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3專項 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點擊重難點一、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1植物的感應性就是植物能對外界環(huán)境中的各種刺激作出反應。常見的有:向光性、向水性、向地陸、向化性、向觸性、向熱性。2植物生長素由達爾文猜想,進而溫特通過實驗驗證了達爾文的猜想,再由郭葛分離出純凈的生長素。生長素能促進植物生長、促進扦插的枝條生根、促進果實的發(fā)育、防止落花落果。生長素對植物的作用還表現(xiàn)為兩重性,即一般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1人體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作用(1)神經元也叫神經細胞,是神經系統(tǒng)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神經元的結構包括細胞體和突起,突起有樹突和軸突:神經系統(tǒng)包括中樞神經系統(tǒng)和周圍神經系統(tǒng)。(2)反射是人(動物)體通過神經系統(tǒng)對各種刺激作出應答性反應的過程。反射是通過反射弧來實現(xiàn)的,其類型有先天性行為和后天性學習行為。2人體激素的調節(jié)作用激素由內分泌腺分泌的,在血液中含量較少,對生命活動起重要調節(jié)作用的物質。(1)生長激素由垂體分泌,能控制人的生妊發(fā)育。幼年時分泌不足會患侏儒癥;幼年時分泌過多會患巨人癥;成年時分泌過多會患肢端肥大癥。(2)胰島素由胰腺分泌,能調節(jié)血糖含量。人體胰島素分泌不足會導致血糖濃度過高而患糖尿病。(3)甲狀腺激素由甲狀腺分泌,能促進新陳代謝,提高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幼年時分泌不足會患呆小癥;分泌過多會患甲亢。(4)性激素包括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能促進生殖器官的發(fā)育和生殖細胞的生成,激發(fā)和維持第二性征。3人體體溫的調節(jié)人體的體溫主要靠產熱和散熱過程維持相對平衡得以實現(xiàn)。人在安靜時的產熱器官主要是內臟;運動時的產熱器官主要是肌肉。人體散熱的器官主要是皮膚。人體內的產熱和散熱過程是通過腦干中的體溫調節(jié)中樞來調節(jié)和控制的。評析中考點考點1 l9世紀,世界上很多著名的科學家試圖通過研碎胰腺的方法來提取其中的胰島素,但都沒有獲得成功,后來有科學家通過結扎胰管讓胰腺退化,然后單獨研碎胰島的方法成功提取了其中的胰島素。下列關于失敗原因的分析中,最可能的是( )A 當時研磨技術比較落后.研磨不充分B研磨時選取的胰腺部分正好不合有胰島C研磨過程中.胰腺中的消化酶把胰島素分解了D胰島素和胰腺內的其他物質緊密結合,不容易分離※思路點撥※胰腺具有分泌胰液的功能,胰腺中的胰島具有分泌胰島素的功能,而胰島素其實是蛋白質,胰液具有消化蛋白質的功能。※解答辨析※C※考點點評※本題考查胰腺的功能,消化液和激素的功能和區(qū)別,同時要求學生能理解題意。考點2 2010年3月28日13時40分王家?guī)X煤礦發(fā)生透水事故,礦難的發(fā)生牽動億萬人的心,8天8夜,ll5名工人的成功獲救被譽為是“創(chuàng)造了中國搶險救援史奇跡”。剛被救援出的工人,身體衰弱,各個臟器處在很衰竭的情況下,不能馬上進食進行恢復,需借助輸葡萄糖液進行早期康復。葡萄糖液中的葡萄糖是一種有甜味、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狀固體,化學式是C6H12O6 。葡萄糖在人體內被緩慢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并釋放出熱量。試回答:(1)血漿中的葡萄糖叫血糖,上圖是A、B兩人在用餐后幾小時內血糖濃度的變化情況,據(jù)圖分析A、B兩人中 是正常的。(2)若每克葡萄糖分解時產生的熱量為17. 15千焦。在靜臥休息的情況下,某中等身材的男子一晝夜需要消耗約5 858千焦的能量。若他由于某種疾病不能進食,只能靠輸液維持,則一晝夜內至少需輸入5%葡萄糖溶液 。A約13600ml B約6800mLC約3400mL D約1 700mL※思路點撥※從A、B兩人在用餐后幾小時內血糖濃度的變化情況和正常血糖濃度為0 .1%可知A、B兩人中B是正常血糖的人。一晝夜內至少需輸入5%葡萄糖溶液可根據(jù)一晝夜需要消耗約5 858千焦的能量和每克葡萄糖分解時產生的熱量為l7. 15千焦進行計算。※解答辨析※(1)B (2)B※考點點評※本題考查人體內血糖濃度的變化和血糖濃度的調節(jié)及人體中的供能物質葡萄糖供能的有關計算。考點3 某校科技活動小組利用學校空地建立了一個小型農業(yè)生態(tài)園.在園內,同學們開展了系列植物栽培、種植和探究活動。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在向生態(tài)園內扦插花卉時,同學們去掉了扦插枝條上的部分葉片,保留了部分芽。同學們在扦插枝條上保留芽的目的是 。(2)為探究氮元素列植物生長的影響,同學們在園內選取了發(fā)育狀況相同的兩株健壯天竺葵幼苗,分別放在等質量的甲、乙兩瓶液體中培養(yǎng)(甲中裝缺氮的土壤浸出液、乙中裝不缺氮的同種土壤浸出液)。一段時問后,甲、乙兩瓶中的植株變化如下表。植株 實驗前質量/克 實驗后質量/克 生長情況甲 92 116 矮小、纖細、葉色變黃乙 91 258 莖粗、枝多、葉色濃綠①比較甲、乙兩瓶植株的變化,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②小明在上述探究的基礎上,回家用土壤浸出液栽培了一株正常天竺葵,但第二天就發(fā)現(xiàn)栽培的天竺葵出現(xiàn)了萎蔫現(xiàn)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3)給你一盆銀邊天竺葵,利用天竺葵葉片的白色部分,你可探究與光合作用有關的哪兩個問題 ※思路點撥※枝條的頂芽能產生生長素,從而促進扦插枝條的生根。比較甲、乙兩瓶培養(yǎng)液中的成分和甲、乙兩植株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出正確的結論。同時利用植物萎蔫現(xiàn)象的原因分析。天竺葵葉片的白色部分由于沒有葉綠體,所以就可以研究光合作用的條件和產物。※解答辨析※(1)芽能產生生長素,促進扦插枝條的生根(2)①植物的生長需要氮元素 ②土壤浸出液濃度大于根毛細胞液濃度(3)光合作用是否需要葉綠體,光合作用的產物等臺理即可。※考點點評※本題考查生長素的產生及作用,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植物光合作用的條件、原料和產物。聚焦失分點易錯1 酶是生物催化劑,生物體內都含有各種各樣的催化酶。下列所示為人體內某種酶在不同pH條件下,其催化效率與溫度之間的關系。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A 當pH從5升高到7,酶的催化效率逐漸升高B t1的溫度大概在37℃C 人體內各種酶在中性環(huán)境下的催化效率最高D 在溫度從0→t2的變化中,酶的催化效率逐漸降低※對癥下藥※人體內某種酶在不同pH條件下,其催化效率與溫度之間的關系的圖表中,由于pH不同酶的催化效率不同,溫度不同酶的催化效率不同,故容易造成選擇錯誤的結論。解題時要仔細觀察圖表才能得到t1的溫度大概在37℃。※提分練習※1 下列是有關某種淀粉酶的實驗,處理方式及結果如下表與下圖。根據(jù)結果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試管編號 試管Ⅰ 試管Ⅱ 試管ⅢpH 8 8 7溫度 60℃ 40℃ 40℃淀粉酶 1mL 1mL 1mL淀粉 1mL 1mL 1mLA 甲物質可能是淀粉酶的抑制劑B 此種淀粉酶較適合在40℃的環(huán)境下作用C 此淀粉酶在中性環(huán)境中的作用速度比堿性快D 此種淀粉酶在作用35分鐘后便會失去活性易錯2 下列使用鹽水情況和鹽水所起的主要作用不能對應的是( )選項 使用鹽水情況 鹽水主要作用A 在制泡菜時,用鹽水浸泡蔬菜 維持細胞正常形態(tài)B 受傷時,用0. 9%的鹽水清洗傷口 消毒C 人在高溫作業(yè)后,要喝些淡鹽水 維持無機鹽代謝平衡D 患急性腸胃炎時,要及時注射生理鹽水 維持水分代謝平衡※對癥下藥※了解鹽水的健用情況和鹽水所起的主要作用才能選擇。本題的選項中在制泡菜時.用鹽水浸泡蔬菜會使蔬菜中細胞內的水失去。所以A選項是符合題意的。※提分練習※2在探究“溫度影響酶催化作用”的活動中,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步驟l:取二三支編號為a、b、c的潔凈試管并分別注入l%的淀粉溶液2毫升;步驟2:在三支試管中分別加入l毫升新鮮的唾液,并搖勻;步驟3:將三支試管分別放入盛有沸水、恒為37℃的水和冰水的燒杯中一段時間;步驟4:在三支試管中各滴加l滴碘液,并搖勻;步驟5:觀察并記錄這三支試管中溶液顏色的變化情況。(1)在步驟4中,如果試管中滴入碘液后,溶液變成藍色,說明該溶液中存在 。(2)該同學按上述方案進行實驗,發(fā)現(xiàn)在三支試管巾滴入碘液后,溶液都沒有變成藍色,針對這個問題,應對此實驗方案作出的改進是。(3)為了進一步探究唾液淀粉酶在25°C和37°C時的催化能力,按止確的方法實驗,則可通過觀察并比較實驗中的 ,判斷唾液淀粉酶在這兩種溫度時的催化能力強弱。探究與思考探究 小白鼠是恒溫動物,為了探究小白鼠調節(jié)體溫的中樞是否為下丘腦,某科研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①取兩只健康的、性別與生理狀況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標記為甲、乙;②用一定的方法破壞甲鼠的下丘腦,乙鼠不做處理:③把甲、乙兩鼠置于人工控制的溫室中,室內溫度凋為0°C,在相對安靜的條件下觀察24小時,每隔4小時分別測量次體溫,并做好記錄。(1)若甲鼠體溫 ,乙鼠體溫保持相對恒定,則下丘腦與體溫調節(jié)有關;若甲、乙兩鼠體溫均保持相對恒定,則下丘腦與體溫調節(jié)無關。(2)以上實驗步驟中還存在兩點缺陷,這兩點缺陷是 。※解答辨析※(1)明顯降低(答“變化較大”或“不恒定”均可)(2)實驗前要先測定甲、乙鼠的體溫;要有重復實驗.僅用兩只小白鼠進行實驗有一定的偶然性;應選用同一小鼠作前后對照※考點點評※本題由于實驗結果沒有明確,故對甲鼠體溫的變化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題意即可。同時對于實驗設計中存在的缺陷分析要符合生物探究實驗的特點。※跟蹤練習※請回答下列問題:(1)為了證明“唾液對饅頭有消化作用”,在2號試管的A處應加入 。(2)為了證明“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對饅頭有消化作用,應選用 兩支試管進行對照實驗。試管編號 l 2 3饅頭碎屑或塊 碎屑適量 碎屑適量 饅頭塊適量唾液有無 2mL唾液 A 2mL唾液是否攪拌 充分攪拌 充分攪拌 不攪拌保溫 37℃水浴保溫10分鐘加入碘液 2滴(3)實驗結果是 號試管中的物質遇到碘液不變藍.原因是 。(4)有的同學提出“除了以上三個試管外,還要設置第四個試管,放入饅頭塊與清水不攪拌,其他處理均相同”。你認為第四個試管的設置 (填“有”或“無”)必要。專項集訓※能力提升※1 植物具有向光性生長的特點,其主要原因是與下列哪一物質有關( )A水 B氧氣C生長素 D二氧化碳2 胃液中的胃蛋白酶進入小腸后,催化作用大大降低,原因是( )A酶發(fā)揮催化作用只有一次B胃蛋白酶被小腸稀釋C小腸內的溫度高于胃內的溫度D小腸的酸堿度比胃內的酸堿度高3 從黑暗環(huán)境進入光亮處,瞳孔會變小,這是瞳孔反射,與膝跳反射屬于同一類反射。有關瞳孔反射的表述,錯誤的是( )A該反射屬于激素調節(jié)B該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C該反射不需要大腦皮層的參與D該反射是人體對環(huán)境變化的反應4 正常人體剛進食后,血液內( )A血糖含量增加,胰島素含量減少B.血糖含量增加,胰島素含量增加C血糖含量減少,胰島素含量減少D血糖含量減少,胰島素含量增加5 人體血液內某種激素含量在一晝夜內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則該激素是( )A性激素 B生長激素C胰島素 D甲狀腺激素6 下列有關人體生命活動調節(jié)的敘述正確的是( )A新陳代謝只在神經系統(tǒng)調常下進行B神經調節(jié)和激素調節(jié)都是通過反射弧實現(xiàn)的C神經調節(jié)和激素調節(jié)的基本結構單位都是神經元D在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控制下,激素通過血液循環(huán)參與調節(jié)7 放學后,饑腸轆轆的張華同學沖進廚房,抓起一個剛煮好的玉米棒,他會( )A先感覺燙后縮手B先縮手后感覺燙C縮手和感覺燙是同時的D沒有一定的順序8 北極熊是一種寒帶動物,能在水中捕食,但不善于長途游泳,主要以海豹、魚類、企鵝為食。北極熊只有在北極有,而南極沒有。你認為下列解釋最合理的是( )A南極是低緯度地區(qū),氣候條件不適臺北極熊生存B在北極熊這一物種出現(xiàn)前,由于板塊運動,南極大陸已與其他大陸分離,北極熊無法渡海到南極C南極缺乏淡水,北極熊不能生存D南極以前是有北極熊的,但由于經歷過劇烈的地質運動,所以北極熊滅絕了9 2009年傷愈復出的劉翔一口氣拿下多個冠軍,答謝全國人民的支持。2009年11月11日上午,劉翔在亞洲田徑錦標賽預賽中輕松取得小組第一,順利晉級決賽。下圖是比賽時劉翔跨欄情景,劇烈跨欄之后,劉翔常揮汗如雨,此時劉翔產熱主要來自于( )A腦 B內臟C皮膚 D骨骼肌10 下表是甲、乙兩人體檢的尿檢結果,下圖是腎單位結構模式圖:主要成分 甲尿液(g/100mL) 乙尿液(g/l00mL)水 95 95蛋白質 0.00 0.00葡萄糖 0.10 0.00無機鹽 1.50 1.50尿素 2.00 2.00據(jù)圖和表回答下列問題:(1)正常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約有l(wèi)50L,而實際排出的終尿只有1 5L左右,是由于(填圖中序號)的重吸收作用。如果一個人尿液中出現(xiàn)紅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則可能是 (填圖中序號)發(fā)生炎癥。(2)由上表可知 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往往采取注射而不足口服胰島素,是因為胰島素是一種蛋白質,口服后主要在 中被消化。11 小科同學將一片土豆放入過氧化氫溶液中,發(fā)現(xiàn)過氧化氫溶液的分解速率加快。查閱資料后她知道土豆中含有過氧化氫酶,這是一種生物催化劑。于是她設計如下實驗:常溫下將幾片土豆放入甲注射器,分別往甲、乙兩注射器內注入相同體積與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過氧化氫溶液(如圖所示),密封后觀察注射器內氣泡產生的速率。(1)小科設計的乙裝置起 作用。(2)小科把甲注射器放在0°C的環(huán)境中,發(fā)現(xiàn)產生氣體的速率減小,說明過氧化氫酶的催化效率與 有關。12 某科學家在20世紀70年代曾做過這樣的實驗,將許多白色方塊在草地上排成一長列,然后在2、4、6、8……方塊上依次放上糖。當科學家放完第10塊來到第l2塊時,蜜蜂們早已在那里等候,好奇的科學家跑到第l4塊一看,那里也有蜜蜂在等待。他沮喪地放下手中的糖,氣憤地說:“鬼知道是我在訓練它們還是它們在訓練我!”蜜蜂的這一“智慧”行為屬于( )A先天性行為 B本能C后天學習行為 D隨機性行為13 據(jù)報道,某人因為腹痛難怨,到醫(yī)院看病。醫(yī)生診斷他患了急性膽囊炎,為他做了膽囊切除手術。沒想到病人的腹痛更加劇烈,幾天后連腸都壞死了。于是醫(yī)生不得已又切除了他的全部小腸和部分大腸。病人雖然保住了性命,但他的生活從此受到嚴重的影響。(1)人的膽囊切除后,食物中 (選填“糖類”、“蛋白質”或“脂肪”)的消化會受到較大影響。(2)若人的全部小腸和部分大腸被切除,就只能通過靜脈滴注獲得營養(yǎng),這是因為從消化道攝入的食物失去了 的主要場所。※沖擊高分※1 繁殖季節(jié),雄棘魚腹部顏色由銀白色變成紅色,并會對侵入其領地的其他雄棘魚發(fā)動攻擊性行為。某人為研究引發(fā)雄棘魚攻擊性行為的原因,做了如下實驗:在雄棘魚活動的水域中放置了多種顏色的魚形蠟制模型,并觀察和記錄雄棘魚在單位時問內對這些模型進行攻擊的次數(shù),實驗結果如下表。模型特征 攻擊頻率腹部銀色 低腹部紅色 高腹部有紅色條紋 高根據(jù)實驗結果所作的推論正確的是( )A雄棘魚的攻擊性行為是一種條件反射B有條紋的模型更容易引發(fā)雄棘龜?shù)墓粜孕袨?br/>C雄棘魚的攻擊性行為是先天性的,由基因決定D腹部有紅色的模型更容易引發(fā)雄棘魚的攻擊性行為2 生滔在沙漠中的駱駝對缺水環(huán)境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如圖呈現(xiàn)的是駱駝在兩種不同情況下的體溫晝夜變化,通過兩種情況比較可知,駱駝是通過 的方式來適應缺水環(huán)境的;這種對體溫的調節(jié)是通過 (填“大腦”或“腦干”)中的神經中樞實現(xiàn)的;按達爾文進化論的觀點,駱駝的這一適應特征的形成是長期 的結果。3 甲圖表示的是pH值對植物和人的淀粉酶活性的影響;乙圖表示的是3種脫氫酶(A、B、C)的活性受溫度影響的情況。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從甲中可以知道pH=6時植物淀粉酶的括性最高B從乙中無法知道酶C的最適活性溫度C從甲中可以知道若細胞由酸性變成堿性時的淀粉酶活性逐漸升高D從乙中可以知道活性溫度的范圍最廣的酶是B4 某同學利用青菜幼苗進行了植物向光性實驗。他把等量、已發(fā)芽的青菜種子均勻地排列在4個培養(yǎng)皿中,當青菜幼苗長高至l.5厘米左右時,對各培養(yǎng)皿中的幼苗分別進行不同的處理,并都用單側光連續(xù)照射一段時間,如圖所示。(1)青菜幼苗在單側光照射下,向光源彎曲生長是由于生長素分布 引起的。(2)觀察①、②、③,能得出的結論是 可以產生生長素。(3)增加④的實驗目的是為了研究 是否能產生生長素。5 在學習《動物的運動和行為》時,同學們對探究菜青蟲的取食行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以下是研究小組的同學就探究方案設計依次進行的思維對話,請分析回答:(1)甲同學是在生活經驗和觀察的基礎上做出的 ,該實驗小組探究的問題應該是。(2)乙同學與丁同學提出的實驗方案,你認為實驗結果更為可靠的是 的。你判斷的理由是 。(3)如果他們的實驗方案中設計了對照實驗,你認為應該用 葉作為實驗組,用葉作為對照組。只用一種十字花科植物的葉片做實驗能得出準確的結論嗎 為什么 (4)科學探究中的思維對話,可提高思維的縝密性和邏輯性, 的質疑就對完善實驗方案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答案提分練習1 B 2(1)淀粉 (2)將步驟2與步驟3對調 (3)藍色褪去需要的時間(或相同時間后觀察藍色深淺程度)跟蹤練習(1)2mL清水(或等量清水) (2)1和3 (3)1淀粉被唾液(或唾液淀粉酶)全部分解 (4)無專項集訓能力提升1 C 2 D 3 A 4 B 5 C 6 D 7 B 8 B 9 D 10(1)4 3 (2)甲 小腸11(1)對照 (2)溫度 l2 C 13(1)脂肪 (2)消化與吸收沖擊高分1 D 2增加體溫的變化幅度腦干自然選擇 3 B 4(1)不均勻 (2)頂芽 (3)子葉5(1)假設 菜青蟲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先天性行為嗎 (2)丁同學從卵開始隔離飼養(yǎng)能排除后天學習的影響 (3)十字花科植物 茼蒿、芹菜等其他植物(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不能,因為只用一種葉片具有偶然性,得出的結論不夠科學。 (4)丙同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1 頁 (共 1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