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章 §2.3 氧氣(第1課時)班級 學號 姓名一、學習目標: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2、通過對比實驗,讓學生知道制取氧氣時二氧化錳是一種催化劑,并了解催化劑的特點3、通過實驗裝置,讓學生了解實驗儀器、裝置的連接以及實驗過程中的注意事項4、通過課外實驗,讓學生了解排水法收集氣體的方法。二、課前預習:1、液化空氣的方法分離空氣中的氧氣需要 的壓強和 的溫度,在實驗室里很難完成2、實驗室中可以利用 、 、 等物質來制取氧氣。3、二氧化錳在分解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實驗中起到了 的作用,從而 了過氧化氫的分解速度。4、過氧化氫分解制取氧氣的文字表達式:5、 氧氣可以用 方法來收集,說明氧氣是一種 的氣體。三、課內導學:1、液化空氣(低溫高壓):分離空氣中的 和 。2、實驗室制取氧氣(分解過氧化氫H2O2或加熱分解高錳酸鉀)活動1:分解過氧化氫制取氧氣1.取三支潔凈的試管(1)向第一支試管中加入少量過氧化氫溶液,你觀察到的現象是:(2)向第一支試管中加入少量過氧化氫溶液,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錳粉末,你觀察到的現象:(3)向第一支試管中加入少量過氧化氫溶液,再加入一小塊豬肝,你觀察到的現象是:2.當上述第二和第三支試管中加入有關物質后,在試管中伸入帶火星的木條,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 ,推測從第二和第三支試管中放出的氣體可能是 ,二氧化錳和豬肝的作用是 ,比較上述三種方法,其中更適合于在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是 。并說出你的理由:3.分解過氧化氫制取氧氣(1)區分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2)認識儀器:① ②③ ④ ⑤①中裝有 ,②中裝有(3)過氧化氫分解制取氧氣的文字表達式:(4)收集氧氣的方法是 法,而排水法是收集微溶于水或難溶于水的氣體,說明氧氣是一種 于水的氣體(不易溶、易溶)(5)怎樣檢驗收集的氣體為氧氣?(6)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前,應注意檢驗裝置的氣密性先將導管伸入水槽中后,用手握住發生裝置一段時間后,觀察是否有少量氣泡產生。若有,則表示氣密性良好。(7)當實驗時,不要立即收集氣體,待氣泡 冒出的時候,再進行收集。3、認識催化劑(閱讀小資料:催化劑)(1)催化劑可以 化學反應的速度。二氧化錳使過氧化氫的分解速度大大的 了(2)某一類催化劑只能催化特定的化學反應(3)將實驗后的二氧化錳烘干后稱其質量,發現所得的質量與所加二氧化錳的質量一樣而且該二氧化錳能繼續催化過氧化氫,沒有影響其本身的化學本質。結論:催化劑在指在化學反應中能 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的 ,而本身的 和 在反應前后均不改變。四、當堂訓練:1.實驗室中制取氧氣可用過氧化氫、 、 等物質。過氧化氫俗稱,通常是 色的液體,用它制氧氣的化學反應用文字表達為。為了加快(改變)其反應速度,可在過氧化氫 溶液中加入少量 色的二氧化錳作 。2. 圖2—1是實驗室制氧氣的裝置圖。寫出儀器名稱: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3.圖中的氣體收集方法叫 ,適合于收集________或________的氣體。剛開始滴入過氧化氫溶液,就馬上收集氣體,此時收集到的氧氣_______(填“很純凈”或“不純凈”),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是 ( )A. 加快化學反應的速率 B. 減慢化學反映的速率C. 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 D. 使不能反應的物質發生化學反應5.實驗室不用分離液態空氣制氧氣,主要原因為 ( )A. 制取太慢 B. 需要低壓、低溫條件,實驗室難以實現C . 原料不易得到 D. 制相同體積的氧氣成本太高6.證明氣體瓶內氧氣已收集滿的方法是 ( )A. 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到集氣瓶底部 B. 把帶火星的木條放到集氣瓶口C. 把燃燒的木條放到集氣瓶口 D. 在集氣瓶口聞氣味五、課后反思:液化空氣法:條件苛刻, 溫 壓二氧化錳氧氣 反應文字表達式:過氧化氫 氧氣+水實驗室制法: 法收集:氧氣是一種微溶于水的氣體催化劑:改變了反應速度,但在反應前后催化劑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六、課后作業:1.下列物質中不宜用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是( )A.氯酸鉀 B.空氣 C.空氣 D.過氧化氫2.將空氣液化的條件是( )A.高溫高壓 B.高溫低壓 C.低溫高壓 D.低溫低壓3.實驗室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裝置,如圖所示,當過氧化氫滴入錐形瓶中時,錐形瓶中的氣體的壓強( )A.大與大氣壓 B.小于大氣壓C.等于大氣壓 D.無法確定4.上題圖中錐形瓶中放入的二氧化錳的作用是 ( )A.直接與過氧化氫反應 B.分解后放出其中的氧氣C.使過氧化氫緩慢分解 D.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速度5.可用排水法收集的氣體應具備的性質是( )A.密度比水小的多 B.沒有刺激性的氣體 C.難溶或微溶于水 D.完全不溶于水6.有三支相同的試管,甲中放少量的二氧化錳,乙放入一小塊豬肝,丙是空的。(1)分別向三支試管中加入2mL 過氧化氫溶液,觀察到的現象是:甲: 乙: 丙:(2)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三支試管,能使木條復燃的是(3)在此實驗中二氧化錳的作用是 ,豬肝的作用是(4)比較甲與丙、甲與乙可得出的結論是7.吃米飯多嚼會覺得甜,這是唾液中的 ,使米飯中的淀粉轉化成了 的緣故。8.收集氣體的方法除了用排水法以外,氣體密度比空氣小的還可用向下排空氣法,氣體密度比空氣大的也可用向上排空氣法,如圖2-2所示。空氣在標準狀況下的密度是1.293g/L,下表中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的氣體是( )9.拒報導,我國科學家經10余年攻關努力,在被稱為“第四代催化劑”的納米金屬簇催化劑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提出用高分子保護方法制備納米級金屬膠體的新理論,找到了破解提高納米金屬簇催化效率這一世界難題的技術路徑,為金屬簇催化劑的加工業應用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施方案。催化劑的研究一直是各國科學家技術競爭的主要領域,而在催化劑的研究中,如何提高催化劑效率則是這一競爭的核心問題。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催化劑顆粒達到納米級時會表現出獨特的效應,從而導致催化火星和選擇性的飛躍。對催化劑來說,很重要的一個指標是導致催化活性和選擇性飛躍的是催化劑的顆粒必須達到 級。10.人體是一個復雜的“化工廠”,在這個“化工廠”里,同時進行著許多互相協同配合的化學反應。這些反應只能在體溫條件下溫和地進行,還要求有較高的速率。這就要靠一類特殊的蛋白質-----------酶的作用酶是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質,對于許多生物體內進行的復雜的放應具有很強的催化作用。 酶作催化劑,其條件溫和,即不需加熱;反應快,效率高;催化專一性,如淀粉酶只對淀粉的水解起催化作用。(1)你認為在哪一溫度范圍內酶的活性最強(即催化效果最好)(2)淀粉酶能否對蛋白質水解起催化作用?第二章 §2.3 氧氣(第2課時)班級 學號 姓名實驗室制取氧氣一、學習目標:1、初步學會實驗室利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裝置的裝配、連接方法和氣密性檢查。2、通過生活中的例子了解氧氣的物理性質3、通過活動,了解氧氣的化學性質4、通過對不同性質的比較,區分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二、課前預習:1、氧氣可以用哪些方法來收集? , 。2、物質的性質一般可以分為 和 ,不通過化學反應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叫 ,通過化學反應才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叫 。3、氧氣是一種 色、 味, 質量的 體,密度比空氣 , 溶于水,這些是氧氣的 性質。三、課內導學:氧氣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質,它具有廣泛的用途,如急救病人、電氧焊、煉鋼、登山、潛水等都需要較為純凈的氧氣,如何制取氧氣?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空氣中含有氧氣和氮氣,可以用液化空氣的方法分離空氣中的氮氣和氧氣。但需要加壓和降低到很低的溫度,這在實驗室是很難作到的。因而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一下如何在實驗室制取氧氣。一、利用高錳酸鉀制氧氣:1、藥品: 2、原理: (表達式)3、裝置:發生裝置包括A 、B 和C 等儀器;收集裝置包括D 、E 和F 等儀器。(寫名稱)4、 操作步驟:(1)檢查裝置氣密性 :①先把 插入水中,②再用 握緊容器外壁;判斷裝置不漏氣的依據是:導管口有氣泡放出。(2)將高錳酸鉀粉末用 裝入大試管,并在試管口處放 ,用 塞緊試管。(3)將試管固定在 上,試管底部 試管口;(4)點燃 ,先將試管 ,然后 ;(5)用 或 收集氧氣;(6)集滿氧氣后, 在實驗臺上,先 ;(7)再 。5、 注意事項: (1)藥品要 在試管底部均勻受熱;試管口要略向 傾斜;為什么?( )鐵架臺的鐵夾要夾在試管的距試管口 處。(2)排水法收集氣體時,當 時,開始收集氣體,否則 ;當 時,證明已經收集滿氣體。(3)收集到的氧氣應 放在桌面上,因為 ,而且要蓋上玻璃片。(4)酒精燈內的酒精量應小于 ,加熱時要用酒精燈的 焰。(5)如果實驗后發現水槽中的水變成了紫紅色,可能原因是: (6)停止加熱時,先 ,再 。否則,(7) 氧氣的收集方法:① 向 排空氣法;因為 ② 法,因為 。(8)氧氣的檢驗方法:用一根 的木條伸入待測氣體中,如果木條 ,證明該氣體是氧氣。(9)氧氣的驗滿方法:用一根 的木條放在集氣瓶 ,如果 ,證明 二、氧氣的物理性質1、結合生活經驗,小組討論氧氣的物理性質氧氣有顏色嗎? 氧氣的密度怎么樣? 略大于空氣氧氣是什么狀態? 氧氣的水溶性怎樣?氧氣有氣味嗎? 其他結論1:氧氣的物理性質1) 色、 氣味的氣體。2)密度比空氣 ,1.429克/升。3)水溶性: 。結論2:這些不需要通過化學反應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我們稱之為 性質,如:顏色、狀態、氣味、味道、密度、水溶性等。2、活動:怎樣才能檢驗一種氣體是否是氧氣氮氣的物理性質:氮氣是一種 色 味的 體,密度比空氣略 , 溶于水問題:一瓶空氣、一瓶氮氣和一瓶氧氣怎樣才能把他們區分開?方案:將帶火星的木條分別伸入三個集氣瓶中,觀察所發生的現象猜想:實驗現象:在空氣中: 在氮氣中: 在氧氣中:結論:氧氣能夠使帶火星的木條 ,我們可以用它來檢驗氧氣。 像這些需要通過化學反應才能表現出來的性質,我們稱之為 性質。三、氧氣的化學性質活動:鐵絲、蠟燭等分別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實驗藥品和器材:細鐵絲、木炭、蠟燭、硫磺、氧氣、細沙或水、火柴酒精燈、集氣瓶、燃燒匙、鑷子觀察要點:反應物的狀態和顏色,物質在空氣中和氧氣中燃燒分別有什么現象,有什么生成物產生以及它的狀態。觀察實驗,并完成下列表格實驗 主要產物 現 象在空氣中 在氧氣中鐵絲燃燒木炭燃燒蠟燭燃燒硫磺燃燒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文字表達式:碳(C)+ 氧氣(O2)二氧化碳(CO2)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文字表達式:鐵(Fe) + 氧氣(O2)四氧化三鐵(Fe3O4)蠟燭在氧氣中燃燒文字表達式:石蠟+ 氧氣(O2)二氧化碳(CO2)+ 水(H2O硫磺在氧氣中燃燒文字表達式:硫磺(S)+氧氣(O2)二氧化硫(SO2)討論:為什么鐵絲在點燃前要在氧氣瓶的底部裝有一些細沙或水?結論:氧氣能與許多物質發生反應,如氧氣能與木炭、硫磺、蠟燭等 反應,同樣也能和鐵等 反應,而且反應程度比較劇烈,產生光和熱,因此氧氣是一種 的非金屬 。提問:為什么物質在氧氣中反應比在空氣中燃燒更劇烈呢?四、氧氣的用途(1)供給呼吸:醫療上急救病人,登山、潛水、航空、宇航提供呼吸(2)支持燃燒:煉鋼、氣焊與氣接、液氧炸彈、火箭助燃劑四、當堂訓練1.氧氣的下列性質中,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 )A.無色無味 B.常溫下是氣體C.密度比空氣大 D.能使帶有余燼的木條復燃2.能區別氧氣和氮氣的方法是 ( )A.聞氣味 B.看顏色C.看能否溶于水 D.將帶有火星的木條分別插入兩種氣體中3.水通電可以分解成氫氣和氧氣,這是水的 ( )A.物理性質 B.化學性質 C.狀態變化 D.汽化現象4.硫磺在氧氣中燃燒時,觀察到的現象是 ( )A.生成濃厚的煙 B.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C.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D.劇烈燃燒,發出白光5.下列物質在氧氣中燃燒時,生成黑色國體的是 ( )A.木炭 B.鐵絲 C.蠟燭 D.硫磺6.下列有關氧氣的化學性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氧氣是一種不活潑的非金屬單質 B.氧氣只能與金屬發生反應C.氧氣只能與非金屬發生反應 D.氧氣是一種活潑的非金屬單質7.物質的物理性質有 、 、 、 、 、 等,物理性質不需要通過化學反應就能表現出來8.實驗室制取氧氣時,裝藥品的大試管口應 ( )(A)朝下 (B)朝上 (C)略向下傾斜 (D)略向上傾斜9.實驗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需將導氣管伸入盛滿水的集氣瓶,這個操作應在( )(A)加熱固體藥品前 (B)與加熱固體藥品同時(C)開始有氣泡放出時 (D)氣泡連續并均勻放出時10.在實驗室里,我們通常用加熱 或用和 混和的方法來制取氧氣。由于氧氣 溶于水,因此可以用 收集;又因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 ,因此又可以用 法收集。五、學后反思:六、課后作業:1、下列有關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固體藥品應平鋪在試管底部 B. 酒精燈里的酒精的量不能超過其容積的三分之二C.應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 D.用排水集氣法收集氧氣時先停止加熱,再從水中取出導管。2、在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受熱分解制氧氣時,試管口略微向下傾斜的原因是( )A.氧氣的密度大,易導出 B、防止藥品中水分揮發在試管口冷凝倒流,導致試管炸裂C、試管底部高,便于加熱 D.可以產生較多的氧氣3、下列變化是化學變化的是( )A.工業上分離空氣制取氧氣 B.冰融化成水C.高錳酸鉀受熱分解 D.汽油揮發4、下列物質中含有氧氣的是( )A、二氧化錳 B、過氧化氫 C、空氣 D、高錳酸鉀5、如下圖所示的裝置中,其中收集氧氣時可選用(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①和⑤6、某氣體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則該氣體具有的物理性質( )A.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密度大 B.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密度小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密度大 D.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密度小7. 下列氣體中,不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的氣體是( )A.氧氣 B.氫氣 C.二氧化碳 D.甲烷標準狀況下密度 1.429克/升 0.089克/升 1.978克/升 0.714克/升在水中的溶解性 不易溶于水 難溶于水 能溶于水 難溶于水8、如圖所示,過氧化氫(H2O2)在催化劑二氧化錳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氣。下列現象正確的是 ( )A.氣球脹大,紅墨水左移 B.氣球縮小,紅墨水右移C.氣球脹大,紅墨水右移 D.氣球縮小,紅墨水左移9、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時,驗滿的方法是 ( )A.看集氣瓶周圍是否有氣泡冒出B.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看是否復燃C.用燃燒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看燃燒是否更旺D.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看是否復燃10.右圖是小涵同學在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裝置,指出圖中錯在哪里、錯誤的后果及改正方法。5.物質的化學性質是指通過 才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如 等。6.乙炔在氧氣中燃燒產生的高溫可用于 ,液氫在液氧中燃燒可產生巨大的能量,故液氫可用做 。7.下列關于氧氣性質的敘述錯誤的是( )A.氧氣具有可燃性 B.標準情況下,氧氣的密度略大于空氣C.氧氣不易溶于水 D.通常情況下,氧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8.下列關于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現象的描述錯誤的是( )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有黑煙生成B.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有黑色固體生成C.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瓶壁有水霧出現D.紅磷在氧氣中燃燒,有大量的白煙生成9.將帶火星的木條插入一瓶無色的氣體中,木條復燃。說明瓶中的這種氣體可能是( )A.氮氣 B.氧氣C.空氣 D.二氧化碳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氧氣是一種可燃物,可以作燃料B.液氫既液態的氫氣,可用做航天飛機的燃料C.乙炔能在氧氣中燃燒產生高溫,這是乙炔的物理性質D.氧氣能供人呼吸,這是氧氣的物理性質之一11.下列現象可用氧氣的物理性質解釋的是( )A.白磷在40℃時即可燃燒,烈日下白磷不經點燃就可燃燒B.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C.實驗室制取氧氣時,最好用排水法而不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D.氧氣可以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12.要除去密封容器內空氣中的氧氣,并不混入其他氣體,可燃物應選用 ( )A. 硫 B. 木炭C. 磷 D. 蠟燭13. 1777年舍勒在《火與空氣》一書中指出:空氣由兩種物質不同的"火空氣"和"濁空氣"組成,其中"火空氣"可以幫助燃燒,維持生命.下列物質不能與"火空氣"發生反應的是 ( )A. 木炭 B.石蠟 C. 水 D. 酒精14.實驗操作時,我們要注意許多細節問題,如:(1)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放出大量的熱,能使鐵絲熔化。所以,在做鐵絲在氧氣中的燃燒實驗時,集氣瓶底要放少量水或沙,這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集氣瓶內必須先盛滿水,在水槽中倒置后,瓶中不留氣泡。這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過氧化氫制氧氣時,分液漏斗中的過氧化氫水溶液必須緩緩地滴入錐形瓶中。這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通過燃燒除去密閉容器中的氧氣,且不產生其它氣體,可選用的物質是( )A、紅磷 B、蠟燭C、木炭 D、煤16、下列物質在氧氣中燃燒時,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的是 ( )A、鎂帶 B、紅磷C、硫粉 D、鐵絲17、做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操作或現象不正確的是 ( )A、先在酒精燈上加熱細鐵絲B、盛氧氣的集氣瓶底沒有水或沙子C、生成物為黑色固體D、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5.18、A—E是描述一些物質在氧氣中燃燒時發生的現象,選擇正確的序號填在后面的括號內(1)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 ) (2)硫在氧氣中燃燒。 ( )(3)碳在氧氣中燃燒。( )A.發出白光 B.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 C、火星四射D、有水霧生成 E.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19、現有A、B、C、D四種物質。A是無色無味的氣體,B在A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熱,同時生成一種黑色固體C。D是一種無色的氣體,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試判斷A、B、C、D各是什么物質,請將答案填在空格內:A是 ;B是 ;C是 ;D是 。20、閱讀下面科普短文,然后回答問題。臭氧在通常狀況下是淡藍色,有魚腥臭味的氣體。臭氧不穩定,一旦受熱極易轉化成氧氣,并放出大量的熱。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氣強得多。臭氧層能吸收太陽輻射中的大量紫外線,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線的傷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護層。超音速飛機排出的廢氣中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氣體,家用電冰箱中的制冷劑“氟里昂”等對臭氧層有很大的破壞作用,會使臭氧層形成空洞,從而使更多的紫外線照射到地球表面,導致皮膚癌的發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設想。氧氣和臭氧是不是同種物質?(2)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盛有臭氧的集氣瓶中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什么?[ (3)應采取什么方法保護臭氧層? 。 第二章 第三節 氧氣(第3課時)(一)學習目標1、能比較燃燒、緩慢氧化的異同點。2、了解燃燒的條件。3、根據燃燒條件明確滅火方法。4、了解火災自救的一辦方法。(二)課前預習:1、燃燒是指可燃物跟氧氣發生的一種 、 、的 反應。可燃物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叫 。2、燃燒需要三個基本條件: 、 、 。缺少其中的任何一個條件,燃燒都 (填“能"或“不能”)發生。3、滅火的方法有: 、 、 。4、常用的滅火器有 、 、和 。當圖書館、檔案室等處發生火災時,可以用 滅火器滅火。(三)課內導學一、燃燒和緩慢氧化1、燃燒的概念:燃燒是指可燃物跟氧氣發生的一種 、 的氧化反應。2、燃燒的條件P571)用坩鍋鉗或鑷子夾取分別蘸有酒精、水的小棉花球放到酒精燈火焰上片刻,觀察實驗現象 。2)用坩鍋鉗或鑷子分別夾取干的、蘸有水的小棉花球,放到酒精燈火焰上片刻,觀察實驗現象 。點燃酒精燈,再小心地蓋上酒精燈帽,觀察實驗現象。 。總結燃燒必須同事滿足三個條件:一是要有 :二是要有 :三是要達到 。3、緩慢氧化:1)概念:速率比較緩慢的氧化叫緩慢氧化。如生物呼吸、鋼鐵生銹都是緩慢氧化。(氧化反應就是物質與氧發生的反應。)2)緩慢氧化的特點:速率緩慢,不 但 。4、燃燒和緩慢氧化的比較:相同點:都是 反應,都能 熱。不同點:緩慢氧化速率緩慢,不能 ,燃燒反應速率劇烈,能 。滅火的一般方法根據可燃物燃燒的條件可知滅火的一般方法: 。 。生活中發生火災時常用水來滅火,其理由是: 。 。議一議 下列情況著火時該怎么辦?并說出以下滅火方法的原理。燒菜時油鍋著火怎么辦?建筑物著火怎么辦?文件檔案、精密儀器著火怎么辦?想一想 水是否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滅火?常見滅火器介紹常見滅火器有 、 、 、 。當圖書館、檔案室等處發生火災時,可以用 滅火器來滅火。火災自救發生火災時,要保持鎮定,先 ,然后 。如果火勢擴散,應盡快通知家人和鄰居設法離開現場,沿途要關上大門,以 ,切勿乘電梯以免 。。如果無法離開現場,應采取下列措施:室內濃煙密布時,應 在地上爬行及用 掩住口鼻。用 等物品塞住門和窗戶的縫隙,以免濃煙嗆人。打開 ,呼救。當堂訓練燃燒需要三個基本條件: 、 、 。缺少其中的任何一個條件,燃燒都 (填“能"或“不能”)發生。2.滅火,即不讓燃燒繼續發生,可采法有 。森林嚴禁用火,一單森林著火,滅火的方式多種多樣。請你根據下列所給的滅火方法,說明相應的滅火原理。有水源的地方用水澆滅。原理: 。用鼓風機的強風吹滅。原理: 。用樹枝拍打將火打滅。原理: 。用飛機投放干粉將火熄滅。原理: 。在火場邊緣將樹木砍光,以防過火。原理: 。使白磷燃燒的最低溫度是40。C,紅磷燃燒的最低溫度是240。C.圖2-3中一小塊白磷a和少量紅磷b放在燒杯上方的薄銅片上,還有一小塊白磷c放在80。C的水中稍過一會兒,可看到現象是a ,b ,c ..(填"燃燒",或"不燃燒").如果用一根導管向白磷c吹空氣(與c接觸),則可看到的 ,通過上述實驗可知,白磷應保存在 .常用的滅火器類型: , , .課后反思燃燒需要三個基本條件: 、 、 。滅火的方法有: 、 、 。常見滅器有 、 、 、 。六.課后作業:1、燒菜鍋中的油著火,熄滅的最好方法是( )A、澆水 B、撒沙土 C、蓋上鍋蓋 D、使用滅火器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比在空氣中更旺,同時發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B、細鐵絲在氧氣里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鐵C、用燈帽蓋滅酒精燈火焰,其目的使酒精隔絕空氣而滅火D、要達到滅火的目的,一定要在隔絕空氣的同時,降低燃燒物的著火點3、1994年12月8日,在克拉瑪依友誼宮火災中,有288名中學生和37名教師葬身火海。為此,我們每個人都要懂得消防知識,學會逃生。如果遇上高層樓房的下層起火,火勢兇猛無法撲滅時,上層的人逃生措施正確的是( )①沿樓道迅速下樓;②用濕毛巾堵住口鼻;③匍匐前進,尋找安全出口;④封閉房門;⑤迅速轉移至陽臺,用繩索下墜;⑥跳樓。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4、下列不屬于燃燒條件的是( )A、可燃物 B、溫度C、氧氣(空氣) D、接觸面積大小5、酒精可以點燃,但放在敞口容器里的酒精并不會自行燃燒起來,這主要是因為( )A、容器里沒有空氣 B、室溫比酒精的燃點低得多C、酒精是一種難燃的物質 D、容器里的酒精質量太少6、下列物質中不屬于易燃易爆物的是( )A、氮氣 B、白磷 C、液化氣 D、汽油7、某人救火,身上的衣服被燒起來,這時可采取的方法是( )①跳入河中,或用自來水沖。 ②用被子將這個人裹起來③就地打滾 ④向這個人噴二氧化碳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8、酒精燈不能用嘴吹滅,而要用燈帽蓋滅,從滅火原理分析,這是( )A、降低溫度 B、消除可燃物C、隔絕空氣 D、降低酒精的著火點9、交通部門規定,乘坐車船時不能帶易燃易爆物品,鞭炮是禁止攜帶的物品之一,這是因為車子開動時( )A、鞭炮的著火點會升高B、鞭炮著火點會降低C、振動使鞭炮溫度升高,達到燃點引起爆炸D、鞭炮會損壞10、蠟燭火焰用嘴一吹就熄滅。關于火焰熄滅的原因,小明與小東各有解釋。小明認為:人吹出來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吹到火焰上,燈芯因缺氧而停止燃燒。小東則認為:人吹出來的氣中含有很多氧氣,不足以使火焰熄滅,火焰熄滅的主要原因是人吹出的氣流帶走了燈芯的很多熱量,從而使燈芯的溫度降低,溫度低于燃燒的最低溫度時,火焰就熄滅。你支持誰的觀點?談一談你的看法如何證明小東說的“人吹出來的氣中含有許多氧氣”?想一個簡單的實驗加以證明。有一個棉花倉庫起火,在消防車還未來到之前,很多人想取滅火,但倉庫管理員不準開倉庫門。你認為這位倉庫管理員的做法有沒有道理?說一說你的理由。當你在電影院、商場等人口密集的地方遭遇火災時,應怎樣自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