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年級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質量監測參考答案2020.06一、選擇題(本題有21小題,其中1—10題每題1分,11—21題每題2分,共32分。)題號12345678910/答案BDCDDACCBC/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21答案BBCCBADAACA二、非選擇題:(5大題,其中22題10分,23題8分,24題10分,25題10分,26題10分,共48分。)22.(10分)(1)南寧、南海或北部灣(每個2分,共4分)(2)①融安縣地表石漠化嚴重。而黃花蒿對土層深度要求低,適應性強,對土壤肥力要求不高,可以在融安地區種植。②融安縣緯度較低,熱量充足;融安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1600mm,降水豐富,空氣濕潤,符合青蒿的氣候條件。③融安縣光照時長小于1600h,符合最佳日照時數(853~1507h),有利于青蒿素的積累。④國際國內市場對青蒿的需求量大,而且融安的青蒿素品質好。(每點2分,選擇3點,共6分)23.(8分)(1)水平1有觀點和資料的選擇,未闡述理由或闡述完全錯誤。1分水平2選擇或自擬觀點,能正確選擇對應的單個史料,并獲取有效信息來闡述理由。2分水平3選擇或自擬觀點,能正確選擇對應的多個史料,并獲取有效信息來有邏輯性的闡述理由。3-4分水平4選擇或自擬觀點,能從多組史料對比分析,獲取有效信息來闡述理由,并能進行資料間的相互印證,闡述科學嚴謹有條理。5-6分示例例1:觀點:“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而造極于趙宋之世。”《宋史》記載宋朝“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宋朝重文輕武,文人地位極高,為文化的繁榮提供前提。這樣也印證了李約瑟“每當人們在中國的文獻中查找一種具體的科技史料時,往往會發現它的焦點在宋代,不管在應用科學方面或純粹科學方面都是如此。”所以我贊同陳寅恪觀點。例2:觀點:“宋代對外之積弱不振,宋室內部之積貧難療。”《宋史》記載宋朝“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宋朝重文輕武,這一國策也是宋代積貧積弱現象的重要原因。宋代經濟發達,政府財政收入巨大,人民生活較為富足,但是宋代政府開支中軍隊開支極大,部分項目甚至達到入不敷出的局面,究其原因,宋代軍隊數量巨大是重要原因,所以蔡襄認為“養兵之費,長居六七”意思是軍隊開支占到60%-70%。所以宋代是濟貧的。宋代與周邊少數民族爭取對峙中,巨大的軍隊換不來戰爭勝利,常常需要用繳納“歲幣”換取和平,這也是重文輕武政策的一大弊端,所以宋代是極弱的。所以我贊成錢穆的觀點。例3:陳寅格和錢穆的觀點,都只看到宋代的某些方面,并不全面。宋代經濟發達文化昌盛,但是在政治上確實積貧積弱的。宋代商業繁榮,經濟發達,從《清明上河圖》和紙幣交子可窺究竟。歷史與社會教材中記載,宋代的是詞發展的繁榮時期,宋代涌現出了很多的文學家和藝術家。四大發明的的活字印刷術,指南針,火藥都是在這一時期出現或者產生重大突破。但是宋代由于冗兵冗官冗費的存在造成財政困難,宋代軍隊戰斗力弱,政治軍事上具備積貧積弱表現。其實兩位史學家描繪的是宋朝的不同方面的內容,其實并不矛盾,真實的宋朝,需要綜合看待。6分(2)運用不同的資料有理有據地解釋歷史現象;史論結合,論從史出,史由證來;樹立證據意識,一分證據說一分話;全面的評價歷史事件。(每點2分,答出一點即可)24.(10分)(1)非傳統安全問題。(2分)(2)1911年,巴黎和會上中國作為戰勝國但卻遭到了戰敗國的對待,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被轉讓給日本。(2分)隨后中國爆發了五四運動,這是一次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革命運動,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2分)(3)國際:中國是聯合國的創始國及安理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一貫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中國履行自己的國際義務,承擔共同的國際責任,發揮負責任大國的作用,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2分)國內:中國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建設取得巨大進步,綜合國力不斷提升。(2分)25.(8分)(1)通過合理宣泄調節情緒(2分)(2)漫畫反映了當前社會仍然存在著就業歧視等不平等現象。(2分)這損害了公民的人格尊嚴,違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2分)我們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面對不平等現象,我們不能聽之任之,應據理力爭,必要時依法維權(2分)26.(12分)(1)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分)(2)①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經濟發展,而且要看發展成果是否惠及全體人民,人民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切實保障。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③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④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每點2分,共4分)(3)信息一: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2分)信息二:推進科技創新,讓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2分)信息三:堅持中國共產黨社會主義事業領導核心作用;或保護城鄉集體經濟組織的合法權利和利益,鼓勵、指導和幫助集體經濟的展。(2分)(每點2分,共6分)九年級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質量監測試題卷2020.06全卷試題共26題,答案必須全部寫在答題卷相應的位置上。2.全卷滿分80分,考試時間80分鐘,全卷實行開卷考試、選擇題(本題有21小題,其中1-10題每題1分,11-21題每題2分,共32分。請選出各題中最符合題意的選項,并寫在答題卷上相應題次中,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2019年11月5日,第▲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行AC.三D.四2.2020年2月5日,新華社授權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這是我國21世紀以來第17個指導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A.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爾B.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C.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D.關于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2020年5月27日,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隊員全部登成功。據此回答第3-4小題3.圖中等高距為前進營地A.100米B.200米C.400米D.800米64004.隊員從前進營地前往突擊營地A.一直沿著山脊行進B.一直沿著山谷行進6400海拔(米)/山峰及海拔(米C.先東北方向,再西北方向●營地國界D.先西南方向,再東南方向第3-4題圖法治是一個文明國家永恒的追求。據此回答第5-6題5.戰國時期,認為“法與時移”,主張“樹立君主杈威,建立中央集權統治”的思想家是A.墨子B.莊子C.孟子D.韓非子6.《拿破侖法典》從基本原則到法律術語都繼承了羅馬法。1900年德國民法典也以古羅馬《法學匯編》為藍本。據此可知A.羅馬法奠定了近代西方國家法律的基礎B.羅馬法的確立體現了資產階級的意志羅馬法與近代西方的法律是完全一致的D.羅馬法是現存第一部完備的成文法典7.2020年是中國和意大利正式建交50周年。下列歷史人物在中意交往史上產生重要影響的有①哥倫布②馬可·波羅③利馬竇④白求恩B.①④C.②③D.③④8.61歲的萬雪琴是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老年大學學員,疫情期間她通過小程序上了160多門網課,每天學習4-6個小時。她的經歷啟示我們要熱心公益,服務社會②活出生命的精彩③拒絕貧乏,充盈生命④增強生命的韌性D.③④9右側漫畫體現的寓意有動。得黃金百金,①誠信是公民安身立命之本如得季布一諾②誠信是企業的無形資產③要勇于承認自己的過錯④要真誠待人、信守承諾①④D.③④10.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隱姓埋名幾十年,為我國為核潛艇硏制和跨笫9題圖越式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他的事跡說明①維護國家利益只能依靠科學家②維護國家利益有時要犧牲個人利益③要在奉獻社會中實現人生價值④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把握事件的內在邏輯關系是重要的學習方法和技巧。依據材料,回答第11-13題。1.【層次示意圖】一個歷史事實可由若干事件構成,事件又由若干小事件構成,由此排列事件的層次(如右圖)。下列選項符合圖示的是A.①鞏固新生政權②抗美援朝③改革開放B.①抗日戰爭②敵后戰場③百團大戰C.①第二次工業革命②電力的運用③電子計算機D.①中途島戰役②斯大林格勒戰役③阿拉曼戰役第11題圖12.【歷史推論】下表是對同一事件的不同來源的歷史敘述。據此判斷最可信的歷史事實是記述出處鄧管帶英勇指揮,炮擊日艦吉野,向它沖去,不料船尾中了谷玉霖(來遠艦炮手)1946年口述所放的魚雷。鄧管帶見致遠行將沉沒,憤然投入海中“致遠”駛出隊列追擊已經快要沉沒的“赤誠”,被日艦包圍攻《芝罘快郵》(外刊),1894年10月擊了10分鐘,水密艙進水導致傾覆報道忽以魚雷快船直攻“定遠”,尚未駛到,“致遠”開足機輪即《大東溝戰況析》,李鴻章1894年10來船攻沉。倭船以魚雷轟擊“致遠”,旋亦沉沒。報告A.致遠艦與敵艦吉野同歸于盡B.致遠艦沖向敵艦,最后沉沒C.致遠艦因中敵艦魚雷而沉沒D.鄧世昌自亂陣型,被圍攻而沉13.【因果關系】根據提示,從因果關系的角度,右表空白處應補充的是①自然資源是人類安身立命的基本條件②自然資源在時空分布上存在不平衡性數早大③自然資源在保護上要開源與節流并舉關系日豆張④自然資源的利用率低、浪費損失嚴重B①③C.②④D.③④生態環失去平衡14.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積極主動地融入世界。以下重大外交事件按時間先后排列,正確的是笫13題圖①重返聯合國②中美關系正常化③參加萬隆會議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0年九年級歷史與社會道德法治2模答案(1).doc 九年級歷史與社會道德法治二模卷(定稿).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