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沖剌模擬卷(四)友情提示:1.全卷分試卷I(選擇題)和試卷Ⅱ(非選擇題)兩部分,共28小題,滿分為100分??荚嚂r間為80分鐘。2.答題要求書寫規范、美觀,卷面整潔。卷 I一、選擇題(本題有22小題,共44分)2007年10月15日。走過86年風雨歷程的中國共產黨在北京隆重召開十七大。可以說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失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據此曰答1~2題。1.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思想條件的是 ( )A.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B.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C.共產主義小組的建立D.無產階級的壯大和發展2.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會議是 ( )A.“八七”會議 B.遵義會議 C.瓦窯堡會議 D.中共“七大”當人類跨八21世紀的時候,中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據此回答3—4題。3.確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重要會議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4.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中國目前最大的實際是( )A.完成了社會主義舶根本任務B.解決了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C.貫徹并實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D.我國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5.“盧溝橋,盧溝橋,男兒墳墓在此橋!最后關頭已臨到,犧牲到底不屈撓……盧溝橋,盧溝橋,國家存亡在此橋!”70年前抗日將士那悲壯的歌聲仿佛仍在永定河上回蕩。當年這里發生了 ( )A.七七事變 B.八一三事變C.九一八事變 D、“雙十二事變”6.中國近代化的歷程艱難曲折,起步層層推進,步步深入。下列相關表述不正確的是( )A.洋務運動促進了近代化的發展B戊戌變法加快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C.辛亥革命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D.新文化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殳革命的開端7.我國《反分裂國家法》第五條:……以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統一,最符臺臺灣海峽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國家以最大的誠意,盡最大的努力,實現和平統一?!睂崿F祖國和平統一的前提和基礎是 ( )A.海峽兩岸直接實現通航B.堅持一個中國原則C.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原則D.堅持互利互補原則新中國成立近60年來,中華民族走上了偉大的民族振興之路。中國人民不僅站起來了,而且富起來了。據此回答第8~9題。8.20世紀以來,中國社會經歷了三次歷史性巨變。第二次歷史性巨變是中華人尾共和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這兩絳大裹相關肋年代分別是( )A.1949年、1951年 B.1949年、1952年C.1949年、1954年 D.1949年、1956年9.中國改革開放后出現的生活新景象有 ( )①大家穿著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裝或藍色解放裝②城鎮居民憑糧票、油票購買食品③人們的服飾豐富多彩,展示個性④開私家車出行的人越來越多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0.十七、十八世紀,英、美、法三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共同意義有 ( )①都推翻了外國殖民統治 ②都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③都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 ④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物權法》。物權法是規范財產關系的民事法律,它既保護國家和集體所有權,又尊重和保護私人合法所有權。制定物權法是為了維護國家基本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據此回答11—14題。11.物權法的制定,必須 ( )A.反映每一個公民的意愿,因為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突出《刑法》的基本精神,因為它們都是特殊的社會規范C.符合《憲法》的基本精神,因為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D.突出保護未成年人的利益,困為國家對未成年人有特殊保護12.“尊重和保護私人合法所有權”,有利于 ( )①維護公民的正常生活②公民積極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③依法治國方略的貫徹落實④公民專心致志地從事生產、工作和學習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13.材料中的“國家基本經濟熟麈”是指t )A.人民民主專政B.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14.決定我國現有社會基本經濟制度的主要依據是 ( )①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②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的執政黨③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④我國人民生活已達小康水平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據此回答15~16。15.在理解“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時,要著重抓住發展生產力這一關鍵。這是因為,大力發展生產力是 ( )①社會主義本質的內在要求②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的根本動力③解決我國所有社會矛盾的唯一方法④不斷增強綜合國力,提高我國國際地位的途徑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16.下列事實體現“以人為本”思想的是 ( )①北京奧運村設有伊斯蘭教、基督教、佛教、猶太教和印度教的宗教中心②為紀念大地震中的死難者,國務院決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為全國哀倬日③抓獲小偷之后,將其掛牌示破,以此促進社會安定④杭州城區增設公交自行車網點,方便市民租用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17.下列觀點與“全面協調可持續”思想相一致的是 ( )①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最基本的權利②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三者的關系③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④“一個中心”與“兩個基本點”互相依存、缺一不可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18.作為根本方法的“統籌兼顧”,同樣可以指導中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為此,我們( )①應該根據自己愛好,全力以赴培養自己的特長②既要掌握課內知識,又要吸取課外的知識③在提高學習成績的同時,重視身體鍛煉,提升道德素養④務必一心一意讀書,國事、家事、他人事,事事不關心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19.2009年以來,嘉興市遭遇多起國際貿易摩擦事件。處理這類事件的國際組織是 ( )A.世界衛生組織 B.聯合國C.世界貿易組織 D.歐洲聯盟20.2008年12月,中國海軍艦艇編隊遠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以保護中國過往船舶和人員安全,保護國際組織運送人道主義物資船舶的安全。這表明我國政府致力于( )A.加強南南合作 B.維護和平、促進發展C.保護資源與環境 D.建立國際新秩序21.右邊漫畫中李某和王某的行為是 ( )A.正義的,是見義勇為的行為B.合法的,維護了公民的見才產所有權C.違法的,侵害了小偷的生命健康權D.違反憲法的,侵害了小偷的臆私權22.在我們同齡人中,有這樣三種常見的現象:一是把身穿名牌當做身份的象征;二是專門要說成績優秀者的壞話;三是自認為樣樣都比別人差。這三種現象歸屬的心理誤區按序是 ( )A.虛榮、嫉妒和自卑的心理B.自尊、嫉妒和知足的心理C.虛榮、自尊和自卑的心理D.自尊、自傲和知恥的心理卷 Ⅱ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6題。共56分)23.(6分)材料一:紅軍長征路線圖材料二:“紅色戰士志氣昂,好比東方升起的太陽,不怕犧牲,英勇殺敵猛如虎,沖鋒陷陣,無堅不摧誰敢當”——這是紅25軍長征途中,由少年宣傳隊創詞譜曲的一首戰斗歌曲。當年軍閥馬洪斌嘲笑紅軍無人可用,派來這些“娃娃兵”,但后來正是這些“娃娃兵”將他的軍隊打得落花流水。閱讀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1934年,中央紅軍長征從 革命根據地出發,于1936年10月和另外兩大紅軍主力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師。紅軍長征所經過的省區大部分位于我國 地區。(2分)(2)紅軍從被迫長征到勝利,這一歷程說明( )(2分)①中國革命根據地的建設是失敗的②中國革命重心從城市轉移到了農村③中國革命道路艱難曲折④中國革命需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3)在革命戰爭年代,“娃娃兵”靠著樂觀向上、頑強拼搏的“長征精神”取得了勝利。那么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青少年又該如何弘揚這種精神 (2分)24.(8分)近年來,食品安全成了AHf1關注的熱點話題。某中學九(1)班同學以“食品消費與安全”為主題開展社會調查活動,下面是本次調查活動的部分資料。【調查問卷】【結果統計】問題2 問題3A B C A B C57.6% 34.1% 8.3% 62.5% 13.3% 24.2%【整理分析】(1)按問卷設計要求把問題1的選項補充完整。(2分)(2)上述統計結果分別反映了什么問題 請針對其中一個問題談談應采取什么對策 (4分)(3)中學生參與社會調查活動有什么意義 (2分)25.(10分)材料一:為了創建平安校目,學校開展了交通安奎知識和禁毒知識等方面的宣傳教育活動。文化、工商等部門對校園周邊的網吧、流動食品攤點進行了清理整頓。材料二:在放學路上,小吳看到同學小陳遭社會不良青年李某的敲詐和毆打,使撥打110報警,公安民警很快將李萊抓獲。經審訊,李某原本也是一位好學生,自從沉迷于網絡游戲,就經常出入營業性網吧。因無錢上網,便去敲詐。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材料一體現了《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的對未成年人實行哪兩方面的保護 (4分)(2)材料二中李某毆打小陳侵犯了他人的哪一人身權利 (2分)(3)小吳的做法和李某的結局分別給我們什么啟示 (4分)26.(10分)“廉政文化進校園”是我市校園文化建設的一大亮點。近日,某校為把廉政文化教育推向深入,組織開展了一次“廉政之窗”手抄報評比活動。小明積極參與,鳊寫了如下一份手抄報:請結合內容回答:(1)請列舉漢朝加強對中央和地方的各級官員進行監督的一項措施。(2分)(2)我市查辦腐敗大要案,體現了我國法律的什么特征 反映了我國哪一治國方略 (4分)(3)“胡則犯顏極諫,奏免了衢州、婺州的人頭稅”,這啟示我們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應以什么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2分)(4)傳統美德,薪火相傳。從小明手抄報中的內容可以看出,無論是朝廷大臣還是人民公仆。要在百姓中樹個好口碑,都必須踐行怎樣的為政風范 (2分)27.(12分)下表反映了我國各地區水資源總量占全國的比例和人均擁有水費蠢量的情況。讀表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2007年我國各地區水瓷源統計表區域 水資源總量占全國的比例(%) 人均擁有的水資源(單位:立方米/人·年)東北地區 7.0 1646華北地區 7.7 453長江流域 15.0 2289東南沿海 7.0 2827珠江及華南 17.1 3228橫斷山區 21.3 29427西北內陸 4.8 4876其他地區 20.1 3840(1)表中反映了我國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衡的現象,請概括其特點。(2分)(2)西北內陸地區水資源總量占全國的比例遠低于東南沿海地區,而人均擁有水資源量卻大大超過東南沿海地區,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3)華北地區是我國水資源最緊缺地區之一,主要原因是:自然方面: (2分)人為方面: (2分)(4)地處江南水鄉的浙江是我國水資源相對豐富的省份。但近年來。卻有不少地區“守著水面無水喝”,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要解決這個問題,你有什么好的建議 (4分)28.(10分)閱讀下面三則材料,然后回答問題:材料一:這是一場規??涨暗募夹g革命,它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資產階級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所創造的全部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創造的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br/>材料二:在這次革命的推動下,世界資本主義經濟處于高速發展的。“黃金時代”,工業生產取得了巨大飛躍。1870—1900年間,世界工業總產值增長了2倍多,交通運輸業獲得了空前的發展……材料三:20世紀四五十年代以來發生的這場革命,極大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促進了生產的迅速發展;產生了一大批新型工業,第三產業迅速發展起來;推動了社會生活的現代化……在20世紀90年代產生了“知識經濟”這一概念。(1)請你說出三次科技革命發生的年代以及它們各自給社會帶來的根本性變化。(3分)(2)結合材料,分析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響下,世界經濟發展呈現出了哪兩種新趨勢 科技革命的影響說明了什么 (3分)(3)結合你對社會生活的觀察,舉出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在信息傳遞方面改變我們日常生活的例子。(2分)(4)請你借鑒日本或美國近現代發展經濟的經驗,說一說中國在“知識經濟”時代如何做才能保持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分)沖刺模擬卷(四)一、選擇題1.B 2.B 3.D 4.D 5.A6.D 7.B 8.D 9.D 10.C11.C 12.C 13.B 14.C 15.A16.B 17.C 18.B 19.C 20.B21.C 22.A二、非選擇題23.(1)中央西部(2分)(2)C(2分)(3)不斷拼搏,迎難而上,刻苦學習,結合時代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不斷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內容(或樹立自立意識,效率意識,培養開拓創新精神、求知精神等)(2分)24.(1)A一般違法;B.犯罪行為(嚴重違法行為)(順序可換)。(2分)(2)問題2反映了當前部分公民的維權意識和消費安全意識不強;問題3反映了當前社會還存在食品安全隱患,人們對食品安全缺乏信心。(2分)針對問題2的對策:消費者應樹立消費者權利意識,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學會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針對問題3的對策:從生產者(經營者)角度看:要樹立社會責任意識、誠信經營;增強法制觀念,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從政府角度看:要堅持依法治國方略,完善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嚴格執法;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尤其是對生產經營者要加強誠信教育,倡導誠信經營。(3)有利于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利于把書本知識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幫助我們認識社會,參與社會,全面提高自身素質。(2分)25.(1)學校保護、社會保護(4分)(2)生命健康權(2分)(3)小吳的做法給我們的啟示是要善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李某的結局給我們的啟示是應該學會依法自律(或自覺抵制不良誘惑;違法犯罪會受到法律制裁;勿以惡小而為之等)。(4分)26.(1)監察制度。(2)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國。(3)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4)鞠躬盡瘁,死而后已27.(1)南多北少,東多西少或東南多,西北少。(2分)(2)西北內陸地區人口少,人均擁有水資源量較多。(或東南沿海地區人口多,人均擁有水資源量較少。)(2分)(3)略。(4分)(4)原因:在工業迅速發展的同時,大量未經治理的工業廢水直接排放,污染了水面,導致水質下降。建議:加強對工業廢水的管理和治理;提倡循環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避免水源區的污染。(4分)28.(1)第一次,18世紀60年代,以蒸汽機的廣泛應用為標志,使資本主義最終戰勝封建制度而鞏固下來。第二次,19世紀70年代,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標志,使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進入帝國主義階段。第三次,20世紀四五十年代,以電子計算機、原子能和空問科學技術的發明與應用為主要內容,推動了社會的現代化。(3分)(2)新趨勢:一是經濟全球化。二是一種新型的經濟形態——知識經濟或者知識經濟時代初現??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能極大地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生產的迅速發展,推動了社會的巨大進步;科學技術促進了生產力的巨大發展(能從某一方面說明問題即可)(3分)(3)第二次:電話、電報、電影。第三次:計算機(互聯網)、移動通信(手機)、電視機、VCD、DVD、傳真機(各舉一例即可)(2分)(4)發展教育;培養人才;發展高科技;加強科學研究與應用;引進技術和資金等(能從任意兩個方面說清即可)(2分)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9 頁 (共 9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