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節 關注合理營養與食品安全教學目標1.舉例說出什么是合理營養2.關注食品安全3.嘗試運用有關合理營養的知識,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食譜,關心長輩的飲食。4.認同環境保護與食品安全之間的統一性。重點和難點重點?①關注合理營養和食品安全在健康生活中的意義;②學生通過分析,認同環境保護與食品安全之間的統一性。難點?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食譜,將所學知識上升為意識,再由意識轉化為行為。引入課題:師:上節課老師安排了大家收集有關食品安全的資料,現在有哪些同學愿意把自己的收獲和大家分享的?生:發布消息甲:有一則新聞說某地有人在垃圾里養豬,豬就吃垃圾長大!害得我好久連豬肉都不敢吃.乙:前段時間報紙上報導成都市民爭購所謂的綠色大米,經調查才知道是不法商販用有毒物質染出來的,根本不能食用……一、怎樣購買安全食品師:食品安全確實重要,日常生活中我們在購買有外包裝的食品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請大家拿出帶來的食品包裝進行討論交流.生:閱讀食品包裝盒上的內容,分組討論,推舉小組代表發言.生:購買包裝食品,應注意包裝上的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廠家、廠址、營養成分是否合理、是否含有添加劑,還要看是否有“?”,有才是注冊商品.師:大家觀察得非常仔細,連是否有“?”都注意到了.但假如我們購買的食品沒有包裝,我們該怎么辦呢?生:就課前詢問了解的常識進行組間交流.生:小結:買肉時,先看是否蓋有檢疫部門的印章;瘦肉顏色是否鮮紅;再用手握一下肉,如果手濕了,說明豬肉被灌了很多水,不能買(本地灌水豬肉很猖獗).買魚要挑選游動靈活、鱗甲完整并且沒有污物附著的.蔬菜則先看其顏色是否新鮮,再用手摸一摸是否硬挺,就知道它的新鮮程度了.師:大家總結得真不少,聽起來滿有經驗的.上節課大家給自己的父母設計了一份午餐菜譜,本周末大家親自到菜市場購買蔬菜肉類,“實戰演習”一番怎么樣?生:行!二、預防食物中毒師:如果菜買回來了,就該開始烹調了.這個過程對食品安全而言同樣重要.怎樣做才能更好地預防食物中毒呢?下面我們來聽聽“小專家”的建議.生:“小專家”進行現場小講座,學生聽取有關常識.講座內容:蔬菜水果應用清水浸泡或削皮后才能吃.浸泡的時候加點鹽,可以殺死蟲卵,或加點發饅頭用的蘇打,能把菜里的農藥洗出來;發了芽或變綠了的土豆應去芽、削皮、充分浸泡后才能烹調;四季豆、扁豆等豆類一定要煮熟透了才能吃,否則會中毒;有毒的蘑菇(一般色彩鮮艷)不能食用;受潮霉變的食物,尤其是玉米、花生,能生長一種強烈致癌的物質;同樣的,路邊燒烤和油炸食品(尤其是用反復煎炸后的油來炸的食品),也會產生致癌物質,所以,千萬要小心哦!師:掌聲感謝我們的小專家!生:掌聲感謝三、防止食品污染師:剛才我們討論了有關食品安全的問題,如果食品變質了,為了節省我們是否就把變質的食物喂給家禽家畜呢?請思考下面的問題.(投影)1、能用發霉、變質的殘羹剩飯或飼料喂養家禽家畜嗎?為什么?2、有人說有‘蟲眼’的蔬菜水果,農藥含量少,可放心購買.請你作出科學評價.生:思考問題,展開討論,解決問題.生甲:我認為不能用.因為發霉變質的剩飯或飼料中含有有毒物質,積累在家禽家畜的體內,家禽家畜就長得不好.并且如果我們吃了家禽家畜或它們的副產品,有毒物質就會通過食物鏈積累在我們體內,使我們中毒.生乙:這種說法不科學.蔬菜水果上有“蟲也有可能是先打藥,蟲子耐藥性強,沒被農藥殺死.即使真沒有噴灑過農藥,萬一蟲有毒,“蟲眼”蔬菜也就不是什么安全蔬菜了.師:像剛才提到的食物發霉、變質,蔬菜水果殘留農藥等都是食品被污染了.大家想一想,實際生活中哪些行為最終會導致食品的污染?為了防止食品污染,人們應該怎么做?生:積極思考,舉手作答.甲:搞好廚房衛生,保持餐具清潔,消滅蚊蠅、蟑螂.乙:妥善保管好食物,以免受潮、霉變.對已發霉的食物,堅決不能食用,也不能用來飼喂家禽家畜.丙:我們這里的農民打完藥后農藥瓶亂扔,這樣會造成農藥污染,河里的魚和糧食蔬菜等也被污染了.我們應該建議農民伯伯合理噴灑農藥,藥瓶不要往河里扔.丁:現在很多人把垃圾往河里扔,工廠也把污水直接往河里排放,魚蝦吃了這些有害的東西,同樣會受到污染,然后又把有毒的物質通過食物鏈傳遞給吃它的人.(略)四、了解綠色食品師:大家分析的很深刻.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質量,要想保證食品對人體無害,應該正本清源,從整治環境,保護環境開始.比如發展生態農業,開發綠色食品等等.你想了解綠色食品嗎?請閱讀教材39頁有關資料.生:閱讀,思考,了解綠色食品的積極意義和重要作用.師: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病從口入”,食品安全關系著每一個人,我們應當了解相關的常識,用科學知識指導我們健康地生活.如果你想了解得更多,就到圖書館或網上去瀏覽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