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節植物體的組成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通過對完整植物體的觀察,識別組成植物體的各種器官(2)分析并舉例說明植物體各組織的結構和功能2、能力目標:(1)初步具備一定的觀察植物體結構的能力(2)嘗試進行徒手切片的操作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通過對植物體組成的學習體驗自然,關愛生命(2)通過練習徒手切片,逐步養成不怕失敗,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教學重點及難點:重點:(1)觀察蠶豆葉的組成的實驗(2)能從宏觀到微觀,從整體到部分認識植物體,從而使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得到提高。難點:(1)分析葉片的結構和功能;(2)徒手切片的操作。教學方法:談話法、觀察法、自主探究法課前準備:新鮮的植物葉片、蘿卜的塊根、滴管、刀片、毛筆、鑷子、載玻片、蓋玻片、培養皿、顯微鏡、新鮮的蠶豆葉永久切片學法指導:1、教師設疑,引導學生看書。2、學生看書討論,找出重點。3、學生動手做實驗。板書設計:一、觀察植物體的器官二、分析構成植物體的組織三、分析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教學過程側記提出問題,導入新課(1)構成生物體的基本結構單位是什么?(2)細胞又是如何構成植物體的呢?2、學習新課一、觀察一株完整的植物體1、觀察:綠色開花植物(常見的植物為例)2、分組討論回答下列問題(1):植物體都是有哪些器官構成的?(2)哪些與植物體的營養有關?(3)哪些與植物體的繁殖有關?3、交流:各小組之間進行4、總結:植物體的組成:根、莖、葉-------營養器官花、果實、種子----生殖器官在自然界中,有些植物的營養器官因為適應不同的環境而發生了變態。老師出示部分變態的器官圖片:如蘿卜、胡蘿卜、紅薯、藕、馬鈴薯、洋蔥、仙人掌、豬籠草等植物,讓學生辨別它們分別是植物體的哪種器官,并具有什么功能。學生討論回答,達成共識生物結構總是與它所生活的環境相適應的。二、植物體器官的構成思考:構成植物體的基本結構是細胞,那么細胞又是如何構成構成器官,進而形成植物體的呢?1、觀察:根尖的組成圖片思考:(1)構成根尖的組織都有哪些?(2)這些組織都有什么作用?(3)由這些組織形成的根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學生歸納總結:植物體的組織主要分為分生組織----具有分裂能力保護組織-----具有保護作用基本組織----能儲藏營養物質機械組織-----具有支持作用輸導組織----能運輸水分、無機鹽和有機物。老師總結: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聯合起來,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結構,就構成了器官。2、老師出示番茄果實(讓學生探究番茄果實由哪些組織構成)綠色開花植物的植物體是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組成,這六大器官分別又是由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聯合起來構成的,各種組織又是由哪些結構組成?這就是我們下面要探究的問題——3、觀察蠶豆葉的組成。(1)練習徒手切片請同學們將課本上的實驗方法先瀏覽一遍,然后分小組討論本實驗成功的關鍵點和要注意的問題。①選切葉片:選一片新鮮的菠菜葉片,平放在玻璃板上,用刀片切去葉片基部、葉片尖端以及葉片兩側的邊緣。留下部分為寬約0.5cm左右、中央帶有主脈的長方形小塊葉片?! 、谇腥〔牧希河米笫质持钢讣鈮鹤〔牧弦欢?,右手捏緊并排的兩個刀片,從另一端沿和主葉脈垂直方向多次切割材料,每切一次刀片要沾水一次,以便將切下的葉片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 、圻x材制片:用鑷子從水中選取最薄的葉片切片,放在潔凈的載玻片上,制成臨時切片。學生閱讀、討論交流①顯微鏡下所要觀察的材料必須是薄而透明的;②徒手切片時左手拇指要低于食指,以防被刀片劃破;老師將“觀察蠶豆葉的組成的實驗”演示一遍,學生注意觀察(2)觀察葉片的結構:把制成的蠶豆葉的臨時切片在顯微鏡下觀察,辨認葉的細胞大致有幾種形狀,它們分布在什么位置。先請幾位同學上臺觀察,回答上述問題小結:通過學習,你知道細胞是如何構成植物體的嗎?植物器官是有哪幾種組織構成的?完整的植物體是由哪些器官形成的?教學后記:PAGE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