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沖剌模擬卷(五)友情提示:1.全卷分試卷I(選擇題)和試卷Ⅱ(非選擇題)兩部分,共26小題,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80分鐘。2.答題要求書寫規范、美觀,卷面整潔。卷 I一、選擇題(本題有22小題,共44分)2007年10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了題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的報告。回答1~4題。1.中國共產黨開始探索中國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會議 ( )A.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中共十屆二中全會C.中共八大 D.洛川會議2.首次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論斷是在 ( )A.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五大3.法新社報道指出胡錦濤在報告中提出未來經濟發展目標時,用的是“人均指標”,而不是“經濟總量”:到2020年中國人均GDP將比2000年翻兩番。這意味著中共更加重視發展成果由全體人民共享。這表明 ( )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②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從人民群眾利益出發③小康社會是中國人民的最終目標④只要有了正確的認識,目標就能實現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4.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 ( )A.把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B.加捷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資金C.加快建立城市和農村社會保障體系D.大幅度提高城鎮居民的收入水平“胡錦濤穿著藍西裝系著紅領帶,在兩個半小時的演講中強調了‘科學發展觀’,呼吁確保中國高速的經濟發展惠度更多人。”美國《華盛頓郵報》15日的這段報道,代表了很多西方媒體對中共十七大的“精確觀察”。據此材料請回答5~6題。5.堅持以人為本,這是;P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要把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人們的多方面需求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以人為本” ( )①體現了我黨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一切工作的中心②體現了黨全D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③體現了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④體現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科學發展觀強調的“五個統籌”,集中體現了 ( )①聯系的觀點②群眾觀點③全面觀點④生產觀點A.①② B.②③ C.①③D.②④改革開放30年,中國的發展令世人驚嘆。經濟增長,生活水平提高,普通百姓在進一步的開放中得到了更多的實惠。據此材料請回答7—8題。7.有人說,上個世紀70年代中國的第一次對外開放打開了中國市場的大門,改變了中國閉關自守的狀況,而21世紀初中國的第二次開放使中國融入世界市場之中。這里所說的“第一次開放”是指 ( )A.美國提出侵略中國的“門戶開放”政策B.中國近代史上的洋務運動C.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的改革開放D.中國成功加人世界貿易組織8.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對改革開放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A.改革開放也是為了解放發展生產力B.堅持改革開放與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同等重要C.改革開放是我們現代化建設的必不可少的條件D.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9. 2008年神舟七號栽人航天是我國空間技術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跨越。“神七”集成了100多家民營企業的科技成果:大到航天服上的控制臺,小到飛船內的防靜電涂料,都是向民營企業量身定做的。材料表明民營企業 ( )A.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B.控制著國民經擠的命脈C.對加快生產力發展具有決定作用D.已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10.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下列描述的自然和人文環境屬于我國南方的是( )A.民居大多平頂,墻體厚,注意保暖B.河流冬季會結冰,交通以陸路為主C.耕地多為早地,農作物以小麥為主D.人們喜食米飯.民居屋頂斜坡大.注意通風11.今年,傳播到世界各地的甲型H1N1流感最早爆發于墨西哥。該國所在的大洲是( )A.南美洲 B.北美洲C.大洋洲 D.南極洲事實證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與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和國家性質相適應的、符合我國國情的政黨制度。據此回答l2~l3題。12.我國的多黨合作制度有自己的特色,這種特色表現在 ( )A.堅持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B.賦予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的權利C.體現了我國的國家性質,維護我國國家政權D.不是輪流執政,而是一黨專政13.下面對我國的各民主黨派敘述正確的是 ( )①我國有八個民主黨派②民主黨派階級基礎已經不存在③新中國成立后,發生根本性變化④各民主黨派成為單一階級的政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堅決懲治和有效預防腐敗,關系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十七大中第一次提出黨與各種消極腐敗現象是水火不相容的。據此回答l4—15題。14.中紀委宣布,開除原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黨籍。至此,十六大以來因腐敗問題被判刑或受到黨紀處分的省部級高官已有12人。這表明 ( )A.黨的腐敗屢禁不止,大有升級趨勢B.黨中央反腐敗的決心和力度不斷增強C.要徹底消除腐敗必須斬盡殺絕腐敗分子D.我們要把反腐敗工作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15.要把制度建設貫穿于反腐倡廉工作的各個環節,體現到各個方面。這是因為( )A.民主集中制是黨的根本組織制度和領導制度B.密切聯系群眾是反腐敗的根本性措施C.缺乏對權力的制約機制是產生腐敗的根源D.制度建設有利于標本兼治,從源頭上預防和解決腐敗問題十七大報告中關于開創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新局面中提到:國防和軍隊建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須站在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的高度,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回顧我們人民軍隊的光榮歷程:據此回答16—19題。16.1927年8月1日,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領導了 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 )A.湘南暴動 B.湘贛邊界秋收起義C.南昌起義 D.廣州起義17.毛澤東、朱德創建的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是 ( )A.左右江革命根據地 B.井岡山革命根據地C.鄂豫皖革命根據地 D.浙閩贛革命根據地18.確立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開始于 ( )A.八七會議 B.遵義會議 C.古田會議 D.三灣改編19.抗l3戰爭爆發后,中國軍民取得的第一次重大勝利是 ( )A.臺兒莊戰役 B.平型關大捷C.百團大戰 D.長沙會戰20.研究表明,航天科技領域每投入I元錢,將會產生7—12元的回報。目前,我國每年的太空育種、太空制藥等成果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這主要說明 ( )A.我國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 B.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C.我國已邁人發達國家行列 D.創新能力決定國際競爭力截至2009年2月10日,全國開展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專項行動已關閉嚴重違法違規網站1911家,公布了一批存在大量違反社會公德、損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等低俗內容的網站。據此回答21-22趣。21.上述材料表明,開展該專項行動 ( )①體現了依法治國方略 ②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③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 ④符合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2.為使青少年不受網站低俗內容的侵害,在國家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的同時,作為青少年應該 ( )①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 ②增強依法保護自我的意識③依法自律,文明上網 ④自覺抵制不良誘惑,拒絕上網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卷 Ⅱ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4題,共56分)23.(8分)2009年5月4 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這標志著海西戰略從地方決策上升為中央決策,意義重大。麗水地處海西經濟區的緊密區,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了“主動融入海西經濟區”的發展思路。(注:海西經濟區區域范圍如右圖所示)(1)圖中字母表示麗水的是 ,表示福建省的是 。(2分)(2)結合地圖,分析海西經濟區在地理位置上的優勢。(2分)(3)從“因地制宜、優勢互補”的角度,為該市融人海西、科學發展提出合理化律議.(4分)24.(10分)材料一:五四運動后,一批先進知識分子與工農民眾相結合,積極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準備。1920年,金華籍教育家陳望道翻譯出版了第一本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同年參與了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的創建。材料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中國共產黨不但領導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還通過改革開放這場新的偉大革命引領中國人民走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請回答:(1)陳望道等人的活動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哪些準備 (4分)(2)請列舉20世紀二十年代的一個史實,印證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2分)(3)改革開放這場新的偉大革命為什么能引領中國人民走上民族復興道路 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青少年應肩負怎樣的歷史使命 (4分)25.(12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材料一:黨的十七大報告的一大亮點和突出貢獻,是對科學發展觀的時代背景、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進行了深刻闡述,對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出了明確要求。按照黨的十七大精神,在新的發展階段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中田特色社會主義,就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不移地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材料二:在20世紀90年代我國國內生產總值中,至少3%~7%的部分是以犧牲自然資源和環境取得的,屬“虛值”或者說“環境欠賬”。這個數字意味著在我國90年代的經濟增長中,從實現可持續發展角度看,理想情況應從每年國內生產系生產總值新增部分拿出40%~60%對環境保護進行補償。請認真閱讀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用科學發展觀來指導人口、資源、環境工作,這體現了我國大力實施什么戰略 其含義和基本要求分別是什么 (3分)(2)從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我國在經濟增長的同時,還面臨著哪兩個嚴重的問題 這兩個問題是如何造成的 (3分)(3)你認為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應該做好哪些工作 (6分)(至少從三個方面分析)26.(14分)和諧發展材料一: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胡錦濤總書記提出將“建設生態文明”作為中國實現奎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之一,并明確提出“必須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套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摘自中共十七大報告材料二:改革開放之初,發展的沖動曾經促使一些地方的領導喊出了“不要守著金山銀山討飯吃”的口號。江蘇昆山市連續兩年榮登“中國急救最發達十強縣市”榜首,市委書記張國華代表說。上世紀八十年代,昆山提出“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到本世紀初,叉改成“有了綠水青山,才有金山銀山”。而今天,我們的理念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江南水鄉昆山,見縫插綠,清水長流。十七大代表河南濮陽縣西辛莊村黨支部書記李連成說:“發展的目的是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把環境破壞了,發展再多有啥用 我們決不能干‘有增長無發展、要錢不要命’的傻事。”根據材料回答:(1)為了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我國必須堅持哪些基本國策和戰略 (4分)(2)請簡要說明人口、資源、環境三者之間的關系。(2分)(3)在嚴峻的資源環境形勢面前,我國應采取怎樣的對策 (4分)(4)你準備以怎樣的實際行動使家鄉的天更藍、樹更綠、人與自然更和諧 (4分)27.(12分)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保障公民合法權益,為黨和國家長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的保障。(1)列舉三項體現民主執政的政治制度。(6分)(2)社會主義民主的實質是什么 (2分)(3)把黨建設成為民主執政的政黨,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有何作用 (4分)沖刺模擬卷(五)一、選擇題1.C 2.A 3.C 4.A 5.B6.C 7.C 8.D 9.A 10.D11.B 12.A 13.A 14.B 15.D16.C 17.B 18.D 19.B 20.B21.B 22.A二、非選擇題23.(1)麗水:B;福建:D。(2分)(2)優勢:位于東南沿海(或臨海);與臺灣一水之隔;北接長三角,南連珠三角。(2分)(3)示例:利用當地生態優勢,積極發展生態旅游、開發綠色產品;利用區域內或臺灣地區的經濟、科技等優勢,開展招商引資,引進先進技術。(4分)24.(1)宣傳馬克思主義,建立共產黨早期組織。(2)領導了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創建了革命根據地,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等。(3)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振興中華,鑄造民族輝煌。 使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5.(1)體現了我國大力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是指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的發展。可持續發展要求人們與自然和諧共處,能夠認識到自己對自然、社會和子孫后代的責任。(3分)(2)①資源問題和環境問題;②資源問題是人類對資源的無節制索取和不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所造成的短缺;環境問題是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所造成的環境污染與破壞而形成的。(3分)(3)①必須堅持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關鍵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根本的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才能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才能為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提供物質基礎;②必須堅持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社會主義社會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社會,只有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滿足人的全面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③必須堅持可持續以人為本,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是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斷滿足人們多方面需求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才能調動人民群眾投身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積極、主動性和創造性。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④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只有這樣才能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把加速科技進步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地位,使經濟建設真正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為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強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⑤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改革是社會主義發展的動力,對外開放是改革和建設必不可少的條件。⑥堅持區域協調發展,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縮小城鄉差別,實現共同富裕,實現社會公正。(學生從其他方面作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6分)26.(1)計劃生育、保護環境、保護資源的基本國策,可持續發展戰略、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2)三者相互關聯、互相作用,人口、資源、環境應相互協調,相互適應。(3)在嚴峻的資源環境形勢面前。我國采取積極對策,堅持科學發展觀,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和保護資源環境的基本國策等。(4)能寫出兩項活動,符合題意即可。27.(1)人民民主專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6分)(2)人民當家作主(2分)(3)把黨建設成為民主執政的政黨,有利于鞏固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充分調動人民群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之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4分)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8 頁 (共 8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