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jié)人體內能量的利用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說出食物熱價的概念2、解釋人體內能量釋放的過程3、舉例說明影響能量消耗的因素能力目標:用所給的材料探究不同食物的熱價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養(yǎng)成科學的飲食觀念和飲食習慣教學重點:能量的釋放教學難點:探究不同食物的熱價教學突破: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借助多媒體課件、探究活動,“分析討論”等引導學生通過分組實驗、小組合作、分析討論、歸納小結等手段構建新的知識網絡。課前準備:1、多媒體課件2、實驗材料、用具及實驗裝置3、課前培訓9個實驗小組的小組長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學過程:一、引入課題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這句話體現了人在生命活動的過程中需要消耗能量。你們知道這些能量從哪里來,人體又如何利用嗎?這堂課我們就一起來探討第二節(jié)人體內能量的利用。首先要明確人體如何攝取能量。二、探討課題(一)能量的攝取請同學們回顧生物圈中生物的能量來源(出示課件)太陽能首先是通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轉化為貯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然后依次被各種植食性動物、肉食性動物、雜食性動物、腐生生物利用,還有一部分以熱能的形式散失到環(huán)境中。而作為雜食性動物的人類取食各種生物并從中獲取能量。由此推斷:人體生命活動需要的能量間接來源于食物。再回顧一下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思考食物中的三大能源物質包括哪些?(糖類、脂肪、蛋白質。)非常棒!進一步推斷:人體生命活動需要的能量間接來源于——食物中的有機物;最終來源于——太陽能。想一想:不同食物中含有的能量相同嗎?(不同。)不錯。那如何證明呢?(做探究實驗)對。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不同食物中的熱價”這是這堂課的難點。首先我們要明確什么是食物的熱價?請同學們齊聲朗讀P30頁食物熱價的概念,并在書上做上符號,看誰記得最快最準。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做探究實驗。實驗前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結合教材P30—31頁相關內容,根據老師所發(fā)的預習方案討論并明確該實驗:1、提出的問題:2、作出的假設:3、所需材料用具4、具體操作步驟教材P30—31頁5、計算食物熱價的公式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在老師課前培訓的各小組長的指導下完成實驗裝置、進行探究并討論:1、分別測定花生、大豆、餅干等食物的熱價,分析比較不同食物的熱價并將實驗結果填于下表中注意:①重復三次②材料點燃后迅速放入大試管底③讓材料充分燃燒④實驗過程中注意安全。結果食物實驗結果(℃)熱價平均值(千焦)溫差平均溫差花生1???2?3?黃豆1???2?3?餅干1???2?3?2、結合教材P30—31頁相關內容和實驗完成以下討論題①食物在燃燒過程中能夠釋放熱量,這說明了什么?②不同食物的熱價為什么有較大的不同?③你所測出的食物熱價符合其實際熱價嗎?為什么?④如何盡量減少樣品燃燒過程中能量的散失?⑤三大能源物質的熱價分別是多少?3、得出結論:當堂反饋: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想知道花生仁和核桃仁所含能量是否一樣,他們設置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探究。請根據實驗回答下列問題(注: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熱能)(1)A裝置的花生仁為2克,燃燒前,燒杯中的水溫為10℃,燃燒后,燒杯中的水溫為70℃(數據為實驗重復3次的平均值),則錐形瓶中的水共吸收了熱能焦。(2)B裝置的核桃仁為2克,燃燒前,燒杯中的水溫為10℃,燃燒后,燒杯中的水溫為75℃(數據為實驗重復3次的平均值),則錐形瓶中的水共吸收了熱能焦。(3)如果A、B操作過程科學規(guī)范,依據(1)(2)得出的結論是。(4)如果用同樣大小的硬紙筒代替易拉罐,得到的實驗數據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5)怎樣才能盡量減少花生仁或核桃仁在燃燒過程中能量的丟失?你們知道貯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如何釋放出來供人體利用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討這堂課的重點(二)能量的釋放請同學們回顧:植物呼吸作用的概念及表達式很好。人體也一樣,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呼吸作用,將從外界環(huán)境中攝取的食物經消化系統,從外界空氣中獲取的氧氣經呼吸系統,同時經循環(huán)系統送到細胞中,在線粒體的作用下氧化分解釋放出能量。根據剛才的回顧推測該能量人體會如何利用呢?該能量用于維持體溫和進行各項生命活動如學習、運動、生長發(fā)育等。由此可見: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直接來源于呼吸作用分解釋放。人體所消耗的能量一樣嗎?(不一樣)那么影響能量消耗的因素有哪些呢?(三)影響能量消耗的因素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結合教材P31—32頁的分析與討論和P34頁的文字內容,小組討論完成P33頁的兩個討論題:1、人在一天中所消耗的能量與那些因素有關系?2、我們依據什么來確定每天的食物量?生答師評并小結。算一算、想一想:據統計,成年男子每天所需能量約為12500千焦。如果一名成年男子每天從食物中吸收100克蛋白質、600克糖和200克脂肪。1個月后,這名男子的體重可能發(fā)生什么變化?原因是什么?三、課堂小結通過本堂課的探究,同學們要明確(結合板書強調重難點)。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請同學們完成課堂自評,一展身手。在演練中查漏補缺,并進行自我診斷,尋找失分點,獲取新知。四、課堂測評(見課件)五、板書設計熱價能量的攝取---食物測算人體內能量的利用維持體溫能量的釋放---氧化分解:進行生命活動影響能量消耗的因素:活動強度、年齡、體質、性別PAGE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