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合理營養與食品安全-與生物有關的職業營養師一、教學目標:知識目標:舉例說出什么是合理營養。能力目標:嘗試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午餐食譜,擁有判斷食品是否安全的基本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關注合理營養和食品安全,關心長輩。拒絕不衛生外賣食品和垃圾食品。教學重點和難點、疑點:重點:合理營養和食品安全難點:如何讓學生主動進行合理營養,如何讓學生擁有判斷食品是否安全的能力。疑點:我們的身邊還有安全的食品嗎?教學方法:討論、講授課前準備:關于初一學生飲食習慣的調查、幾種包裝盒、相關PPT,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學過程:導入:中國有句古話叫做“民以食為天”,從很久以前開始人們就對吃相當的關注,以前的人們關注的溫飽問題。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上升,人們越來越關注吃的質量的問題。不僅要吃飽,還要營養合理而且安全。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課堂——合理營養與食品安全(板書課題)。一、關注合理營養1、合理營養的概念大家先來看一下我今天的午餐食譜(多媒體展示:米飯、紅燒肉、清蒸鯽魚),你們覺得我的飲食結構合理嗎?為什么?什么是合理營養呢?請同學自讀課本32頁,把答案找出來。2、小組合作討論多媒體出示一組插圖,小組討論圖中的做法是否符合合理營養的要求。(討論后展示)總結:之前我讓組長做了一些調查,相信大家發現了自己的飲食習慣方面也存在著一些不合理的現象,尤其是你們正處于長身體的關鍵時期,每天保持合理的營養格外重要,否則,長此以往,必然導致健康出現問題。3、解讀平衡膳食寶塔過渡:以上圖中人物的做法都是不合理的,為了做到合理營養,我國營養學家將食物分為五類,并形象地設計成“平衡膳食寶塔”(多媒體展示)。教師:根據這個寶塔你能得出什么重要信息?學生:塔基多吃,塔頂少吃......4、重點知識的應用教師先畫圖幫助學生理解寶塔中的信息,然后多媒體出示相關習題考查學生的掌握情況。總結:所以合理營養就要有科學的飲食習慣,均衡地吃這五種食物,避免營養不良或營養過剩。還要保證每日三餐、按時進餐,在每日攝入的總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應當分別占30%、40%、30%左右;為了給居民提供最基本、科學的健康膳食信息,營養學會制定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多媒體展示)5、為家長設計一份午餐食譜教師:現在大家已經知道了合理營養的知識,要求你們下課后為家長設計一份午餐,原則要求要合理營養又要經濟實惠。并請為這份午餐取一個愛心名字。同時把你設計的食譜在組內展示交流。如果父母可以嘗到這份充滿愛心的午餐,定會欣慰不已,大家回家后可以親自下廚大顯身手,去給父母一個驚喜。二、食品安全過渡:美味的食品總是讓人垂涎三尺,然而美味的背后有時也隱藏著危機。前面央視曝光了雙匯火腿腸瘦肉精事件,讓很多消費者心悸,我想在座很多同學都是雙匯火腿腸的忠實FANS(可讓吃過雙匯的學生舉手),因此我們在關注食品營養的同時,更要重視食品安全問題。1、食品安全新聞回顧我們吃的食品安全嗎?請看一組食品關鍵詞:雙匯瘦肉精豬肉、圣元奶粉早熟門、三聚氰胺奶粉、綠色大米、植物奶油、海南毒豇豆、地溝油、黑心餐盒、毒筷子。。。。。。。這是一個食客茫然的時代!國以民為天,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警惕食品安全,三鹿奶粉的死灰復燃,內地居民去香港搶購奶粉,都在提醒民以何食為天?去年兩會期間的海南毒豇豆事件在全國持續發酵;而一直被添加在蛋糕、冰激凌、餅干等中的植物奶油,或釀人類食物史上最大災難,加了植物奶油的食物,真的是“又香又甜,灰常灰常好吃”隨之而來的健康問題也開始讓人們反思。地溝油、黑心餐盒、毒筷子,深深的刺痛著消費者的眼球,這也是一些外賣食物餐具和油的來源。你吃的不是地溝油,是砒霜!你使用的不是一次性餐盒,是毒品!你用的不是消毒筷子,是“公共筷子”!看完后,你還會選擇外賣嗎?2、如何判斷食品是否安全過渡:蛋中發現“蘇丹紅”;豬肉驚現“瘦肉精”,我們被“食面埋伏”,那么在生活中我們如何判斷食品是否安全呢?下面我們先來一起認識兩個圖標(質量安全圖標和綠色食品圖標),那么購買非包裝食品需要注意哪些問題?請同學們支支招!(先討論非包裝食品)學生:(沒說到教師就補充并鼓勵性評價)果蔬清洗削皮防農藥、買肉看檢疫合格證、不能吃發芽的土豆、發霉的花生、顏色鮮艷的毒蘑菇、沒煮熟的豆角、河豚等等。(買魚看鰓絲是否鮮紅,聞氣味是否發臭,買肉用手按壓是否有水流出)(編口訣:果蔬清洗削皮防農藥,買肉看看檢驗合格證,買魚看鰓絲是否鮮紅。發芽土豆不能吃,發霉花生不能吃,不吃不煮熟豆角,顏色鮮艷毒蘑菇,河豚有毒要慎吃。)教師:如何選擇包裝食品呢?(展示各種食品包裝袋)學生:(討論歸納。)看營養成分、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廠家和廠家地址,是否含色素、添加劑、防腐劑等......教師:如何判斷包裝食品過了保質期?(展示一張食品包裝袋)學生:......教師:遇到超市促銷打折時務必要弄清楚是否過了保質期,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此外,生活中有些老人很節儉怕浪費,即使食物變質了,仍然要吃掉,可以嗎?(學生討論)強調變質腐敗食物會導致中毒。教師:既然不能給人吃,這些發霉、變質的殘羹剩飯喂給家禽或家畜吃,可以嗎?學生:利用食物鏈的知識,通過食物鏈,有毒物質會累積,最終還是導致人類生病。教師:選擇好了食品,在加工烹飪的過程也有要注意的事項,你知道哪些呢?學生:(根據家中經驗來解答)廚房和炊具要干凈,生食熟食分開切。小結:看來很多同學都很有生活經驗,希望大家自己在平時的生活中注意食品安全,避免食物中毒,遠離垃圾食品,拒絕路邊燒烤和一些包裝簡陋的食品。3、拓展延伸通過學習了有關食品安全的知識,生活中你們是否常常只關注了食物誘人的香味,而忽略了它潛藏著的不安全因素呢?看看下面幾幅圖片,是不是有一種熟悉的感覺呢?(多媒體展示)課堂小結:今天的課和大家一起討論了什么是合理營養,如何做到合理營養,以及在生活中如何判斷食品是否安全。希望大家把學到的知識用到生活中,和家人交流,一起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同時關注身邊的食品安全問題。4、隨堂練習5、限時測驗七、板書設計第三節關注合理營養和食品安全一、合理營養概念“平衡膳食寶塔”——均衡搭配五類營養二、食品安全1、防止食物污染2、防止食物中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