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寧波市2020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社會試題(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姓名準考證號考生須知:1.全卷分試題卷Ⅰ、試題卷Ⅱ和答題卷。試題卷共4頁,有兩個大題、20個小題。滿分為8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鐘。2.請將姓名、準考證號分別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卷的規定位置上,3.答題時,把試題卷Ⅰ的答案在答題卷I對應的選項位置用2B鉛筆涂黑、涂滿。將試題卷Ⅱ答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書寫,答案必須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卷∏各題目規定區域內作答做在試題卷上或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試題卷選擇題(不大題們15小題,鈳小題2分,共30分。請選出各題中·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確定集中力里完成▲和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兩人重點任務。這是本世紀第17個指導“一農”工作的中央號文件。A.打贏脫貧攻堅戰B.鄉村振興戰咯C.污染防治攻戰D.區域或體化發展2020年初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眾志成城,攜手抗疫。據此完成2-4題2.為表達仝國各族人民對抗疫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國務院決定4月4日舉彳A.抗疫英雄表會B.仝國性哀悼活動C.禁食野動物活動D.抗疫情況發布會3.鐘南山、李蘭娟等白衣“戰”及無數平凡人奮戰在抗疫線,盡責盡力。由此你感悟到①生命的價值在于4獻②科學技術是抗擊疫情的唯依靠③人人都要積極承擔社公責任④人民具有偉人團結精神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在2020年G20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倡議“有效開展國際聯防聯控”“堅決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仝球阻擊戰”。中國矬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網上知識中心,向所冇國家開放,并對出現疫情擴散的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這說明①中國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②抗擊疫情已成為當今世界的主題③3各國要結合作應對共同挑戰④中是個負責任有扣當的大國A.①②③B.①③④C.①1②2④D.②③4習近平總書記于2020年4月20日到(單位:m)北秦嶺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考察。據圖回答5-6題300雜嶺丙2000甲5.圖中內所示的地形是乙1000A.東南丘陵B.四川盆地中國沿106°E地形剖面圖(部分)C.云貴高原D.長江中卜游平原第5、6題圖社會試1(共4頁)6.對圖中甲、乙兩地的自然與人文特點判斷正確的是①甲地傳統民居屋頂坡度較大②乙地位于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③甲地1月份平均氣溫低于0℃④乙地流行的民歌形式是信天游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7.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要求把勞動教育設為必修課程。加強勞動教育①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②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③能夠培養學生實踐能力④有利于培養學生確的勞動觀A.①②③B.①③④4C.①②④D.②③④8.以下能正確反映右圖主題的選項是A.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B.權利和義務是完全刈等的C.公民要依法履行義務D.公民享有廣泛的權利義務權9.某中學舉行憲法宣傳活動,下列可作為宣傳標語的是第8題圖①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②家一切權力屬于公民③先法是國家的根本法④維擴先法權威,捍衛先法尊嚴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對右圖中“吸毒違法販毒有罪”理解正確的是吸毒違法販毒有罪A.違法就是犯罪B.販奇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琀愛生命拒絕毒品C.吸毒觸犯刑法D.販毒社會危害性較小第10題圖11.中國日占以來形成了一整套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下表反映了我國占代國家治理的趨勢是朝代秦朝西漢宋朝明朝清朝政治措施建立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頒布“推恩令”解除地方節度使權力「廢丞相,設內閣設軍機處A.強化君主專制中央集權B.維護國家統C.加強監察制度D.推進民族融合12.中美兩國關系曲折發展。下列反映中美關系山對抗開始走向正常化的史實是A.清政府派詹天佑等人赴美國留學B.中美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C.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13.1947年,毛澤東飽含激情地說:“這是一個歷史的轉折點,是蔣介石的二|年反革命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這個轉折點是指人民解放戰爭開始進入A.戰略防御B.戰略相持C.戰略決戰D.戰略反攻14.揭小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下列歷史事件存在內在聯系的是①新文化運動與與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②第二次工業革命與西方列強開始擴張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與二戰的勝利④中共|一屆三中全會與實行對外開放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5.習近平主席在慶祝澳門回歸20周年活動時指出,回歸祖國以來的20年,是澳門歷史上經濟發展最快、民生改善最大的時期。澳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得益于①“一國兩制”方針的成功實踐②中央政府和內地的大力支持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行④澳門社會各界的團結奮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社會試2(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