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思想品德(一)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人的情緒是復雜多樣的,大致分為喜、怒、哀、懼四類,下列屬于“喜”的是( )A.開心、欣喜、揚眉吐氣 B.氣憤、盛怒、忿忿不平C.哀傷、悲哀、傷心不已 D.害怕、心悸、不寒而栗2.巴爾扎克說過:“苦難對于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能干的人是一筆財富,對弱者是萬丈深淵。”這句話說明 ( )A.挫折既有積極作用,又有消極作用B.挫折只有消極作用,沒有積極作用C.挫折是壞事,有助于人的成長D.挫折是好事,讓人垂頭喪氣,意志消沉3.由于“毒奶粉”事件,三鹿集團在幾個月內就成為一個資不抵債的破產企業,還引發了我國奶制品行業的信任危機。這說明企業在生產中必須 ( )A.追求經濟利益 B.堅持誠信經營C.發揮市場優勢 D加強廣告宣傳4.已故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最高國家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王選,經過長期艱苦的努力,發明了漢字激光照排技術,使漢字印刷告別了“鉛與火”的歷史。步人了“光與電”的時代,被人們譽為“當代畢異”、“漢字激光照排之父”。他的事跡充分表明 ( )A.創新是事業成功的源泉 B.個人奮斗是事業成功的唯一保證C.只要艱苦奮斗就會有所發明 D.創新成就只屬于有天賦的人5.“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這首詩表達的主要意思是 ( )A.遇到事可以不講原則 B.凡事要委曲求全C.對人要寬容,要寬以待人 D.爭不贏的事情不要爭6.藍領專家孔祥瑞是天津港的碼頭工人,在平時,總是帶著書,如饑似渴地學習,最終取得了150項革新成果,誕生了“節省l5.8秒,創造l600萬元”的門式吊車操作技術。他曾說:“人可以沒有文憑,但不可以沒有知識。”這啟發我們 ( )①學習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 ②學習是成才的階梯 ③文憑越高則知識越多④終身學習是實現個人可持續發展的需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7.樹立“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 ( )①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與時代精神的有機結合 ②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 ③符合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范的本質要求 ④能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提供思想保證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8.2008年11月,張海迪當選為中國殘聯主席。她五歲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自學了中小學、大學、研究生的全部課程,掌握了多國語言,創作和翻譯的作品超過100萬字。張海迪身上體現的優秀品質有 ( )①勇對挫折,無私奉獻 ②沖破舊俗,改革創新 ③磨礪意志,堅韌剛強④迎難而上,執著追求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9.漫畫《如此追星》中“追星女”的行為 ( )A.有利于高雅情趣的培養B.有利于良好個性的發展C.有利于實現自己的理想和目標D.是盲目從眾心理的表現10.我國大學畢業生找工作難,但目前國內技術工人卻十分緊缺。某汽車廠招收260名數控技工,月薪達到6000元仍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上海市公布了四類工資最高的職位,其中有兩類是高級或中級技術工種。這給我們的啟示是 ( )①在選擇成才目標時要從自身的實際出發 ②當今激烈的國際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 ③在選擇成才目標時要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 ④要提高自身素質,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1.青藏鐵路全線通車運營,結束了西藏沒有鐵路的歷史,翻開了西藏跨越式發展的新篇章。漫畫《高原脊梁》反映了青藏鐵路建設者具有 ( )①強烈的社會使命感 ②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③艱苦奮斗精神 ④幽默和機智的品質A.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009年5月。某青年無視交通安全法律規定,駕三菱跑車在杭州鬧市街頭狂飆,撞死了在斑馬線行走的一名無辜行人。等待誼青年的將是法律的懲罰。回答l2—14題。12.這一案件警示我們 ( )①要用法律武器維護公民的人格尊嚴 ②要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財產所有權③滿足自己的需要,要尊重法律和他人的權利 ④要關愛他人的生命和健康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3.學校對青年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是“必要一課”。這“必要一課”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 ( )A.家庭保護 B.學校保護 C社會保護 D.司法保護14.《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車輛駕駛人、行人、乘車人以及與道路交通活動有關的單位和個人,都應當遵守本法。對此公民都有義務自覺遵守,這是因為 ( )A.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 B.法律鼓勵做的,我們積極去做C.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可以不做 D.法律提倡做的,我們選擇去做15.在與異性相處時,我們要學會保護自己。對自己最好的保護是 ( )A.社會的法律、道德B.加強鍛煉,使自己有一個強健的體魄C.社會的良好習俗,健康的文化環境D.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掌握自我保護的方法以及自律16.下列對師生交往的看法正確的是 ( )A.老師是益友,我們必須絕對服從老師B.質疑老師的錯誤是對老師的不尊敬C.師生之間人格平等、互助尊重,所以老師不能批評責罵學生D.我們與老師應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師生關系17.承受學習和考試的壓力,正確的態度是 ( )A.適度加壓,理性對待 B.壓力過大就放棄考試C.建議取消義務教育與考試 D不怕壓力,主動加壓18.合理的競爭會促進我們的成長和進步,但不正當的競爭卻會使我們誤人歧途。下列屬于不正當的競爭現象是 ( )①有的人為了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考場上作弊 ②有的人為了博得老師的夸獎,抄襲其他同學的作業 ③有的人為了取得好成績。上課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課后及時復習,刻苦鉆研 ④利用廣告對產品的用途、質量、價格等進行虛假宣傳A.①② B.①⑦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9.右邊漫畫《常回家“看看”》告訴我們孝敬父母 ( )A.主要跟著金錢走B.主要跟著行動走C.要從大事做起D.還要在精神上給予慰藉20.近兩年各地開展評選“十大母親”和“十大孝子”的活動,其意義在于 ( )①弘揚敬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②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 ③有利于培養公民的責任意識 ④增強公民的法律意識A.①②④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1.“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是我們誠信做人的基本守則。誠信的基本要求是 ( )A.不輕易承諾 B.堅持實事求是C.對人守信、對事負責 D.尊重他人隱私,不說謊22.“人生而平等”。這里的平等是指 ( )A.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B.金錢和收入上的平等C.社會地位上的平等 D.職位上的平等23.我國的經濟社會正在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各方面條件改善了。但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資源少,生產力不發達,全體人民的生活還不富裕,國家建設需要辦的事情還很多。我們之所以在各項工作中始終貫徹勤儉節約的原則,進一步增強節儉意識,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 ( )①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傳統美德,是我們黨發展壯大的傳家寶 ②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必然要求 ③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具體體現 ④是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內容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24.2008年,太多的事情讓我們感受堅強,以下事件值得我們為堅強喝彩的是( )①殘疾火炬手金晶以柔弱之軀擋住殘暴,捍衛祖國尊嚴②2008年11月,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在美國舉行世界經濟峰會③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于2008年12月抵達臺北④2008年全體中國人抗震救災,向世人展示了令人震撼的民族力量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25.2008年9月1日,《開學第一課——知識守護生命>節目在央視隆重播出。對這次公益活動理解正確的是 ( )①體現了國家、社會對未成年人的關愛 ②掌握一些應急避險的知識是十分必要的③有助于保障學生的生命健康權 ④擁有知識才能守護生命,所以知識比生命更重要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選擇題(共50分,其中26題8分,27題6分,28題10分,29題10分,30題9分,31題7分)26.(8分)西安女孩小欣被診斷出脊柱側彎后,十幾萬的手術費和特殊的血型(Rh陰性AB型),讓她的家人幾乎失去了信心。但小欣沒有放棄,一直積極尋找機會,并通過網絡求助。志愿者小夏看到求救信息后,當天趕到西安為小欣獻血.這是她第六次義務獻血了。小夏說:“我們這種血型的人太少了,所以不管對方謇在哪兒,誰看到都會幫一把的!”(1)小欣的經歷告訴我們面對挫折應該怎么辦 這種經歷對個人成長有什么積極影響 (3分)(2)請從社會責任角度談談小夏參加志愿者活動的意義。(5分)27(6分)對青少年來說,生命就像一棵小草,期待人們用心澆灌;生命像一朵鮮花,渴望人們精心呵護。我們周圍不時閃現以下鏡頭:鏡頭一:小紅怕吃藥打針,患了感冒久拖不治,結果得了心肌炎。鏡頭二:小月護送低年級學生過馬路。鏡頭三:李某認為,關注生命健康是個人的權利,輕生或自殘與他人、社會無關。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以上哪個鏡頭所反映的做法或認識是正確的 (1分)(2)簡要分析鏡頭三中李某的觀點。(3分)(3)我們身邊有許多珍愛生命健康權的事例,請寫出兩例。(2分)28.(10分)新聞鏈接 分析點評(每小題2分)問題聚焦 一些網站任意發布色情、暴力、淫穢等內容低俗的不良信息。嚴重危害了廣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敗壞社會風氣。 (1)這些網站沒有履行法定義務。也沒有履行 義務。多管齊下 2009年1月5日,國務院新聞辦等七部門聯合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專項行動,曝光、關閉了一批違法違規的網站。 (2)這是國家在加強 建設。網易、新浪、騰訊等網站先后就存在低俗內容向社會公開道歉,并承諾不刊登、不傳播有害信息。 (3)說一說網站這樣做的理由。學校紛紛開展網絡文明教育,要求學生“上文明網.文明上網”。 (4)這是學校對學生實施7學校保護,其法律依據是什么 爭當主人 同學們擔心網絡低俗之風會死灰復燃,于是紛紛寫信給國務院新聞辦,希望整治行動長期堅持。 (5)同學們行使的權利是什么 29.(10分)情境一:張曉的一天八年級學生張曉早晨背起書包上學,在學校認真學習。午飯后,到郵局寄信。放學后,到一家文具店買了一些學習用品,到家后發現一支筆是壞的.但她沒有去退換。晚飯后,她就前兩天進行的社會調查“校園安全問題”,向有關部門提出了關于加強校園安全的書面建議。情境二:共建和諧校園校園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校園文化環境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校園是我們成長的樂園。某枝中學團委開展了“共建和諧校園”為主題的系列調查活動。請你積極參與。(1)張曉同學在一天中享受了哪些權利并履行了什么義務 (2分)(2)請你當一回小法官,說說在張曉的一天活動中,她的哪種行為是不正確的 并就該問題對她說幾句話。(2分)(3)填下表(舉兩例)(2分)類別 和諧行為 不和諧行為我們在學校的日常行為 上課回答老師的問題時起立 ?升國旗時肅立、行注目禮 ?(4)針對自己調查,設計出你心目中的和諧校園。(2分)(5)在即將畢業的時刻,面對新起點,相信你一定會很好地把握人生的航標。為了自己的和諧發展,你打算怎么做 (2分)30.(9分)材料一:雖然出國旅游價格不菲,然而我國老百姓扔然熱情不減。據國家旅游局統計,2008年,我國出國旅游選到4584.44萬人次,同比增長11. 9%,平均每人每次購物支出1000多美元。材料二:張某到美國參觀旅游時隨地吐痰、亂扔紙屑,吃自助餐時多拿多占、吃不完就倒掉,隨行酌中國導游批評他損害中國人形象,張某不以為然。材料三:為提高套民文明素質,塑造中國公民良好國際形象,中央文明辦、國家旅游局制定了《提升中國公民旅游文明素質行動計劃》。(1)材料一說明了什么問題 (2分)(2)運用所學知識,請你簡要評析張某的行為,并談談其危害。(4分)(3)你打算如何響應國家提出的這項計劃 (3分)31.(7分)2009年3月30日是第十四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主題為“加強防災減災,建設和諧校園”。為開展好此次宣傳活動,請你參與下列活動。(1)如果你是校園安全宣傳活動的宣傳員,可能用到哪些法律法規 (2分)(2)在校園你可以通過哪些具體形式來開展校園安全宣傳活動 (2分)(3)為做好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請你向學校和社會提一些合理化建議 (3分)思想品德(一)一、選擇題1.A 2.A 3.B 4.A 5.C6.B 7.D 8.D 9.D 10.D11.C 12.B 13.B 14.A 15.D16、D 17.A 18.B 19.D 20.A21.C 22.A 23、C 24.B 25.B二、非選擇題26.(8分)(1)以堅強的意志從容面對,積極尋找有效的解決辦法。這種經歷能磨煉意志,增強克服困難、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2)小夏參加志愿者活動是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表現。這有利于鍛煉自己的實踐能力,提升思想道德素質,促進自己的健康成長;有利于營造“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氛圍,構建和諧社會。27.(1)鏡頭二中小月的做法是正確的(1分)。(2)鏡頭三中李某的觀點是錯誤的(1分)。這是因為:人具有社會性,生命一旦誕生就具有社會性;如果一個人因為困難、挫折而輕生,必然給親朋好友帶來無盡的哀傷、較大的精神和財產損失,還可能引發老人無人贍養、小孩無人撫育等一系列社會問題;如果公民損害自己的身體,必然造成更大的社會負擔(2分)。(3)積極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煥發向上精神;有病及時醫治;當自身的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時,依法自衛和請求法律援助;拒絕毒品;不輕生,不自殘等(2分)。28.(1)道德(2分)(2)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答精神文明也可)(2分)(3)圍繞承擔社會責任、維護社會正義、遵守法律規則、遵守社會公德、營造良好的社會風尚等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均可。(2分)(4)《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憲法》均可。(2分)(5)建議權(2分)29.(1)張曉享受了受教育權利、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的權利、建議權和監督權。履行了受教育的義務。(2分)(2)張曉買到了壞筆卻沒有去退換。(1分)對她說:你應該去退換筆,維護自已作為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學生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共1分)(3)不和諧行為:打架斗毆、逃學曠課、亂扔垃圾等。(2分)(4)誠信友愛,團結互助,充滿活力,安定有序,環境優美等。(2分)(5)略(2分).30.(1)反映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我國人民的物質文化需求水平也越來越高。(2分)(2)①張某在參觀時隨地吐痰、亂扔紙屑,是破壞環境,缺乏社會公德的表現,表明其缺乏環境保護意識和社會公德意識(1分);②吃自助餐時多拿多占、吃不完就倒掉,是缺乏中華傳統美德、生活鋪張浪費的表現,不符合艱苦奮斗的要求,表明其缺乏勤儉節約意識(1分)。③張某對導游的批評不以為然,說明張某缺乏愛國意識。張某在美國旅游期間的這些行為是不熱愛祖國的具體表現,嚴重損害了中國“禮儀之邦”的形象,不利我國樹立良好的國際形象,喪失民族尊嚴,敗壞社會風氣,不利于中華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傳承與發展(2分)。(3)從自己做起,行為得體,注意形象,遵守社會公共道德規范;積極參與并宣傳提升中國公民旅游文明素質行動;學習、推廣文明禮儀知識;對不文明行為進行制止。(3分)31.(1)《憲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2分)(2)舉辦校園安全知識競賽;安全知識講座;組織校園安全知識演講會;辦關于校園安全知識的黑板報、宣傳欄等。(2分)(3)①學校組織開展以提高中小學生自護、自救、防災、逃生能力為主題的教育活動②要特別關愛學習困難學生、貧困家庭學生、農民工子女以及心理上出現問題的學生③要健全完善各項安全制度和安全應急機制④要深入開展學校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大力整頓學校周邊的交通秩序,堅央取締黑網吧,尤其要堅決防止校外犯罪分子侵入校園、傷害學生事件發生。(3分)(言之有理即可)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8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8 頁 (共 8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