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6課《我們來養蠶》導學案導學案【學習目標】能夠觀察并描述蠶卵的外形。能夠觀察并描述蟻蠶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學會如何養好蠶。【學習重點】觀察蠶卵和蟻蠶,用語言和圖畫描述蠶卵與蟻蠶的生活習性。【學習難點】對蟻蠶的生活習性進行知識點總結。【學習過程】【探究活動一:我想知道的問題】1、說說我們知道的。?(1)由蠶你聯想到了什么??(2)關于養蠶我們還想知道些什么??【探究活動二:蠶卵是蠶生命的開始】(一)卵是蠶生命的開始1、蠶卵是什么樣子的?它們的大小、顏色、形狀各是怎樣的??顏色形狀大小從卵里面出來的小生命蠶卵“胎動”時的形態特征2、?蟻蠶的外形特征是什么樣的?3、討論:我的蠶寶寶孵出來了,我們能為它做些什么呢??(三)我們一起養好蠶?1、學生討論:怎樣做能讓蟻蠶長得又大又壯??知識鞏固:總結寫出養蠶小竅門?(根據PPT所給出的四點填寫答案)3、獲取養蠶資格認證書的同學填寫領養證,解讀養蠶任務書。?【知識小拓展】《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作者:)1.朗讀詩文,你能從生物學的角度找出詩句中的錯誤嗎?【當堂測評】天門資料導學設計【導學目標】1.能夠觀察并描述蠶卵的外形。?2.能夠觀察并描述蟻蠶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3.學會如何養好蠶。【導學重點】觀察蠶卵和蟻蠶,用語言和圖畫描述蠶卵與蟻蠶的生活習性。【導學難點】對蟻蠶的生活習性進行知識點總結。【導學過程】新課導入:1.出示蠶卵,請同學們猜猜這是什么東西??2.談話:(1)蠶是一種怎樣的小動物?人們為什么要養蠶呢?(2)你們想親自養蠶,親眼觀察它吐絲,最后再親手抽絲嗎?從今天開始就讓我們一起來養蠶吧!(板書課題)【導學一:我想知道的問題】1.說說我們知道的。?(1)由蠶你聯想到了什么?采用談話法導入:從蠶與人的生活,蠶的外形特征等進行聯想,要充分挖掘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有養過蠶的同學可以先講一講,之后從食、宿、呼吸、保健、安全等方面引導學生了解蠶。(2)學生匯報交流。?2.討論我們想知道的。?(1)關于養蠶我們還想知道些什么??(2)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提出需要研究的問題。?(3)學生匯報。從蠶的一生引出下一個研究內容——蠶生命的開始:蠶卵【導學二:蠶卵是蠶生命的開始】(一)卵是蠶生命的開始1.教師講述:卵是蠶生命的開始,我們可以先觀察蠶卵是什么樣子的?它們的大小、顏色、形狀各是怎樣的??學生分組用放大鏡觀察,并交流匯報觀察結果。老師總結:PPT(二)從卵里面出來的小生命?1.播放蠶卵孵出的資料片。?要求:學生帶著問題觀看視頻:①蠶卵“胎動”時的形態特征環狀型的蟻蠶在橢圓形的蠶卵里蠕動②蟻蠶的外形特征2.根據所看的短片,設想蠶蟻出生后,我們要為蠶寶寶做哪些事情?可以請學生將想法寫在紙上,然后老師以提問的形式與大家分享。?(三)一起來實踐:我們一起養好蠶?1.學生討論:怎樣做能讓蟻蠶長得又大又壯?(老師簡介蟻蠶:①蠶從蠶卵中孵化出來時的狀態②蠶的眠性)2.介紹養蠶小竅門:?(1)談話:誰知道怎樣養蠶??(2)討論:在蠶寶寶出生前,我們應該做哪些準備??根據怎樣養蠶問題的討論,評出最佳養蠶小能手10名,頒發養蠶資格認證書,一起合影,要求獲取資格認證的學生記錄10~15天后蟻蠶由黑色變成白色的過程,課后與同學一起分享討論。養蠶任務書解讀,詳見PPT【知識小拓展】詩文分享:見PPT《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1.這首詩從生物學觀點來看,有什么錯誤嗎?小結:養蠶過程中,同學們還會生成一些新的問題,請你們一定要告訴老師,我們一起共同研究。希望同學們合作養蠶,堅持觀察,認真做好記錄。【完成當堂測評】獨立完成當堂測評,教師巡回指導并進行評析。【課堂小結】【板書設計】2.1我們來養蠶?蠶卵:扁平的橢圓形、灰紫色?蟻蠶:剛出殼的小蠶,全身烏黑,布滿細毛,形似螞蟻【教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