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知識點①太陽的含義:離地球最近的恒星,自己能發光發熱的氣體星球,有熾熱氣體組成的球體,為人類活動提供了最重要的能量。②太陽的大氣結構:由里到外分為三層(光球層,色球層,日冕層)1.太陽黑子(光球層上的黑斑),由于太陽表面溫度較低而顯得較暗的氣體斑塊,太陽黑子的多少和大小作為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2.耀斑(色球層突然增亮的斑塊)爆發時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注:太陽黑子越多,耀斑越多。3.日珥(色球層)4.太陽風(日冕層)月球的含義:比太陽小得多,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本身不發光①表面明暗相間(亮區是高地,稱為月陸,暗區是平原或盆地,稱為月海)②環形山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體頻繁撞擊月球的產物,也有由古老的火山爆發形成的③表面晝夜溫度差達300℃,引力為地球的六分之一,真空,沒水和生命地球的自轉:自西向東繞地軸旋轉(北逆南順),太陽方位變化的原因是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地球公轉:地球不斷繞著太陽由西向東運動,地軸與公轉軌道面呈65°角,地軸的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時間為一年。由于地球公轉產生: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晝夜長短變化、四季更替。太陽高度角(太陽高度):桿影的長度和太陽光與地面的夾角(正午時,太陽位于正南或正北方向,夾角最大。一個地方正午的太陽高度,夏季大,影子短,天越熱,冬季小,影子長,天越冷)(地球的公轉)太陽高度和太陽直射點位置(緯度位置),太陽直射點上是太陽高度最大的地方太陽直射點的正午太陽高度為90°,火柴桿影子的長度為零。遠離太陽直射點,正午太陽高度越小,影子越長。“上上上西西,下下下東東”上弦月出現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現在西邊天空,西邊亮。下弦月出現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現在東邊天空,東邊亮。太陽系:八大行星,衛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體等天體按一定的軌道圍繞太陽公轉(太陽是太陽系中體積,質量最大的天體)八大行星順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集中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水星上沒有空氣,布滿了環形山,沒有衛星,離太陽較近,表面溫度高金星有點像地球,是固體星球,表面有大氣,主要是二氧化碳,沒有衛星,離太陽較近,表面溫度高火星和地球最像,是固體星球,表面有大氣,很稀薄,主要是二氧化碳,可能有大量固態水存在宇宙的層次結構:地月系(其他行星系)→太陽系(其他恒星系)→銀河系(河外星系)→宇宙(總星系)一、選擇題1.下列關于月球和太陽敘述正確的是(A)A.月球表面有環形山B.月球表面有空氣、沒有水C.太陽活動會引起地球的地震和火山爆發D.太陽黑子是太陽表層一些不發光、不發熱的黑點2.對于地球的自轉與公轉描述正確的是(A)A.方向相同B.速度相同C.自轉產生的現象是四季變化D.公轉產生的現象是晝夜交替3.太陽黑子活動的周期約為(C)A.9年B.10年C.11年D.12年4.地球上的人觀察到日全食時位于(A)A.a區B.b區C.c區D.a、b、c區都不是5.下圖記錄的天文現象是(C)[來源:Z+xx+k.Com]A.月相B.月食C.日食D.都不能表示6.如圖是表示地球自轉方向的四幅圖,其中正確的是(B)7.我們生活中有很多現象蘊含著地理知識,下列現象與地球自轉有關的是(D)A.杭州市四季分明,春暖、夏熱、秋涼、冬冷[來源:學&科&網Z&X&X&K]B.學校冬季和夏季使用不同的作息時間C.學校正午旗桿的影長夏季比冬季短D.地球上出現晝夜更替現象[來源:學科網]8.一天中的正午,當桿影朝著正南(或正北)方向時,此時桿影(B)A.最長B.最短C.處于中間D.無法判斷9.讀“地球上晝夜分布示意圖”(陰影部分表示黑夜),分析A地的季節和此時的晝夜長短狀況是(D)A.夏季、晝長夜短B.夏季、晝短夜長C.冬季、晝長夜短D.冬季、晝短夜長10.下列概念中,有從屬關系,且從小到大依次排列的是(C)[來源:學.科.網]A.天王星—木星—太陽系B.銀河系—太陽系—宇宙C.月球—地月系—太陽系D.哈雷彗星—地球—太陽11.今年2月3日(正月初七),柯城區九華鄉舉行了隆重的祭祀立春活動。下列有關這天的說法正確的是(A)A.月相是上弦月B.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上C.地球運行到圖中③和④之間D.北半球白天長,夜晚短12.下列關于月相的說法,正確的是( D )A.由于太陽的阻擋,形成了不同的月相B.月相證明地球有自轉C.由于月球發光的面朝向我們的角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月相D.由于日、地、月三者相對位置的變化,地球上的人們看到了不同的月相【解析】月相變化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月球本身不發光,也不透明,但能反射太陽光而發亮,二是日、地、月三者相對位置發生有規律的變化,這種運動規律,造成了月相的變化。13.“天狗食月”(月食)現象發生的時間可能在我國下列傳統節日中的( D )A.春節B.端午節C.重陽節D.中秋節1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流星現象是由于彗星闖入地球大氣層,與大氣層摩擦燃燒產生的B.夜晚看到的星星都是恒星C.銀河系中恒星數約為10億個D.天體系統有層次之分,如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總星系15.同學甲的居住地位于北回歸線上,同學乙的居住地位于南回歸線上,且兩地恰好位于同一經線。下列有關現象的敘述正確的是( C )A.甲同學早上上學之時,正是乙同學下午放學之時B.甲同學居住地處于夏季時,乙同學居住地也處于夏季C.某天晚上甲同學看到上弦月,乙同學看到的也是上弦月D.某日甲同學看到日食現象,而乙同學在那日晚上可看到月食現象16.2017年5月28日(農歷五月初三),月球位置大致在圖中的( D )第12題圖A.1~2之間B.3~4之間C.5~6之間D.7~8之間【解析】根據題意可知,2017年5月28日(農歷五月初三),新月剛過(新月時,日、地、月三者共線,即7處),所以月球應該位于7~8之間。17.當今世界,地震頻發。2017年4月12日2時,農歷三月十六,杭州臨安發生了4.2級地震,金華震感明顯。在圖中,關于地震當天月球所處的位置和小黑點表示地球南北極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A.月球在甲處,小黑點表示地球北極B.月球在甲處,小黑點表示地球南極C.月球在乙處,小黑點表示地球北極D.月球在乙處,小黑點表示地球南極18.如圖所示,下面四幅圖中,表示南半球夏至日的是( C )A B C D【解析】 在夏至日時,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上,北極圈出現極晝現象,即北極圈全處于晝半球的范圍,所以正確的選項是D。19.宇宙中有星光閃爍的恒星、移動的行星、圓缺變化的月亮、輪廓模糊的星云、一閃即逝的流星、拖著尾巴的彗星,還有存在于星際空間的氣體和塵埃等。這說明(B)A.宇宙是太空中的所有物質B.宇宙是由各種形態的物質組成的C.宇宙是有層次結構的物質世界D.宇宙處于不斷地運動和發展中【解析】 題中信息指向宇宙的物質組成,無法判斷宇宙具有層次結構及處于不斷運動和發展之中。20.讀圖,當太陽直射在南回歸線上時(A)A.A地是冬季B.A地是夏季C.A地晝夜等長D.A地晝長夜短1.浩瀚的宇宙中有各種不同的天體,太陽和月球是地球在宇宙中兩個最重要的近鄰。甲 乙)(1)圖甲是太陽、地球、月球三者之間位置關系的模型,那么c代表__月球__。(2)1969年7月20日(農歷六月初七),阿姆斯特朗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表面,這是人類第一次踏上月球。這雖然是阿姆斯特朗的一小步,卻是我們人類的一大步。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表面這一天,杭州居民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__上弦月__。(3)圖乙為阿姆斯特朗登月后留在月壤上的清晰腳印,該腳印在月球上存留了很長時間,這是因為與地球相比,月球上既沒有水和__空氣(或“大氣”)__,也沒有生物。2.讀圖回答問題:(1)讀圖1可知,從北極上空看,地球公轉的方向是__逆__(填“順”或“逆”)時針,公轉周期是__一年(365天)__。(2)由圖2可知,泉州位于北回歸線以__北__(填“南”或“北”),一年中__無__(填“有”或“無”)陽光直射現象。(3)當地球繞日公轉至甲位置時,杭州的白晝時間達到一年中的最__長__(填“長”或“短”)。(4)若一年中的某段時間,太陽直射點緯度位置的移動軌跡如圖2中箭頭所示,則圖1中地球在公轉軌道甲、乙、丙、丁位置上的運動軌跡應是__丁__→__甲__→__乙__。(赤道)全球晝夜等長北半球晝短夜長,北極圈極夜,南極圈極晝。南半球晝短夜長,南極圈極夜,北極圈極晝。(北回歸線)(南回歸線)(赤道)全球晝夜等長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