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化學試題回顧備考策略一、認真研讀《考試說明》,加強備考的針對性。(一)、考試范圍與目標要求中招化學考試內容除了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外,重點考查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創新和實踐能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科學探究作為學習的內容和目標,不會孤立地進行探究方法的考查,而是將科學探究能力的考查落實在其他各主題的考查之中。(二)、復習中,要注意幾個變化:1、由“實驗現象和化學方程式的記憶”轉向“生活現象和實驗現象的說明和解釋”。2、由“純概念定義的背記、針對定義的關鍵字詞的是非判斷”轉向“利用概念分析和說明事實和現象”。3、由“每一個知識點孤立評價或人為綜合”轉向“對核心內容組塊進行整體考查”。4、由“化學計算追求形式化和數學化”轉向“用反應事實、化學概念和數學方法模擬解決真實的問題”。5、對“實驗操作的評價強調具體的規范和細節”轉向“在實驗中考察操作,強調操作的功能和目的”。6、由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具體步驟和注意事項的復述”轉向“能夠自己制取氣體并進行簡單的性質探究活動”。7、由“選擇題占較大比例” 轉向“解釋說明題、方案設計題、綜合應用題占相當比例”。(選擇題由12分減為10分,綜合應用題由10分增加為12分)8、由“單純文字形式呈現試卷內容” 轉向“既用文字又用圖表形式呈現內容”。二、注意知識歸納,加強系統備考。如:實驗現象歸類:“跟發光有關的實驗”、“有顏色變化的實驗”、“有沉淀產生的實驗”、“有氣泡產生的實驗”1、跟發光有關的實驗:燃燒時產生藍色火焰的實驗:一氧化碳和甲烷在空氣中燃燒。燃燒時產生淡藍色火焰的實驗:氫氣、硫粉在空氣中燃燒。燃燒時產生藍紫色火焰的實驗:硫粉在純氧中燃燒燃燒時發出白光的實驗:鎂帶在空氣中燃燒,蠟燭、木炭在氧氣中燃燒2、有濃厚白煙產生的實驗: 紅磷、白磷在空氣或氧氣中燃燒,鎂帶在空氣中燃燒也有白煙產生。三、復習“從易到難”, 注意備考的層次性:第一階段:高密度梳理基礎知識, 進行考點過關;第二階段:強化熱點、突破難點,進行專題復習;第三階段:模擬中考,實戰演習。(一)、第一階段:高密度梳理基礎知識,分考點復習;第一部分:物質構成的奧秘和物質的化學變化;第二部分:身邊的化學物質;第三部分:化學實驗與科學探究;第四部分:化學計算;第五部分:化學與生活1、應該注意的幾點:(1)防止“超標”學習,對已經不做要求或降低要求的內容,不要人為拔高。需要淡化的內容:酸堿鹽部分中有關反應規律的認識;離子鑒別如Cl-、SO42-的檢驗;明確不考的內容:單純的概念辨析題;電離方程式;用某些符號(a、b、c、m、n等)代替元素符號或化學式下角標進行代數推導的計算;多步連續反應的復雜計算;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跟第三種物質,在同一容器內同時發生反應的計算;有關晶體析出的較復雜計算;有關溶解度的復雜計算;過量計算;討論式計算等。(2)既要重視教材又要突破教材,要圍繞考點的內容、技能、方法進行逐一深化,并結合近幾年的中考試題進行剖析。例:把分別充滿紅棕色NO2氣體和無色H2的集氣瓶,按照右圖A、B兩種方式放置,然后把兩瓶中間的玻璃片抽,使兩瓶口密合在一起(不用振蕩),可觀察到A中兩瓶氣體的顏色很快趨于一致(兩氣體不反應),而B中需很長時間才能達到同樣的效果。不能由此現象直接得出的結論是( )A.分子是不斷運動的B.分子間有間隔C.氫氣的密度比二氧化氮的密度小D.分子由原子構成(二)第二階段:強化熱點、突破難點,分專題復習1、推斷題2、圖表圖像題3、實驗設計、探究題4、信息給予題5、開放式問答題第二階段主要是補充第一階段復習的缺口,進一步加強學生的能力訓練,幫助學生提高解題能力,掌握解題技巧。同時,瞄準近幾年出現的“信息給予題”、“實驗探究題”、“開放型問題”、“化學與STS”等試題類型,結合環境、能源、新科技等熱點問題,開闊學生的視野和思維,加大化學信息儲存量,培養學生快速準確地從題目所給材料中提取解題所需信息的能力。例、開封博物館展出的文物表面附有綠色固體物質。(1)如果讓你對出土的文物進行探究,你想探究的一個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報道引發了某校初三化學興趣小組學的關注,他們收集家中銅器表面的綠色固體,進行探究:提出問題:銅器表面附著的綠色固體物質是由哪些元素組成的?猜 想:查閱相關資料后,猜想綠色固體可能是銅綠設計實驗:A B C1.對試管內的綠色固體加熱,至完全分解,觀察到A裝置中綠色固體逐漸變成黑色,B裝置中固體變成藍色,C裝置中液體變渾濁。2.取少量加熱后生成的黑色固體于試管中,加入稀硫酸。觀察到黑色固體逐漸溶解,溶液變成藍色。3.取少量上述藍色溶液于試管中,浸入一根潔凈的鐵絲。觀察到鐵絲表面有紅色物質析出。實驗結論:綠色固體物質中含有_________等元素。表達與交流:1.上圖中標有a、b的儀器名稱是:a ___;b___。2.上述3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3.反應完成后,如果先移去酒精燈,可能出現的現象是什么 4.如果將B,C兩裝置對調,行嗎 為什么 四、研究中考命題,避免選題的盲目性。(一)、近年來中考化學命題有以下幾個特點:(1)指導思想明確,試題水平較穩定,實現穩中求新。(2)嚴格依據課程標準和化學學科基本特點。(3)著重體現雙基要求。(4)加強理論聯系實際,重視知識應用和能力考查(5)題量適中,試題有較大的覆蓋面。(6)題型基本穩定,逐步變化。(7)編排由易到難,形成梯度。(8) 重視實驗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的考查。(9)加強了對研究性學習課題的考查。(二)河南省中考試題的基本特點:1、側重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要知識點幾乎每年都考,隨之形成了每年必考的若干知識點和穩定的題型、題量,使試卷保持了連續性和穩定性。(1)、近三年頻考點:基本理論:物質的性質和變化;物質的構成;元素的化合價;物質的分類;化學反應類型;質量守恒定律身邊的化學物質:常見的元素及其化合物,如:O2、CO2、 Fe、NaOH、Ca(OH)2 、鹽酸 、硫酸、金屬活動性順序化 學 實 驗:基本操作;O2、CO2的實驗室制法;實驗探究化學計算:根據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 ;有關溶液的簡單計算(2)、熱點探究問題:氧氣的制法和性質以及催化劑的特征 、空氣中氧氣含量二氧化碳與水的反應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⑴探究CO2氣體與NaOH溶液是否發生反應⑵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程度的探究金屬的性質溶液的有關問題碳與氧化銅、氧化鐵反應后,對殘留固體的成分進行探究生石灰、熟石灰變質問題酸、堿使指示劑變色問題(1) 探究酸溶液中的哪種微粒使指示劑變色?(2) 探究堿溶液中的哪種微粒使指示劑變色?酸與堿發生中和反應,探究反應進行的程度:(1)恰好反應(溶液呈中性)(2)酸過量(溶液呈酸性)(3)堿過量(溶液呈堿性)鋁制品的氧化及與酸的反應2、穩中求變,變中出新。“穩”――主要體現在試卷的結構、內容、題型、 題量等保持基本穩定,全卷難度緩慢調整,從而使絕大多數考生能接受。“變”――主要體現在中檔題的數量有所增大,考查能力的力度有所增大,題目的靈活性有所增大,用現在的“靈活”代替從前的“難”,從而而使“死記硬背”、“題海戰術”的復習方法逐漸失效。“新”――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題目的情境新; (2)考查方式新。例1、某“果凍”產品包裝上的品名和配料如下:品名:AD鈣營養布丁。配料:① 水 ② 蔗糖 ③ 奶粉 ④ 乳酸鈣 ⑤ 檸檬酸 ⑥ 維生素A ⑦ 維生素D⑧ 食用調色素。請回答:該產品中屬于營養素的有(填編號)_______幼兒及青少年缺鈣會患______________,該產品中__________可以補充鈣元素。人體缺少配料中的___________,會引起夜盲癥。所以人體攝入營養要均衡。例2、閱讀下列報道,回答問題。據《家庭醫生報》報道,不少市售面粉添加叫做“吊白塊”的漂白劑,它在加熱時分解為甲醛和二氧化硫,這兩種物質對人體均有害。甲醛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易溶于水,對人體有中等毒性,長期接觸甲醛的人群,口、鼻、喉部及肺部腫瘤的發生率會增加。⑴吊白塊加熱時發生反應的類型是 反應。⑵甲醛的化學式為CH2O,它屬于 (填無機物或有機物)⑶甲醛的物理性質是 。例3、某學生在網上學習時獲得信息:在沙漠高溫灼烤下,沙粒中含有的少量的碳酸鈣會發生反應:CaCO3 == CaO+CO2↑,含有這類沙粒的“沙塵暴”可中和酸雨。請回答:⑴“沙塵暴”中能中和酸雨的物質的化學式是 。⑵若該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硫酸,則中和酸雨的化學方程式為: 。(三)選題的原則:1、杜絕偏題、怪題和人為編造的繁難試題,杜絕‘死記硬背’的題。2、夯實基礎與探究創新并舉;解決問題與活動操作并舉;能力考查與熱點問題相結合;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考查和社會問題、科學問題、實驗問題的解決相結合。例1、“文房四寶”中的徽墨、宣紙、歙硯是享譽中外的文化瑰寶,徽墨是由松枝不完全燃燒生成的煙炱加工制成的,用其寫字作畫永不變色。徽墨中主要成分的化學式是________;有人認為歙硯由大理石加工而成的,用實驗證明硯臺中是否含有(CaCO3)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宣紙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為了證明宣紙中含有碳元素,可以采用的實驗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請閱讀下列材料:材料1:為了保護人體健康,預防和控制室內空氣污染,國家實施新的《室內空氣質量標準》,該標準對室內空氣質量做了明確規定,部分指標如下:序號 參數類別 參數 單位 標準值物質名稱 化學式5 化學指標 二氧化硫 (略) mg/m3 0.506 二氧化氮 (略) mg/m3 0.247 一氧化碳 (略) mg/m3 108 二氧化碳 (略) % 0.109 氨氣 NH3 mg/m3 0.2010 臭氧 O3 mg/m3 0.1611 甲醛 CH2O mg/m3 0.1012 苯 C6H6 mg/m3 0.1116 可吸入顆粒物 mg/m3 0.15材料2:2009年《中國環境報》報道了新學期北京一些中小學教室因假期裝修而引起甲醛、苯、氨氣等氣體污染的問題。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在材料1的表中,除第16項外,屬于無機物的有 (寫化學式)屬于有機物的有(寫化學式)___(2) 冬天,農村中小學教室內常用燃煤爐子取暖,煤燃燒所產生的污染空氣的物質有____其中導致煤氣中毒的氣體是_______(3) 有研究表明,甲流病毒易附著在可吸入顆粒物和痰液飛沫上,并隨它們傳播進入人體。為了減少甲流病毒借助空氣污染物傳播的機會,你認為可采取哪些措施可減少空氣中的可吸入顆粒物的含量?五、優化復習方式1、重視情景創設,在聯系實際的應用中激發學生興趣。2、重視綜合性問題的設計,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激活學生思維例、某同學在學完《分子和原子》后,對教材中的實驗進行了如圖所示的改進:請回答1、在小試管中加入2~3片氫氧化鈉固體的作用是 。2、滴入2~3滴濃氨水后,在C處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3、改進后的裝置除操作簡單、現象明顯、藥品用量少、省時等優點外,還有一個顯著的優點是 。我是你的碳酸鈉我是躺在路邊的碳酸鈉?被你撿起放在手中?一邊失水?一邊風化???我是你放在水中的碳酸鈉?因為你的冷漠淡化?溶解度不大???我是你饅頭里的碳酸鈉?為你撐起軟軟的饅頭?一邊分解?一邊消化我是你藥瓶里的碳酸鈉?幫助中和你的胃酸?一邊反應?一邊消化???我是你的碳酸鈉?你對我可有真心話?溶化、氣化、風化?淚流滿面的碳酸鈉?可你還是喜歡氯化鈉--來自網絡高溫a 濃氨水;b 固體氫氧化鈉;c 濕潤的酚酞濾紙條止水夾abc氣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