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節人體免疫學習目標知識目標 1、掌握人體保衛自身的三道防線的知識; 2、初步理解抗原和抗體的概念及抗原、抗體與吞噬細胞之間的關系; 3、區別人體的非特異性免疫與特異性免疫; 4、用免疫的知識解釋一些人體的現象。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舉一反三,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2、養成對科學不斷追求與探索的能力; 3、通過分析文字和圖片資料,提高分析說明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情感目標 1.通過免疫知識的學習,讓學生確立積極預防傳染病意識; 2.積極參加預防接種和體育鍛煉,提高自身免疫力;3.結合學生打預防針的親身經歷,向學生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學情分析學生經過近兩個學期的初中生物的學習,已基本形成了學習生物的方法和習慣,加之已經學習了第一節健康及其條件;第二節預防傳染病,學生對這一節的學習還是有興趣的,只要引導得法,學生還是能有所收獲的。重點難點教學重點: 1、描述人體三道防線的工作機理,理解人類是如何抵抗疾病的。 2、了解特異性免疫過程中抗體和抗原的關系。 教學難點: 1.理解特異性免疫過程中抗體和抗原的關系。 2.培養學生對免疫科學不斷追求與探索的能力。 3.鼓勵學生從身邊環境中發現感興趣的生物學現象,為形成科學探究意識奠定基礎。 教學準備教師:多媒體生物課件 學生:課前調查自己的“預防接種證”教學過程一、導入:提問:在傳染病流行的季節,為什么有的人雖然接觸到傳染病病毒卻不會患病?為什么已經提前接種過傳染病疫苗的人會安然無恙? 在學生闡述完自己的觀點后,教師要用簡練的語言來總結,板書標題:人體免疫。二、新授: 問題探究一: 提問:人們生活的環境中,有大量的病原體,可是有的人容易生病,有的人卻不容易生病。這是為什么? 1、學生首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討論。 2、分組發言,一名同學發言,其他同學補充。 師生總結:人體在進化過程中,不斷與自然界中的各種病菌、病毒、寄生蟲作斗爭,慢慢的形成了人體阻擋各種病菌、病毒、寄生蟲的三道防線。 提問:人體抵抗各種病菌、病毒、寄生蟲的三道防線,究竟是怎樣的呢? 閱讀課本P113-114,小組討論以下提出的問題。 回答問題。 問題一:為什么涂在清潔皮膚上的病菌會很快死亡?這說明皮膚具有什么作用? 學生:皮膚具有殺死病菌的作用。 教師:這位同學回答的很好,皮膚具有殺死病菌的作用。那么是什么殺死了這些病原體呢?請看動畫(展示課件分泌物殺死病原體)。 引導學生歸納第一道防線的組成和功能。 問題二:病菌在什么情況下能夠侵入人體內? 學生:當人的身體虛弱,免疫力下降時,或當人體皮膚受傷時,病菌能夠侵入人體。 教師:當病菌侵入人體時,吞噬細胞會趕到病菌入侵部位,將病菌包圍、吞噬、消滅。 問題三:當我們不小心摔破皮膚,很多時候不用治療就能痊愈,這是為什么? 學生發言。 教師出示溶菌酶的作用的圖片及FLASH動畫和吞噬細胞的作用的圖片。 引導學生歸納人體的第二道防線的組成和功能。 暢所欲言: 1、我們吃的東西并不是絕對干凈的,為什么我們不得病呢? 2、生活中常見狗、牛用自己的舌頭舔傷口,這是怎么回事? 3、我們呼吸的空氣中含有大量的細菌和微塵,為什么我們能不得病? 4、組成人體的第一、二道防線有什么共同特點?(師生共同總結)。 問題探究二:教師:課前讓大家調查自己的預防接種的證書,請問:你都接種過哪些疫苗?有什么作用? 學生發言,教師總結:專家告訴我們,當病原體突破第二道防線時,人體會產生第三道防線。 問題一:第三道防線的組成是什么? 學生自己看書找答案。 教師展示含有吞噬細胞的幾種組織和器官的圖片。人體的第三道防線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組成。 問題二:你們知道人體的第三道防線是怎樣抵抗病原體侵襲的嗎? 請同學們注意觀察動畫,展示抗原和抗體的關系,抗體的產生過程和抗體作用的動畫。 師生總結抗原和抗體和之間的關系。 病原體侵入人體后,刺激了淋巴細胞,淋巴細胞就會產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叫做抗體。 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叫做抗原。 一定的抗體能與一定的抗原結合,從而促進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講抗原清除;或使病原體失去致病性。 問題三:為什么接種過水痘疫苗或出過水痘的人能夠抵抗水痘病毒的侵襲呢? 師生共同小結:幫助學生理解第三道防線組成及水痘病毒侵犯人體的過程,并總結出抗體、抗原的概念,最后引導學生歸納第三道防線的作用特點和特異性免疫的概念。 暢所欲言: 1、組成人體的第三道防線與前兩道防線的作用特點相同嗎?有何獨特的特點? 2、某人與甲肝患者接觸過,而他后來并沒有患甲肝,你知道為什么嗎? 3、若某兒童口服“糖丸”后,此地流行流行性腮腺炎,此兒童是否患此病?請你說出原因。 問題探究三:免疫的功能是什么?P114問題探究四:什么叫免疫?P114鞏固練習:1、人體皮膚的屏障作用和體液(含溶菌酶)的殺菌作用屬于() A體液免疫B細胞免疫C特異性免疫D非特異性免疫 2、下列屬于人體的第三道防線的是() A、溶菌酶和肝臟B、血液和消化液 C、淋巴細胞和淋巴器官D、皮膚、黏膜 3、能產生淋巴細胞的器官是() A、脾B、肺C、腎D、心臟 4、人呼吸道黏膜上的纖毛的作用是() A、殺菌作用B、吞噬作用C、清掃作用D、保護作用 5、下列哪一項不能稱為人體的第一道防線() A、皮膚角質層防止細菌入侵 B、呼吸道黏膜能黏附細菌,形成痰排除體外 C、消化道中部分病菌被殺死 D、血液中的細菌被吞噬細胞消滅 6、下列有關抗體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抗體是由淋巴細胞產生的 B、抗體是一種蛋白質 C、一種抗體能消滅多種抗原 D、抗體是在抗原物質入侵人體后產生的 7、人體產生抗體的過程是() A、抗原→淋巴細胞→抗體B、抗原→胸腺→抗體 C、抗原→脾臟→抗體D、抗原→淋巴結→抗體 8、皮膚的保護作用,淚液的殺菌作用都屬于人體的() A、非特異性免疫B、特異性免疫 C、第二道防線D、第三道防線 9、下列免疫中,屬于非特異性免疫的是() A、接觸過麻疹病人的人不會再患麻疹B、接種過卡介苗的人不得肺結核 C、患過天花的人不會再患天花D、眼淚中的溶菌酶能殺死細菌 10、下列現象中,屬于特異性免疫的是()A、唾液的殺菌作用B、接種百白破疫苗C、白細胞吞噬病菌D、皮膚的屏障作用 11、人們常說:“哭會傷身”。從免疫的角度分析:眼淚中有一種溶菌酶具有殺菌作用,這種免疫屬于() A、人工免疫B、體液免疫C、特異性免疫D、非特異性免疫 12、免疫細胞主要是()A、吞噬細胞B、腺細胞C、上皮細胞D、淋巴細胞13、人體可以吞噬和消滅病原體的是()A、呼吸道黏膜B、淋巴細胞C、抗體和抗原D、吞噬細胞14、“打預防針”時注射的疫苗是()A、抗原B、抗體C、抗生素D、治療藥水 15、下列關于抗體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在體內存留的時間有長有短B、是一種特殊的蛋白質C、能破壞和排斥所有的病原體D、是在抗原刺激下產生的 作業:閱讀書本P115艾滋病的知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