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必修2政治生活--2020屆高考臨門一腳!2020屆高考臨門一腳選擇題易錯易混(必修2政治生活)一、判斷并修改1.①保證村民行使民主決策權。( )②在我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享有權利才是人民當家作主的體現。( )2.①從市民中抽選人民陪審員,滿足了公眾行使國家權力的訴求。( )②村理事會的建立改變了村民自治的主體。( )3.①這一做法順應社會發展的要求,擴大了基層民主的范圍。( )②擴大了公民權利,利于意見表達和集中民智。( )4.①新的監察委員會與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合署辦公,旨在搭建群眾直接監督公共權力的新平臺。( )②同學隨手拍下街頭的非法小廣告,通過微信傳送給城管部門,這屬于公民依法直接管理國家事務。( )5.①國歌法的頒布實施,旨在維護公民的文化活動權。( )②公民的權利由旅游法和經營者授予。( )6.①當地政府應該履行權力機關職能,開展土地保護執法檢査。( )②提供服務成為政府組織經濟建設職能的主要方式。( )7.①政府把組織和發展體育事業的職能轉讓給社會組織。( )②積極引導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這將減輕政府財政赤字,由社會力量代替政府部分職能。( )8.①鄉鎮政府沒有管理農村公共事務的職能。( )②政府為簡政便民、放權興國,甘當“店小二”,應進一步增強公共服務能力,推進職能市場化。( )9.①“最多跑一次”的意義在于降低行政成本,弱化政府管理。( )②數據在行政工作中的運用減少政府管理職能,優化政府機構設置。( )10.①把增強政府權威作為出發點和立足點。( )②政府成為文化產品和公共文化服務的提供者和引導者。( )11.①推進了司法體制改革,有利于提高司法行政效率。( )②不斷完善決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統,有利于提高決策的民主性。( )12.①自律是有效制約權力的關鍵。( )②政協要發揮作用,履行政府職能加強民主監督。( )13.①行政機關負責人主動出庭應訴表明行政機關積極接受司法機關的監督并對其負責。( )②審計機關的監督屬于行政系統外部的監督。( )14.①行政機關負責人主動出庭應訴表明行政機關積極接受法治部門的內部監督。( )②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旨在加強黨內民主建設,健全行政監督體系。( )15.①政府行政執法,加大對環境污染犯罪行為的審判力度。( )②為不斷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政府應該依法執政,提高管理水平。( )16.①(典型示例)人大常委會對“兩高”工作進行專題詢問是行使最高立法權的積極探索。( )②(預測誤肢)全國人大是法律監督機關,具有最高執法權。( )17.①人大常委會對“兩高”工作進行專題詢問是裁決民事糾紛、提高執行效率的工作方式創新。( )②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提案權,全國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權。( )18.①人大行使質詢權開展專題詢問,有利于加大人大監督工作力度。( )②提供了交流平臺,保證居民有效行使質詢權。( )19.①強化人大環境監督機構的職能。( )②人大創新監督渠道,更好發揮民主監督的作用。( )20.①提高人大代表處置環境問題的能力。( )②參政議政、建言獻策是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共同職責。( )21.①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具有自身特殊利益的政黨。( )②中國共產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指導思想。( )22.①人民政協是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履行參政議政的國家職能。( )②人大、政協履行法律監督機關職責,依法辦事。( )23.①行使了政協委員對國家大事的決定權。( )②在我國,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聯合執政。( )24.①上海市政府接受上海市人大領導。( )②強化黨和政府履行生態文明建設的職能。( )25.①《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的審議通過,確立了黨的領導核心地位。( )②黨不斷完善法律體系,堅持依法執政的基本執政方式。( )26.①國家對民族省區的財政轉移支付是提高少數民族政治、經濟地位的主要手段。( )②(預測誤肢)鞏固民族大團結局面,實現各民族同步繁榮。( )27.①佛教能夠與社會主義相適應。( )②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放棄宗教信仰。( )28.①保障了自治區少數民族人民的自治權。( )②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礎是自治權。( )29.①扶貧開發是解決民族問題的關鍵。( )②我國堅持民族平等原則,消除民族差別。( )30.①在西藏只有自治區人大及其常委會才能行使自治權。( )②西藏自治區自治機關可以制定符合本區實際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并獨立司法。( )31.①中國參與國際減貧扶貧意在展示日益增強的綜合國力。( )②彰顯出中國的綜合國力決定著國際關系。( )32.①中國已逐步成為協調亞太地區各國間安全事務的中心。( )②中國提出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說明中國與多數國家根本利益具有一致性。( )33.①中國組建維和警隊是國家行使自衛權的需要。( )②某些國家不尊重我國人民的制度選擇,侵犯了我國的管轄權。( )34.①恐怖主義是解決世界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 )②世界多極化格局已經成型。( )35.①管控分歧、避免競爭是中美兩國對話協商的目的。( )②經貿關系是國家關系的基本形式。( )36.①中國成功舉行高峰論壇強化了以和平發展為特征的結盟伙伴關系。( )②維護我國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 )37.①反映中國擁有全球環境治理的話語主導權。( )②維護了發展中國家優先發展的權利。( )38.①表明全球環境治理的價值共識已經形成。( )②發展與非洲國家的關系彰顯中非是戰略互信、相互支持、相互幫助的區域共同體。( )39.①中國是北極事務的利益相關者和主導力量。( )②中國通過聯合國堅持以雙邊主義的方式實現共同安全。( )40.①維護國際法的權威是中國對外活動的基本目標。( )②處理國際問題時主要根據伙伴國的利益制定政策。( )?????????????????????????????答案提示1.①× 村民可以參與民主決策,但決策權不在村民。②× 在我國,享有權利、履行義務都是人民當家作主的體現。2.①× 公眾≠人民,我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人民不直接行使國家權力。②× 村理事會是為村民服務的,其主體仍然是村民,沒有改變。3.①× “擴大了基層民主的范圍”的說法錯誤,民主的范圍不可隨意擴大或縮小。②× 公民的權利是法律規定的,不會隨意擴大或縮小。4.①× 建立新的監察委員會,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不是群眾直接監督公共權力的新平臺。②× 公民通過隨手拍舉報違法行為,是公民參與管理社會公共事務,而不是直接管理國家事務。5.①× 國歌法的頒布實施,旨在提升公民的國家觀念和愛國意識,監督、規范國歌的奏唱、播放和使用,并非意在維護公民文化活動的權利。②× 公民的權利由憲法和法律賦予。6.①× 政府不是權力機關,因此不能履行權力機關職能。②× 宏觀調控和市場監管是政府履行經濟職能的主要方式。7.①× 改革政府和社會組織的關系,是政府職能轉變的體現,而不是轉讓職能。②× 積極引導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這將創新政府服務模式,社會力量不能代替政府職能。8.①× 鄉鎮政府有管理農村公共事務的職能。②× 當好“店小二”,政府應該優化機構職能設置,全面提高效能,還要激發社會創新活力,理順政商關系。政府職能不能市場化。9.①× “最多跑一次”意義在于轉變政府職能而不是削弱政府職能。②× 減少政府管理職能的表述錯誤。10.①× 應該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②× 企業是文化產品的提供者。11.①× 國家司法部門應該公正司法,司法行政表述錯誤。②× 不斷完善決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統,有利于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政府決策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有利于提高決策的民主性。12.①× 有效制約和監督權力的關鍵是健全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體系。②× 政協不是國家機關,不能履行政府職能。13.①× 在我國,行政機關由人大產生,對人大負責,而不是對司法機關負責。②× 審計機關屬于政府部門,它對其他行政部門的監督屬于行政系統內部的監督。14.①× 法院屬于國家司法機關,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是行政機關接受行政系統外部監督。②× 本規則屬于對黨的監督,不屬于行政監督體系。15.①× 對犯罪行為的審判屬于法院職責,非政府職能范圍。②× 依法執政的主體是中國共產黨,而不是政府。16.①× 全國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權,人大常委會并沒有最高立法權。人大常委會的專題詢問是行使監督權。②× 全國人大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擁有最高立法權。法律監督機關是人民檢察院。17.①× 裁決民事糾紛、提高執行效率是法院的職責,不是人大常委會的職權所在。②× 提案權是人大代表的職權。18.①× 人大履行監督權,人大代表履行質詢權。②× 質詢權是人大代表的權利,居民無質詢權。19.①× 人大并不是環境監督機構,人大具有監督權,可以監督相關職能部門保護環境。②× 人大監督不是民主監督而是國家權力機關的法治監督。20.①× 人大代表具有質詢權,可以就相關部門保護環境的措施提出質疑并要求答復,但人大代表本身并不能處置環境問題。②× 參政議政是政協委員的職責,不是人大代表的職責。21.①× 中國共產黨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自身無特殊利益。②× 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22.①× 人民政協不屬國家機關,不履行國家職能。②× 我國的法律監督機關是人民檢察院。23.①× 政協委員可以建言獻策,但對國家大事沒有決定權。②× 在我國,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事業的親密友黨。參政不等于執政。24.①× 中國共產黨是領導核心,我國政府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接受人大監督。②× 中國共產黨堅持依法執政,不能履行政府職能。25.①× 黨的領導核心地位早已確立。②× 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但完善法律體系是全國人大和有立法權的地方人大的職責。26.①× 少數民族的政治、經濟地位是法律確認并予以保障的,無需財政轉移支付加以提高。②× 鞏固民族大團結局面,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共同繁榮不等于同步繁榮。27.①× 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而不是與社會主義相適應。②× 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并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放棄宗教信仰。28.①×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才行使自治權。②× 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礎是國家統一。自治權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內容。29.①× 解決民族問題的關鍵是少數民族自力更生,實現本民族經濟和社會的發展。②× 我國堅持民族平等原則但消除民族差別錯誤。民族有人口多少和發展程度上的差別,絕無高低優劣之分。30.①×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包括自治地方的人大及政府,它們都依法行使自治權。②× 西藏自治區自治機關可以制定符合本區實際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但獨立司法錯誤。因為自治機關不包括司法機關。31.①× 中國參與國際減貧扶貧是積極履行應盡的國際義務和責任而不是要展示自己的綜合國力的強大。②× 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是國家利益,綜合國力只是影響因素。32.①× 中國是負責任大國,不能說中國已逐步成為協調亞太地區各國間安全事務中心。②× 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是國家利益,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只能表明中國和大多數國家存在共同利益。33.①× 中國組建維和警隊是主動承擔國際責任的表現,不是行使自衛權。②× 我國人民自主選擇經濟政治制度是獨立權的體現。34.①× 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解決世界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恐怖主義是危害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障礙。②× 目前,世界多極化是發展趨勢,但世界多極化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多極化的發展將是一個漫長曲折的充滿復雜斗爭的演變過程。35.①× 競爭、合作、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所以避免競爭是錯誤的。②× 國家關系的基本形式是競爭、合作、沖突,而不是經貿關系。36.①× 中國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不與世界上任何國家結盟。②× 維護我國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37.①× 中國在全球環境治理中發揮重要作用,但并不擁有話語主導。②× 在國際社會中,國家具有平等權,各國都有權利發展,不存在誰先誰后的問題。38.①× 全球環境治理的價值觀念已經得到很多國家的認可,但并沒有形成共識,部分國家仍然堅持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在全球環境治理方面不履行其國際義務。②× “區域共同體”不符實際,中國和非洲是逐步走向成熟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39.①× 中國是北極事務的利益相關者,但不是北極事務的主導力量。②× 中國通過聯合國堅持以多邊主義實現共同安全。40.①× 維護我國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是我國外交活動的基本目標。②× 我國處理國際問題時主要根據國家利益和事情本身是非曲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