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化學新課程培訓研修日志一、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對教學評價的要求 (一)基本理念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評價方式。既考核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評價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還要關注學生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發展。在學習過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學生學會反思和自我評價。(二)評價建議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化學課程需要與之相適應的評價體系。1、重視學生自我評價對學習活動的促進作用2、通過活動表現評價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3、在紙筆測驗中注重考核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4、評價結果可以采用定性報告與等級記分相結合的方式 (二)評價觀念的變革無論是備課、上課還是評課,我們都要有三大方面的思考:對學生的學習應該有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對內容本體的學科思考;對教學的思考。 (三)化學評課的原則 目標與手段相一致;觀念與行為相協調;效果與效率相統一;量的方法與值的方法相結合。 (四)評課的基本結構評課有很多參照系,是很有價值的。若角度豐富,則評課會更豐富,收獲也就更大。評課的角度:(1)常規分析 (2) 結構分析 如:知識邏輯、問題線索、認知脈絡、認知過程等等(3)局部或專項特色分析評課可以由常規分析,但是常規分析還只是出于一種描述性的水平,研究特點弱。我們提倡做結構性分析。同時還可以做局部或專項特色分析。 (五)初中化學課堂教學評價量規 (胡玉嬌, 2010年 4月 ) 評價 項目 內容細則 分值課標 對化學課程標準的準確理解和把握,三維教學目標的預設與達成度 5教材 準確把握教材的地位、作用和意義,內容講解科學,創造性地開發和使用教材。 5學生學情分析 學生學習的起點、目標,從起點到目標之間學生學習的關鍵點與障礙點的分析和準確把握。 10教學過程 評價項目 細則 50教學情境 教學情境的創設,情境素材的開發、選取和使用。(10分) 教學內容 基本要求: 科學性與教育性,重點、難點明確,難度、密度恰當合理。(5分)發展要求: 體現學科本質和教育價值 (5分)問題設計 基本要求:問題指向明確,設計合理,驅動學生學習活動 (5 分)發展要求:激發學生提問, 把提問的第一主動權還給學生 。遵循學生學習心理與認知規律設計問題, 開發性問題 與封閉性問題的有效組合使用。 (5 分)學生活動 課堂氛圍和諧、民主。 學生進行較高水平的 思維活動和動手實踐活動。( 10分)評價 教學效果:三維目標達成度高。 評價方式多樣化,尊重學生差異。 評價滲透研究,評價促進發展。 (10 分)教學基本功 教態 自然和藹,教師儀表端莊, 教學語言流暢、精煉、使用普通話。講述科學,邏輯性強。語音語調抑揚頓挫,有節奏感。表情豐富自然,具有感染力,富有激情和啟發性。 (5 分) 30板書板畫規范。 板書設計合理、主板書和副板書處理得當。學案合理有效。 (5 分)實驗技能:操作準確、熟練、現象明顯,能用化學語言規范描述實驗現象并進行解釋。對于實驗中的意外情況能進行科學的處理,有一定的應變能力。 (5 分)恰當運用教具、學具、現代教學技術等手段。(5 分)課堂管理與應變調控能力。 (10 分)附加分 教師教學特色 5 (六)例談初中化學課堂教學評價反思:通過本講座的學習,對廣大教師的課堂教學現狀有了一個質的認識,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認識更加深入,評課的角度更加寬泛,對提高自己的評課水平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