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全民守法》教案教學基本信息課題全民守法學科思想政治學段:高中年級一年級教材書名:《政治與法治》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12月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點、難點【教學目標】1.結合不同社會主體遵守法律促進社會進步的具體事例,探究全民守法的內涵,理解全民守法要求我國公民依法行使權利、依法履行義務、依法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2.體會人們在法治國家的美好生活,明確全民守法的意義,闡釋推進全民守法要著力增強全民法治觀念,調動人民群眾投身依法治國時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教學重點、難點】1.全民守法的內涵與具體要求。這一問題既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本課的難點,需要從依法行使權利、依法履行義務、依法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等三個角度加以分析和學習。2.如何增強全民守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是本課的一個難點。教材并未展開論述如何增強全民守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讓學生從堅持黨的領導、弘揚法治精神、建設法治文化、充分發揮黨的基層組織、基層政權和各類社會組織在法治建設中的積極作用等四個方面加以分析和理解。教學過程(表格描述)教學環節主要教學活動設置意圖課堂導入閱讀并思考: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再次強調“全民守法”,并著重指出,“引導全體人民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四中全會上指出:“法治興則國家興,法治衰則國家亂。什么時候重視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時候就國泰民安;什么時候忽視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時候就國亂民怨?!?br/>如何準確理解全民守法?如何推進全民守法呢?從黨的會議的宏觀角度,引出全民守法這一話題,并引起同學們思考,全民守法的含義?繼續思考如何推進全民守法?講授新課閱讀材料:2016年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思考:誠信守法對市場主體有什么影響?引導同學們思考全民守法的內涵:是指所有的社會成員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的狀態。閱讀材料,討論問題:何某愛好彈鋼琴,退休后在家支起兩架鋼琴,除自己彈奏之外,還招了幾個學生,在晚上進行教學活動。此起彼伏的琴聲并沒有讓小區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反而成為影響鄰居休息的噪聲。在居委會、派出所多次協調未果的情況下,鄰居把何某告上了法庭。何某則認為自己是在合法行使權利。同學們請思考并討論:何某的行為是否侵犯了鄰居的權益?為什么?如果遇到類似情況,你會如何處理?以何某的事例引導廣大同學思考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首先,全民守法要求依法行使權利。其次,全民守法要求依法履行義務。閱讀事例開展討論,如何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老趙是一名建筑工人。臨近春節,老趙要求公司發放拖欠半年之久的工資,公司則以各種借口予以拒絕。老趙工作時,由于腳手架松動,不慎跌落受傷,被送進醫院救治。公司卻說這是老趙自己不小心造成的,拒絕支付醫藥費用。本案中老趙的哪些權利受到了侵害?他可以通過哪些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通過材料讓學生理解,依法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也是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之一。結合材料,談談如何在生活中推進全民守法。甲:經營者不能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乙:從國外旅游回來,不能把外國水果帶進中國。丙:禁止任何組織、個人制作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傳播淫穢、暴力、兇殺、恐怖、賭博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圖書、報刊、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以及網絡信息等。?。翰荒茉诠矆鏊鶖y帶管制刀具。引導學生深刻理解推進全民守法要著力增強全民法治觀念。閱讀材料,思考:如何破解“信訪不信法”的難題?2013年以來,黨中央大力推行涉法涉訴信訪工作改革,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依法處理涉法涉訴信訪問題的意見》。按照意見,各地實行了訴訟與信訪分離制度,把涉法涉訴信訪從普通信訪事項中分離出去,導入司法渠道,由司法機關按照法律程序處理。近年來,隨著司法改革的推進,涉法涉訴類信訪量不斷下降,越來越多的信訪群眾選擇司法渠道解決問題。使學生理解,要破解這一難題,要調動人民群眾投身依法治國實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尊法守法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覺行動。閱讀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的名言,思考如何全民守法與公民道德建設的關系。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主張:“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要推進全民守法要不斷加強公民道德建設。課堂小結通過課堂小結,總結本節課的知識,加深理解。(共40張PPT)全民守法高一年級思想政治全面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科學立法全民守法公正司法嚴格執法樹立權威良法善治執法過程依法辦事司法為公司法為民引導全體人民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法治興則國家興,法治衰則國家亂。什么時候重視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時候就國泰民安;什么時候忽視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時候就國亂民怨?!?br/>——習近平一、全民守法的內涵這一文件從總體要求、健全褒揚和激勵誠信行為機制、健全約束和懲戒失信行為機制、構建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協同機制、加強法規制度和誠信文化建設等五個方面,對我國社會誠信建設提出意見,為褒揚和激勵誠信行為,約束和懲戒失信行為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誠信守法的社會主體不僅收獲贊譽,還能贏得實惠和便利。比如企業連續三年無不良信用記錄,工商部門在辦理行政許可時,根據實際情況為其開通“綠色通道”;市場主體依法納稅、守信還貸,銀行予以信貸優惠和支持;電商誠信經營,互聯網商業平臺為其加注“誠信會員”標識。失信違法將會受到限制,比如有關部門和行業將那些有偷稅漏稅、違反合同、拖欠債務等嚴重失信行為的企業和個人列入“黑名單”,在信用評級、企業投資、銀行貸款、個人信用消費等方面出“黃牌”、亮“紅燈”,人民法院對失信被執行人限制高消費等,讓當事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一、全民守法的內涵全民守法是指所有的社會成員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的狀態。“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離婁上》“邦國雖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守,仍不能實現法治?!?br/>——亞里士多德何某愛好彈鋼琴,退休后在家支起兩架鋼琴,除自己彈奏之外,還招了幾個學生,在晚上進行教學活動。此起彼伏的琴聲并沒有讓小區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反而成為影響鄰居休息的噪聲。在居委會、派出所多次協調未果的情況下,鄰居把何某告上了法庭。何某則認為自己是在合法行使權利。1.何某的行為是否侵犯了鄰居的權益?為什么?2.如果遇到類似情況,你會如何處理?探究與分享思考:首先全民守法要求依法行使權利其次全民守法要求依法履行義務“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馬克思老趙是一名建筑工人。臨近春節,老趙要求公司發放拖欠半年之久的工資,公司則以各種借口予以拒絕。老趙工作時,由于腳手架松動,不慎跌落受傷,被送進醫院救治。公司卻說這是老趙自己不小心造成的,拒絕支付醫藥費用。1.本案中老趙的哪些權利受到了侵害?2.他可以通過哪些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探究與分享思考:第五十條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第五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勞動安全衛生制度……防止勞動過程中的事故,減少職業危害。第五十六條規定勞動者對用人單位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有權拒絕執行;對危害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行為,有權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2020年1月7日國務院公布《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第三條農民工有按時足額獲得工資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拖欠農民工工資。第十六條用人單位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應當依法予以清償。再次全民守法意味著依法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人民群眾維護自身權益,化解矛盾糾紛,需要通過法律渠道,運用法律手段,選擇最便捷、最適當的方式,從而減少糾紛解決成本,最大限度地維護自身權益。2019年12月30日,四川省司法廳召開四川省農民工維權十佳優秀案例評選活動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評出的四川省2019年度農民工維權十佳優秀案例。依法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可以通過和解、調節、仲裁、訴訟等方式進行。當事人可以根據矛盾糾紛的性質和類型選擇最適當的糾紛解決途徑,充分發揮不同糾紛解決方式在化解特定類型矛盾糾紛中的作用。全民守法全民守法要求依法行使權利全民守法要求依法履行義務全民守法意味著依法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二、推進全民守法圍繞“全民守法”這一話題,某班同學們展開討論。經營者不能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從國外旅游回來,不能把外國水果帶進中國。不能在公共場所攜帶管制刀具。禁止任何組織、個人制作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傳播淫穢、暴力、兇殺、恐怖、賭博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圖書、報刊、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以及網絡信息等。探究與分享1.推進全民守法,要著力增強全民法治觀念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進一步提出:“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增強全社會特別是公職人員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觀念,在全社會形成良好法治氛圍和法治習慣。”2017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的意見》首次明確國家機關為法治宣傳教育的責任主體。“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中國策”,將為全民普法提供制度保障。1985年以來,我國已制定實施了七個五年普法規劃,有力提高了全體公民的法律素質,增強了全社會的法治意識。包拯,北宋名臣,因其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以包拯的歷史原型為基礎,創造的各種話本、戲曲、影視作品深入人心。千百年來,存在于不少中國人心中的一種揮之不去的“青天情結”。在這樣的情節的背景之下,有些老百姓信“訪”不信“法”,遇事不是尋求法律的幫助,而是上訪、找政府、找領導。2013年以來,黨中央大力推行涉法涉訴信訪工作改革,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依法處理涉法涉訴信訪問題的意見》。按照意見,各地實行了訴訟與信訪分離制度,把涉法涉訴信訪從普通信訪事項中分離出去,導入司法渠道,由司法機關按照法律程序處理。近年來,隨著司法改革的推進,涉法涉訴類信訪量不斷下降,越來越多的信訪群眾選擇司法渠道解決問題。思考:由信“訪”不信“法”到遇事找法的轉變說明了什么?探究與分享法治信訪,把信訪納入法治化軌道,是破解“信訪不信法”這道難題的關鍵。2.推進全民守法要調動人民群眾投身依法治國實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孔子3.推進全民守法要不斷加強公民道德建設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把法治建設和道德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把他律和自律緊密結合起來,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加強公民道德建設,要深入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工程,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持久開展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的社會主義道德教育。推動全民守法要著力增強全民法治觀念要調動人民群眾投身依法治國實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不斷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本課小結全民守法全民守法內涵推進全民守法依法行使權利依法履行義務依法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增強全民法治觀念調動人民群眾投身依法治國實踐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全民守法》學習任務單【學習目標】1.結合不同社會主體遵守法律促進社會進步的具體事例,探究全民守法的內涵,理解全民守法要求我國公民依法行使權利、依法履行義務、依法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2.體會人們在法治國家的美好生活,明確全民守法的意義,闡釋推進全民守法要著力增強全民法治觀念,調動人民群眾投身依法治國時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課前預習任務】查閱以下法律和文件: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2017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的意見》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2020年1月7日國務院公布《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課上學習任務】思考并討論以下問題:1.權利有邊界嗎?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是什么?如何才能正確的行使權利?2.我們可以通過哪些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3.如何調動人民群眾投身依法治國實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后作業】“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保☉饑睹献印るx婁上》)。只有善德不足以處理國家的政務。只有法令不能夠使之自己發生效力。這個觀點強調()A.全民守法是建設法治國家的基礎B.完善法律是治理國家的首要前提C.嚴格執法才能真正實現依法治國D.國家治理要堅持法治和德治相結合【課后作業參考答案】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0619高一思想政治(統編版)-全民守法-1教案.docx 0619高一思想政治(統編版)-全民守法-2PPT課件.pptx 0619高一思想政治(統編版)-全民守法-3學習任務單.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