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退根還林還草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組織學生調查自己所居住地方的生態環境狀況,通過親自調查了解自己身邊的生態環境,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環保意識。???組織學生將調查的結果在課上交流,全面地認識自己生活的生態環境所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擬定出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計劃,為當地環境保護出謀劃策。???認同作為地球的公民,在保護生態環境方面應盡的責任,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重點和難點???課外調查并完成調查報告。擬定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計劃。???課前準備???組織學生外出調查。帶領學生去當地的環保局或污水處理廠、垃圾廠、空氣檢測站、生態研究所等部門咨詢。引導學生到互聯網上收集相關的資料。???課時安排?1課時(課上交流)教學設計?學習內容學生活動教師活動方案一:課前調查,形成調查報告。組織學生進行社會實踐,親自獲得當地生態環境狀況的第一手材料。課上交流,制定計劃。走出校園分組去調查自己生活地方的生態環境,通過親自調查,了解自己身邊的生態環境,意識到保護環境是自己應盡的責任,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將調查的結果在課上交流,通過交流更全面地認識自己生活的環境有那些問題,并及時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制定保護環境的計劃。幫助學生確定調查目標,講解調查時的注意事項。引導并參與學生的交流活動,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創造和諧、自由的學習氛圍。方案二:對校園周圍環境進行局部調查,寫成校園環境保護條例。到環保部門或大慶環保網站,了解大慶市的空氣狀況、水源狀況、城市垃圾的處理狀況、大慶的植被現狀、生物種類和數量狀態等。將查找的資料,在課堂上同其他同學分享,互相交流,形成從現在做起的環保意識。相互交流,形成綜合報道,擬訂一份切實可行的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計劃,把環保倡議書貼到大慶環保網站的BBS上。引導學生認識到日常的一些無意識的小活動,可能都會影響甚至破壞環境,喚起學生從身邊小事做起的保色護環境的意識。鼓勵學生設計切實可行的方案,在課下分組實施,并進行宣傳,使更多的人受到環保教育,使環保意識扎根人心。???師生共同總結出《校園環境保護35條》:???1.不燃燒煙花爆竹。???2.倡步行,騎單車。???3.不使用塑料袋。???4.雙面使用紙張。???5.隨手關閉水龍頭。???6.節約糧食。???7.拒絕使用一次性餐具。???8.盡量利用太陽能。???9.不食用口香糖。???10.隨手關燈,節約用電。???11.拒食野生動、植物。???12.不焚燒秸稈。???13.保護草坪,善待植物。???14.多用肥皂,少用含磷洗衣粉。???15.不焚燒垃圾。???16.不吸煙,力勸別人也不吸煙。???17.不穿野獸毛皮制品。???18.不亂倒垃圾。???19.不隨地亂扔亂吐。???20.不隨意丟棄廢電池。???21.保護青蛙。???22.不捕捉鳥類。???23.不虐待動物。???24.不圍觀街頭耍猴者。???25.認識國家重點保護動植物。???26.積極參加植樹造林。???27.宣傳環保,做環保志愿者。???28.保護自然風光,不亂寫亂畫。???29.認識環保標志。???30.不過分裝修房屋。???31.回收可再生資源。???32.正確使用和處理化學藥品。???33.多讀環保書籍。???34.少用袋裝食品飲品。???35.提倡校園垃圾分類。???大家的倡議非常全面,的確是“眾人拾柴火焰高”啊!為了我們生活的家園更加美好,讓我們開始行動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