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復習提綱:八年級下冊 重難點問題的梳理和解答【提綱】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復習提綱:八年級下冊 重難點問題的梳理和解答【提綱】

資源簡介

中國現代史一些重難點問題的梳理和解答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來說意義是怎樣的?
答: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個里程碑。
古代,中國長時間處于世界先進文明的前列,創造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政治上,有統一多民族國家的中央集權制度;經濟上,有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思想上,有諸子百家;科技上,有四大發明;文化上,有唐詩宋詞元曲國畫書法;外交上,有絲綢之路;教育上,有科舉制;工程上,有長城故宮大運河都江堰······
近代,中國落后挨打,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但同時中國人民也進行著爭取國家獨立、人民解放的民族復興的偉大奮斗。至今,三件事情意義巨大,它們是:中國共產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推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現實意義是,國家獨立自主,人民當家做主——這是“復興”的基礎條件。(中國共產黨建立使“復興”有了核心領導力量;改革開放、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復興”的正確途徑)
2.
列舉(制度創新):新中國成立以來,建立了哪些根本性的制度?又制定了哪些針對性強卻影響深遠的方針政策?
答:政治上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的政治協商制度(1949)
②人民代表大會制度(1954)
經濟上③生產資料公有制(1956)
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78)
民族關系上⑤民族區域自治制度(1949、1984)
針對性政策

贖買政策(1954)⑦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3)⑧“雙百”方針(1956)⑨經濟特區政策(1980)⑩“一國兩制”政策(1984)?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992)?“四個全面”戰略布局(2013)
3.
社會主義建設探索時期,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和文化大革命造成了哪些危害?應該吸取哪些教訓(從中獲取哪些啟示)?
答:危害
大躍進
①農業上虛報產量,浮夸風盛行
②工業上全民大煉鋼鐵,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
③對生態環境和資源造成極大破壞
人民公社化運動
④公有化程度高,脫離當時農村生產力水平,挫傷農民生產積極性,對農業生產造成嚴重危害
文化大革命
①民主與法制遭到踐踏,社會會秩序混亂
②國民經濟發展遭到破壞,遭受巨大損失
③教育、科學、文化事業遭到摧殘
教訓(啟示)
①經濟建設一定要遵循客觀規律②立足本國國情,保持穩定的經濟增長速度③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④生產關系與生產力水平相適應⑤社會主義事業不會一方風順,要堅定信念
⑥要健全社會主義民主法制⑦反對任何形式的個人崇拜⑧堅持把發展社會生產力放在第一位
4.
怎樣理解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意義?
答:全會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問題的討論給予了高度評價,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否定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這是思想路線的撥亂反正。
全會果斷地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這個不正確的口號,作出了把全黨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指出實現現代化是一場廣泛、深刻的革命。這是政治路線的撥亂反正。
全會根據黨的歷史的經驗教訓,決定健全黨的民主集中制,健全黨規黨法,成立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鄧小平實際上成為黨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這是組織路線(領導人和領導體制)的成功轉變。
(在政治路線轉變的基礎上,)全會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指出:實現四個現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產力,改變一切不適應的管理方式、活動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以此為起點開辟的。
全會審查和解決了歷史上遺留的一批重大問題和一些重要領導人的功過是非問題,強調要歷史地、科學地認識毛澤東的偉大功績,完整、準確地掌握毛澤東思想,為黨在指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指明了方向。
所以說,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我們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5.新中國成立后,農村生產關系作了哪四次調整?簡述各次的意義或影響。有什么啟發?
答:①1950—1952
土地改革
廢除封建土地制度,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
②1953—1956
農業合作化
土地由農民所有制變成集體所有制(公有制)
③1958—1978
人民公社化運動
擴大公有制規模,挫傷了農民生產積極性
④1978以來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農民有土地自主經營權(使用權),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
啟發
①生產關系改變要適應生產力發展水平
②改革要有利于解放農村生產力,有利于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③改革要有利于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使農民得到實惠
6.改革開放中,我國農村和城市的經濟體制有什么樣的變革?帶來什么效果?有什么意義?對外開放對于改革和社會主義建設有什么意義?
關于改革
時期
類別




效果
意義
所有制結構
職權劃分
分配
改革前
農村
人民公社
統一經營集中勞動
統一分配,吃“大鍋飯”
生產積極性不高
農村:帶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農業生產、農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城市:國民生產總值、國家財政收入、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增加,經濟增長,實力增強
城市
單一的公有制經濟
政府統領
平均主義(吃“大鍋飯”)
壓抑企業、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改革后
農村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分戶經營生產自主
自負盈虧多勞多得
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
城市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政企分開,企業擴大經營自主權
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調動了職工積極性,增強了企業活力
關于開放
經濟特區的作用:
①經濟特區引進了大量外資、先進的技術和豐富的現代經營管理經驗,促進了經濟發展;在發展過程中,積累了經驗,培養了大批人才。這些對進一步擴大開放,推動中國其他地區的改革和發展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②同時,經濟特區也是對外的窗口,有助于世界了解中國,擴大我國的對外影響。
對外開放的啟示:
①對中國經濟發展有深遠影響,要培養面向世界的意識
②是強國之路,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強大動力,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途徑和保障
③要毫不動搖的堅持改革開放
7.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經過中國共產黨幾代領導人及其集體的探索總結,產生了哪些對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有指導意義的思想理論?各自主要內容及在所處歷史階段的重大意義是什么?
答: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1.
毛澤東思想(1945年中共七大確立為指導思想)
指明“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使中國革命最終取得勝利,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2.
鄧小平理論(1997年中共十五大確立為指導思想)
闡明了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
3.
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2002年中共十六大確立為指導思想)
提出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的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
4.胡錦濤科學發展觀(2012年中共十八大確立為指導思想)
強調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對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要問題作了新的科學回答,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
5.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2017年中共十九大確立為指導思想)
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
8.關于“中國夢”我們必須要有哪些認知?
答:(1)中國夢的提出
首次提出:2012年習近平參觀中國“復興之路”展覽現場,首次闡述
深刻闡述:2013年習近平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深刻闡述
(2)“中國夢”的基本內涵
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3)如何實現中國夢?(前提條件)
必須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
(4)實現中國夢的目標規劃
“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即:(一)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二)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年時,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5)實現中國夢的主攻方向(方略舉措)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即: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②全面深化改革
③全面依法治國
④全面從嚴治黨
(6)(為實現中國夢)當前應樹立什么新發展理念?
創新
協調
綠色
開放
共享
(7)
(為實現中國夢)十八大以來針對經濟新常態我國在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上取得哪些重大成就?
①深入實施“一帶一路”建設
②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③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
④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9.結合現代史,談談在實現中國夢上我們“圓”了哪些夢(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
答:土地改革——
農民土地主人夢
一五計劃——工業化的初步夢想
三大改造——社會主義新社會夢
民族區域自治——民族團結夢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國家統一夢
重返聯合國——夢圓“五大國”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致富小康夢
兩彈一星——強軍夢
神舟飛船升入太空——航天夢
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強國之路夢
······
10.縱觀中國現代史,可以得到哪些根本性認知和結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需要堅守哪些原則?)
答: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堅持改革開放;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
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是中國強盛的重要保證;
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
弘揚愛國主義的民族精神、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
加強科技創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提升綜合國力(對于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提高我國國際地位、
滿足日益增長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實現國家重大戰略發展目標、應對突發事件、戰勝重大自然災害……具有極大的意義,如此,才能使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雄厚的物質基礎和精神力量);
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民主、自由、公正、法治。等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老河口市| 遂平县| 嫩江县| 沅江市| 库尔勒市| 手机| 宝鸡市| 哈密市| 滦南县| 抚顺县| 东港市| 无极县| 伊通| 宜黄县| 辽阳县| 电白县| 卓资县| 贵州省| 林西县| 浦县| 芷江| 大连市| 黑河市| 炎陵县| 泸州市| 墨玉县| 云林县| 杭锦后旗| 永泰县| 潢川县| 高安市| 罗山县| 沁水县| 剑阁县| 庐江县| 阿瓦提县| 盈江县| 焉耆| 正定县| 江都市| 邵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