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考政治試題常見的思考角度1、 法律——道德角度——心理——學業(受教育、知識、能力)例題:2006年3月27日是第十一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活動的主題是“珍愛生命,安全第一”。(1)國家為什么高度重視未成年人的安全問題?(4分)(2)當發生危難時,我們可以通過撥打報警電話而獲得相關部門的及時援助。請填寫下表:(3分) 報警電話類別 報警電話號碼 報警時應講清的問題火警電話(3)假設在某天早晨,你與小剛同學一起騎自行車上學,在經過十字路口時,小剛對亮起的紅燈視若無睹,徑直闖過去。回頭還譏笑你膽小,不敢闖紅燈。如果讓你勸說小剛以后不要闖紅燈,你將如何去說服他。(6分)參考答案:(1)未成年人各方面還不成熟,缺乏自我保護能力;現實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和損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不良因素還存在著。因此,國家要重視未成年人的安全問題,以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4分)(2)火警電話號碼:119。(1分)報警時,要講清著火的詳細地址、著火物質、火情大小以及報警人的姓名與電話號碼等。(2分,言之有理即可)(3)①從個人角度看,闖紅燈容易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②從法律角度看,闖紅燈是違法行為(是什么),遵守法律規定是每位公民應盡的義務(為什么)。③從道德角度看,闖紅燈妨礙了他人的正常通行,是一種不道德行為。青少年要遵守社會公德,在社會上做一個好公民。(怎么做)(每點2分,共6分。答其他方面,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2、 個人(自己、他人)——集體(家庭、班級、學校)——社會——國家——全人類(全球)例題: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從今年起用兩年時間,全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今年在西部地區實施,明年擴大到中部和東部地區;繼續對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并補助寄宿生生活費。請回答:國家采取上述措施哪些重要意義?(8分)參考答案:(1)有利于更好地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4分)(2)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權;(政治)有利于減輕農村家庭和貧困家庭的經濟負擔,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經濟)有利于提高農村人口素質,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文化)(4分)3、書本理論(法律規定)——應用材料分析——自己的生活經歷與感受例題:34.某中學初二學生小蘇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一男子搶劫一位老太太的手機。小蘇見狀放下書包,立刻追上歹徒。在搏斗中,歹徒用利器劃傷了小蘇。后來歹徒見別的路人趕來,拋下搶來的手機逃走了。請運用所學知識對小蘇的行為進行評析。(7分)35.15歲的小付是某鎮的一名初三學生,他的同學劉某經常伙同一些校外青年在放學路上敲詐他。小付由此產生了報復劉某的念頭。一天放學后,小付在僻靜處趁劉某不備,用刀刺傷了他。事后,小付稱自己的行為屬于正當防衛。請運用所學知識對小付的言行進行評析。(7分)參考答案:34.(1)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是包括青少年在內的全體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2分)小蘇能積極與歹徒作斗爭是值得肯定的。(1分)(2)青少年要善于同違法犯罪作斗爭。(2分)作為未成年人,小蘇直接同歹徒搏斗的行為是不值得提倡的。(1分)同違法犯罪作斗爭,不能硬拼和蠻干,要用最小的損失來制止違法犯罪行為。(1分)35.(1)因為只有當不法侵害行為正在進行時,才能實施正當防衛。(3分)小付的做法屬于事后報復,而不是正當防衛。(1分)(2)小付在受到不法侵害后,應該用合法的手段,選擇正確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3分,如答具體的應對方式,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4、意識——行為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我們青少年應如何做 意識:我們要樹立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意識,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增強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自覺性;行動:從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具體行動)(宣傳—知識、政策(科學發展觀,))我們要敢于并善于同破壞環境、浪費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以實際行動做一個生態文明的建設者和保護者。1、 是什么——為什么(必要性)(現狀+條件+意義)——怎么做例題:近年來,在廈門市的一些地方,“六合彩”賭博現象非常嚴重,許多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甚至連一些小學生也加入到這個龐大的賭民隊伍中。為深入了解這一社會現象,該市同安一中的3名女生決定就此展開調研。從2003年暑假開始,她們采取訪談、問卷等方式,搜集了許多相關案例與數據。經過調查分析,她們發現,如今農村富余人員多,業余生活單調。一些人認為單靠種田發不了財,出去打工又找不到活干,只好把發財的希望寄托在買“六合彩”或參與其他賭博活動上。在被調查者中,有72.0%的人參賭“六合彩”;“六合彩”彩民中有73.6%的人居住在農村,有98%的人沒上過中學,受教育程度低,法律意識淡薄。 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她們對“六合彩”賭博活動的特點、規律和危害形成了自己的認識,并撰寫了調研報告。她們的報告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經過綜合治理,“六合彩”賭博現象在當地得到了有效扼制。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請你根據上述材料,整理出她們開展這次活動的基本步驟。(2分)(2)如何根除“六合彩”賭博現象是調研報告的重要內容,請你提出相關建議。(6分)(3)這3名中學生的行為對你有何啟示?(4分)參考答案:(1)活動的基本步驟:確定研究主題——開展調查、收集資料——整理、研究資料——撰寫調研報告。(2分)(2)①加強法制建設,一方面加大對“六合彩”賭博的打擊力度,另一方面增強當地居民的法律意識。②通過宣傳,讓當地居民認識到“六合彩”賭博的本質和危害。③開展健康的文化娛樂活動,豐富居民的業余文化生活。④政府引導農民發展生產,為農民發家致富提供多種途徑。⑤舉辦各種培訓班,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增加農民的就業機會。(6分,寫出其中三點即可。答其他方面,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3)①我們要關心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②青少年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違法犯罪作斗爭。③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深入開展研究性學習。(4分)33.以下材料摘自某初中生的作文《一個礦泉水瓶的價值》:口渴了,買瓶礦泉水,喝完后隨手將瓶子扔掉,這種行為司空見慣。然而在前不久,我看到一則材料,介紹香港知名實業家、慈善家田家炳先生經常用礦泉水瓶裝白開水喝,他說:“香港有700萬人,如果每人每天扔掉一個瓶子,一天就要扔700萬個。”由此我深受啟發……請結合我國的資源國情,談談你對重復使用礦泉水瓶行為的認識。(7分)參考答案:(1)(是什么)重復使用礦泉水瓶行為是注意節約資源的表現。(1分)(2)(為什么)從人均占有資源來看,我國人均資源占有量嚴重短缺,是一個資源小國;同時資源利用率低,浪費嚴重,加速了有限資源的耗竭。(3分,答出其中一點給2分)(3)(怎么辦)節約和保護資源是每個人應有的道德風尚,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意識)我們每個人都要注意節約和保護資源,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作貢獻。(行動)(3分)2、 經濟(獎勵、稅收)——政治(法律)——文化(科學技術)——社會角度(教育、行使建議權——以人為本,人民當家作主)例題:從國家角度,請你談談如何建設資源節約型、生態環保型的和諧社會。第一: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總說)第二:加強教育,提高公民的人口意識、資源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第三:大力發展經濟,不斷解放生產力,為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提供強大的物質基礎;第四:大力發展低消耗、高效益的環保產業(循環經濟模式);第五: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完善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法律體系,依法保護資源和環境,依法打擊破壞環境、浪費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第六:積極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大力發展科學技術,提高資源利用率,提高保護環境的水平和能力,積極開發和推廣資源節約、替代和保護環境的技術;第七:關注民生,積極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生態文明社會。7、正面、積極(對)———反面、消極(錯)角度(一分為二)例題:(評析)破壞環境保護的行為都要受到刑罰處罰。參考答案:(理論分析)犯罪的含義(具體材料分析)破壞環境的行為如違反《刑法》,社會危害嚴重,就是犯罪。如其行為沒有違反《刑法》,社會危害不大,是一般違法行為,只要受到一般民事處罰。保護環境,我們青少年應如何做?意識:我們要樹立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意識,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增強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自覺性;行動:從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具體行動)(宣傳—知識、政策(科學發展觀,))我們要敢于并善于同破壞環境、浪費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以實際行動做一個生態文明的建設者和保護者。8、總說——分說(A→B,B→A)(主要是關系題)(1)權利和義務的關系:總說: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一致),(2)共同理想與最高理想的關系:(3)和平與發展的關系:PAGE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