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年級歷史與社會階段性測試卷(2010.10)班級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學號 得分________一、選擇題(本題有16小題,每題2分,共32分。各題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標志著東西方對峙格局形成的事件是( )A、“北約”的建立 B、“華約”的建立 C、“冷戰”政策的出臺D、“北約”和“華約”兩大集團的出現2、下列選項中前后沒有關聯的是( )A、萬隆會議----“求同存異” B、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加入世貿組織C、“小球”轉動“大球”----中美建交 D、“一國兩制”----香港、澳門回歸祖國3、“當年回到中國”后,錢學森等一代知識分子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是( )A.井岡山精神 B.“兩彈一星”精神 C.抗洪精神 D.延安精神4、1952年,許多農民為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種感到非常高興,出現這種局面的原因( )A、鎮壓了反革命 B、實行了土地改革 C、加入了人民公社 D、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5、非洲 的獨立標志著歐洲殖民者入侵、奴役非洲歷史的終結,而中國 的順利收回,標志著殖民統治在中國的結束。( )A、納米比亞、香港 B、納米比亞、澳門 C、埃及、香港 D、 埃及、澳門6、200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10周年,是“一國兩制”由科學構想變為生動現實的10年,是澳門保持繁榮穩定的10年。這主要說明( )A、“一國兩制”是偉大的科學構想 B、“一國兩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C、一國兩制”方針已經深入人心 D、一國兩制是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基礎7、被稱為“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的是( )A、經濟特區 B、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C、人民公社 D、農業合作社8、讀我國60歲以上人口占全國總人口比重現狀與預測表,表格直接表明我國( )年份 2000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百分比 9.8% 11.75% 15.5% 21.9% 25.1% 27.4%A、人口科學文化素質低的問題 B、人口增長過快的問題 C、人口地區分布不平衡的問題 D、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9、當前我國主要的生態破壞問題是( )A、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B、土地荒漠化和氣候變暖 C、“三廢”問題 D、赤潮問題10、下列做法不利于可持續發展的是( )A、大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自備菜籃子購物 C、推廣使用無磷洗衣粉D、推廣使用一次性筷子09年10月17日,馬爾代夫總統在該國水下6米處的海底主持一次內閣會議。呼吁世界各國采取措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減緩海平面上升的步伐,保住這 “人間最后的天堂”。如何協調PRED之間的關系,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擺在世人面前一道難解而又必須要解的題。據此回答11-14題:11、環境問題的實質是( )A、人口問題 B、資源問題 C、發展問題 D、和平問題12、實現人口與資源、環境、經濟協調發展的關鍵是( )A、人口因素 B、提高人口素質 C、控制人口數量 D、少生優生13、“但存方寸地,留于子孫耕”主要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 )A、公平性原則 B、共同性原則 C、互補性原則 D、持續性原則14、下列行為屬于有利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崇尚過低碳生活的有( )①夏天空調溫度打低點 ② 出門少開私家車 ③辦公無紙化 ④ 選用節能電器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15、經過30年的努力,中國13億人口日推遲了4年到來,但中國仍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表明我國( )①計劃生育成績顯著 ②人口問題基本解決 ③人口數量過多 ④人口形勢依然嚴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右邊的漫畫形象地說明了 ( )①部分人科學利用資源意識淡薄 ②水體污染十分嚴重 ③生物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 ④某些生物資源日益枯竭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二、非選擇題(本題有6小題,共48分)17、09年,舉國上下隆重紀念新中國60年華誕。為此,某校9年級1班也舉行了以此為主題的班會活動。以下是幾位同學與老師討論的記錄,請補充完整。(9分)(1)同學A:20世紀40年代末, 的成立,標志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站起來;20世紀50年代中期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國進入 。(2)同學B: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后,中國人民從此富起來,進入歷史新時期,即 。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 。(3)同學C:進入新世紀后,中國更加強大起來。比如說:2001年在上海成功舉辦APEC會議,再如 。(舉一例)(4)同學D:新中國60年成就,主要在后30年,前30年只有很多失誤與教訊如 、 等。(5)同學E:同學D的說法不對,前30年有很多失誤,但也取得很多成就,如科技上的成就有 。(6)老師:新中國60年的成就是輝煌的,到2020年,我國建成 社會,人民生活將更美好。18、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7分)材料一: 1950年9月30日,周恩來代表我國政府莊嚴宣告“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但為了保衛和平,從來不,也永遠不害怕反侵略戰爭。中國人民決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聽任帝國主義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材料二:1972年2月,尼克松總統飛抵北京,還未走下飛機時,就向前來迎接的周恩來總理伸出了手。他們緊緊握手,長達一分鐘,歷史見證了這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鏡頭。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材料三:20世紀70年代后,中美關系開始緩和,但許多問題上仍然存在分歧。2010年1月,美國決定向臺灣出售武器,引起了中國政府的強烈不滿,給中美關系蒙上了陰影。⑴ 材料1中的“鄰人”指誰?在這一背景下,中國進行了一場什么戰爭?(2分)⑵ 從材料一到材料二,中美關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3)美國不顧中國的強烈反對向臺灣出售武器是什么行為?違反了什么原則?(2分)19、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8分)材料一:2008年6月以來,有關國家進入索馬里領海采取強制性措施打擊海盜,索馬里過渡聯邦也呼吁各國進入其海域打擊海盜。材料二:2007年2月開始,美國引發的金融危機波及世界各國。從金融領域擴散到實體經濟領域,給世界各國經濟和人民生活帶了帶來嚴重影響。(1)在索馬里海域海盜活動猖獗,反映了當今世界存在哪一問題?國際社會聯手打擊海盜,證明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是什么?(2分)(2)材料二說明當今世界的哪一問題遇到挑戰?這一問題的突出表現是什么?(2分)(3)產生材料二問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解決此問題的根本途徑是什么?(2分)(4)面對材料一、二問題,中國應始終堅持什么外交政策?始終堅持國家之間交往的哪一原則?(2分)20、材料一:2008年1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袋的通知》。通知指出,從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袋購物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材料二:作為兌現“綠色奧運”的承諾,北京奧組委采購了500多個全生物降解塑料袋,用于奧運會餐飲和處理垃圾。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8分)(1)限制生產使用塑料購物袋體現了我國堅持怎樣的基本國策、戰略和發展觀?(3分)(2)限制生產使用塑料購物袋并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有什么現實意義?(3分)(3)為限制生產使用塑料購物袋,青少年可以做些什么?請至少寫2條。(2分)21、閱讀下列表格,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8分)材料一: 我 國 的 資 源 狀 況資源名稱 總 量 人 均 占 有 量擁有量 居世界位次 占 世 界平均水平 居世界位次耕 地 9566萬公頃 5 1/3 67森 林蓄積量 102.6億立方米 4 1/6弱 54水力資源 6.76億千瓦 1 1/4弱 84注:我國的資源有效利用率只有30%左右,比發達國家低10—30個百分點。材料二:2009年11月26日,中國宣布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行動目標,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提出了相應的政策措施和行動。材料三:某校積極響應全球“低碳生活”口號,開展倡導“節能減排、低碳生活”的主題活動。(1)根據材料一說明我國的資源狀況。(3分)(2)請你為這次主題活動設計兩種活動方式。(2分)(3)為實現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標,請你列舉兩個國家已采取的節能減排典型事例。(2分)(4)你認為節能減排的關鍵是什么?(1分)22.材料一:《全球氣溫變化表》材料二:“石頭紙”、“環保袋”、“公交出行”、“網絡會面”……今年兩會期間,低碳不僅是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一些代表委員還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低碳理念。他們認為,作為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低碳不僅是政府和企業的職責,更需要廣大民眾積極參與,要在全社會倡導低碳生活方式。能源經濟學家林伯強表示,低碳經濟說穿了就是能源政策的選擇,即國家用多少能源?選用什么樣的能源?在能源結構上怎么安排?閱讀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材料一圖表反映全球氣溫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這種變化趨勢給人類帶來了怎樣的影響?(3分)(2)結合材料一與我國的相關國情分析代表委員們熱議“低碳”話題的原因。(2分)(3)“低碳經濟說穿了就是能源政策的選擇”,請你列舉人類可以選擇的低碳能源兩例。(2分)(4)你打算怎樣踐行低碳生活方式?(舉出一具體的打算,1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