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考點36評析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初期政治、經濟、外交領域的偉大成就和艱辛探索注:88.8%的工業投資用于制造生產資料的重工業,輕重工業投資比為1:7.3。1953年開始,我國經濟建設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一、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的偉大成果1.制造業迅速發展“一五”計劃的成就(總結)2.交通運輸業成績喜人3.各項指標大幅度超額完成4.工業門類齊全,布局改善1957年底,“一五”計劃超額完成,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私有制經濟為主公有制經濟為主注:1.個體經濟包括農業、手工業。從1952年到1956年,我國國民經濟結構發生了什么變化?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變化?變化的影響是什么?通過對農業、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三大改造,生產資料從私有制變為公有制,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建立一、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的偉大成果農業互助組圖片反映了三大改造的哪些內容?中共八大時間:_______內容:①宣告了__________建立;②分析了________的變化;③提出了黨在今后的根本任務—以________為中心。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1956社會主義制度主要矛盾經濟建設奠定了社會主義建設良好的開端一、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的偉大成果1954年第一屆人大召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奠定基礎1972尼克松訪華,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關,發布《中美聯合公報》1971中國代表團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看圖說史1955年亞非會議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上圖反映了20世紀50-70年代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典型特點是什么?年代工農業生產總值20世紀50-70年代中國工農業生產總值變化圖年代工農業生產總值52年 57年 60年 66年 71年 73年 75年20世紀50-70年代工農業生產總值變化圖58年后為什么會出現經濟發展又下降趨勢?“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提出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急于求成,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律。加上當時自然災害嚴重等原因年代工農業生產總值52年 57年 60年 66年 71年 73年 75年60年后為什么會出現經濟發展又上升趨勢?20世紀50-70年代工農業生產總值變化圖調整國民經濟各方面的比例關系,主要是調整農業、輕工業和重工業的比例關系,調整積累與消費的比例關系。……鞏固,指國民經濟發展中所取得的經濟成果,肯定已有的成績,并使其向縱深發展。充實,指以少量的投資來充實一些部門的生產能力,使其成龍配套,以便收到更大的經濟效果。提高,指提高產品質量,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國民經濟調整八字方針:1961年影響:到1965年,國民經濟調整的任務基本完整,工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呈現出物價穩定、市場繁榮的新面貌。年代工農業生產總值52年 57年 60年 66年 71年 73年 75年66年后為什么會出現經濟發展又下降趨勢?20世紀50-70年代工農業生產總值變化圖文化大革命材料:文革期間,我國國民經濟損失約5000億元。這個數字相當于建國30年全部基建投資的80%,超過了建國30年全國固定資產的總和。何沁《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文化大革命”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它的發動,有復雜的社會歷史原因。社會主義國家的歷史很短,我們黨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沒有完全搞清楚,因而在探索中走了彎路。文革期間的科技成就1967年成功爆炸第一顆氫彈1970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秈型雜交水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