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食物1.按人們的生活習慣可以把食物分為:糧食、蔬菜、肉類、奶制品、水果、調味品等;根據食物的來源分為:動物類食物(葷食)如:奶、奶制品、蛋、肉等,植物類食物(素食)如:谷物、水果、蔬菜等。?根據食物的食用方法分為:熟食和生食。2.我們常吃的主食有米飯、面條、饅頭等,副食有肉、蛋、奶等。夏天常吃的涼菜中包含黃瓜、粉絲、粉皮等食物,從食物來源上分類,屬于植物類食物。?3.為什么人們吃的食物要多樣化?答:人體的生命活動,需要多種營養的支持,人體所需要的營養從食物中來。我們吃的食物中,沒有一種食物含有所有的營養成分,有一種食物含有多種營養成分。?4.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通常分為: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水等六大類營養。?5.蛋白質是構成人體肌肉、內臟、頭發、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支持生長發育。含有豐富蛋白質的食物有:大豆、牛肉、魚肉、雞蛋、純牛奶、開心果等。蛋白質燃燒后有一股焦臭味。?6.脂肪和糖類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我們身體可以儲存大量的脂肪和糖類。含有豐富脂肪的食物有:食用油、花生、芝麻、核桃、肥肉(豬肉)、巧克力等;含有豐富糖類的食物有:大米、面條、果汁飲料、淀粉、馬鈴薯等。淀粉遇碘酒變藍色。7.維生素和礦物質有調節身體機能的作用,它們的各類非常多,是我們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營養。蔬菜和水果里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胡蘿卜、西紅柿、四季豆、南瓜、花菜、芹菜等。鹽是一種礦物質極其豐富的食物,水也是人體生長發育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營養成分。8.脂肪的辨別方法:將食物放在白紙上擦或擠壓后留下油漬,說明這種食物中含有脂肪。?淀粉(糖類)的辨別方法:在食物上滴上碘酒后變成藍色,說明含有淀粉(糖類)。我們也可以通過看食物包裝上的信息了解它的成分。?9.我們從食物中獲取各種營養,這些營養必須合理搭配,才能保證我們正常生活和成長,這就是營養的均衡。一日三餐原則: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飽,晚餐少而精。10.膳食營養搭配原則:(1)葷素搭配;(2)粗細糧搭配;(3)多種搭配;(4)每日吃適當的新鮮水果和蔬菜;(5)每天適當多喝水;(6)運動量比較大,需要多吃糖類食物;(7)手指間有一些脫皮,需要多吃含有維生素的食物等。?11.合理的食物搭配可以保證我們獲得均衡的營養,而食物的不同食用方法會影響我們對營養的吸收。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有什么不同呢?答:有些食物經過烹飪后(熟食)對我們的健康有利(肉類),而有的食物生吃更富有營養(水果)。?食物中的蛋白質和脂肪在加熱后會發生變化,變得容易被人體吸收;而且熟的食物比較松軟,容易被消化;熟食可以殺死細菌;沒有腥味。但是食物在這樣的加工過程中,營養會有一些損失。生食的食物(水果)會保留自身的營養成分,特別是維生素不會被破壞。所以采用生食的方法能夠減少營養的損失,但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12.把馬鈴薯燒熟了吃有哪些益處?答:益處是:(1)味道更好(2)更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3)能殺死細菌、寄生蟲卵等(4)更衛生,有益身體健康。?13.面包發霉與哪些因素有關?答:空氣、溫度、水分等。(面包發霉的條件:適宜的溫度、空氣、水分、營養、光照等。?)14.面包發霉是因為在它的上面生長了一種生物——霉菌。與其他生物一樣,它生長需要獲取營養和適宜的生長環境。霉菌生長得快的條件:(1)溫暖、潮濕(2)沒有光的環境里。因為霉變的過程中產生的霉菌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所以發霉變質的食物是絕對不能食用的。?15.要想研究光對霉菌生長的影響,我們應該怎么做實驗呢?答:在兩塊面包上都滴10滴水,分別裝在兩個塑料袋里,并扎緊袋口。然后,把其中一個放在有光的環境里(如透明的玻璃杯里),另一個放在沒有光的環境里(如貼了黑紙的玻璃杯里)。觀察記錄哪塊面包上的霉菌生長得快。沒有光的環境里霉菌生長得快。?16.食物變質的原因是微生物引起的。使面包發霉的霉菌就是微生物,還有許多肉眼看不見、用放大鏡也看不見的細菌,也是微生物。霉菌是由孢子囊和菌絲組成的。?17.微生物的生長與繁殖和植物、動物一樣需要一定的空氣、水分和適宜的溫度等條件。在適宜的環境里,它們能很快地繁殖。越來越多的微生物分解、吸收食物中的營養,同時排出廢物,使食物不再是原來的樣子,食物腐敗變質了。?18.觀察變質的食物要注意:不要用手直接接觸食物;觀察完畢后要用肥皂洗手;使用扇聞的方式聞氣味,并盡量少聞。?19.食物儲存的方法有:冷凍法、曝曬法、腌制法、密封包裝法、真空包裝法、充氮氣包裝法、高溫或低溫滅菌法等。?儲存一條魚的方法有:(1)放進冰箱冷凍;(2)曬成魚干;(3)用鹽腌制成咸魚;(4)做成罐頭。?20.人們用什么方法減慢食物變質的速度?答:用破壞微生物的生長繁殖的條件可以減慢食物變質的速度。我們可以用?冷凍(或冷藏)、曬干(或風干、烘干)、腌制、密封包裝、真空包裝、高溫消毒?等方法減慢食物變質的速度,更好地儲存食物。?21.小魚在適時間里腐臭了,魚干卻長時間地保持著好聞的氣味。我們能解釋小魚和魚干變化的差異嗎?答:因為小魚具備微生物所需要的空氣、水分、溫度等條件和適宜的環境,所以微生物以驚人的速度繁殖,并分解、吸收小魚的營養,同時排出廢物,使小魚腐敗變質了。魚干不具備微生物生長和繁殖所需要的環境,所以能長時間地保持著好聞的氣味。22.影響到食品保質期的因素:食品的特點、營養成分、包裝保存的方法、食品的不同配料都會影響到保質期的長短。23.我們從食品包裝袋上獲得了哪些信息?一般食品包裝袋上有哪幾類信息?答:能從食品包裝袋上找到名稱、配料、營養成分、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要求、食用方法、生產廠家等。?24.如果同一種食品,我們選擇保質期長的食品,還是選擇保質期短的食品?答:如果是短期內能食用完的,一般考慮選擇保質期短的食品;如果需要在較長時間內食用,則可以選用保質期長的食品。?25.不同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是不同的,我們不能說哪一種食物最有營養,也沒有一種包含全部營養的食物。為了使我們每天吃的食物能保持營養均衡,吃食物必須要做到多樣化,不偏食,不挑食:吃谷物類、蔬果類的食物,還必須吃肉、蛋類的食物。?26.我們都愛吃零食,零食是正餐之外的食品,不正常的吃零食,對我們的生長、健康有影響,那么如何來選擇及安排零食呢?答:1.選擇營養豐富的食物作為零食;2.盡量不選或少選含糖高、脂肪量多的食品;3.不要選擇過咸或腌制的食物作為零食;4.注意吃零食的量和時間;5.選擇零食一定要選衛生的,注意查看生產及出廠日期,要食用在保質期內的食品;6.拒絕變質、腐敗的食物。保質期短的往往有利健康。27.實驗題:我們知道面包發霉是由霉菌引起的,那么,霉菌的生長可能和哪些因素有關呢?答:(1)我的推測是:霉菌的生長和溫度、水分有關。(2)我需要準備的材料:四塊烘干的面包、一塊發霉的面包、牙簽、滴管、水、4個塑料袋。(3)我可以這樣做實驗:第一組:讓第1塊面包保持干燥,在第2塊面包上滴10滴水,分別裝在兩個塑料袋里,用線扎緊袋口后放在桌上。第二組:在第3塊和第4塊面包上都滴10滴水,也分別裝在兩個塑料袋里,并扎緊袋口。然后,把第3塊面包放進冰箱的冷藏室中,第4塊面包放在溫度較高的地方。(4)實驗結果發現:一個星期后,第1塊霉菌沒有變化,第2塊霉菌長得較好,第3塊霉菌剛開始長,第4塊霉菌長得非常好。說明霉菌的生長和溫度、水分有關。?28.1000多年前,醫學家孫思邈就用動物的肝臟治療夜盲和干眼病,并記錄在《千金方》中。29.食品中的配料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質,但有的可能對身體有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