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2阿拉伯帝國導學案一、學習目標①了解伊斯蘭教的創立、阿拉伯半島的統一和阿拉伯帝國的興起等史實;②知道阿拉伯—伊斯蘭文明的內容。學習重點:伊斯蘭教、阿拉伯帝國的建立以及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學習難點: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半島統一過程中的作用。二、課前自主學習一、伊斯蘭教的創立與發展1.伊斯蘭教的創立(1)創立的背景:6世紀末至7世紀初,阿拉伯半島上的部落之間為爭奪____和______而相互仇殺,______十分激烈。面對社會動蕩,各個階層的人都渴望建立______的國家。(2)開始傳教時間:610年。(3)創始人:______。(4)地點:______。(5)創立概況:穆罕默德向族人宣布,宇宙間唯一的神是“______”安拉,而他是安拉的使者。他號召人們放棄多神崇拜,只信奉唯一的神安拉。伊斯蘭教由此產生,其教徒稱為______。(6)影響:穆罕默德對______的宣傳,有助于打破狹隘的______,促進半島統一。(7)經典:《______》。2.穆罕默德出走麥地那(1)原因:伊斯蘭教主張_____,善待奴隸,反對高利貸。使麥加貴族的經濟利益受到損害。(2)時間:622年,穆罕默德為了躲避______的迫害,被迫出走麥地那,在那里他獲得了人們的支持。(3)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此后,穆罕默德領導軍隊取得多次戰爭的勝利。到他去世之前,______被阿拉伯人接受,半島也基本實現統一。二、阿拉伯帝國的興亡1.發動對外戰爭(1)背景:穆罕默德的繼承人稱為______,他們在位時掌控著政治和經濟大權。(2)目的:奪取______和______。(3)征服地區:從7世紀中期起,他們的軍隊先后征服了西亞、北非、西班牙和中亞等地。(4)結果:到8世紀中葉,阿拉伯國家成為地跨_____、_____、____三洲的大帝國。______也隨之傳播,成為與______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2.阿拉伯帝國的繁榮(1)帝國初期的100年間,國勢強盛,經濟繁榮,農業、手工業和商業十分發達。(2)首都______位于東西方商業要道上,居民達到百萬,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______之一,也是帝國______和______的中心。3.阿拉伯帝國的滅亡:_____世紀后,阿拉伯帝國趨于衰落。1258年,蒙古人攻陷_____,帝國滅亡。三、阿拉伯文化1.形成的原因(1)阿拉伯民族是個重視______的民族。(2)______時期是阿拉伯文化形成與發展的時期,當時人才輩出,他們從東西方文化中吸取了豐富的營養,創造了輝煌的阿拉伯文化,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大貢獻。(3)阿拉伯學者將許多古希臘、羅馬及印度的著作翻譯成______,為日后文化的傳播奠定了基礎。2.取得的成就阿拉伯學者在數學、天文學、化學和醫學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內容成就具體說明數學_____①阿拉伯人在數學上的最大貢獻是______了印度人發明的從0到9的計數法,并把它傳播到歐洲,由此,產生了“______”的名稱②現代“______”一詞也來自阿拉伯文③阿拉伯“代數學之父”是______,他編撰的______著作傳入歐洲后,直到16世紀仍為各大學的通用教科書建筑______①地位:清真寺是阿拉伯建筑藝術的代表②建筑風格:多為宏偉的圓頂,周圍環繞拱形回廊與高高聳立的尖塔。殿堂內部裝飾華麗精巧,圖案多為植物紋樣和《古蘭經》經文美術字文學《_____》①地位:阿拉伯文學的不朽之作,又名《______》②內容:由各民族的民間故事匯集整理而成,內容包括神話傳說、王宮軼事、童話寓言等,生動地描繪了中世紀______社會生活多姿多彩的畫面醫學《醫學集成》《醫典》阿拉伯醫學在當時世界上居于領先地位。阿拉伯最著名的醫生有巴格達醫院院長______,著有《醫學集成》;______,寫有《醫典》東西方經濟文化的傳播阿拉伯人把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和火藥等重大發明,印度的糖、稻米和棉花等傳入歐洲,成為東西方經濟與文化交流的使者三、問題探究1.閱讀教材P36的內容,思考:(1)阿拉伯半島的人們為什么渴望建立統一的國家?(2)為什么穆罕默德創立的伊斯蘭教能適應當時社會發展的需要?2.穆罕默德的主張為什么遭到麥加貴族的反對?伊斯蘭教對當時阿拉伯半島的統一有什么作用?3.中世紀阿拉伯人在東西方交流中起到了什么作用?4、課堂檢測一、選擇題1.穆罕默德將一盤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熔鑄成一個強大的民族統一體的紐帶是( )A.政治口號B.經濟實力C.個人魅力D.宗教信仰2.下列有關宗教的材料,符合伊斯蘭教教義的是( )A.“眾生平等”“忍耐服從”B.忍受苦難,死后可以升入“天堂”C.宇宙間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D.修身養性,煉制丹藥,以求得道成仙3.西方有一句諺語:“中國人的頭,阿拉伯人的口,法蘭克人的手。”據此你認為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起橋梁和紐帶作用是( )A.中國人B.阿拉伯人C.法蘭克人D.羅馬人4.為了爭奪商路和土地,從7世紀中期起,阿拉伯穆斯林軍隊先后征服的地區有( )①西亞 ②北非 ③西班牙 ④中亞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在古代文明沖撞和交融中,最有可能發生的是( )A.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催生了佛教的產生B.羅馬帝國的不斷擴張孕育了基督教產生C.阿拉伯數字在波斯帝國擴張時傳到東方D.伊斯蘭教傳入歐洲后羅馬皇帝定為國教6.穆罕默德曾說過:“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這句話的含義是( )A.阿拉伯人只希望向中國學習B.阿拉伯人重視教育和知識C.阿拉伯人不管路途多遠都不懼怕D.阿拉伯是一個善于吸收各地文化的民族二、非選擇題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伊斯蘭教在麥加的克里希特族的男女間傳播開來。克里希特貴族把那批屬于自己管轄范圍內的伊斯蘭教教徒關在監牢里,并盡量引誘他們脫離伊斯蘭教。材料二 穆罕默德在傳教中提出“凡加入伊斯蘭教皆為兄弟”的口號,并建立《麥地那憲章》宣稱“一致對外”。穆罕默德命令他的信徒配備起來,并準備出征所需的一切東西。材料三 古代阿拉伯人有句著名的格言:“人最美的裝飾是知識。”他們的宗教創始人穆罕默德曾經說過:“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阿巴斯王朝時期,他們在巴格達建立了一所規模宏大的翻譯和研究機構,稱為“智慧之宮”。(1)材料一說明伊斯蘭教開始在麥加傳播的時候有著怎樣的遭遇?為什么克里希特貴族要那樣對待伊斯蘭教?(2)材料二說明伊斯蘭教在阿拉伯統一過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3)材料三說明了什么?對我們今天現代化建設有什么啟示?答案:二、自主學習(一)伊斯蘭教的創立與發展1.水源、牧場、社會矛盾、統一、穆罕默德、麥加、真主、穆斯林、一神教、部落界限、古蘭經2.賑濟貧民、麥加貴族、伊斯蘭教(二)阿拉伯帝國的興亡1.哈里發、商路、土地、亞、歐、非、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2.巴格達、商業大都市、政治、文化3.10、巴格達(三)阿拉伯文化1.學習、阿拉伯帝國、阿拉伯文2.阿拉伯數字、改造、阿拉伯數字、代數學、花拉子密、代數學清真寺、一千零一夜、天方夜譚、阿拉伯帝國拉齊斯、伊本西那三、問題探究1.(1)半島上的部落之間為爭奪水源和牧場而相互仇殺,社會矛盾十分激烈,人們都渴望半島能和平統一。(2)有助于打破狹隘的部落界限,促進半島的統一。2.因為穆罕默德創立的是統一的神教,這與麥加的多神教不相容。穆罕默德提出的濟貧主張觸犯了麥加貴族和商人的經濟利益。伊斯蘭教號召人們信仰“真主”安拉,凡是信仰“真主”安拉的人都是兄弟姐妹,這使眾多的信徒凝聚在一起,一致對外進行戰爭,促進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3.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四、課堂檢測1、1.D2.A3.B4.A5.B6.B7.答:(1)受到麥加貴族的強烈反對。因為伊斯蘭教主張賑濟貧民,善待奴隸,反對高利貸,這觸及了麥加貴族的經濟利益。(2)穆罕默德通過創立伊斯蘭教的一神崇拜,廢除了各部落的多神崇拜,灌輸了民族觀念,為建立統一國家奠定了思想基礎,又通過圣戰宣傳,增加了戰斗力。(3)阿拉伯人尊重知識,重視學習。啟示:要重視知識,重視人才;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新課標版歷社與社會八上2-2阿拉伯帝國教案【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①了解伊斯蘭教的創立、阿拉伯半島的統一和阿拉伯帝國的興起等史實;②知道阿拉伯—伊斯蘭文明的內容。2.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探究伊斯蘭文化對世界文明的貢獻及成因。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對阿拉伯文化的了解,從中感悟:各地的文明成就都對世界文明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世界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東西方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作用。【教學重點】伊斯蘭教、阿拉伯帝國的建立以及阿拉伯—伊斯蘭文化。【教學難點】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半島統一過程中的作用。【教學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相關視頻【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新知導入黃沙漫漫,綠洲點點,傳來聲聲駝鈴;三面環海,石油滾滾,無奈戰火硝煙。>>>多媒體課件播放阿拉伯半島和沙漠環境你知道這是哪個地區嗎?阿拉伯地區二、新課學習一、伊斯蘭教的創立與阿拉伯帝國1.阿拉伯半島的自然地理環境請從地理位置、地形和氣候方面來描述阿拉伯人的生活家園,并推測6世紀時阿拉伯部落的生產生活特點。>>>多媒體課件播放氣候和地形圖地理位置:亞洲西部,三洲交界,三面臨海,北回歸線橫穿而過地形:西高東低,沙漠廣布氣候:炎熱干燥,降水很少2.伊斯蘭教的創立①背景:六、七世紀之交,阿拉伯部落為爭奪水源和牧場而相互仇殺,半島內部矛盾重重,阿拉伯人渴望建立統一的國家。②創始人:穆罕默德>>>多媒體課件播放默罕默德畫像③時間:610年④地點:麥加⑤教徒:穆斯林⑥教義:宇宙間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穆罕默德自稱是“真主”的使者、信徒的先知。他號召人們放棄多神崇拜,只信奉位移的神安拉。⑦經典:《古蘭經》古蘭經是穆罕默德頒布的安拉啟示的匯編,由他的弟子編纂成書。內容涉及教義、制度和法律等方面。>>>多媒體課件播放古蘭經⑧作用:穆罕默德對一神教的宣傳,有助于打破狹隘的部落界限,促進半島統一。穆罕默德出走麥地那在麥加貴族的百般打擊迫害下,穆罕默德不得已于622年率領信徒出走麥地那。622年成為伊斯蘭教教歷紀年的元年。在麥地那,他受到部落和當地居民的支持,領導穆斯林軍隊獲得勝利(圣戰),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國家政權。632年,穆罕默德在麥地那逝世,享年63歲。至穆罕默德去世時,阿拉伯半島基本完成統一。>>>多媒體課件播放麥地那阿拉伯半島的統一標志著伊斯蘭教的最終勝利。思考:穆罕默德的主張為什么遭到麥加貴族的反對?因為穆罕默德創立的是統一的神教,這與麥加的多神教不相容。穆罕默德提出的濟貧主張觸犯了麥加貴族和商人的經濟利益。問題:伊斯蘭教對當時阿拉伯半島的統一有什么作用?答:伊斯蘭教號召人們信仰“真主”安拉,凡是信仰“真主”安拉的人都是兄弟姐妹,這使眾多的信徒凝聚在一起,一致對外進行戰爭,促進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世界三大宗教:3.阿拉伯帝國的興衰(1)阿拉伯帝國的擴張穆罕默德的繼承人哈里發為了爭奪商路和土地發動了大規模的擴張戰爭,先后征服西亞、北非、西班牙和中亞等地。到8世紀中葉,阿拉伯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多媒體課件播放阿拉伯擴張圖(2)帝國的繁榮帝國初期的100年間,國勢強盛,經濟繁榮,農業、手工業和商業十分發達。巴格達城該城的建設歷時4年,調集雇傭了10萬建筑師和工人。哈里發的宮殿修建的富麗堂皇。街道上買賣興旺,叫賣聲不絕于耳,一派繁榮景象。巴格達城建成不久,便成為帝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中世紀著名城市。>>>多媒體課件播放巴格達(3)帝國的滅亡10世紀后,阿拉伯帝國趨于衰落,1258年被蒙古西征軍滅。>>>多媒體課件播放蒙古軍隊二、阿拉伯—伊斯蘭文化阿拉伯民族是個善于學習,重視文化的民族。阿拉伯帝國時期是阿拉伯文化形成與發展的時期,當時人才輩出,他們從東西方文化中吸取了豐富的營養,創造了輝煌的阿拉伯文化,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大貢獻。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穆罕默德1.主要成就①翻譯:阿拉伯學者將許多古希臘、羅馬及印度的著作翻譯成阿拉伯文,為日后文化的傳播奠定了基礎。②數學:阿拉伯數字阿拉伯人學會了0-9的計數法并加以改造,隨著阿拉伯帝國的擴張,阿拉伯人將這些數字傳播到了世界各地。>>>多媒體課件播放阿拉伯數字阿拉伯“代數學之父”是花拉子密,他編撰的代數學著作傳入歐洲后,直到16世紀仍為各大學的通用教科書。現代“代數學”一詞也來自阿拉伯文。>>>多媒體課件播放花拉子密畫像③醫學醫學家:拉齊斯——《醫學集成》伊本·西那——《醫典》>>>多媒體課件播放阿拉伯帝國的醫學解剖圖④建筑清真寺是阿拉伯建筑藝術的代表建筑風格:主體建筑風格多為宏偉的圓頂,周圍環繞拱形回廊與高高聳立的尖塔。殿堂內部裝飾華麗精巧,圖案多為植物紋樣和《古蘭經》經文美術字。>>>多媒體課件播放清真寺麥加大清真寺麥加大清真寺位于今薩特阿拉伯麥加城中心,是伊斯蘭教第一大圣寺。清真寺的圍墻、樓梯、臺階和整個地面都是用潔白的大理石鋪砌而成。清真寺莊嚴肅穆,中心的克爾白神廟是前來朝覲的穆斯林必須拜謁之地。>>>多媒體課件播放麥加大清真寺⑤文學阿拉伯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譚》,該書深受各國人民喜愛,并對歐洲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內容包括神話傳說、王宮軼事、童話寓言等,生動地描繪了中世紀阿拉伯帝國社會生活的多姿多彩的畫面。《漁夫和魔鬼》、《阿拉丁神燈》、《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辛伯達航海旅行記》是其中的名篇。>>>多媒體課件播放一千零一夜2.阿拉伯文化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阿拉伯人還把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和火藥等重大發明,印度的糖、稻米和棉花等傳入歐洲,成為東西方經濟與文化交流的使者。思考:讀教材P39閱讀卡“阿拉伯帝國與中國的交往”,想一想,阿拉伯文化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什么作用?答: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三、課堂練習1.創造“0,1……9”數字計數法的是( A )A.古印度人B.古埃及人C.阿拉伯人D.古羅馬人?2.阿拉伯人對世界文化所作的貢獻包括( C )①創造出體現阿拉伯藝術的建筑 ②創作出世界名著《天方夜譚》 ③發明了“阿拉伯數字” ④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下列關于阿拉伯帝國的說法中,正確的有(C)①到8世紀時地跨亞、非、歐三洲②是一個奴隸制國家③經歷了百余年的繁榮④政教合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五、作業布置1.背誦本課知識點2.做練習冊【板書設計】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7張PPT)第二單元第二課阿拉伯帝國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上新知導入黃沙漫漫,綠洲點點,傳來聲聲駝鈴;三面環海,石油滾滾,無奈戰火硝煙。你知道這是哪個地區嗎?阿拉伯半島新知講解一、伊斯蘭教的創立與阿拉伯帝國1.阿拉伯半島的自然地理環境請從地理位置、地形和氣候方面來描述阿拉伯人的生活家園,并推測6世紀時阿拉伯部落的生產生活特點。新知講解①地理位置亞洲西部,三洲交界,三面臨海,北回歸線橫穿而過②地形西高東低,沙漠廣布③氣候炎熱干燥,降水很少新知講解 六、七世紀之交,阿拉伯部落為爭奪水源和牧場而相互仇殺,半島內部矛盾重重,阿拉伯人渴望建立統一的國家。2.伊斯蘭教的創立①背景新知講解②創始人:③時間:?地點:?教徒:?教義:穆罕默德610年麥加穆斯林宇宙間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穆罕默德自稱是“真主”的使者、信徒的先知。他號召人們放棄多神崇拜,只信奉位移的神安拉。新知講解⑦經典:⑧作用:《古蘭經》古蘭經是穆罕默德頒布的安拉啟示的匯編,由他的弟子編纂成書。內容涉及教義、制度和法律等方面。穆罕默德對一神教的宣傳,有助于打破狹隘的部落界限,促進半島統一。新知講解在麥加貴族的百般打擊迫害下,穆罕默德不得已于622年率領信徒出走麥地那。622年成為伊斯蘭教教歷紀年的元年。在麥地那,他受到部落和當地居民的支持,領導穆斯林軍隊獲得勝利(圣戰),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國家政權。632年,穆罕默德在麥地那逝世,享年63歲。至穆罕默德去世時,阿拉伯半島基本完成統一。穆罕默德出走麥地那阿拉伯半島的統一標志著伊斯蘭教的最終勝利。麥地那新知講解穆罕默德的主張為什么遭到麥加貴族的反對?因為穆罕默德創立的是統一的神教,這與麥加的多神教不相容。穆罕默德提出的濟貧主張觸犯了麥加貴族和商人的經濟利益。新知講解伊斯蘭教對當時阿拉伯半島的統一有什么作用?伊斯蘭教號召人們信仰“真主”安拉,凡是信仰“真主”安拉的人都是兄弟姐妹,這使眾多的信徒凝聚在一起,一致對外進行戰爭,促進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新知講解說說世界的三大宗教創立時間創始人主要區域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1世紀公元前6世紀7世紀釋迦牟尼耶穌穆罕默德亞洲地區歐洲北美亞非地區新知講解3.阿拉伯帝國的興衰(1)阿拉伯帝國的擴張穆罕默德的繼承人哈里發為了爭奪商路和土地發動了大規模的擴張戰爭,先后征服西亞、北非、西班牙和中亞等地。到8世紀中葉,阿拉伯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新知講解(2)帝國的繁榮帝國初期的100年間,國勢強盛,經濟繁榮,農業、手工業和商業十分發達。巴格達城該城的建設歷時4年,調集雇傭了10萬建筑師和工人。哈里發的宮殿修建的富麗堂皇。街道上買賣興旺,叫賣聲不絕于耳,一派繁榮景象。巴格達城建成不久,便成為帝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中世紀著名城市。巴格達(今天伊拉克首都)新知講解(3)帝國的滅亡10世紀后,阿拉伯帝國趨于衰落,1258年被蒙古西征軍滅。蒙古軍隊新知講解二、阿拉伯—伊斯蘭文化阿拉伯民族是個善于學習,重視文化的民族。阿拉伯帝國時期是阿拉伯文化形成與發展的時期,當時人才輩出,他們從東西方文化中吸取了豐富的營養,創造了輝煌的阿拉伯文化,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大貢獻。阿拉伯民族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穆罕默德新知講解1.主要成就①翻譯阿拉伯學者將許多古希臘、羅馬及印度的著作翻譯成阿拉伯文,為日后文化的傳播奠定了基礎。②數學阿拉伯數字阿拉伯人學會了0-9的計數法并加以改造,隨著阿拉伯帝國的擴張,阿拉伯人將這些數字傳播到了世界各地。新知講解阿拉伯“代數學之父”是花拉子密,他編撰的代數學著作傳入歐洲后,直到16世紀仍為各大學的通用教科書。現代“代數學”一詞也來自阿拉伯文。花拉子密新知講解③醫學醫學家:拉齊斯——《醫學集成》伊本·西那——《醫典》阿拉伯帝國的醫學解剖圖新知講解④建筑建筑風格:主體建筑風格多為宏偉的圓頂,周圍環繞拱形回廊與高高聳立的尖塔。殿堂內部裝飾華麗精巧,圖案多為植物紋樣和《古蘭經》經文美術字。清真寺是阿拉伯建筑藝術的代表新知講解麥加大清真寺麥加大清真寺位于今薩特阿拉伯麥加城中心,是伊斯蘭教第一大圣寺。清真寺的圍墻、樓梯、臺階和整個地面都是用潔白的大理石鋪砌而成。清真寺莊嚴肅穆,中心的克爾白神廟是前來朝覲的穆斯林必須拜謁之地。新知講解⑤文學阿拉伯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譚》,該書深受各國人民喜愛,并對歐洲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內容包括神話傳說、王宮軼事、童話寓言等,生動地描繪了中世紀阿拉伯帝國社會生活的多姿多彩的畫面。《漁夫和魔鬼》、《阿拉丁神燈》、《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辛伯達航海旅行記》是其中的名篇。新知講解2.阿拉伯文化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阿拉伯人還把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和火藥等重大發明,印度的糖、稻米和棉花等傳入歐洲,成為東西方經濟與文化交流的使者。思考:讀教材P39閱讀卡“阿拉伯帝國與中國的交往”,想一想,阿拉伯文化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什么作用?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課堂練習1.創造“0,1……9”數字計數法的是( )A.古印度人B.古埃及人C.阿拉伯人D.古羅馬人?A2.阿拉伯人對世界文化所作的貢獻包括( )①創造出體現阿拉伯藝術的建筑 ②創作出世界名著《天方夜譚》 ③發明了“阿拉伯數字” ④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C課堂練習3.下列關于阿拉伯帝國的說法中,正確的有()①到8世紀時地跨亞、非、歐三洲②是一個奴隸制國家③經歷了百余年的繁榮④政教合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C課堂練習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二課 阿拉伯帝國 (導學案).doc 第二課 阿拉伯帝國 (教案).doc 第二課 阿拉伯帝國 (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