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中華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早期國家與社會 “……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夏傳子,家天下。四百載,遷夏社。湯伐夏,國號商。六百載,至紂亡。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 ——《三字經》 夏、商、周時期,史稱“上古三代”,是中華早期國家產生和發展時期。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主要統治地區在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一帶。走進夏朝什么是王位世襲制?史籍中有“夏傳子,家天下”的說法,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在這之前采用何種制度?說一說河南偃師二里頭夏朝宮殿遺址復原圖發掘確認宮城平面略呈長方形,面積約10.8萬平方米。宮殿區內已發掘的大型建筑基址達9座。二里頭遺址宮城是迄今可確認的我國最早的宮城遺跡。縱橫交錯的中心區道路網、方正規矩的宮城和排列有序的建筑基址群,表明二里頭遺址是一處經縝密規劃、布局嚴整的大型都邑。二里頭遺址的布局開中國古代都城營建制度的先河。1.夏朝建立:2.世襲制代替禪讓制:3.夏朝后期都城:約公元前2070年,禹啟桀公天下家天下二里頭4.末代暴君:概括——夏朝約公元前1600年,商滅夏。走進商朝司母戊鼎世界上迄今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有研究者指出,商代熔化銅液的坩堝,最大的一次只能熔化12.7千克銅。因此,要澆鑄司母戊鼎,需要八十多個坩堝同時作業。如果加上制模、翻范和修飾,再連同運輸和配料,所需要的人手和專門技能就更多了。思考:制造精美的青銅器,都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能夠生產出如此精美的青銅器,說明了什么?說一說四羊方尊(我國青銅器中的精品)青銅器的意義 青銅器的產量和質量折射出當時國家在物質、技術及組織等各方面所具備的強大實力。技藝精湛、氣勢渾厚的青銅大鼎象征著那個時代燦爛輝煌的文明。中國的甲骨文精美甲骨甲骨文的出土地點殷墟先后出土的甲骨約10萬片,甲骨文單字總數約有4500個,已能識讀其中的1/3左右。甲骨文主要發現于“殷墟”,即今天河南安陽小屯村一帶。 1.這種文字為什么叫甲骨文? 2.甲骨文記載了什么內容? 3.如今能識讀的甲骨文有多少?它們與我們現在使用的文字有何聯系? 4.破譯甲骨文有什么作用?對研究商朝的歷史有重要的價值;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就是從商朝開始的。說一說5.課本圖1-16是甲骨文所見商朝武器和使用情況簡表,課本圖1-17是甲骨文所見商朝刑罰簡表,你從兩幅圖中能獲取哪些信息?反映了古人創造象形文字的智慧;說明軍事戰爭的頻繁和武器的多樣性;體現了商朝刑罰非人性化、嚴厲殘酷的特點;……說一說商紂暴政引起民憤周國勢力的發展有人說,商朝的滅亡完全是紂王寵愛妲己造成的,你認為對嗎?請說說理由。1.商朝建立:2.突出文化成就:3.末代暴君:約公元前1600年紂青銅器甲骨文概括——商朝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聯合了很多不愿再服從商朝統治的部落進攻商,紂王臨時湊集人馬,在牧野(今河南汲縣)與周激戰。結果,因為商朝的百姓都痛恨紂王的殘暴,所以他們一與周軍相遇,就掉轉矛頭引導周軍殺向紂王,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陣前倒戈”的故事。紂王見大勢已去,逃回朝歌,在他存放財寶的地方——鹿臺自焚而死,商朝滅亡。牧野之戰走進西周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鎬,史稱西周。 假如你是統治者,面對廣袤的疆域,在“家天下”的社會,你會采取什么措施來鞏固廣闊的疆土?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隸統治階級被統治階級 1.為什么要實行分封制? 2.周王是怎樣進行分封的? 3.受封者有哪些權利? 4.受封者有哪些義務? 5.實行分封制有什么重大意義? 6.分封制會不會產生對天子統治不利的影響?說一說 “禮有以多為貴者,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諸公十有六,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豆:古代盛食器具)——《禮記·禮器》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禮樂制度你認為禮的實質是什么?禮儀教化有何作用?1.武王伐紂:2.都城:3.重要制度:5.末代暴君:4.西周滅亡:公元前1046年,商朝滅亡,武王建立西周。鎬(今陜西西安)周幽王公元前771年牧野之戰分封制 禮樂制度概括——西周 請同學們對本課知識進行梳理,可以列表比較夏、商、西周三代歷史的基本狀況。(提示:可從建國時間、開國君主、亡國君主、文化成就、在中華早期文明史上的地位等方面進行比較。)課堂小結朝代建國時間開國君主亡國君主文化成就在中華早期文明史上的地位夏朝約公元前2070年禹桀世襲制、大型宮殿國家初創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湯紂青銅鑄造業、甲骨文、強大的軍隊和嚴酷的刑罰文字成熟、青銅鑄造業繁榮西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分封制、禮樂制度制度形成體系約公元前2070年約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商朝建立夏朝建立西周建立西周滅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