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一講 階段性復習——力學與電學 [例1]甲物體靜止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為5×105Pa,現將甲物體用細繩掛在輕質杠桿的A端,杠桿的B端懸掛乙物體,如圖所示.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甲物體對地面的壓強為3×105Pa,已知:乙物體的質量為2kg,AO:AB=1:4,g取10N/kg.要使甲物體恰好被細繩拉離地面,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甲物體的底面積應小于3×10﹣5m2 B.甲物體對地面的壓力只需減少120N C.杠桿B端所掛物體的質量至少增加4kg D.可以移動支點O的位置,使OA:OB=2:15 [例2]工人利用如圖甲所示的滑輪組從一口枯井中提起質量為6kg的物體,他用圖乙所示隨時間變化的水平向右的拉力F拉繩,重物的速度v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圖象如圖丙所示,不計繩重和摩擦(g取10N/kg).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在0﹣1s內,拉力F做的功為75J B.動滑輪的重力30N C.在2﹣3s內,滑輪組的機械效率62.5% D.在2﹣3s內,拉力F做功的功率為200W [例3]如圖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壓不變,R1為定值電阻,R2為滑動變阻器(a、b為其兩端點).閉合開關S,當滑片P在某一端點時,電流表示數為0.1A,R2消耗的電功率為1W;當滑片P移動至某一位置時,電流表示數為0.3A,R2消耗的電功率為1.8W.則當滑片P從a移到b的過程中( ) A.電流表示數變化了0.6 A B.電壓表示數變化了4 V C.R1消耗的電功率變化了5 W D.電路消耗的總功率變化了6 W [例4]兩個定值電阻串聯接到電壓為U的電源兩端,R1消耗的功率為P1,R2消耗的功率為3P1.將這兩個定值電阻并聯接在電壓為U的電源兩端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R1與R2的電阻之比為3:1 B.并聯時兩電阻消耗的總功率為P1 C.并聯時通過R1與R2的電流之比為1:3 D.并聯時R2消耗的功率為P1 [例5]在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的實驗中,小燈泡的額定電流為0.3A,燈絲阻值在10Ω﹣15Ω之間.所提供的器材有:電流表、電壓表、電源(電壓恒為6V)、開關各一個,滑動變阻器(50Ω 1A)一個,導線若干. (1)如圖甲所示是小明沒有連接完的實物電路,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實物圖補充完整. (2)閉合開關前,圖甲圖中的滑片P應位于 (選填“左”或“右”)端;閉合開關無論怎樣移動變阻器滑片P,發現小燈泡始終不亮,電壓表有示數,電流表無示數,原因可能是 (寫出一種即可). (3)排除故障,閉合開關,移動滑片,當電流表的示數為0.3A時,電壓表的示數如圖乙所示,讀數為 V,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 W. (4)小紅沒用電壓表,但多用了一個開關,其它器材與小明的相同,也測出了另一個額定電流為Ie的小燈泡額定功率.她設計了如圖丙所示電路圖,請你幫她完成實驗步驟并寫出額定功率的表達式. 實驗步驟: ①按圖連接電路,然后只閉合開關S1,移動滑片P,使電流表的示數為Ie. ②再閉合開關S2, . ③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的表達式:P額= .(用字母表示,可能用到的物理量有:已知的電源電壓U、燈泡的額定電流Ie、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R0和實驗中測得的物理量) (5)小亮利用該電路探究電流跟電阻的關系,他將小燈泡換成多個定值電阻R,保持電壓表示數始終為2V,多次更換阻值不同的定值電阻R,并記錄各次電流表的示數,若不更換其他器材,為了能夠完成實驗,更換的電阻阻值不能夠大于 Ω. [例6]如圖所示滑輪組裝置.其中滑塊A在一水平面上,每個滑輪重G=5N,0﹣2s時B的重力為10N,滑塊A靜止;2﹣4s時B的重力為30N,滑塊A的速度由0逐漸增大到2m/s,A通過的距離為2m;4﹣6s時B的重力為20N,滑塊A做勻速直線運動,通過距離為4m.若不計繩重及繩與滑輪間的摩擦. (1)在0﹣2s內,滑輪組對B的拉力做的功為多少J? (2)在2﹣4s內,重力GB做功的平均功率為多少W? (3)在2﹣4s內,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多少N? [例7]橋式起重機在工業生產上有廣泛應用.如圖是某橋式起重機的示意圖,水平橫梁MN架在軌道A和B上,電動機D可沿橫梁左右移動.橫梁、電動機、掛鉤、滑輪、鋼索、導線的質量以及滑輪上的摩擦均不計. (1)電動機通過滑輪組,將質量為600千克的零件,以0.4米/秒的速度勻速吊高4米.求:電動機對零件做的功為多少焦?電動機的功率至少為多少瓦?(g取10牛/千克) (2)已知橫梁長度為L,零件質量為m,電動機吊著零件從M點出發并開始計時,以水平速度v勻速運動到N點,橫梁對軌道A的壓力F與時間t的關系式為:F= . [綜合提高訓練]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30分) 1.利用焚燒垃圾來發電,此過程中的能量如何轉化( ) A.化學能→內能→電能 B.太陽能→內能→電能 C.核能→內能→電能 D.電能→太陽能→內能 2.如圖是使用簡單機械勻速提升同一物體的四種方式(不計機械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動力最小的是( ) 3.同樣的一杯熱水,室溫高時冷卻得慢,室溫低時冷卻得快。老師要求同學們針對這一現象,提出一個問題。下面是四位同學的發言,其中較有價值且可探究的問題是( ) A.“熱水冷卻的快慢與它的質量、它與環境的溫差有什么關系?” B.“熱水在室溫低時比室溫高時冷卻得快嗎?” C.“為什么熱水在室溫低時比室溫高時冷卻得快呢?” D.“為什么熱水的質量越大冷卻得越慢?” 4.下列有關熱和能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熱傳遞,但是這兩種方法所達到的效果是相同的 B.比熱容越大的物質吸熱能力越強 C.汽油機的做功沖程有電火花噴出點燃汽油和空氣的混合物,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D.熱值大的燃料燃燒時放出的熱量多 5.如圖所示,質地均勻的圓柱體,在拉力F的作用下,由實線位置勻速轉到虛線所示位置,整個過程中,拉力F始終作用于A點且與OA保持垂直(OA為圓柱體橫截面的直徑),圓柱體在轉動過程中不打滑.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拉力F逐漸變小 B.由于拉力F的力臂始終保持最長,拉力F始終保持最小值不變 C.拉力F逐漸變大 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6.如圖所示,將擺球從A點靜止釋放,擺球在A、C兩點間來回擺動,B為最低點,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的機械能( ) A.從A點到B點,擺球動能增大,機械能增大 B.從B點到C點,擺球動能減小,機械能減小 C.擺球在擺動過程中所經各點的機械能均相等 D.擺球在B點的機械能最大,在A,C兩點的機械能能最小 7.將兩個定值電阻R1、R2并聯在電壓為U的電源兩端,R1消耗的功率為P1,R2消耗的功率為3P1,當把它們串聯在電壓為4U的電源兩端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R1兩端的電壓為U B.R2消耗的功率變小 C.通過R2的電流變小 D.兩個電阻消耗的總功率為12P1 8.如圖甲所示,重80 N的物體在大小為30 N的水平向左的拉力F1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以0.4 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再改用圖乙所示的滑輪組拉物體,該物體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2作用下,在相同的水平面上以相同的速度水平方向右勻速直線運動了0.5 m(滑輪與繩子質量及滑輪與繩子的摩擦均不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與水平面之間的摩擦力的大小為15 N B.拉力F2的功率為36 W C.拉力F2的大小為90 N D.拉力F2做的功為15 J 9.如圖所示,甲容器內裝有水,乙試管內也裝有水,并通過甲容器密封蓋上的孔插入甲容器的水中,且乙試管與密封蓋緊密接觸。現給甲容器加熱,經過一段時間后,對可能出現的現象有如下幾種說法:①甲容器中的水沸騰,乙試管中的水不會沸騰 ②乙試管中的水先沸騰 ③甲容器中水的比熱容增大 ④熱傳遞的方式使乙試管中水的內能增加。以上說法中正確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10.如圖所示電路,A、B、C是電流表或電壓表,單位是A或V,閉合開關S,A、B、C三表的示數分別為0.5、1、1.5時,燈L1、L2恰好正常發光,已知燈L1、L2的額定功率之比為3∶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為電壓表,B、C為電流表 B.電源電壓是2 V,且燈L1和L2串聯 C.10秒內,燈L1消耗的電能是15 J D.燈L1和L2的額定電壓之比為1∶3 11.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開關S,當滑片P置于滑動變阻器的中點時,電壓表的示數為4 V;當滑片置于滑動變阻器的b端時,電壓表的示數變化了2 V,此后15 s內定值電阻R1產生的熱量為60 J。下列結果正確的是( ) A.電源電壓為10 V B.R1的阻值為18 Ω C.滑動變阻器R的最大阻值為9 Ω D.R1先后兩次消耗的電功率之比4∶3 12.小華為幫助爸爸搬運裝修材料設計了如圖所示的甲、乙兩種方案,小華采用相同的滑輪組按不同的搬運方案,分別將地面上質量相同的材料勻速運送到二樓,所用拉力分別為F甲、F乙,它們的機械效率分別為η甲、η乙,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不計繩重與摩擦)( ) A.F甲>F乙 η甲=η乙 B.F甲C.F甲>F乙 η甲>η乙 D.F甲13.如圖所示,在伽利略理想實驗中,小球每次均從斜面A點自由滾下,分別經過圖中a,b,c各位置,關于小球的動能和重力勢能描述錯誤的是( ) A.從a到b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B.在b,c處重力勢能相等 C.從a到c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D.在a處動能最大 14.在做“電流電流通過導體時產生的熱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時采用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兩個透明的容器中密閉了等量的空氣,U型管中液面變化反映了密閉空氣溫度的變化。該裝置是用來探究電流通過電阻絲產生的熱量與( ) A.導體電阻的關系 B.通過導體的電流的關系 C.導體的長度的關系 D.通電時間的關系 15.如圖所示的電路中,R為滑動變阻器,R0為定值電阻,電源電壓為8V恒定不變。(不計溫度對電阻的影響),在滑片P滑動過程中,電壓表與電流表的示數變化如圖乙所示,則根據圖象信息可知,下列選項錯誤的是( ) A.R0阻值是5Ω B.電路的最大總功率是12.8W C.電路的最小總功率是0.8W D.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是35Ω 二、填空題 16.如圖甲所示是使用汽車打撈水下重物的示意圖.汽車通過定滑輪牽引水下一個圓柱形重物,在整個打撈過程中,汽車以恒定的速度v=0.2m/s向右運動。如圖乙所示是此過程中汽車拉動重物的功率P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設t=0時汽車開始提升重物,忽略水的阻力和滑輪的摩擦,(g取10N/kg),則圓柱形重物的密度是 ?kg/m3。 第16題圖 第17題圖 第18題圖 17.小華通過實驗探究杠桿平衡時動力和動力臂的關系.實驗過程中,保持阻力、阻力臂不變,在杠桿水平平衡時,測出每一組動力臂L1和動力F1的數據,并利用實驗數據繪制了F1與L1的關系圖象,如圖所示。請根據圖象推算,當L1為0.1m時,F1為 N。 18.如圖所示,兩位同學用一根輕竹棒抬重物。乙同學為了減輕甲同學的負擔,請你寫出一種合理的做法 ,假如乙同學要承擔3/5的力,那么甲同學的肩頭到重物掛點O的距離與乙同學的肩頭到重物掛點O的距離之比是 。 19.用手將一重為G的鐵球緩慢放在一彈簧上(如圖所示),放手后,鐵球從A位置開始向下運動,到達B位置速度達到最大,到達C位置小球的速度變為零。已知AC間的高度差為h,則從A位置到C位置鐵球的重力做功是 ;在此過程中彈簧的彈性勢能增加量為 。B位置到C位置的過程中鐵球所受的重力 (選填“大于”、“小于”、“等于”)彈簧所施加的彈力。(整個過程中不計能量損耗) 20.某興趣小組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進行實驗探究,電源為電壓可調的學生電源,小燈泡L標有“6V 1.2W”字樣,R為20Ω的定值電阻。小組根據記錄的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變化,描繪出如圖乙所示的I-U關系圖。當電壓表的示數為2V時,通過小燈泡L的電流為________A,調節電源電壓,當電路消耗的總功率為1.35W時,小燈泡的實際功率為________W。 第20題圖 第21題圖 21.電動自行車已成為大眾化的一種交通工具,廠家對電動自行車性能進行了測試,得到速度v和牽引力F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圖像。已知勻速行駛時,電動機輸入電壓48V,輸入電流5A。電動自行車在7-12s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__N,電流做了________焦耳的功,克服摩擦力做了________焦耳的功。 22.圖甲是小燈泡L和電阻R的電流隨電壓變化圖像,將它們按圖乙所示接入電路中,只閉合開關S,小燈泡的實際功率為1W;再閉合開關S1后,電流表示數變化________A,此時電路消耗的總功率為________W。 23.在如圖所示的四幅圖中,甲、乙是兩個演示實驗示意圖;丙、丁是四沖程汽油機關工作過程中的兩個沖程示意圖。與壓縮沖程原理相同的是 圖所示的演示實驗;汽油機利用內能來做功的沖程是 圖。 24.在比較不同燃料熱值的實驗中,小明利用與圖示完全相同的兩套實驗裝置,分別在燃燒皿中放入質量相同的燃料甲和燃料乙,點燃后對質量都為100g和初溫都為20℃的水加熱,燃燒相同時間后,用甲加熱后的水溫度為30℃,另一杯溫度為24℃,此過程中水的內能 (增大、減小),用甲加熱的水吸收的熱量為 J,此時 (能、不能)說明甲的熱值較大。 三、實驗探究題(每空2分,共30分) 25.小華為了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質量、速度的關系,設計了如圖甲、乙所示的實驗。 實驗甲:質量相同的兩個小球,沿同一光滑弧形軌道分別從A處和B處開始向下運動,然后與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塊相碰,木塊在水平面上移動一段距離后靜止,如圖甲所示。 實驗乙:質量不同的兩個小球,沿同一光滑弧形軌道分別從A處開始向下運動,然后與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塊相碰,木塊在水平面上移動一段距離后靜止,如圖乙所示。 (1)要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速度的關系應選用 圖。(選填“甲”、“乙”) (2)甲、乙兩組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3)這個實驗中,利用木塊被碰撞后移動的 來比較物體的動能大小。下列實例中與此實驗方法相同的有 。(填編號) ①認識電流大小時,用水流進行類比 ②用紅墨水在水中的擴散現象來認識分子是運動的 ③用酚酞試液滴入溶液變紅色來判斷溶液呈堿性 26.在用伏安法做測定額定電壓為2.5 V,電阻約為10 Ω的小燈泡L的額定電功率的實驗時,張強小組和李輝小組的實驗電路分別如圖17(a)和(b)所示。實驗中張強小組測得的額定功率為0.625 W,李輝小組測得的額定功率為0.500 W。他們交流時發現,兩組測得的額定電功率并不相同,于是向老師提出問題“為什么兩組測得的電功率不同呢?”老師笑而不答,要他們自己去進一步探究。同學們開始了熱烈的討論:甲同學認為“可能兩只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本來就不同”;乙同學認為“可能是實驗的操作不當引起的”;丙同學認為“可能是測量的讀數不對引起的”;丁同學認為“可能是兩小組所用電表不一致引起的”;戊同學仔細觀察兩組實驗電路,認為“可能是電路不同引起的”。 ①以上同學們所做的討論,屬于他們進一步探究過程中的 要素。 ②為了確定五位同學的觀點是否正確,兩組同學首先各自仔細檢查了電路接線情況,又重做了實驗,在正確操作和讀數的情況下,測量結果不變,于是他們排除了 兩同學的認為。接著兩組同學仍用自己小組的器材,只是互相用對方電路進行實驗,分別得到了與對方原測量相同的結果,于是他們又排除了另外兩同學的認為。最后他們一至同意 同學認為的可能性最大。 ③他們再進一步分析、討論后認為,從理論上講,兩個小組所測定的電功率都不是小燈泡的額定電功率,也不是小燈泡的實際電功率.這是因為實際的電流表的電阻不是 ,實際的電壓表的電阻不是 。 ④最后,他們得到結論:用(a)電路測得的電功率比燈泡的額定電功率 ;用(b)電路測得的電功率比燈泡的額定電功率 。(選填“較大”或“較小”) 27.小霞在做“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前猜想,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大小可能與三個因素有關:(1)所提物體的重力;(2)動滑輪的重力; (3)繩子的繞法。 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她做了四次實驗,如圖所示(實驗所用的每個滑輪重力相同)。第1、2次實驗是用甲滑輪組,第3次實驗是用乙滑輪組,第4次實驗是把第1次實驗的滑輪組換了種繞法。實驗數據如下表: 實驗 次數 鉤碼重力/N 鉤碼勻速上升的距離/m 繩子自由端的拉力F/N 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m 機械效率/% 1 2 0.1 1.2 0.2 83.3 2 4 0.1 2.3 0.2 87.0 3 4 0.1 1.4 0.4 71.4 4 2 0.1 0.8 0.3 (1)分析對比第1、2次實驗數據,對猜想(1)可得結論: ; (2)分析對比第2、3次實驗數據,對猜想(2)可得結論: ; (3)將第4次實驗的繩子繞法在丙滑輪組上畫出,并在數據表中算出機械效率。 (4)對比第 兩次實驗數據,可知滑輪組機械效率與繩子繞法無關。 四、解答題(每題10分,共20分) 28.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為3V,L1上標有“6V 3W”,L2上標有“3V 3W”,滑動變阻器上標有“10Ω 1.5A”。 (1)要使L2正常發光,則應使S1、S2分別處于 ,同時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調到 端,此時電路消耗的總功率為多少; (2)當S1斷開、S2接b時,為使電路消耗的總功率不超過0.5 W,請計算滑動變阻器的阻值變化范圍和電壓表的示數變化范圍。 29.一種電熱水龍頭俗稱“小廚寶”,通常安裝在廚房里以便提供熱水,如圖是它的實物圖和內部電路圖。旋轉手柄可使扇形開關S同時接觸兩個相鄰觸點,從而控制水龍頭流出的水為冷水、溫水或熱水。已知R1、R2是電阻絲,其中R2=44Ω,溫水檔的電功率是880W[水的比熱容是4.2×103J/(kg·℃)]。試回答或求解下列問題: (1)當S旋到位置1時,水龍頭流出______水;當S旋到位置3時,水龍頭流出______水。(填“冷”、“溫”或“熱”) (2)當S旋到位置2時,小廚寶正常工作30s將0.5kg的水從20℃加熱到50℃,水吸收了多少熱量? (3)電熱絲R1的阻值是多少? (4)當S旋到熱水檔時,小廚寶正常工作60s消耗的電能是多少? [參考答案] 例1.D. 例2.D. 例3.D. 例4.D. 例5.(1);(2)右;小燈泡斷路;(3)4;1.2;(4)②保持滑片不動,讀出電流表示數I;③(U﹣)Ie;(5)25. 例6.(1)在0﹣2s內,滑輪組對B的拉力做的功0J; (2)在2﹣4s內,重力CB做功的平均功率為15W; (3)在2﹣4s內,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12.5N; 例7.(1)電動機對零件做的功為2.4×104J,電動機的功率至少為2.4×103W; (2)mg﹣t. [綜合提高訓練答案] 1、A 2、D 3、A 4、D 5、A 6、C 7、D 8、C 9、B 10、C 11、C 12、A 13、C 14、B 15、C 16、 17、6 將重物向乙方向移動 3:2 Gh Gh 小于 0.3 0.9 35 1200 1050 0.2 1.4 乙 丙 增大 4.2 不能 (1)甲 (2)當物體的質量相同時,物體的速度越大,動能越大;當物體的速度相同時,物體質量越大,動能越大 (3)距離 ②③ 26、①建立猜想與假設 ②乙、丙 戊 ③零 無限大 ④較大 較小 (1)滑輪重力一定、繞法相同,所提物體重力越大、機械效率越大 所提物體重力相同,動滑輪的重力越大,機械效率越小 83.3 1、4 (1)S1閉合,S2接a A 3.75 (2)3Ω~10Ω 0.5V~1.2V (1)冷 熱 Q吸=6.3J 55Ω 118800J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