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土地改革統編版八年級下冊土地改革1950-·195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01認識土地改革的必要性,理解廢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義02掌握土地改革的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內容、土地改革的歷史意義。目標土改背景材料分析(為什么要土改?) 材料一:根據聯合國亞太事務委員會的統計,1949年中國人均國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僅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也遠遠低于當時整個亞洲44美元的人均收入。 材料二:中國原來的土地制度極不合理……這就是我們民族被侵略、被壓迫、窮困及落后的根源……這種情況如果不改變,中國人民革命的勝利就不能鞏固,農村生產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國的工業化就沒有實現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勝利的基本果實。——劉少奇《關于土地改革問題的報告》國情分析全國土改前 2.直接原因:新中國成立后,占全國三億多人口的新解放區還沒有進行土地改革,廣大農民迫切要求進行土改,獲得土地。 1.根本原因:舊中國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階級成分占農戶總數占有總耕地地主、富農不到7%50%以上貧農、雇農57%以上14%土改經過土地改革SWOT1950年至1952年底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依據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目的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內容地主階級農民剝削與被剝削平等地主階級占有絕大部分勞動成果農民自己占有勞動成果土地歸私人所有比較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農民土地所有制的異同產品分配不同點相同點土地占有者類別名稱地主階級與農民關系地主土地所有制農民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5.具體做法:沒收地主的土地,分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耕種;同時也分給地主一份,讓他們自己耕種。地主占有土地,自己不勞動或只有附帶勞動,主要靠地租剝削富農占有土地,也有租入土地的,自己參加勞動,但以剝削為其生活來源的一部分或大部分,雇傭勞動力剝削中農多數占有土地,也有租入土地的,主要靠自己勞動,不剝削他人,也不出賣勞動力貧農占有部分土地或沒有土地,需要租入土地耕種,出賣一部分勞動力,受剝削雇農一般全無土地,完全或主要以出賣勞動力為生農村階級成分的劃分標準特點:注意保存富農經濟,政治上中立富農。減少土改的阻力,從而有利于發展生產。土地改革中農民埋界樁斗爭地主土地改革完成:1952年底,除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全國大陸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農民分到地主的土地、農具、牲畜等土地改革結果迎來土改后第一個豐收年 土地改革后,農民分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1951年,全國糧食產量達到1.4億噸,比1949年增長26.9%。土改意義 材料一:時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書記的陶魯笳說:“農民得到了土地,我們的黨就得到了農民的擁護。全國農民擁護的事情,那個時候,沒有辦不成的。” 材料二:在屬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獲,這就是勞動農民翻身做主人的感覺。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1951年,中國糧食產量達到1.4億噸,比1949年增長26.9%。 由下面三則材料概括出土地改革的意義(1)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2)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 材料三:毛澤東也曾興奮地說:“我為新中國數萬萬農民獲得翻身的機會和國家獲得工業化的基本條件而表示高興表示慶賀。” 由下面三則材料概括出土地改革的意義(3)土地改革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1)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2)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土地改革經過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根本:封建土地制度阻礙農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原因直接:新解放區農民要求土地改革,獲得土地開始:1950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完成:1952年底,除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全國大陸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摧毀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意義課堂小結1.新中國實行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B.廣大農民缺乏生產工具、資金C.引導農民走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D.結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1953年春,土地改革完成后,農村的土地所有制是( )國家土地所有制B.農民土地所有制C.集體土地所有D.公社土地所有制AB當堂訓練 3.1952年全國的糧食產量比1949年增加49%,比歷史最高水平增加9.3%,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人民民主政權的建立 B.大規模農田水利建設 C.農業合作化運動開展 D.農村生產關系的變革D當堂訓練下課!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土地改革第I卷(選擇題)一、選擇題1.1951年1月,山東某農民領取了“土地房產所有證”,其法律依是()A.《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B.《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D.《中華人民共和國刑祛》2.“斗地主”現在己經成為喜聞樂見的群眾性游戲,使“地主”退出歷史舞臺的變革是A.三大改造B.土地改革C.改革開放D.文化大革命3.下列哪一項不屬于土地改革的意義A.廢除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B.農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C.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使農業生產迅速發展D.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4.新中國成立后,土地改革主要在A.邊疆地區B.老解放前C.少數民族地區D.新解放區5.某同學利用下面《李莊農戶構成變化表(單位:戶)》開展研究性學習。研究的結論應是年份雇農貧農中農富農新富農地主其他1948年861971161802721953年3743550407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B.第一個五年計劃順利實施C.農業合作化掀起高潮D.人民公社化運動大規模開展6.下列有關新中國建國初期的土地改革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消滅了地主階級,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B.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C.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D.徹底摧毀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沒有任何土地可以耕種7.欣賞下列“話劇”。農民對地主說:“你被消滅了。”地主對農民說:“你翻身當家了。”土地興奮地說:“我要換新主人了。”農民、地主、土地一起說:“一切都變了。”該“話劇”所反映的史實發生于A.1937一1945年B.1946—1949年C.1950—1952年D.1953—1957年8.1952年全國糧食產量比1949年增加40%,農業收入大大提高。廣大農民心情舒暢,文化事業也相應地得到發展,農村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這得益于A.土地改革的完成B.農業合作化C.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D.西藏和平解放9.下面是建國初期我國主要農產品產量表(單位:萬噸),其主要農產品產量變化的原因是種類1950年1951年1952年糧食132131436916392棉花69.2103.1130.4A.進行了土地改革B.成立了農業生產合作社C.開展了人民公社化運動D.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0.1950年新中國進行了一次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這次土地①解放了農村生產力②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③為國家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④廢除了封建土地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1.毛澤東曾興奮地說:“我為新中國數萬萬農民獲得翻身的機會和國家獲得工業化的基本條件而表示高興,表示慶賀。”其中,“國家獲得工業化的基本條件”指的是A.新中國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一五”計劃的完成D.“大躍進”運動的開展1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規定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B.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C.實現耕者有其田的社會理想D.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第II卷(非選擇題)請點擊修改第II卷的文字說明二、綜合題13.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舊中國土地情況大體來說,占鄉村人不到10%的地主和富農,占有70%--80%的土地,他們借此殘酷剝削農民。占農村人口90%的貧農、雇農、中農及其他人民,只占有20%--30%的土地,他們終年勞動,不得溫飽。材料二:敬愛的毛主席:我們祖祖輩輩做夢都想著有一天有自己的土地,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種,那有多高興……這個夢實現了……在自己的土地上出力勞動,勞動成果自己完全所得,這樣我們的勞動勁頭怎能不大呢?——遼寧農民給毛主席的一封信(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土地制度?(2)根據材料二說出中央人民政府為實現廣大農民的夢想所采取的措施。(3)根據材料一、二簡述中央人民政府采取該措施的重要意義?14.下圖是農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重新分配土地。據此完成:(1)農民為什么要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2)這幅圖片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農村的一次生產關系的調整。這次調整使生產資料所有制發生了怎樣的變化?(3)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該事件的歷史意義。參考答案1.B2.B3.D4.D5.A6.D7.C8.A9.A10.D11.B12.D13.(1)封建土地制度(2)土地改革(3)土地改革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翻身成為土地的主人。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14.(1)1950年,全國開始進行土地改革運動,沒收了地主的土地,分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耕種。(2)由地主土地所有制變為農民土地所有制。(3)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階級也被消滅;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這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也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分田地.mp4 土地改革.pptx 土地改革習題.doc 批斗地主.mp4 訴苦大會.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