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0年中考科學地理知識點總結復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0年中考科學地理知識點總結復習

資源簡介

2020中考地理知識考點復習
考點一
地球和地球的圈層結構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1)形狀:地球是一個赤道略鼓、兩極稍扁的球體。
(2)大小:它的赤道半徑是6378km,兩極方向的半徑6357km左右,僅差0.33%。
2.地球內部的圈層結構
(1)地球內部從外到內可分為_地殼_、_地幔__、_地核_三部分。_地殼_和_地幔頂部_(軟流層以上部分)共同組成了巖石圈。
(2)地球內部結構層次示意圖
典例精析
【例1】如圖是地球的內部結構圈層示意圖,由外到內依次表示( B
 )
A.地幔、地核、地殼
B.地殼、地幔、地核
C.地核、地殼、地幔
D.地核、地幔、地殼
針對訓練
1.地球內部有一個“液態區”,區內物質一旦沖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該“液態區”位于( B )
A.地殼     B.地幔
C.地核
D.地核和地幔
考點二
地殼的運動
1.組成地殼的巖石
組成地殼的巖石按成因可以分為_巖漿巖__、_沉積巖_和_變質巖__三大類。
2.地殼運動的表現
(1)火山:地幔的軟流層是火山巖漿的來源。火山是_地殼運動_的表現形式之一;
(2)地震:地震是地殼巖石在_地球內力_的作用下,發生斷裂或錯位而引起的震動現象。
3.泥石流
(1)成因:a.自然條件;b.人為因素;
(2)防御:跑到開闊地帶,并迅速轉移到高處。
典例精析
【例2】 2016年8月26日,意大利中部發生6.1級地震,已造成兩百多人死亡。關于地震的說法錯誤的是( C
 )
A.有些地震會造成大量的財產損失
B.地震是地殼變動的表現形式之一
C.地震時趕快乘電梯逃離
D.目前對地震的預測水平還不高
針對訓練
2.火山是地殼運動的表現形式之一,其噴發物主要有( C
 )
A.巖石和火山灰    B.火焰和氧氣
C.火山灰和巖漿
D.地核中的物質
考點三
板塊學說
1.全球有六大板塊(歐亞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板塊)組成,這些板塊漂浮在_軟流層_上,不斷發生_碰撞__和_張裂__,是地殼變動的主要原因。
2.板塊與地殼活動。板塊內部,地殼比較_穩定_;板塊交界處,地殼比較_活躍_。
3.板塊運動。板塊_張裂_形成大洋或裂谷(如大西洋、東非大裂谷);板塊_碰撞__形成山脈(如喜馬拉雅山脈)。
典例精析
【例3】 日本東部近海曾發生9級地震,引起福島核電站部分機組相繼爆炸。讀圖回答相關的問題:
世界上著名的兩個火山地震帶為:環太平洋地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脈地帶。板塊學說認為這兩個火山地震帶都位于_板塊與板塊的交界__地帶,地殼比較_活躍_。
(2)日本處在_環太平洋__火山地震帶內。
(3)板塊的_碰撞__和_張裂__是形成地殼變動的最主要原因。美國地址勘探局認為,此次發生在日本東海岸的東北——關東大地震由_太平洋板塊_和北美洲板塊的運動所致。
針對訓練
3.下列表述符合板塊構造學說的是( D
 )
A.全球巖石圈由七大板塊組成
B.地震和火山是引起地殼變動的主要原因
C.各大板塊漂浮在地核上
D.由于板塊的張裂,東非大裂谷未來可能形成一個新的海洋
考點四
外力作用對地形的影響
1.影響地形的外力作用因素主要有_流水_、_風_、_冰川等_,表現為_風化_作用、侵蝕作用、_搬運_作用、沉積作用。
2.外力作用對地形影響的特點:削低_高山_,填平_低谷_,使地表趨于_平坦_。
典例精析
【例4】 下列地貌形態的形成,主要由風力侵蝕作用引起的是( D
 )
針對訓練
下列地形變化主要是由流水作用引起的是( B
 )
考點五
地球儀、地形和地形圖
1.地球儀
(1)地球儀是表示地球和地球表面地理狀況的模型。
(2)經線: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的線,也稱_子午線_。
(3)緯線:在南北兩極中間,與兩極等距,并且與經線垂直的線叫做_赤道_,與它平行的線叫做_緯線__。
(4)經緯度:為了區別地球儀上的各條經線和緯線,人們為它們標注了度數,在經線上標注的度數稱為_經度_,在緯線上標注的度數稱為_緯度__。
2.地圖
(1)概念:是以各種不同的圖示符號,將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縮小后表現在平面上的圖形。
(2)地圖的三個語言:_比例尺__、_方向__、__圖例與注記_。
3.地形圖
(1)概念: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圖。
(2)等高線地形圖實際上是將不同高度的等高線投影到同一平面上,用來表示起伏的地形。
典例精析
【例5】下列關于地球儀和經緯網的說法,正確的是( B
 )
A.本初子午線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B.經線和緯線都有無數條
C.所有緯線的長度都相等
D.緯度30°~60°稱為低緯度
針對訓練
5.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圖中①、②點之間的相對高度為( B
 )
A.10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
考點六
太陽與月球
1.太陽概況:離地球最近的_恒星_,發光發熱的_氣體星球__。太陽的直徑約為140萬千米;質量為地球的33萬倍;體積為地球的130萬倍;表面溫度約6000攝氏度;中心溫度達1500萬攝氏度;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為1.5億千米。
2.太陽為地球表層和人類活動提供了最重要的_能量_,太陽與地球的生物息息相關。
3.太陽活動:
(1)在光球層的主要太陽活動是_太陽黑子_,在色球層的主要太陽活動是_耀斑和日珥__。_太陽黑子的多少和大小__,往往作為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
(2)了解太陽活動對人類的影響:影響地球上的_短波_通信;過多的_紫外線_對人體皮膚造成損傷;影響地球的_氣候__;影響地球的_磁場_,指南針不能正確指示方向。
4.月球:
(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_衛_星。月球的體積約為地球的1/49,質量只有地球的1/81。月球上既沒有_空氣和水_,也沒有_生命_。月球上晝夜溫差_大_。
(2)月球的表面布滿大大小小的_環形山__,主要是由于_隕石撞擊或火山噴發__形成的。
5.月相:
(1)月球的_各種圓缺形態_稱為月相。
(2)月相變化的原因:①月球本身_不發光,只反射太陽光_;②月球繞地球運動,使_日地月__三者的相對位置在一個月中有規律地變化。
(3)識別月相:圖中四點月相名稱和大致日期依次為:
A:_新月(朔)__、農歷初一;
B:_上弦月__、農歷初七(或初八);
C:_滿月(望)__、農歷十五(或十六);
D:_下弦月_、農歷二十二(或二十三)。
(4)農歷中陰歷的成分是以_月相__為周期設置的。現在我們過的春節(初一)、端午(初五)、重陽(初九)、中秋(農歷十五)、元宵(農歷十五)等節日都是根據農歷確定的節日。
典例精析
【例1】“每當明月升起的時候,我深深地懷念親愛的故鄉;每當佳節來到的時候,我深深地懷念親愛的故鄉。”這是電影《廬山戀》中的幾句歌詞。若歌詞中所指的佳節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則中秋節晚看到的明月是( C
 )
針對訓練
1.2018年11月26日,我國多地觀察到如圖所示的“火星合月”天文現象。
(1)從圖中月相判斷,這一天的農歷日期在這個月的_初七之前__(填“初七之前“或“二十三之后”)。
(2)圖中的白色圓點是火星,看上去比月球小的原因是_火星到地球的距離遠大于月球到地球的距離,觀察到的火星視角比月球小得多__.
考點七
地球的自轉
1.地球自轉:地球不停的_自西向東__繞地軸旋轉,從北極上空看,地球_逆時針__方向旋轉,從南極上空看,地球_順時針__方向旋轉。我們把地球繞地軸的旋轉運動叫做地球自轉。
2.晝夜交替:地球是一個不發光,也不透明的球體,在同一時間里,太陽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這一半就是_白晝__,稱為_晝半球__,另一面則是_黑夜_,稱為_夜半球_。晝半球與夜半球的分界線叫做_晨昏線_。
3.地球的自轉使得日月星辰周而復始的_東升西落__。也使得地球上每24小時_晝夜更替__一次。
典例精析
【例2】下列四幅圖中能正確表示地球自轉方向的是( D )
針對訓練
2.泰安某中學的小明聽爺爺述說夏日的星空:黎明時東方的“啟明星”與傍晚時西方的“長庚星”是同一顆星,這種現象主要與什么有關( A )
A.地球自轉    B.地球公轉
C.月球公轉
D.四季冷暖差異
考點八
地球的繞日運動
1.地球繞日公轉運動的方向是_自西向東__。地球公轉時,地軸傾斜方向不變,北極總是指向_北極星附近__。陽歷就是以_地球繞太陽公轉運動__作為根據。
當地球公轉至A位置時,時間是_6_月_22__日前后,北半球這天的節氣為_夏至___。當地球公轉至B位置或D位置時,北半球在這兩個位置的節氣分別是_春分__和_秋分_。
2.農歷的二十四節氣是以_地球繞日公轉軌道_劃分的,是_陽__歷成分,在公歷中的位置是固定的。
3.自春分日至秋分日,太陽直射_北半球_,北半球各地晝長于夜,其中_夏至日_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且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_極晝現象__。自秋分日至春分日,太陽直射__南半球_,北半球晝短夜長,其中_冬至日__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且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_極夜現象__。
典例精析
【例3】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①當地球公轉到A點時,十堰市晝夜等長②當地球公轉到B點時,南半球是夏季③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一年有兩次太陽直射④國慶節期間,地球運行在圖中③段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針對訓練
3.讀圖的地球公轉示意圖,當地球處于B位置時,會出現下列哪些情況( ACD
)
A.這一天北半球的節氣是夏至日
B.此時太陽光直射的緯線是南回歸線
C.此時北極圈內有極晝現象
D.這一天咸寧市的晝夜情況是晝長夜短
考點九
太陽系、對宇宙的探索
1.太陽系:
(1)太陽系的構成:太陽系是由八大_行星_、小行星、彗星等天體按照一定的軌道圍繞太陽公轉而構成的。_太陽__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
(2)八大行星: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及遠的順序為_水星__、_金星__、_地球__、_火星_、_木星__、_土星__、_天王星__、_海王星__。
2.銀河系
(1)銀河系的構成:銀河系是由_眾多恒星及星際物質_____組成的一個龐大的天體系統。
(2)銀河系的大小和形狀:銀河系中像太陽這樣的恒星就有2000多億顆,其直徑約_10萬_光年,銀河系從側面看呈_鐵餅_狀,俯視呈_旋渦_狀。太陽與銀河系的中心相距約_3萬_光年。
3.宇宙的構成
目前,人類觀測到的類似于銀河系的天體系統就有10億個左右,稱為星系。宇宙是由大量不同層次的_河外星系_構成的。宇宙是_不斷膨脹_的、_無邊_的。目前,通過哈勃望遠鏡和空間探測,最遠可以觀察到距離我們地球約_130億_光年的天體。
典例精析
【例4】 下列“宇宙層次結構”概念圖,正確的是( A
 )
針對訓練
4.2014年5月11日,我國多地觀察到“火星合月”的天文現象,火星是太陽系中的一顆( B
 )
A.恒星         B.行星
C.衛星
D.彗星
考點十
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1.地心說與日心說
(1)托勒密認為,_地球__處于宇宙中心靜止不動。從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金星、水星、太陽、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圓軌道上繞__地球__運轉。
(2)哥白尼與日心說:16世紀,哥白尼經過20年的天文觀測與研究,建立了“日心說”。該理論體系認為,
_太陽_
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行星是繞_太陽_做圓周運動的,月球圍繞著__地球_轉動。
2.目前被人們廣為接受的一種宇宙起源學說是大爆炸宇宙理論。其主要觀點是大約137億年前,我們所處的宇宙被擠壓在一個原始火球中。那時的宇宙極小、極熱,又有極大的密度,宇宙就是在這個大火球的爆炸中誕生的。大爆炸后,宇宙迅速_膨脹_。爆炸引起的宇宙膨脹一直延續至今,并仍將延續下去。
3.英國人史蒂芬·霍金提出的黑洞理論和宇宙無邊界的設想成了現代宇宙學的重要基石。他的宇宙無邊界設想是這樣的:第一,宇宙是_無邊_的;第二,宇宙不是一個可以任意賦予_初始條件_或_邊界_的一般系統。
典例精析
【例1】 下列關于宇宙認識說法正確是( C )
A.宇宙中天體的位置是始終不變的
B.宇宙是方形的
C.哥白尼創立了“日心說”
D.太陽就是宇宙的中心
針對訓練
1.地心說和日心說的區別在于( B )
A.地心說認為地球繞太陽轉,日心說認為太陽繞地球轉
B.地心說認為太陽繞地球轉,日心說認為地球繞太陽轉
C.地心說因為不符合科學觀測的結果所以與教會的觀點不合
D.日心說一提出來就被廣大人民接受,因為它是符合科學的
考點十一
地球的演化
1.地球約在46億年前隨著太陽系的形成而誕生。形成初期是一個_巖漿_構成的_熾熱__的球。而后逐步冷卻,形成了原始的_大氣和海洋__。在距今約38億年前,最原始的生命體在_海洋_中誕生。
2.25億至5.7
億年前,地球上開始出現大片陸地和山脈,海洋中的藻類釋放出_氧氣_,大氣中的_氧氣_含量逐漸增多。
3.5.7億至2.5億年前的古生代,地球上的陸地面積增加,原始的歐亞大陸和北美大陸露出海面,出現昆蟲、魚類、兩棲類、裸蕨類等生物。
4.2.5億至0.65億年前的中生代,裸子植物和爬行類動物出現。
5.0.65億年前至今,地球在第三紀經歷了大規模的造山運動,形成了喜馬拉雅山脈等許多世界上的高大山脈,奠定了現代地球地貌的基礎;鳥類、哺乳類動物和被子植物出現。
典例精析
【例2】 下列關于地球演化和生命的起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B )
A.地球形成之初由高溫巖漿不斷噴發的主要氣體水蒸氣、二氧化碳、氧氣和氮氣構成了地球的原始大氣
B.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體是在海洋中誕生的
C.地球上出現裸蕨類植物、裸子植物,大氣中的氧氣含量才逐漸增多
D.現代出土的兩棲類動物化石形成年代早于恐龍化石形成年代
針對訓練
2.科學家認為原始大氣中并沒有氧氣,后隨地球的演化逐漸增加。早期地球大氣中的氧氣主要來自于( B )
A.原始海洋蒸發出的水蒸氣分解
B.原始海洋中藻類的光合作用
C.原始森林中植物的光合作用
D.火山噴發
考點十二
生命的起源
1.生命的誕生。1953年美國生物學家米勒在實驗室用充有甲烷、氨氣、氫氣和水蒸氣的密閉裝置,以加熱、放電來模擬_原始地球_的環境條件,成功合成了一些氨基酸、有機酸和尿素等。
2.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假說。生命起源化學進化過程包括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從_無機小分子_生成_有機小分子_;第二階段,從_有機小分子_形成_有機大分子__;第三階段,從_有機大分子__組成能自我維持穩定和發展的多分子體系;第四階段,從多分子體系演變為_原始生命__。
典例精析
【例3】對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米勒和其他科學家的實驗說明( B )
A.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在原始海洋中形成
B.原始地球上能產生構成生物體的有機物
C.原始地球上復雜的有機物能形成原始生命
D.原始生命是地球上生物的共同祖先
針對訓練
3.生命起源的過程中,從有機大分子到原始生命最可能發生在( C )
A.原始陸地上 
B.原始土壤里
C.原始海洋中 
D.原始大氣中2020中考地理知識考點復習
考點一
地球和地球的圈層結構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1)形狀:地球是一個赤道略鼓、兩極稍扁的球體。
(2)大小:它的赤道半徑是6378km,兩極方向的半徑6357km左右,僅差0.33%。
2.地球內部的圈層結構
(1)地球內部從外到內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______和____________(軟流層以上部分)共同組成了巖石圈。
(2)地球內部結構層次示意圖
典例精析
【例1】如圖是地球的內部結構圈層示意圖,由外到內依次表示( 
 )
A.地幔、地核、地殼
B.地殼、地幔、地核
C.地核、地殼、地幔
D.地核、地幔、地殼
針對訓練
1.地球內部有一個“液態區”,區內物質一旦沖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該“液態區”位于( 
 )
A.地殼     B.地幔
C.地核
D.地核和地幔
考點二
地殼的運動
1.組成地殼的巖石
組成地殼的巖石按成因可以分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大類。
2.地殼運動的表現
(1)火山:地幔的軟流層是火山巖漿的來源。火山是__________的表現形式之一;
(2)地震:地震是地殼巖石在__________的作用下,發生斷裂或錯位而引起的震動現象。
3.泥石流
(1)成因:a.自然條件;b.人為因素;
(2)防御:跑到開闊地帶,并迅速轉移到高處。
典例精析
【例2】 2016年8月26日,意大利中部發生6.1級地震,已造成兩百多人死亡。關于地震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有些地震會造成大量的財產損失
B.地震是地殼變動的表現形式之一
C.地震時趕快乘電梯逃離
D.目前對地震的預測水平還不高
針對訓練
2.火山是地殼運動的表現形式之一,其噴發物主要有( 
 )
A.巖石和火山灰    B.火焰和氧氣
C.火山灰和巖漿
D.地核中的物質
考點三
板塊學說
1.全球有六大板塊(歐亞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板塊)組成,這些板塊漂浮在________上,不斷發生______和______,是地殼變動的主要原因。
2.板塊與地殼活動。板塊內部,地殼比較______;板塊交界處,地殼比較______。
3.板塊運動。板塊______形成大洋或裂谷(如大西洋、東非大裂谷);板塊______形成山脈(如喜馬拉雅山脈)。
典例精析
【例3】 日本東部近海曾發生9級地震,引起福島核電站部分機組相繼爆炸。讀圖回答相關的問題:
世界上著名的兩個火山地震帶為:環太平洋地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脈地帶。板塊學說認為這兩個火山地震帶都位于_________________地帶,地殼比較______。
(2)日本處在_________火山地震帶內。
(3)板塊的_______和_______是形成地殼變動的最主要原因。美國地址勘探局認為,此次發生在日本東海岸的東北——關東大地震由__________和北美洲板塊的運動所致。
針對訓練
3.下列表述符合板塊構造學說的是( 
 )
A.全球巖石圈由七大板塊組成
B.地震和火山是引起地殼變動的主要原因
C.各大板塊漂浮在地核上
D.由于板塊的張裂,東非大裂谷未來可能形成一個新的海洋
考點四
外力作用對地形的影響
1.影響地形的外力作用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表現為______作用、侵蝕作用、______作用、沉積作用。
2.外力作用對地形影響的特點:削低______,填平______,使地表趨于______。
典例精析
【例4】 下列地貌形態的形成,主要由風力侵蝕作用引起的是( 
 )
針對訓練
下列地形變化主要是由流水作用引起的是( 
 )
考點五
地球儀、地形和地形圖
1.地球儀
(1)地球儀是表示地球和地球表面地理狀況的模型。
(2)經線: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的線,也稱________。
(3)緯線:在南北兩極中間,與兩極等距,并且與經線垂直的線叫做______,與它平行的線叫做______。
(4)經緯度:為了區別地球儀上的各條經線和緯線,人們為它們標注了度數,在經線上標注的度數稱為______,在緯線上標注的度數稱為______。
2.地圖
(1)概念:是以各種不同的圖示符號,將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縮小后表現在平面上的圖形。
(2)地圖的三個語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形圖
(1)概念: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圖。
(2)等高線地形圖實際上是將不同高度的等高線投影到同一平面上,用來表示起伏的地形。
典例精析
【例5】下列關于地球儀和經緯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本初子午線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B.經線和緯線都有無數條
C.所有緯線的長度都相等
D.緯度30°~60°稱為低緯度
針對訓練
5.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圖中①、②點之間的相對高度為( 
 )
A.10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
考點六
太陽與月球
1.太陽概況:離地球最近的______,發光發熱的________。太陽的直徑約為140萬千米;質量為地球的33萬倍;體積為地球的130萬倍;表面溫度約6000攝氏度;中心溫度達1500萬攝氏度;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為1.5億千米。
2.太陽為地球表層和人類活動提供了最重要的______,太陽與地球的生物息息相關。
3.太陽活動:
(1)在光球層的主要太陽活動是_________,在色球層的主要太陽活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往往作為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
(2)了解太陽活動對人類的影響:影響地球上的______通信;過多的________對人體皮膚造成損傷;影響地球的______;影響地球的______,指南針不能正確指示方向。
4.月球:
(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____星。月球的體積約為地球的1/49,質量只有地球的1/81。月球上既沒有_________,也沒有______。月球上晝夜溫差____。
(2)月球的表面布滿大大小小的_______,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
5.月相:
(1)月球的______________稱為月相。
(2)月相變化的原因:①月球本身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月球繞地球運動,使________三者的相對位置在一個月中有規律地變化。
(3)識別月相:圖中四點月相名稱和大致日期依次為:
A:__________、農歷初一;
B:________、農歷初七(或初八);
C:__________、農歷十五(或十六);
D:________、農歷二十二(或二十三)。
(4)農歷中陰歷的成分是以_______為周期設置的。現在我們過的春節(初一)、端午(初五)、重陽(初九)、中秋(農歷十五)、元宵(農歷十五)等節日都是根據農歷確定的節日。
典例精析
【例1】“每當明月升起的時候,我深深地懷念親愛的故鄉;每當佳節來到的時候,我深深地懷念親愛的故鄉。”這是電影《廬山戀》中的幾句歌詞。若歌詞中所指的佳節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則中秋節晚看到的明月是( 
 )
針對訓練
1.2018年11月26日,我國多地觀察到如圖所示的“火星合月”天文現象。
(1)從圖中月相判斷,這一天的農歷日期在這個月的_________(填“初七之前“或“二十三之后”)。
(2)圖中的白色圓點是火星,看上去比月球小的原因是_________
考點七
地球的自轉
1.地球自轉:地球不停的_________繞地軸旋轉,從北極上空看,地球_______方向旋轉,從南極上空看,地球_______方向旋轉。我們把地球繞地軸的旋轉運動叫做地球自轉。
2.晝夜交替:地球是一個不發光,也不透明的球體,在同一時間里,太陽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這一半就是______,稱為________,另一面則是______,稱為_______。晝半球與夜半球的分界線叫做_______。
3.地球的自轉使得日月星辰周而復始的__________。也使得地球上每24小時________一次。
典例精析
【例2】下列四幅圖中能正確表示地球自轉方向的是( 
 )
針對訓練
2.泰安某中學的小明聽爺爺述說夏日的星空:黎明時東方的“啟明星”與傍晚時西方的“長庚星”是同一顆星,這種現象主要與什么有關( 
 )
A.地球自轉    B.地球公轉
C.月球公轉
D.四季冷暖差異
考點八
地球的繞日運動
1.地球繞日公轉運動的方向是________。地球公轉時,地軸傾斜方向不變,北極總是指向___________。陽歷就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作為根據。
當地球公轉至A位置時,時間是____月_____日前后,北半球這天的節氣為______。當地球公轉至B位置或D位置時,北半球在這兩個位置的節氣分別是______和______。
2.農歷的二十四節氣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劃分的,是_____歷成分,在公歷中的位置是固定的。
3.自春分日至秋分日,太陽直射_______,北半球各地晝長于夜,其中_______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且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___________。自秋分日至春分日,太陽直射________,北半球晝短夜長,其中________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且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____________。
典例精析
【例3】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當地球公轉到A點時,十堰市晝夜等長②當地球公轉到B點時,南半球是夏季③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一年有兩次太陽直射④國慶節期間,地球運行在圖中③段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針對訓練
3.讀圖的地球公轉示意圖,當地球處于B位置時,會出現下列哪些情況( 
 )
A.這一天北半球的節氣是夏至日
B.此時太陽光直射的緯線是南回歸線
C.此時北極圈內有極晝現象
D.這一天咸寧市的晝夜情況是晝長夜短
考點九
太陽系、對宇宙的探索
1.太陽系:
(1)太陽系的構成:太陽系是由八大______、小行星、彗星等天體按照一定的軌道圍繞太陽公轉而構成的。______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
(2)八大行星: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及遠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銀河系
(1)銀河系的構成:銀河系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組成的一個龐大的天體系統。
(2)銀河系的大小和形狀:銀河系中像太陽這樣的恒星就有2000多億顆,其直徑約______光年,銀河系從側面看呈______狀,俯視呈______狀。太陽與銀河系的中心相距約______光年。
3.宇宙的構成
目前,人類觀測到的類似于銀河系的天體系統就有10億個左右,稱為星系。宇宙是由大量不同層次的___________構成的。宇宙是______的、___________的。目前,通過哈勃望遠鏡和空間探測,最遠可以觀察到距離我們地球約_______光年的天體。
典例精析
【例4】 下列“宇宙層次結構”概念圖,正確的是( 
 )
針對訓練
4.2014年5月11日,我國多地觀察到“火星合月”的天文現象,火星是太陽系中的一顆( 
 )
A.恒星         B.行星
C.衛星
D.彗星
考點十
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1.地心說與日心說
(1)托勒密認為,___處于宇宙中心靜止不動。從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金星、水星、太陽、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圓軌道上繞____運轉。
(2)哥白尼與日心說:16世紀,哥白尼經過20年的天文觀測與研究,建立了“日心說”。該理論體系認為,
__
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行星是繞__做圓周運動的,月球圍繞著___轉動。
2.目前被人們廣為接受的一種宇宙起源學說是大爆炸宇宙理論。其主要觀點是大約137億年前,我們所處的宇宙被擠壓在一個原始火球中。那時的宇宙極小、極熱,又有極大的密度,宇宙就是在這個大火球的爆炸中誕生的。大爆炸后,宇宙迅速__。爆炸引起的宇宙膨脹一直延續至今,并仍將延續下去。
3.英國人史蒂芬·霍金提出的黑洞理論和宇宙無邊界的設想成了現代宇宙學的重要基石。他的宇宙無邊界設想是這樣的:第一,宇宙是__的;第二,宇宙不是一個可以任意賦予__或__
的一般系統。
典例精析
【例1】 下列關于宇宙認識說法正確是(  )
A.宇宙中天體的位置是始終不變的
B.宇宙是方形的
C.哥白尼創立了“日心說”
D.太陽就是宇宙的中心
針對訓練
1.地心說和日心說的區別在于(  )
A.地心說認為地球繞太陽轉,日心說認為太陽繞地球轉
B.地心說認為太陽繞地球轉,日心說認為地球繞太陽轉
C.地心說因為不符合科學觀測的結果所以與教會的觀點不合
D.日心說一提出來就被廣大人民接受,因為它是符合科學的
考點十一
地球的演化
1.地球約在46億年前隨著太陽系的形成而誕生。形成初期是一個__構成的___的球。而后逐步冷卻,形成了原始的___。在距今約38億年前,最原始的生命體在__中誕生。
2.25億至5.7
億年前,地球上開始出現大片陸地和山脈,海洋中的藻類釋放出_______,大氣中的_______含量逐漸增多。
3.5.7億至2.5億年前的古生代,地球上的陸地面積增加,原始的歐亞大陸和北美大陸露出海面,出現昆蟲、魚類、兩棲類、裸蕨類等生物。
4.2.5億至0.65億年前的中生代,裸子植物和爬行類動物出現。
5.0.65億年前至今,地球在第三紀經歷了大規模的造山運動,形成了喜馬拉雅山脈等許多世界上的高大山脈,奠定了現代地球地貌的基礎;鳥類、哺乳類動物和被子植物出現。
典例精析
【例2】 下列關于地球演化和生命的起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地球形成之初由高溫巖漿不斷噴發的主要氣體水蒸氣、二氧化碳、氧氣和氮氣構成了地球的原始大氣
B.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體是在海洋中誕生的
C.地球上出現裸蕨類植物、裸子植物,大氣中的氧氣含量才逐漸增多
D.現代出土的兩棲類動物化石形成年代早于恐龍化石形成年代
針對訓練
2.科學家認為原始大氣中并沒有氧氣,后隨地球的演化逐漸增加。早期地球大氣中的氧氣主要來自于(  )
A.原始海洋蒸發出的水蒸氣分解
B.原始海洋中藻類的光合作用
C.原始森林中植物的光合作用
D.火山噴發
考點十二
生命的起源
1.生命的誕生。1953年美國生物學家米勒在實驗室用充有甲烷、氨氣、氫氣和水蒸氣的密閉裝置,以加熱、放電來模擬____________的環境條件,成功合成了一些氨基酸、有機酸和尿素等。
2.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假說。生命起源化學進化過程包括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從______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_______;第二階段,從_________________形成____________;第三階段,從_____________組成能自我維持穩定和發展的多分子體系;第四階段,從多分子體系演變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精析
【例3】對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米勒和其他科學家的實驗說明(  )
A.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在原始海洋中形成
B.原始地球上能產生構成生物體的有機物
C.原始地球上復雜的有機物能形成原始生命
D.原始生命是地球上生物的共同祖先
針對訓練
3.生命起源的過程中,從有機大分子到原始生命最可能發生在(  )
A.原始陸地上 
B.原始土壤里
C.原始海洋中 
D.原始大氣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陵水| 台江县| 斗六市| 鄄城县| 城固县| 青浦区| 湾仔区| 咸宁市| 东城区| 新巴尔虎左旗| 循化| 济阳县| 阿巴嘎旗| 禄丰县| 黑山县| 武平县| 德保县| 两当县| 陆河县| 张家界市| 陵川县| 石家庄市| 财经| 锦屏县| 东乌珠穆沁旗| 拜城县| 通城县| 文安县| 泉州市| 石家庄市| 上杭县| 日照市| 兰坪| 准格尔旗| 潞西市| 桓台县| 保定市| 阳城县| 宣汉县| 瑞昌市| 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