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考點21絲綢之路、玄奘西行、鑒真東渡、馬可波羅來華、鄭和下西洋絲綢之路1、絲綢之路是何時由誰開辟的?2、絲綢之路的起點和最遠到達的地方?3、這條商路上,向外輸出的主要是什么商品?4、絲綢之路的開辟產生了哪些影響?二、與西域的關系1、西域的范圍及概況2、張騫出使西域①目的:聯絡大月氏共同夾擊匈奴②概況:公元前138年,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21年,漢朝擊敗匈奴占領河西走廊,先后設立四郡。3.公元前60年,西域都護府的設立:新疆地區正式接受中央政權的管轄.絲路第一人——張騫③意義:加強了西域同漢朝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為西域歸屬漢朝中央政府創造了條件,也為絲綢之路的開辟奠定了基礎。兩漢時西域是指玉門關、陽關以西,包括今天的新疆以及更西的地區。西域的范圍及概況西域的概況漢武帝以前,西域小國林立,這里物產豐富,盛產稻、麥、葡萄等農產品,還產良馬和玉石,西域北部的一些國家,當時受到匈奴的控制。中國的絲和紡織品,從長安往西,經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內,運到西亞,再由西亞轉運到歐洲,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絲綢之路簡稱“絲路”長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中亞、西亞——歐洲漢族西域鑄鐵、開渠、鑿井等技術和絲織品、金屬工具等葡萄、核桃、良馬、地毯等這是漢時從西域傳入中原的幾種植物,分別是:葡萄、石榴、核桃、苜蓿。西方東方馬匹、皮毛、瓜果蔬菜、香料、藥材、珠寶、音樂、舞蹈、宗教------絲綢、瓷器、漆器、鐵器、冶鐵技術、蠶種和養蠶技術------友誼之道西域與中原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作用①絲綢之路是溝通中西交通的陸上要道,溝通了亞歐兩大洲。②是東西方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在古代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史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泉州China我國先后在1983、1992、1993年三次發行馬可·波羅金銀紀念幣。十年中三次為一位七百多年前出生的外國人發行金銀紀念幣,這在中國錢幣鑄造史中實屬罕見。1983年1992年1993年泉州港出土的海船泉州港的盛況反映了什么現象?元朝海外貿易的繁榮元代,許多來華貿易的蕃客留居下來,病逝于中國。在泉州,蕃客的墓碑幾乎到處可見。像左圖這樣阿拉伯文和漢文合璧的墓碑,泉州有很多。最為典型的一塊墓碑,一面刻著阿拉伯文的《古蘭經》和死者姓名,另一面用漢字刻有死者的兒子為父親寫的墓志銘。這說明了什么?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繁盛你能找出唐朝時與中國有交往的國家和地區嗎?1、唐與天竺(印度):①原因:②經歷:玄奘是時的高僧,他在研習佛教經典時,感到說法紛紜,無法解答,于是產生了去天竺求法的念頭。玄奘歷經艱難到達那里,在天竺游歷17年,遍訪有名的佛教寺院,并在佛學最高學府那爛陀寺游學,成為著名的佛學大師。那爛陀寺遺址玄奘西行(唐太宗)③貢獻:1、掌握佛教理論。2、翻譯佛經。3、撰寫歷史文獻《大唐西域記》。13次貞觀年間開始2、唐與日本:①遣唐使大唐國者,法式備定,珍國也,常須達。——《日本書紀》遣唐使吉士長丹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進行交流的使團。同來的還有留學生、留學僧。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歷法、書法藝術、建筑藝術以及風俗習慣等帶回日本。遣唐使船遣唐使印②鑒真東渡①時間:唐玄宗時。②經過:受日本僧人邀請,鑒真前后五次率眾渡海去日本,均告失敗。后來,鑒真雙目失明,但他矢志不渝,第六次東渡成功,受到日本天皇的隆重歡迎。③貢獻:鑒真留居日本十年,除傳播佛教外,還將盛唐的醫藥、建筑、雕塑、繪畫術和知識介紹到那里,成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話。2、唐與日本:鑒真用鼻嗅的方法,幫日本人辨別了很多藥物,日本藥商界奉他為始祖。精神品質?鑒真不辭勞苦、不怕困難、堅持不懈傳播中國文化的精神。鑒真盲目航東海,一片精誠照太清。舍己為人傳道藝,唐風洋溢奈良城。——郭沫若唐朝文化對日本的影響制度:三省六部制、均田制、租庸調制建筑:唐招提寺、平安京文字:平假名(草書)、片假名(楷書偏旁)服裝:和服(隋服、唐裝)節日:除夕、元宵、清明、中秋、端午、七夕、重陽等此外:茶道、花道、劍道、書法、中草藥等唐都長安日本京都白居易的詩尤為日本人喜愛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離は元に草、歳を栄枯——白居易玄奘與鑒真的功績比較同:致力于佛教的傳播,為佛教的傳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異:玄奘到印度求取佛經,將印度佛教文化帶回中國,《大唐西域記》記述了天竺的佛教、歷史、地理與風土人情。鑒真是將中國的佛法、醫藥、建筑、雕塑、繪畫等傳到日本。材料一:大唐國者,法式備定,珍國也,常須達。——《日本書紀》材料二:隋唐對外交往活躍……唐政府鼓勵各國商人到中國貿易,允許他們長期居住。——《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材料三:唐朝國力強盛,經濟文化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唐朝開放、寬容的對外政策。唐朝對外交通發達。為什么唐朝時對外交往如此繁盛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