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傳染病及其預防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傳染病有什么特點?如何區分傳染病和非傳染病?2.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有哪些?3.說出艾滋病、流行性感冒的病原體和傳播途徑。過程與方法:1.以流行性感冒、“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等傳染病為例引導學生學習本節內容。2.通過學生之間相互合作,分析課本中的資料,歸納總結出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3.收集有關艾滋病的知識,播放預防艾滋病的教學光盤,讓學生認識艾滋病的危害及預防的知識。情感、態度價值觀:1.學習傳染病的有關知識,了解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掌握預防傳染病的方法,防止傳染病的發生,健康的生活和學習。2.充分認識到艾滋病對人類健康的危害以及預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同時要正確處理與艾滋病病人的關系,按科學的方法和艾滋病人相處,關心照顧他們,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堅強的生活。教學重點:1.傳染病的特點。2.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教學難點: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課前準備:教師準備:1.課件,投影2.收集有關艾滋病的資料并準備教學光盤。學生準備:1.收集生活中常見的傳染病的名稱及其危害。2.收集有關艾滋病的資料。教學流程:創設情境:教師:我們知道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還有在一定季節發生的一般的流行性感冒,這些疾病都有什么特點?學生:傳染、流行等。教師:你還知道哪些傳染病?學生:舉例說明。教師:導入新課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傳染病的特點出示課本第68頁的表格提問:1.哪些是傳染病,哪些是非傳染病?2.傳染病有哪些特點?填表1.區分傳染病和非傳染病2.討論總結傳染病的特點:傳染性和流行性。傳染病的定義提問:什么樣的病叫做傳染病?點撥: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傳染,并在一定季節流行。提問:什么是病原體,常見的病原體有哪些?強調:病原體不僅指致病的細菌、病毒,還有寄生蟲等,凡是能引起人患病,并能傳染的生物都是病原體。獨立思考小組討論,總結出傳染病的定義,相互交流,補充完整,理解掌握。自學課本,觀察課本插圖VIII-1,掌握病原體的定義和常見種類。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引導學生分析課本第69頁的資料。(投影出示以下問題)以流行性感冒為例引導學生思考:1.引起流行性感冒的病原體是什么?2.一個人得了流行性感冒后,通過什么途徑傳染給其他人?3.哪些人容易被傳染?為什么?啟發誘導學生:傳染病能傳染,在傳染過程中,從病原體到達患者要經過哪些環節?傳染病流行的環節有哪些?補充強調:傳染病傳染性最強的時期是發病的初期。分析資料思考并回答問題:1.流感病毒2.空氣、飛沫3.老人和兒童,因為他們的抵抗力相對較差,更容易被傳染。自學課本分組討論相互交流總結出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理解掌握定義關注艾滋病播放教學光盤:艾滋病提問:艾滋病是一種傳染病,請說出艾滋病的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分別是什么?提出疑問:如果你所認識的人患有艾滋病如親人、朋友等,你應當如何與他們相處?播放教學光盤:關愛艾滋病病人聽取學生意見,教育學生要關心愛護艾滋病患者,幫助他們樹立生活的信心。觀察視頻資料,自學課本第70頁,回答問題。先說出個人的意見,再觀看視頻資料,小組討論如何對待艾滋病患者。總結這一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回顧本節的學習內容整合主要知識理解掌握板書設計:由病原體引起主要特點傳染性流行性傳染病傳染源流行的基本環節傳播途徑易感人群自主學習:1.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生物,稱為。例如。2.傳染病能夠在人群中流行,必須有、和這三個基本環節。3.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叫。4.病原體離開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叫,如傳播、傳播、傳播等。5.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叫。6.引起人患艾滋病的病原體是,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帶病毒者的、精液、、、和中,主要通過靜脈注射毒品,、不安全性性行為而傳播,也可以通過輸入含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和血液制品或使用未消毒的、病人用過的注射器等而傳播。由于目前還沒有艾滋病疫苗,因此所有有可能直接或間接接觸到傳染源的人都屬于。同步訓練:1.下列各種疾病中,哪一種是非傳染病()A.蛔蟲病B.高血壓C.乙型肝炎D.甲型H1N1流感2.以下不是傳染病的主要特點的是()A.傳染性B.流行性C.由病原體引起D.能遺傳3.以下不屬于病原體的是()A.蛔蟲B.天花病毒C.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D.流感患者4.流行性感冒的傳染源是()A.流感病毒B.空氣、飛沫C.流感患者D.流感患者的住處5.艾滋病的病原體是()A.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B.結核桿菌C煙草花葉病毒D.天花病毒6.下列對待艾滋病患者的做法,正確的是()A.見了就躲開B.遇上后不能打招呼,并快速回家全身消毒C.不用在意,大膽交往D.在加強自我保護措施的同時,積極給予幫助7.乙肝病毒和乙肝患者在傳染病學上分別被稱為()A.傳染源傳播途徑B.傳播途徑易感人群C.傳染源病原體D.病原體傳染源8.2009年,我國內地突發甲型H1N1流感,該病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該病傳染性強,特別是年齡在25歲至45歲之間的人最容易受到感染。但是這種傳染病是可防可控的,只要加熱到71?C以上,便可殺死甲型H1N1流感病毒,或用84消毒液、酒精等也能有效的殺死甲型H1N1流感病毒。(1)甲型H1N1流感病毒屬于。(填寫“病原體”或“傳染源”)(2)某人被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患上甲型H1N1流感后,這個人在傳染病流行的環節是屬于。(3)社會上所有的沒有接種過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人屬于。9.下圖表示人類的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請回答:(1)圖中是傳染源,因為他能是能散播的人。(2)圖中c屬于;圖中b屬于。(3)患有這種傳染病的人常常打噴嚏,正確的打噴嚏的方法是。課時作業:1.下列疾病屬于傳染病的一組是()①肺結核②糖尿病③乙型肝炎④近視眼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上海市在1988年流行甲型肝炎,經調查發現是市民食用了不潔凈的毛蚶引起的,這種不潔凈的毛蚶是引起甲型肝炎流行的()A.傳染源B.傳播途徑C.病原體D.易感人群3.下列不屬于艾滋病的傳播途徑的是()A.血液B.精液C.與患者握手D.乳汁4.傳染病傳染性最強的時期是()A.發病初期B.發病中期C.發病末期D.痊愈后5.流行性感冒的傳播途徑是()A.流感患者B.空氣、飛沫C.皮膚接觸D.飲用了不潔凈的水6.小明患有流行性感冒,小明是傳染病流行的()A.傳播途徑B.易感人群C.傳染源D.病原體7.下列哪一項不屬于傳染病的傳播途徑()A.飲水和食物B.空氣、飛沫C.蚊子、蒼蠅D.患有狂犬病的狗8.艾滋病是人類社會最為關注的一種疾病,在2002年上半年,我國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數比2001年同期增長了16.7%,累計感染總人數已增長到100萬人。如果不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專家估計到2010年時,我國實際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數將達到1000萬人。艾滋病的醫學全名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它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如果同HIV感染者發生無保護的性行為,或者接受被HIV污染的血液,都可以感染上艾滋病,被感染的母親也可能傳染給未出生的嬰兒。2003年12月1日第16個世界艾滋病日主題為“相互關愛,共享生命”。旨在消除歧視、倡導關愛,鼓勵全社會積極行動起來,采取更為有效的措施,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創造更為寬松和諧的生活環境。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引起艾滋病的病原體是;其營養方式是。(2)艾滋病的傳播途徑有哪些?(最少列出兩條)(3)艾滋病給人的身體帶來了痛苦,A有的人因此頹廢、消沉下去。B有的人卻能鼓起生活的勇氣,勇敢面對現實,幸福地生活著。你認為哪一種做法比較好?(填A或B)(4))艾滋病患者在傳染病流行的環節中屬于,如果你認識的人群中有艾滋病患者,你如何對待他們?。答案部分:自主學習:1.病原體結核桿菌、HIV、蛔蟲2.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3.傳染源4.傳染源傳播途徑空氣飲食生物媒介5.易感人群6.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血液唾液乳汁淚液尿液易感人群同步訓練:1.B2.D3.D4.C5.A6.D7.D8.(1)病原體(2)傳染源(3)易感人群9.(1)a病原體(2)易感人群傳播途徑(3)用手帕或紙巾捂住口鼻課時作業:1.C2.B3.C4.A5.B6.C7.D8.(1)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異養(2)輸入含艾滋病病毒的血液;靜脈注射毒品(3)B(4)傳染源不歧視和不孤立艾滋病患者,在加強自我保護的同時與他們和諧相處,從精神、心理等方面給予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教學反思:PAGE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