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精卵結合孕育新的生命(第1課時)教學目標1.認識人的生殖細胞:精子和卵子。2.概述男性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3.概述女性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男、女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教學難點】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對對第二性征的發育和維持具有重要作用。教學準備教師:制作課件,準備“男性、女性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視頻。學生:課前預習,了解人體生殖系統的組成。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教師】結合七年級學生的好奇心的特點,提出“我們對自己是怎么來到這個世界都很好奇,在我們的幼兒時期,大家都問過媽媽這樣一個問題‘我是從哪里來的?’”。【學生】七嘴八舌地說:“我是媽媽從垃圾箱里撿來的”“我是路邊拾到的”“我是媽媽充電話費得來的”“我是媽媽打游戲機贏來的”……【教師】課件展示孫悟空的圖片和文字“我是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教師】有同學的媽媽告訴你“是媽媽生出來的嗎?”(有不少學生會回答:有。)【教師】我們很高興,這些學生的爸爸媽媽沒有回避被傳統觀念認為是羞于啟齒、覺得很神秘的“關于人的生殖”問題。我們是爸爸、媽媽愛的結晶,爸爸媽媽的結合,才有了我們新的生命的誕生。一個新的生命是怎樣形成的呢?我們將用兩節課的時間,學習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受精作用、胚胎發育等內容,探索一個新生命誕生的過程。本節課重點是學習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內容。二、講授新課(一)識人的生殖細胞閱讀教材,認識人的生殖細胞的形態特征和大小,描述精子和卵子的形態特征和大小。了解產生生殖細胞的器官,引出下一個環節學習的主要內容: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提出回答:1.精子是由什么器官產生的?精子的形態是什么樣的?精子的大小?2.卵細胞是由什么器官產生的?卵子的形態是什么樣的?卵子的大小呢?板書:產生器官形態特征大小:精子睪丸蝌蚪狀(有尾)0.06mm人的生殖細胞卵子卵巢球形0.2mm教師追問:“睪丸和卵巢屬于人體哪個系統呢?”學生回答:根據預習和已知知識回答——人的生殖系統。教師歸納:人類新個體的產生要經歷精子與卵細胞的結合,通過胚胎發育形成新個體的過程。這一過程是靠生殖系統(reproductive)完成的。引入下一環節的學習。(二)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1.男性的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1)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內容,觀察男性生殖系統縱剖面示意圖,同時課件展示男性生殖系統正面示意圖,同座位同學對照教材示意圖,相互說出男性生殖系統的組成和精子排出的路線。(2)描述男性生殖系統的組成和功能組成結構功能睪丸(2個)產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主要器官)附睪(2個)睪丸的后面與輸精管相連,暫時儲存精子陰囊包裹睪丸和附睪,具有保護作用輸精管(2條)輸送精子前列腺分泌粘液與精子混合形成精液陰莖將精子送入女性的生殖器官——陰道中尿道在陰莖內,具有排精和排尿的雙重功能(建議使用資源:【知識解析】男性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3)描述雄性激素的作用雄性激素是由睪丸分泌的,具有刺激男性性征器官發育和維持男性第二性征的作用。解釋:第二性征是指與生殖系統無直接關系,而可以用來分辨男女性別的特征。男性第二性征的表現有:喉結、胡須生長、聲音變粗等。舉例:過去宮廷里割去睪丸的太監,表現為不長胡須,聲音女性化,這是失去分泌雄性激素的睪丸所帶來的癥狀,說明雄性激素具有維持男性第二性征的作用。釋疑:什么是遺精?精液積累到一定的量,就會自動排出體外,這就是遺精。遺精是一種生理現象,應注意清潔衛生,穿寬松干凈的內褲,每天用溫水清洗私處,早睡早起,保持良好的心態。(4)說出精子排出的路線睪丸→附睪→輸精管→前列腺→陰莖→尿道→體外2.女性的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1)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內容,觀察女性生殖系統縱剖面示意圖,同時課件展示女性生殖系統正面示意圖,同座位同學對照教材示意圖,相互說出女性生殖系統的組成和卵子排出的路線。(2)描述女性生殖系統的組成和功能組成結構功能卵巢(2個)產生卵子,分泌雌性激素(主要器官)輸卵管(2條)輸送卵子,在此卵子與精子相遇并結合子宮胚胎和胎兒發育的場所陰道精子進入的通道,胎兒娩出的通道,經血流出的通道。(3)描述雌性激素的作用雌性激素是由卵巢分泌的,具有刺激女性性征器官發育和維持女性第二性征的作用。解釋:女性第二性征的表現有:乳房增大、聲音變細、月經、性周期等。釋疑:月經的形成:卵巢分泌雌性激素,促進子宮內膜增厚、充血,在月經來潮前的第14天,卵巢開始排卵,并分泌大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在這兩種激素的共同作用下,子宮內膜繼續增厚,并變得松散,為受精卵著床和發育準備條件。如卵細胞未受精,兩種激素量急劇下降,子宮內膜剝離出血而發生月經。每個月子宮內膜都在雌性激素的作用下,重復上述這種變化。所以,月經每月一次,是女性特殊的生理現象。女同學要注意。月經期衛生:月經期間,身體的抵抗力較弱,容易感染病菌。注意事項:①注意飲食營養,吃容易消化和營養豐富的食物;注意休息,要有充足的睡眠,不做劇烈的運動。②注意清潔衛生,每天清洗外陰部,洗澡用淋浴;注意保暖,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品和冷飲。③保持心情舒暢。(3)初潮:女性第一次月經來潮叫做月經初潮,簡稱“初潮”。初潮一般在13~15歲左右,體壯營養良好者可早至11~12歲,體弱營養不良者可遲至17~18歲。初潮的遲早也與遺傳有關。4.說出卵子排出的路線:卵巢→輸卵管三、課堂小結教師與學生一起小結本節知識,學生邊講教師邊板書,或通過課件展示。4/5第一節精卵結合孕育新的生命(第2課時)教學目標1.描述受精過程。2.描述胚胎在母體內的發育過程。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受精作用。【教學難點】胎兒的發育和分娩。教學準備教師:制作課件,準備“受精過程”和“胎兒發育和分娩”的視頻。學生:復習鞏固第1課時的內容。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教師】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人的生殖細胞:精子和卵子的形態特征,請一位同學說一說。【學生】回答。【教師】通過學習,我們了解了人的生殖細胞是由人的生殖系統產生的,請同學分別說一說“男性生殖系統的組成和功能”“女性生殖系統的組成和功能”。【學生】回答。二、講授新課(三)受精——生命最初的艱難跋涉1.受精作用:(請同學閱讀教材,說出受精作用的定義,了解受精的部位在哪里。)(1)定義:精子和卵子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2)受精位置:一般在輸卵管的上端受精形成受精卵。(此處,課件動畫演示:受精卵的形成,可以觀察到受精的位置,幫助學生糾正“精子與卵子是在子宮內相遇并結合”的錯誤認識。)2.受精過程(1)觀看視頻《受精卵的形成》之前,課件出示思考題:①精子在什么地方與卵子結合?②描述受精過程是怎樣的?③看完后,請同學回答問題,并描述受精過程。【學生】描述:女性每個月只有一個卵細胞成熟排出,但卵細胞不能移動,只能靠輸卵管壁的蠕動移動。數以億計的精子進入陰道后,要沖破重重障礙,只有少數強壯的精子能游到輸卵管的上端,其中,只有一個精子與卵子相遇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開始分裂,并在輸卵管壁的蠕動作用下,緩慢地移到子宮內著床,繼續發育成胎兒。(四)胚胎發育1.觀看視頻:【生物世界】人的胚胎發育,通過觀看胎兒發育的全過程,讓同學初步了解胎兒發育的過程,感受一個新生命的誕生是如此神奇,生命如此偉大。2.胚胎發育的幾個典型時期(觀看教材胚胎發育過程中的四個時期的典型圖片,課件同時展示,簡單描述這四個胚胎發育的特征)(1)第八周末:胚胎發育成胎兒(初具人形,頭部明顯,有四肢,但前肢較短小)。(2)第十二周(三個月):頭顱增大,軀干和四肢明顯,能辨別胎兒性別。(3)第二十一周(五個月多):毛發形成,臉部特征明顯。(4)八個月末:胚胎發育基本完成。3.胎兒如何獲取營養物質,排出廢物(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胚胎發育過程中的四個時期的圖片,還能發現什么呢?)(1)胎盤:(在第一張和第二張圖片中,胎兒包裹在一個透明的囊狀物中,其上方有一團毛茸茸的東西)胎盤與母體相連,胎兒通過胎盤從母體吸取氧氣和養料,排出二氧化碳和代謝廢物。(2)臍帶:在圖中可以看到胎盤與胎兒之間有一條帶子,這就是臍帶。臍帶好比一條通道,將胎盤從母體獲取的氧氣和養料輸送給胎兒,胎兒產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謝產物又通過臍帶送回胎盤,經母體排出。4.體驗表演:母親十月(280天)懷胎,隨著胎兒的生長,母親的身體越來越笨重,行走不便,為幫助學生理解母親含辛茹苦孕育新的生命,請同學扮演母親懷孕時期的各種狀態:將重達6~7斤的書包用長布條捆綁在幾名志愿表演者的腹部,試著走一走,彎腰撿起地面上的物品等;表演結束后,說一說自己的感覺。(五)分娩1.分娩:閱讀教材,了解什么是分娩?(1)定義:胎兒通過母體的陰道產出的過程稱為分娩。(2)嬰兒:胎兒出生后稱為嬰兒。2.分娩過程請同學觀看視頻:【知識解析】分娩過程,讓同學們了解胎兒從母體陰道產出的過程,感受母親在生產過程中的疼痛及危險,感受一個新生命的誕生是如此不易,感受母親的偉大。3.寫下觀看感受4.理性升華以一首“生命——美麗之花”的詩句結束本節課學習。生命是愛的結晶:母愛似水,是我們生命的源泉,父愛如山,是我們成長的基石,感謝父母,給予我們生命,感激父母,哺育我們健康成長!三、課堂小結教師與學生一起小結本節知識,學生邊講教師邊板書,或通過課件展示。2/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教學方案】第一節 精卵結合孕育新的生命 第1課時 示范方案1.docx 【教學方案】第一節 精卵結合孕育新的生命 第2課時 示范方案1.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