朝統治者還采取了什么措施來達到這個目地,請舉兩例。(2分)2010年度第二學期斜橋中學思品社會期中抽測答題卷班級 姓名 學號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二、非選擇題(共60分)21. (9分)(1)(2)22. (11分)(1)(2)(3)23. (10分)(1)(2)(3)(4)24. (10分)(1)(2)(3)(4)25. (10分)(1)(2)(3)(4)26. (10分)(1)(2)(3)2010年度第二學期斜橋中學思品社會期中抽測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C A B A C C A B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B C B C A D C B B二、非選擇題(共60分)21.(1改革開放后,我國國民經濟迅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2;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等任意三點3。(2)生產力的總體水平還不高 、科學技術水平還不高、 民族文化素質還不高 3; 我國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1。22. (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根本政治制度2;最高立法權、最高監督權2。(2)最高權力機關、最高行政機關2;國務院由全國人大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3。(3)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最終達到共同富裕1;實現共同富裕,要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或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等。23. (1)“主動營救和保護漢族群眾”體現了民族團結的關系;選舉法的相關規定體現了民族平等的關系;加大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政策補貼和扶持力度體現了民族共同繁榮的關系3.(2)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是加快民族地區發展的根本前提和重要保證;有利于建設全面小康社會;有利于國家的長期穩定和繁榮富強3任意三點。(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2。(4)自覺履行維護平等團結的民族關系,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等;西部大開發2。24. (1)奧斯曼帝國使得東西方舊商路受阻1;哥倫布相信地圓學說,認為向西航行也可以繞到東方1。(2)材料1所述的目的是了解東方的風土人情和傳播基督教2。材料2、3說明他們的目的是建立海外殖民統治,掠奪黃金2。(3)美洲1(4)不可能存在什么“公平交易”1。因為西方殖民者圖謀擴張和掠奪,并已在美洲的某些地區建立殖民統治2。25. (1)洋務運動1;地主階級的自救(或改良)運動1。(2)認為中國只是軍事力量趕不上西方國家,要學習西方的軍事技術1;創辦新式軍事工業,訓練新式軍隊2。(3)封建君主專制1;維新派希望建立資本主義君主立憲制,而洋務派是希望鞏固封建君主專制1。(4)日本的明治維新1;頒布憲法;改革風俗習慣和生活方式,如改歷、剪發等2。26. (1)改土歸流1;西南少數民族地區1;加強了中央與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聯系,促進了民族文化的交流1。(2)金瓶掣簽制1;給西藏的宗教領袖冊封“達賴喇嘛”、“班禪”的封號;設立駐藏大臣2。(3)鞏固國家統一,促進民族發展1;修建承德避暑山莊,使之成為處理少數民族的政務中心,平定天山南路回族貴族叛亂,粉碎準噶爾分裂勢力。2任意二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