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十二 世博亞運交相輝映,多元文化和諧發展背景材料1、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舉行的世界博覽會是第一次在發展中國家舉辦的綜合類世博會。這是繼北京奧運會后中國舉辦的又一國際盛會——184天里,24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7300余萬人次參觀者,在上海浦江兩岸上演了一場人類文明的盛大聚會,奉獻了一屆成功、精彩、難忘的世界博覽會,兌現了“給中國一個機會、世界將添一份異彩”的承諾。 上海世博會圍繞“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秉承和弘揚理解、溝通、歡聚、合作的世博理念,創造和演繹了一場精彩紛呈、美輪美奐的世界文明大展示,以一屆成功、精彩、難忘的世博會勝利載入世博會史冊,為祖國和人民贏得了榮耀。2、2010年12月27日,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發表重要講話,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等為受表彰的先進個人代表頒獎。3、2010年廣州亞運會暨第16屆亞運會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國廣州進行,廣州是中國第二個取得亞運會主辦權的城市。北京曾于1990年舉辦第11屆亞運會。廣州亞運會將設42項比賽項目,是亞運會歷史上比賽項目最多的一屆。11月27日,第16屆亞運會在廣州海心沙島舉行閉幕式,中國軍團以199枚金牌、416枚獎牌創下亞運歷史新高,連續第八次蟬聯亞運會獎牌榜首位。4、廣州亞殘運會是繼2008年北京殘奧會之后,中國舉辦的又一屆世界大型殘疾人運動會。這是亞殘運會第一次與亞運會統一在一個城市舉辦,廣州亞殘運會也由此被視為是亞洲殘疾人體育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盛會。而實現“殘健交融”的社會環境則是這次盛會的最終理想。中國隊以185枚金牌、391枚獎牌雄踞亞殘運會獎牌榜榜首。 考點預測1、我國為什么能成功舉辦上海世博會?(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國家綜合國力日益增強,這是根本保證。(2)在我們社會主義國家,國家、集體、個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國家能夠把人民的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結合起來,團結合作,集中力量辦大事.(3)黨的正確領導領導,政府決策的正確。2、中國成功舉辦上海世博會有什么重要意義?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明,展示了新中國6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的輝煌成就,展示了我國各族人民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而團結奮斗的精神風貌,集中反映了世界經濟、科技、文化、社會以及生態文明發展的時代潮流,深入探討了當今世界人類發展面臨的共同課題,增進了我國人民同各國各地區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誼,提升了我國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增強了全國各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凝聚力。上海世博會的成功實踐再次證明,中國人民有信心有能力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自己的貢獻。3、上海世博會的成功舉辦,對我國“十二五”建設有何意義?“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對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我們要緊密結合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努力把上海世博會成果轉化為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新優勢,更加奮發有為地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第一,要進一步宣傳和弘揚上海世博會精神;第二,要進一步研究和總結上海世博會所展示的發展理念;第三,要進一步吸收和運用上海世博會成果;第四,要進一步樹立和增強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4、我國為什么能成功舉辦廣州亞運會?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為舉辦亞運會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為舉辦亞運會提供群眾基礎;志愿者們的無私奉獻;黨和國家的正確領導為亞運會的成功舉辦提供了堅實的領導核心;運動員們的頑強拼搏;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優越性,能集中力量辦大事。5、廣州亞運會成功舉辦的意義。有利于促進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有利于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有利于讓世界了解中國,加強中國與世界各國的溝通與交流;有利于增進各國人民與中國人民的感情,提高我國對外開放的水平6、我們應該向運動員們學習哪些精神?團結協作、艱苦奮斗、公平競爭、堅忍不拔、不怕困難、熱愛祖國、樂于奉獻、自強不息等精神。7、作為青少年應如何向運動員們學習?在生活中,勤儉節約,艱苦奮斗不浪費金錢;在學習上,銳意進取,迎難而上,追求卓越;在社會上,關心他人,熱心公益,服務社會。8、舉辦殘疾人運動會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有何重要意義?(1)有利于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有利于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弘揚關心殘疾人、幫助殘疾人的人道主義精神,大力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鞏固和發展平等友愛、團結互助的社會風氣,在全社會形成知榮辱、講正氣、促和諧的良好風尚,形成人人平等、尊老愛幼、扶殘助殘、扶貧濟困、禮讓寬容的和諧關系,形成符合傳統美德和時代精神的道德規范和行為規范,使健全人和殘疾人之間、各民族之間和睦相處、和諧發展。 (2)有利于促進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維護他們的公民權利和人格尊嚴,支持他們實現平等、參與、共享的理想,幫助他們獲得切實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利益。通過舉辦殘運會,發展殘疾人競技體育,不僅可以幫助殘疾人康復增強體質,豐富和活躍殘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更為重要的是為殘疾人搭建了一個展示才華的良好舞臺,提高殘疾人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拓寬殘疾人實現人生價值的途徑。9、為提高同學們的身體素質,你對學校有什么好的建議?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提高師生體育鍛煉意識和鍛煉積極性;加強體育課的管理,開好、上好體育課;加大投入,加強體育設施的建設,創設良好的體育鍛煉環境;經常開展體育比賽;完善體育工作的考核。10、在對外開放的過程中,我們應該以怎樣的態度對待外來文化和中華文化?(1)對待外來文化的態度:我們應以平等的態度,與其他民族和國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不同的文化和習俗,吸收和借鑒國外的優秀文化成果。(2)對待中華文化的態度:①我們應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并結合時代和社會發展要求,不斷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內容;②我們還應宣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讓世界了解中國,讓中國走向世界。11、我國在當今世界舞臺上的作用?(1)經濟方面:我國是世界商品的銷售市場,是吸引外資最多的國家,是推動世界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2)政治方面:我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已成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重要力量,在當今世界樹立起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3)文化方面: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為世界文化的繁榮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以上幾方面共同說明我國在當今世界舞臺上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構建和諧世界、實現可持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12、面對當今的世界發展新要求,我們青少年應該怎么做?(1)樹立平等、開放、參與的國際意識和全球觀念。(2)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樣;以客觀、平等的態度,尊重囚文化不同而導致的行為方式的差異,要善于虛心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長處,以開放的心胸和態度,以理解和尊重的態度與不同國家和地區,不同民族、文化、宗教與習俗背景的人交往。(3)積極宣傳,弘揚我們的民族文化,展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無窮魅力,讓世界更加了解中國。13、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的成功舉辦對世界有何重要意義 (1)有利于推動中外文化交流,展示各國文化精神.弘揚優秀中華文化,促進各種文化多元和諧、共同發展。(2)有利于傳播節約、環保.低碳的城市發展理念.凝聚全球共識.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3)有利于推動國際交流與合作,促進和平與發展問題的解決。(4)有利于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促進世界經濟復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