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岳麓版 下冊 列舉題、問答題資料輕揚整理1. 舉出唐朝時候我國同印度和阿拉伯之間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史實。① 我國的紙張和造紙術傳入天竺。② 太宗派人到天竺學習熬制砂糖的技術。③ 玄奘西游天竺取經。④ 大食人在廣州建立伊斯蘭教禮拜寺。⑤ 中國的造紙、制瓷、紡織等技術,傳入大食。2. 唐朝統治者實行比較開明的民族政策,加強了內地與邊疆少數民族的聯系。請你用具體史實加以說明。① 在西突厥地區設立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② 封回紇、靺鞨、南詔的首領為王。③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吐蕃與贊普松贊干布、尺帶珠丹結婚。3.舉出王安石變法實行的主要措施和作用。主要內容: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稅法、農田水利法、保甲法等。作用:①政府的收入有所增加,②促進了農業生產,全國各地興修水利工程一萬多處,③增強了國家的軍事力量。4.北宋初期統治者為加強中央集權采取了哪些措施?①“杯酒釋兵權”,解除統軍大將的兵權。②陸續解除地方節度使的權力。③派遣文臣做地方官,并派官員到地方管理財政。④從各地挑選強壯士兵,編入禁軍,由皇帝直接控制。5.1141年宋金和議的內容有哪些?① 南宋向金稱臣。② 東起淮水,西至大散關一線為界,以北為金統治區,以南為宋統治區。③ 南宋向金輸送歲幣。6.舉出北宋時期居于世界領先地位的科技成就。① 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② 指南針應用于航海事業。③ 沈括創制"十二氣歷"。④ 李誡著成《營造法式》一書。7.試述明朝加強封建君主專制權力的重要措施。① 改革行政機構,廢除地方的行中書省,設立三司,直屬中央;在中央廢除丞相和中書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對皇帝負責。② 設立由皇帝直接指揮和控制的廠衛特務機構。③ 實行削藩政策。8.為什么說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唐太宗懾于隋末農民起義的威力,吸取隋亡的教訓,任賢,納諫,進一步調整統治政策,輕徭薄賦發展生產,整頓吏治發揮國家機關的效能,大興學校發展科舉。這些開明政策和措施,促成了政治清明,經濟初步繁榮,民族關系融洽,社會升平的"貞觀之治"――中國封建時代最著名的"治世"。所以說他是我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9.女皇帝武則天的作為,值得我們肯定的是什么?①推行發展生產的政策 ②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10.唐朝出現了宦官專權的現象,宦官權力之大表現在哪些方面?國策的制定,朝臣的任免,皇帝的廢立,幾乎都由宦官把持。11.隋唐時期佛教的發展情況怎樣?① 隋文帝致力于佛教的傳播。②唐朝時候,佛經大量傳入我國,促進了佛教的發展。③武則天崇尚佛教,令各地廣建廟宇,塑造大佛。12.舉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代表作。李白:《早發白帝城》、《蜀道難》、《望廬山瀑布》杜甫:"三吏"、"三別"白居易:《秦中吟》、《新樂府》13.舉出唐代著名的音樂家、舞蹈家和樂舞。音樂家:萬寶常(隋)、李龜年(唐)、唐玄宗舞蹈家:公孫大娘樂舞:《秦王破陣的舞》、《霓裳羽衣舞》14.東京保衛戰是怎么回事?1125年冬,金軍揮師南下,一路燒殺搶掠,進逼東京。北宋主戰派大臣李綱負責東京防務,率領軍民多次擊退金軍,取得了東京保衛戰的勝利。15.北宋為什么會滅亡?① 北宋統治腐朽,防備空虛,軍隊紀律松弛,缺乏戰斗力。② 統治集團內的投降派一味求和,排擠李綱等主戰大臣,破壞軍民抗金斗爭,結果招致滅亡。16.宋朝人的書中記載說;昔汴都(即北宋都城東京)數百萬家,盡仰(依靠)石炭(古時稱煤為石炭),無一家燃薪(柴)者。請問:這條記載反映了宋代哪一生產部門的發達?答:采煤業17.為什么說元朝的統一促進了民族融合?① 漢族人民到邊疆,為那里的開發做出貢獻。② 邊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批遷入中原和江南,同漢族等雜居相處。③ 原先進入黃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經過長期的共同生活,已經同漢族沒有什么區別。④ 唐朝以來,就有不少信仰伊斯蘭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國一些地區定居。元朝時候,又有大批遷入中國,他們同漢、蒙、畏兀兒等族,長期雜居相處,互通婚姻,逐漸融合,開始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回族。總結:元朝的統一,促進了民族融合,這是元朝對歷史的貢獻。18.為什么說宋元時期是我國古代科技發展的高峰?① 宋元時期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三大發明取得突破性進展,并被廣泛應用在印刷業、航海業和軍事上。② 沈括創制了"十二氣歷",比英國同類歷法早800多年。郭守敬創制《授時歷》,一年的周期與現行公歷相同,但早確立300年。③ 李誡著成《營造法式》,是我國古代最全面、最科學的建筑手冊,也是世界上最早、最完備的建筑學著作。19.元朝的宗教有什么特點?① 由于實行兼容并包的宗教政策,元朝的佛、道、伊斯蘭、基督教各教都比較發達。② 喇嘛教勢力的興起。20."機戶出資,機工出力"指的是什么?機戶是早期的資本家,機工是早期的雇傭工人。這句話的意思是:機戶擁有大量的資金和織機,雇傭工人進行生產。機工出賣勞動力,計日向機戶領取工資,維持貧困的生活。21.為什么說戚繼光是我國古代的民族英雄?戚繼光和他領導的戚家軍同倭寇進行了英勇的戰斗并取得了勝利,使我國沿海地區的倭寇得以全部肅清。22.于謙和李綱,于謙和文天祥各有什么相同之處?于謙和李綱都是主戰派的代表,在各自的歷史時期都取得了都城保衛戰的勝利。于謙和文天祥都表現出了崇高的民族氣節。23.舉出李自成農民軍所提出的政策和口號。政策:三年不征,一民不殺,平買平賣。口號:均田免糧24.為什么說李贄和明末三大思想家的思想是進步的?因為他們對腐朽的君主專制制度和封建禮教展開了猛烈的批判,并且發展了唯物主義思想。這些思想具有民主的色彩,反映了時代的要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