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粵教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復習資料第1課地球1.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船隊,用(3)年的時間完成了第一次環繞地球的航行,從而直接證明了(地球是個球體)。2.地球的赤道周長約(40000)千米。地球的直徑約為(12800)千米。半徑約為(6400)千米。3.海洋面積約占地球表面積的(71)%,陸地面積約占地球表面積的(29)%。4.根據地震波的數據,科學家推測地球內部由(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部分組成。5.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高(8844.43)米。6.17世紀末,英國科學家牛頓研究了地球自轉對地球形狀的影響,從理論上推測地球不是一個很圓的球體,而是一個(赤道處)略為隆起,?(兩極)略為扁平的橢球體。7.地球的赤道周長約(40000)千米,飛機以每小時800千米的速度飛行,繞赤道一周大約需要(兩)天的時間。第2課太陽1.太陽照耀著大地,給地球帶來了(光)和(熱)。太陽每分鐘向地球傳輸的能量相當于燃燒(4億)噸煙煤放出的熱量。2.太陽的核心部分直徑不到50萬千米,溫度高達(1500萬)攝氏度,而且壓力極大。第3課 月球1.月相變化的原因是(月球圍繞地球在公轉)。2.(1969)年(7)月(20)日,美國(“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經過4天多的飛行,終于降落月球,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邁出的一小步成為人類歷史的一大步。3.月球體積不足太陽體積的六千萬分之一。(月球)是地球的衛星,約(30)天繞地球公轉一周。也就是我們平時我們說的一天。4.在茫茫宇宙中,月球)是地球最近的“鄰居”(,也是人類探測與研究程度最高的地外星球。第4課白天與黑夜1.地球是圍繞太陽運轉的一顆行星,地球在圍繞太陽運轉的同時也在(自轉)。地球自轉一周約(24)小時,也就是我們說的一天。2.晝夜交替現象的原因是(地球在自轉)。3.公元15世紀前后,人們逐漸開始懷疑“地心說”。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說”)的理論,第一次科學地論述了晝夜變化是由(地球自轉)引起的。4.中國北京正午12:00,德國柏林凌晨(6:00),-6,美國紐約半夜(11:00)-135.晝夜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如:睡蓮)(一般在清晨開放,曇花)(總是在夜晚開放;貓(頭鷹)白天睡覺,夜晚出來捕食,(雞)白天活動,夜晚休息。(合歡)的葉子在白天張開,而在夜晚閉合。第5課春夏與秋冬?1.地球表面的熱量主要來自(太陽)。人們冬天喜歡陽光,夏天盡可能躲在陰涼處,太陽本身發光的強弱是(不變)的。2.太陽光照射地面的角度在(早晨)和(中午)有明顯的不同。同樣是正午,一年中不同的季節也有明顯的差異,有的地方甚至會出現(陽光直射)的情況。3.地球以(一年)為周期圍繞(太陽)公轉。由于地球始終是(傾斜著身子)在公轉,所以對某一地區來說,每年夏季和冬季太陽光照射地表的角度就出現了明顯的差異。(冬季)陽光斜射著我們,(夏季)陽光幾乎直射著我們。4.季節交替使自然界更加五彩繽紛,一些植物每年秋天都會落葉,在來年的春天又長出新葉。一些動物,如(熊)、(蝙蝠)、(松鼠)等,它們在冬天要睡很長的時間。5.花生種子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含有豐富的(脂肪)和(蛋白質)。從花生種子中提取的(油脂)就是我們經常食用的花生油。?第6課網絡課堂?1.我國傳統上以(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劃分四季。第7課 種子1.菜豆種子結構包括(胚)和(種皮),胚又包括(胚軸)(胚芽)(胚根)、、和(子葉)。2.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是:適宜的溫度)(水分)(空氣)3.選兩株剛出土的菜豆幼苗,一株去除子葉,一株保留子葉。一周后,保留子葉的豆苗長得壯,去掉子葉的豆苗長得瘦小,說明子葉里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第8課植物長大了1.植物生長過程中會有很多變化,比如植株升高、葉子變多等,我們可以用(測量)(統、計)等方法記錄這些變化。2.從(種子)萌發到長出(幼苗)開始,到這株植物(開花)(結果),繁育出(種子),這株植物就完成了一個生長周期。3.植物的生長分為(種子)(幼苗)(開花)(結果)四個階段。第9課養蠶1.蠶和很多動物一樣,生命都是從(卵)開始的。2.在(20~25℃)的條件下,蠶卵一般經過(10)天左右就可以孵化出蠶。3.剛孵出的蠶叫(蟻蠶)。蟻蠶生長幾天后就要(蛻皮)。蛻皮后,蟻蠶就變成了二齡蠶。蠶幼蟲在生長過程中要蛻(四)次皮,最后變成(五齡)蠶。4.五齡蠶經過幾天的生長以后,就要(吐絲結繭)了。蠶的(幼蟲)吐絲結繭以后,就進入一個新的生長階段——(蛹)。5.蠶結繭(10~15)天后,(蛹)在繭里變成(蛾)。蠶蛾破繭而出后,雌蛾與雄蛾交尾,并產下(蠶卵)。6.蠶的一生要經過的階段有:(蠶卵)→(幼蟲)→(蠶蛹)→(蠶蛾)→(蠶卵)。7.蝴蝶等昆蟲一生要經過的階段有:(卵)→(幼蟲)→(蛹)→(蛾)→(卵)8.兩棲類青蛙的一生要經過的階段有:(卵)→(蝌蚪)→(青蛙)→(卵)。?第10課我們在成長1.從出生到長大,我們每個人的身體都會有很大的變化。變化的過程反映了人(生長發育)的規律。少年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不但(外貌)會發生變化,身高)和(體重)(也會發生明顯的變化。2.人的生長發育有一定的規律,女孩在(9~11)歲.男孩在(11~13)歲,生長發育開始進入一個(高峰期)。在這個(高峰期)中,男孩每年可增高(7~9)厘米,女孩每年可增高(5~7)厘米;體重平均每年可增加(5~6)千克。3.從出生到現在,我們經歷了(嬰兒)(幼年)(兒童)等幾個階段,將來我們還、、要經歷人生的其它階段。4.由于青少年的骨骼彈性比較大,容易變形,因此應保持正確的(坐)、立)(、行走)(姿勢,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這些都有助于身體的健康成長。3.如果要你說出哪些動物食量最大,很多人都會想到大象或鯨。但一頭大象每天吃約(200)千克的食物,只相當于它的體重的1/25;一只老鼠每天需要(10)克左右的食物,卻相當于其體重的1/4;而一只體重只有3克的蜂鳥每天要吃掉和其身體一樣重的食物。4.所以,相對來講,小動物的食量(反而更大)。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原來動物(恒溫動物)越小,每日每克體重消耗的(熱量)就越多,只有吃(更多的食物)才能滿足自身的需要。5.(鳙魚)(鰱魚)(草魚)(青魚)是我國淡水養殖的“四大家魚”,它們的(食性)各不相同。根據這種特性,人們常把它們“混合放養”。6.鳙魚、鰱魚、草魚、青魚這幾種魚在水中棲息的水層和食性各不相同。(鳙魚)和(鰱魚)都生活在水的上層,鳙魚)主要以浮游動物為食;鰱魚)主要以浮游植物為((食。草魚)主要生活在水的中層,以(水草)為食。青魚)生活在水的底層,((主要以螺螄、蜆等軟體動物為食。?第11課植物生長靠什么1.土壤里含有植物生長所需要的(養分)。這些養分有的來自于(動物的遺體),有的是人們添加進去的,(化肥)如、農家肥)還有的是土壤中本來存在的(等,(礦物質)。這些養分溶解在水中,被植物吸收。2.蒸餾水和過濾后的土壤浸制液看上去雖然都是澄清透明的,但它們并不完全一樣。取幾滴澄清的土壤浸制液,放在干凈的載玻片上,用酒精燈加熱,將水分全部蒸發。觀察載玻片上留有白色痕跡。而取幾滴蒸餾水,重復上面的實驗,觀察載玻片上沒有痕跡。說明土壤浸制液里有(礦物質),而蒸餾水中卻沒有(礦物質)。3.植物通常生長在(土壤)中。根據土壤的成分,一般把土壤分為(壤土)(黏土)、和(砂土)。4.壤土)能保水保肥,養分豐富;黏土)能保水保肥,養分較豐富,但透氣透水性差;(((砂土)保水保肥能力差,養分較少。5.除了(水分)和(養分)外,陽光)(空氣)(溫度)等也會影響植物(、、的生長。6.植物的生長離不開(陽光)。人們發現,在植物生長的過程中,如果陽光不夠充足,植物的莖葉朝向陽光更(充足)的地方生長。這就是植物生長的(向光性)。第12課動物為什么要吃東西1.動物要生存,就必須要吃(食物)。不同的動物吃的食物可能不同。根據動物的(食性)不同,可以把動物分為(植食性動物)(肉食性動物)和(雜食性動物)、。2.植食性動物有(兔子)(鹿)(松鼠)等;肉食性動物有(蛇)(老虎)、、、(獅子)等;雜食性動物有(鳥)(狐貍)(浣熊)等。、第13課植物繁殖的奧秘1.很多植物生長到一定的階段通常就會(開花結果)果實里有植物的下一代——,(種子)。(種子)與(花)和(果實)一樣,都是植物的(繁殖器官)。2.雌蕊被摘的花,子房不膨大,而雌蕊完好的花,子房膨大,慢慢變成果實。結論:雌蕊在植物繁殖過程中有很大作用——(授粉)。3.植物的花粉從(雄蕊)傳播到(雌蕊)上就叫(傳粉)。如果人工幫助植物傳粉,常常能使植物結出更多的果實。4.植物的傳粉,常常依靠(風)和(昆蟲)。依靠(風力)傳粉的花叫(風媒花)。(風媒花)一般都很小,不艷麗,沒有香味和花蜜,如(玉米)的花。依靠(蟲媒)傳粉的花叫(蟲媒花)(蟲媒花)一般較大,通常比較鮮艷,并有香味和花蜜,如,(桃)(杏)(梨)(蘋果)的花,都是蟲媒花。5.不同的種子離開植物“媽媽”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長著“翅膀”,風一吹就飛走了;有的身上長刺,可以粘在動物的皮毛上,被動物帶走。還有借助(水力)傳播和(自身彈力)傳播。6.植物除了用(種子)繁殖外,還可以用(根)(莖)(葉)等營養器官來繁殖。7.工廠里的香蕉苗是通過組織培養中的(試管苗)技術進行快速繁殖的。8.植物的種子的傳播途徑有(風力傳播)(動物傳播)(自身彈力傳播)(水力傳播)等。第14課卵生和胎生1.很多動物都是通過(產卵)繁殖后代的。2.有一些動物如兔子、熊和猩猩,在繁殖后代時直接生出(幼崽),而幼崽出生后的一段時間內,以母親的(乳汁)為食。這種繁殖方式叫(胎生)多數哺乳動物是通過。(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的。3.幾乎所有的哺乳動物都是胎生的,但(鴨嘴獸)卻是(產卵)繁殖后代的。4.卵生的動物有(魚)、(青蛙)(蝴蝶)(鴨子)等胎生的動物有(兔子)、(猩猩)(熊)(海豚)等。5.幾乎所有的哺乳動物都是胎生的,但鴨嘴獸卻是(產卵)繁殖后代的。不過它的幼崽也是吃母乳長大的。6.鯊魚的卵是在(母體)里孵化的,所以鯊魚媽媽會直接生出小鯊魚,但鯊魚不是(哺乳動物)。7.1996)年(7)月,世界上第一只由動物體細胞(克隆)的小羊羔——(多莉)誕生了。8.克隆)技術的意義和用處,(在于它是認識生命的有力武器,是人類對無性繁殖生命的創造,改變了體細胞遺傳基因表達不可逆轉的傳統觀念。因此,克隆)技術可能成為瀕危物種延(續種族的希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