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安全用藥》教學設計【教材分析】《安全用藥》是濟南版初中《生物學》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六章第三節的內容。本節涉及的內容有家庭藥箱建立的原則、大眾用藥存在的問題,重點是安全用藥的方式、方法等。這些內容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通過學生熟悉的實例進行討論如何安全用藥,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通過讓學生收集和整理藥品說明書并進行討論,可以使學生在學習生物學知識的同時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讓學生了解處方藥與非處方藥的標志不同,學習安全用藥的常識性知識和改進衛生方面的不良習慣,培養學生關愛自己和他人健康的意識。隨著我國醫療事業的不斷發展,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藥品品種越來越多,藥物中毒、濫用藥物的現象也越發嚴重。加強教育,使學生具有一定的用藥知識,關注安全用藥,關注健康,珍愛生命顯得尤為重要。?《生物課程標準》指出“使每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夠使他們對今后的職業選擇和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人的一生中詢醫問藥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占的時間不少,學會合理的用藥可使人終身受益,這對于家庭都相當重要。【學情分析】七年級學生已有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在本節課的學習過程中要留給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的時間和合作探究的空間。對于藥品學生并不陌生,他們也有過不少生病后用藥的經歷,但是他們更多的是在醫生和家長的叮囑下用藥的,很少有人獨自去醫院或藥店有過買藥的經歷,而對于用藥前對于藥品說明書的使用也比較容易忽略,而藥品一旦使用不當會造成難以挽回的嚴重后果,所以非常有必要向學生普及安全用藥的知識。?????關于安全用藥的知識本身并不難,在教材中都是文字的描述,如果讓學生自學,學生往往感到枯燥乏味,安全用藥的重要性也容易被學生忽略。而本節課進行學生分組,通過觀看視頻,小組討論,小組比賽,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能更有效的讓學生掌握安全用藥的知識并應用于生活實際。【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區別處方藥和非處方藥。?2.說出安全用藥的常識。3.針對不同情況,設計小藥箱。能力目標:1.培養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2.培養學生分享成果、交流協作的能力。3.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1.通過學習安全用藥,能夠主動為家庭準備小藥箱。2.通過了解用藥存在的危險性,樹立安全用藥的意識。【教學重點】概述安全用藥的常識【教學難點】合理設計、改善小藥箱【教學方法】1.教學方法:情境導入法、小組討論法。??2.學習方法: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本節課圍繞“如何安全用藥”,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一系列的教學情境,如案例解讀、說明書相同項目、用藥前關注說明書哪些信息、生活中常見的用藥錯誤現象等,組織小組討論、借你一雙慧眼、贈你一把鑰匙、我是小醫生等活潑、生動、有趣的學習活動,使學生主動參與、樂于動手、積極思考,讓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安全用藥的常識。【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準備】教師準備:課件、藥品說明書等學生準備:搜集家庭常用藥物的藥品包裝盒和說明書【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創設情景導入新課探究主題一:《處方藥和非處方藥》探究主題二:《安全用藥》案例解讀:案例1:?78歲的張女士因高血壓長期口服硝苯地平緩釋片(10?mg/片),每日2次每次1片,血壓控制良好。但近兩天因氣溫驟降,張女士感覺血壓明顯升高,加服了1片藥。9點鐘,張女士擔心血壓沒控制住,又碾碎1片硝苯地平緩釋片吞服。在第2次服藥后30分鐘,張女士出現頭暈惡心、心悸胸悶,繼而意識模糊,被家人送往急診搶救,才得知是由于短時間內連續服用了碾碎的硝苯地平緩釋片,破碎的劑型使較大劑量的硝苯地平突然釋放,誘發了心源性休克。案例2??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手術間,一位外科醫師要求以1%利多卡因加腎上腺素1:100000作為局部麻醉藥注射。護士配好藥物后,該醫師將藥物注入手術部位。注射后,患者立即出現心律失常,并最終導致心搏驟停。盡管采取了全面復蘇措施,但該患者最終死亡。?事件發生后的調查顯示,該注射器中所含的腎上腺素濃度為1:1000,而并非局部麻醉所用的1:100000。案例3邰麗華聾啞人舞蹈家,兩歲時的一次生病,注射了過量的鏈霉素針劑而喪失了聽力。據調查,我國現有的180萬聾啞兒童中,有60%以上是由于不合理用藥造成的;我國1000萬聾啞人中,60%-80%也與藥物不良反應有關。導入新課?第三節?安全用藥環節一:贈你一把鑰匙——打開健康之門閱讀教材P115——117,完成本環節內容。指導學生自學課本,及時點撥。環節二:借你一雙慧眼——巧識廬山真面目為保證人們安全、有效、方便地用藥,我國于2000年1月1日實施《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將藥品分為哪兩類?你知不知道處方藥和非處方藥的區別有哪些呢?同學們總結的很全面。古人云:“是藥三分毒”。藥物有防治疾病、維護健康的功效,但濫用或亂用藥物又會導致人體的不良反應,危害人體健康。通過以上的學習我們知道,無論是處方藥還是非處方藥,在使用之前,都應該仔細閱讀使用說明,結合生活經驗回想一下平時我們從非處方藥的說明書中我們可以獲得哪些信息?觀察你搜集到的藥品包裝盒上的標識并分析討論:1.你從此說明書中獲的哪些信息?哪些信息應引起我們的關注將有助于安全用藥??2.平時我們對藥物的保存都是怎樣做的?指導觀察藥品說明書上的內容。雙黃連口服液說明書???OTC【藥品名稱】品名:雙黃連口服液【主要成份】金銀花、黃芩、連翹,輔料為蔗糖。【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用于風熱感冒發熱、咳嗽,咽痛。【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支,一日3次。【注意事項】1.忌煙、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9.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規格】每支裝10毫升。【貯藏】密封,避光,置陰涼處。【包裝】玻璃瓶,每支裝10毫升,每盒10支【有效期】二年【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10920053【生產企業】XXX制藥廠【生產日期】2016年7月1日這位同學想的真周到,平時我們可能把未服用完的藥隨處亂放,如果家里有小孩的這樣做是非常危險的,因此我們盡量把藥物放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古人云:“是藥三分毒”藥物有防治疾病、維護健康的功效,但濫用或亂用藥物又會導致人體的不良反應,危害人體健康,所以我們盡量做到安全用藥,什么是安全用藥?下面我說一個實例你們來判斷一下這種做法對嗎?為什么?王大媽每到陰雨天就感到腰痛,兒女們勸她去醫院檢查,她總說:“沒關系,老毛病又犯了,吃點止痛藥就行了。”王大媽的這種做法對嗎?為什么???平時在日常生活中你知道還有哪些用藥誤區?你們知道的真多!同學們善于觀察總結生活經驗,將有利于更好的指導你們生活。環節三:我是小醫生——為健康保駕護航創設情景,談談感受:1.媽媽切菜時切到手,家里沒有創可貼,藥店又很遠,怎么辦?2.半夜拉肚子了,去買藥呢,藥店已關門了;去醫院呢,又太遠,還下著大雨,怎么辦?3.有冠心病的爺爺因激動發病了,沒有備用藥物,怎么辦?設計小貼士:1.家庭藥箱應具有針對性、實用性、急救性。2.置備家庭藥箱時,除了特殊人群的藥物外,一般均為非處方藥。3.考慮你或你的家人、朋友有沒有必須預備的特殊藥物。如:暈車、心臟病、過敏性體質等。4.要考慮旅行時可能發生的身體不適:如腹瀉、感冒、發燒、頭痛等;輕微內傷、出血、被蚊蟲叮咬、被蛇咬傷等。設置情境,提供素材,引導學生設計“小藥箱”:1.郊游藥箱——快樂旅程,有備而行王先生暑假準備帶妻子和兒子去泰山游玩,請為他準備一個旅行小藥箱。2.家庭藥箱1——感恩家人!小明同學的媽媽患有心臟病,請為他設計一個家庭小藥箱。3.家庭藥箱2——健康保障!芳芳一家與患有高血壓的爺爺一起生活,請為他設計一個家庭小藥箱。藥箱小貼士:由于家庭保存條件有限,而藥物也有一定的保質期,因此家庭用藥不宜多備,在保管上要按藥物說明書上所示的貯藏方法存放,經常查看、更換、確保家庭備用藥品的質量,保證用藥的安全。當發生了用小藥箱解決不了的疾病或意外傷害時,應及時到醫院或其他醫療部門治療。以上是我們這節課所學習的內容,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同學們總結的很全面,下面用一支安全用藥歌來結束我們這節課的內容。安全用藥歌家庭用藥雖方便,安全用藥請記牢。自購藥品多隱患,咨詢醫生不可少。先讀藥品說明書,說明內容要知曉。藥物劑量嚴規定,隨意增減都不好。家庭常備小藥箱,過期藥品不能要。話說是藥三分毒,吃藥養生不可靠。安全用藥做得好,治病康復不彎道。【達標檢測】案例解讀后有哪些感受?藥物有防治疾病、維護健康的功效。如果用藥不當會危害身體健康。?請回憶一下,自己或家人是否有過在生病時,沒有去醫院而直接吃藥的經歷?這樣做可以嗎?1.近八成感冒患者“吃錯藥”:很多人在感冒后為圖方便,就近買來一些清熱解毒的感冒藥服用。但感冒也有多種分型,如不對癥用藥,則適得其反。如果所患的是風寒感冒,而所用藥物卻是治療風熱感冒的,不僅起不到治療作用,反而使病情加重。2.不遵醫囑、盲目使用抗生素或吃藥減肥、看不懂藥品說明書……全國每日平均有6800多人“吃錯了藥”。3.據統計,我國每年5000多萬病人中,至少有250萬人入院治療與藥物不良反應有關,其中50萬人是嚴重不良反應。閱讀教材P115——117,完成教學案下列內容:1.必須憑借醫生的處方才可以購買使用的藥品是藥;不需要醫師處方,即可自行判斷、購買和使用的藥品是藥,簡稱。2.安全用藥是指根據病情需要,正確選擇藥物的品種、和。藥物說明書上一般都有主要成分、適應癥、、藥品規格、、生產日期、、生產廠家、貯藏條件等信息。3.郊游小藥箱配備的藥品應具有、和。觀察搜集到的藥品包裝盒上的標識,嘗試對藥品進行分類。生:藥品分為處方藥和非處方藥。生1:處方藥:是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才可調配、購買和使用的藥品。非處方藥:不需要醫師處方,可直接購買和使用的藥品。生2:我記得非處方藥的標簽有OTC標志。生3:處方藥是病情較重,需要醫生的診斷,另外服用時間較長,需醫生的指導。非處方藥是患者常見的或時令性的輕微的疾病。分組討論交流。生1:使用說明書中有藥物的名稱、成分、性狀適用癥、用法用量、藥品規格、注意事項、包裝、生產日期、有效期、貯藏條件等。生2:使用說明書中藥物的主要成分、適用癥、用法用量、藥品規格、注意事項、生產日期、有效期、生產廠家、貯藏條件等對于安全用藥都是十分重要的,用藥前應引起我們足夠的關注。生3:藥物大多需要存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而且要密封保存有些特殊的藥物還要冷藏保存。生4:我認為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放在兒童夠不到的地方。1.亂用止痛藥,嚴重可致死。2.維生素服用過量會變成“毒藥”。3.潤喉片當零食。4.亂用創可貼引發感染。5.家庭自備藥霉變過期仍服用。6.經驗主義:舊病復發憑經驗直接吃藥。7.兒童服用成人藥。8.濫用退熱藥9.濫用抗生素10.模仿他人用藥。11.認為中藥沒有不良反應。12.隨意增減藥物用量。13.糖水、飲料服藥14.一病多藥15.小病貴藥生:隨著生活程度的進步,人們也越來越關注本身的健康,許多家庭配備了家庭保健小藥箱;出門旅游過程中若出現水土不服、上吐下泄等情況,或是發生意外,就會影響大家的興致,事先準備一只旅行藥箱,也許會緩解燃眉之急。感恩家人,設計“小藥箱”:設計活動:選擇一種情境,置備藥箱。曬“藥箱”: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我意識到安全用藥的重要性,知道一些常見藥物的作用。明白是藥三分毒的道理,樹立科學用藥的觀念。祝同學們,安全用藥,家庭健康!1.“是藥三分毒”,以下關于安全用藥的說法,正確的是(??)A.藥物越貴療效越好B.服用劑量越大療效越快C.按醫囑服藥D.非處方藥可以隨便服用2.下列適用于消費者自我診斷、自我治療的小傷小病的藥品是(??)?A.中藥??B.西藥?C.處方藥D.非處方藥3.無論是處方藥還是非處方藥,在使用之前都應該(??)?A.聞聞藥品的氣味?B.嘗嘗藥品的味道?C.看看藥品的包裝?D.閱讀使用說明書4.假如你患了感冒,下列選藥和用藥你認為正確的作法是(????)A.選用價格高的藥B.加倍用藥量可以提前康復C.按說明服藥D.增加服藥次數,療效會更好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凡是藥都可以在藥房自行購買B.用藥必須用處方藥才安全C.非處方藥的藥效比不上處方藥D.OTC是非處方藥的簡稱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通過材料讓他們明確濫用藥物的危害,認識到安全用藥的重要性。????讓學生自學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課堂的參與率。挖掘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設計問題與生活實際相連,既增加了學生的興趣,又使所學知識得到鞏固和加強。利用學生熟悉的事件場景作為問題情境,啟發學生思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欲望。通過小組之間的競爭,培養生生之間的團結互助的精神。設計問題與生活實際相連,既增加了學生的興趣,又使所學知識得到鞏固和加強。鍛煉學生學習資料能力。學生通過小組合作,體驗成功和快樂。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反饋學習情況。學習成果也采取多種形式,增加課堂學習形式。通過設計小藥箱,使學生理解安全用藥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鞏固本堂課所學知識,加強記憶。【教學反思】????本節課是在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性學習、提高生物科學素養的教學理念下設計的,它改變了以往過分強調知識傳授的傾向,而將科學探究貫穿于整節課中,重點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整節課學生在動手中觀察,在觀察中學習,在學習中交流,在交流中共同提高,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科學探究能力、處理信息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知識的生成是一個主動探究的過程,我注重激發和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認真觀察、歸納總結、形成結論,主動建構和完善知識體系以此鍛煉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學態度。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力求做到:1、充分利用無形的課程資源——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生物科學信息進行課堂教學,落實“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教學思想。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從生活實際出發,又最終回歸到解釋生活中的問題,不僅活躍教學氣氛,更重要的是縮小了教材和生活的距離,同時使學生感到生物學的確是一門與生活、生產密切相關的學科。2、融進構建知識體系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的思想。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構建知識體系,學生能對所學知識有更進一步的理解,會澄清一些模糊的概念,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本節課的不足之處:我主要是按照自己的預設展開教學,缺乏對學生動態生成教學的設計。如果能讓學生自行設計旅行方案,效果會更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