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課:形形色色的動物1、不同的動物能夠適應不同的環境:大熊貓生活在山上的竹林中,金絲猴生活在高山密林中,象生活在叢林河谷地帶,鹿生活在森林邊緣或草原上,鴕鳥生活在熱帶草原上,虎生活在森林灌木叢中。2、據統計,自然界中有150多萬種動物。它們有的很大,有的很小;有的晝伏夜出,有的晝出夜伏;有的善于爬樹,有的善于游泳;有的生活在水中,有的生活在陸地;有的生活在干旱的沙漠中,有的生活在北極嚴寒的冰雪中。3、最大的動物是藍鯨;最高的動物是長頸鹿;蝙蝠喜歡在夜間活動;北極熊、企鵝生活在寒冷的地方。第2課:動物吃什么1、按照食性可以把動物分為肉食動物,草食動物和雜食動物。以其他動物為食物的動物稱為肉食動物,以植物為食物的動物稱為草食動物,既吃動物也吃植物的動物稱為雜食動物。2、肉食動物有:獅子、老虎、豹子、狼、狗、貓等;草食動物有:馬、牛、羊、兔、鹿、象等;雜食動物有:猴子、雞、麻雀、野豬等。第3課:動物怎樣運動1、不同的動物的運動方式是不同的,有的爬行;有的行走;有的飛翔;有的游泳;有的跳躍;有的奔跑;有的蠕動前進。2、蛇是爬行;象是行走;鷹和蜜蜂是飛翔;魚是游泳;袋鼠是跳躍前進;狗是奔跑;蝸牛是通過腹足的收縮或舒張來蠕動前進。第4課:動物的防御1、在自然界里,不少動物有防御敵害、隱蔽捕食等適應環境的特點:青蛙防御敵害是靠保護色;枯葉蝶、竹節蟲、尺蠖防御敵害是靠擬態(某些動物的形態、色澤或斑紋等極似他物,借以蒙蔽敵害,保護自身的現象。如尺蠖之極似樹枝,鳳蝶幼蟲之極似鳥糞等。),壁虎防御敵害是靠斷尾、刺猬防御敵害是靠把身體縮成一個刺球,穿山甲防御敵害是靠用“盔甲”保護,黃鼬防御敵害是靠放臭氣,烏賊防御敵害是靠放“墨汁”,負鼠防御敵害是靠假死。2、實驗:研究動物的保護色實驗目的:研究動物的保護色實驗材料:紅、黃、草綠三色的條形塑料片各10片、秒表、記錄表等。實驗過程:①、把紅、黃、草綠三色的條形塑料片各10片,隨意撒在花壇邊的草叢里。②、每次讓一個同學用10秒鐘時間去撿。③、把每次撿回的片數記錄下來。實驗現象:每次撿回來的草綠色的塑料片最少,黃色的塑料片次之,紅色的最多。實驗結論:草綠色的塑料片因和草的顏色、形狀相近,不易找全,而被草叢“保護”起來。第5課:動物的繁殖1、動物通過繁殖后代,使生命不斷延續,不同種類的動物繁殖方式不同,動物用產卵的方式繁殖后代的屬于卵生,動物直接升小動物繁殖后代的屬于胎生。2、卵生動物有:魚、鳥、青蛙、烏龜、蛇等動物;胎生動物有:馬、牛、羊、兔、鹿、象等動物。3、卵生動物中,兇猛的動物與弱小的動物產卵環境、數量有什么不同?兇猛的動物產卵環境較好,不受地域限制,產卵數量較少;弱小的動物產卵環境較差、地方較隱蔽,產卵數量較多。4、從母雞開始孵化到第一只小雞出殼需要21天時間,母雞在孵卵前雞冠發紅,總是在下蛋的雞窩附近逗留,并發出輕輕的叫聲。第6課:多彩的生命1、動物在一生中都要經歷幾個階段,在個體發育過程中,要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的叫完全變態;只經過卵、幼蟲、成蟲三個階段的叫不完全變態。2、植物一生中經歷了種子發芽、幼苗、開花、結果、種子成熟幾個階段。還有一些植物一生經歷的階段不盡相同,比如苔蘚經歷了孢子—成蘚兩個階段;蕨一生經歷根發芽—幼苗—成蕨三個階段(它們都沒有開花結果的階段),這說明在自然界中,不同的生物之間既表現出許多相同的生命現象,又表現出豐富多彩的差異。第7課:植物的繁殖1、不同的植物繁殖方式不同,植物的繁殖方式有:種子繁殖;莖繁殖、根繁殖和葉繁殖。有的植物可以用幾種方式繁殖。2、用種子繁殖的植物有:黃豆、稻谷、玉米、白菜、小麥、花生、蘿卜、菠菜、芝麻、辣椒、高粱、豌豆、黑豆、紅豆等;用莖繁殖的植物有:馬鈴薯、大蒜、魚腥草、夜來香、杜鵑、山茶花、草莓,荸薺、山藥,泡桐樹,胡桑、剌梅、月季等;用根繁殖的植物有:甘薯、菊花、薔薇、茶花、杜鵑、天竺葵等。用葉繁殖的植物有:虎耳草、豆瓣綠、海棠花、蘆薈、仙人掌和多肉類植物都是可以用葉進行繁殖的。一般用葉繁殖的方法是扦插,進行的時間通常是在春季。第8課:莖繁殖1、直接把植物的莖插入土壤里進行繁殖的方法叫扦插,把一段植物的莖接到另一株植物上進行繁殖,叫嫁接。2、實驗:研究用扦插的方法繁殖植物實驗目的:研究用扦插的方法繁殖植物。實驗器材:當年生的月季枝條、小刀。實驗過程:①、分別截取兩段月季當年生的莖,將一段莖的下端剪成平面,一段莖的下端剪成斜面,并給它們編號(下端為平面的編為1號,另一段編為2號)。②、將截取的莖插入土壤中,使其實驗條件都一樣,猜一猜哪根莖長得更好?實驗結果:2號莖長得更好。因為它與土壤的接觸面積大,生根較多,對水分的吸收充足一些,成活率更高一些。3、實驗:研究用靠接的方法繁殖植物。實驗目的:研究用靠接的方法繁殖植物。實驗器材:毛桃樹、良種桃樹、小刀、塑料薄膜。實驗步驟:①、盆栽的毛桃樹,靠近良種桃樹②、選取粗細相近的莖,用鋒利的小刀削去莖的三分之一,削出一個橢圓形切口。③、把兩根莖的切口對接,使切口的樹皮部分緊密接觸,用塑料薄膜帶綁扎。④、切口愈合后,剪去切口上端毛桃的莖,剪斷切口下端良種桃的莖。第9課:移栽植物苗1、移栽樹苗要注意什么:①、挖好樹坑。②、起運樹苗(挖苗時應遠離樹苗的基部,盡量少傷苗根)。③、精細栽植。2、如果在植樹節開展植樹活動,我們應該作好哪些準備?帶上鍬鏟;帶上水桶;帶上拉線、石灰;帶上記錄本;選擇好地方和樹苗等。3、國家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全國的“植樹節”。4、實驗:將扦插成活的月季苗移栽到花盆里。實驗目的:將扦插成活的月季苗移栽到花盆里。實驗器材:扦插成活的月季苗、鐵鏟、花盆、泥土、裝有水的灑水壺。實驗步驟:①、在花盆里蓋好漏水瓦片,填上一部分土。②、把扦插成活的月季苗帶土挖出。③、將月季苗放入花盆中,舒展根系,填土。④、填完土后,用手壓緊。⑤、一次性澆透水。第10課:苗圃里的蒲公英1、蒲公英果實的形狀是怎樣的?形狀像一個降落傘,種子周圍有許多細小的絨毛。2、種子傳播的方式有哪些?①、彈力發射;②、隨風飄散;③、借助動物皮毛;④、自由落體接觸土壤;⑤、水面飄浮;⑥、動物吞吃后排泄。3、靠彈力發射傳播種子的植物有:黃豆、鳳仙花等;靠隨風飄散傳播種子的植物有:蒲公英、柳絮等;靠借助動物皮毛傳播種子的植物有:蒼耳等;靠自由落體接觸土壤傳播種子的植物有:桃、李等;靠水面飄浮傳播種子的植物有:蓮、椰子等;靠動物吞吃后排泄傳播種子的植物有:櫻桃等。第11課:生物繁殖新技術1、生物繁殖有哪些新技術?①、雜交水稻;②、植物組織培養;③胚胎移植;④、太空育種;⑤、克隆技術。2、植物組織培養是一種在人工控制的條件下,通過細胞的增殖和分化,快速發育成新植株的生物繁殖技術。利用這種技術,可以將植物的莖尖、葉片、莖段等切成小片,放在玻璃器皿中人工配制的培養基上,在無菌條件下培養,使它們發育成完整的植物體。3、胚胎移植就是把一頭雌性動物的早期胚胎從輸卵管沖洗出來,移植到另一頭雌性動物的輸卵管使其發育為胎兒,其目的是為了迅速增加良種數量,大大提高繁殖效率和經濟效益。4、克隆是一種生物繁殖的新技術,是指生物體通過體細胞進行的無性繁殖。克隆也可以理解為復制、拷貝,就是從原型中產生出同樣的復制品,它的外表及遺傳基因與原型完全相同。5、太空育種是一種育種的新技術,就是將某些植物的種子裝入宇宙飛船等航天器,使種子在太空受到宇宙射線的照射,航天器返回地面后再對種子進行種植、培育和篩選,使其能繁殖出更優秀的植物品種。6、利用植物組織培養植物有什么好處?利用植物組織培養法,只需用少量植物材料,就可在短期內誘導出大量“試管苗”,繁殖速度快,受季節影響小,為科研和生產帶來了很大方便。7、克隆技術的發展過程是怎樣的?1997年英國科學家宣布克隆羊“多利”誕生,標志著動物克隆技術上了一個新的臺階。隨后克隆技術快速發展,克隆牛、克隆鼠、克隆豬等相繼問世。我國也已有克隆羊、克隆兔等問世,為了保護瀕危物種,還成功克隆了大熊貓的早期胚胎。8、目前有哪些國家掌握了太空育種技術?目前世界上有美國、俄羅斯和中國三個國家成功地進行了衛星搭載太空育種。第12課:水力發電站1、小水輪轉動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1)、我們把水快一點倒,發現小水輪轉動得快些。這個現象說明水的流量越大,水的力量越大,小水輪轉動得越快。(2)、我們把裝水的杯子拿高些倒水,小水輪轉動得快些。這個現象說明水位越高,水的沖擊力越大,小水輪轉得越快。(3)、我們把沖擊的水柱靠水輪轉動軸近些時,小水輪轉動較慢,沖擊的水柱靠水輪轉動軸遠些時,小水輪轉動較快。這個現象說明水沖擊小水輪的位置可以影響小水輪轉動的速度(快慢)2、水力發電站是怎樣發電的?①、水力發電站的水閘打開后,水通過隧道沖到壩底,水流推動渦輪機轉動,帶動發電機轉動產生電。②、電能通過電纜傳送到千家萬戶。3、水力除發電外,還可以大壩放水調沙、浮筒打撈沉船、水磨等。第13課:風力的利用1、人們利用風可以做哪些事情?①、放風箏;②、揚場;③、帆船競賽;④、風力發電站。2、實驗:選擇合適的材料制作幾個不同形狀的風車。實驗目的:制作風車。實驗材料:鐵絲、硬紙片、小鐵釘、木棒、剪刀。實驗步驟:①、把硬紙片剪成一個正方形。②、然后沿兩條對稱線對折,留著中心位置不剪。③、沿對稱線將硬紙片剪成相同的四塊。④、在硬紙片的中心扎一個小孔,然后將剪開的三角形,每塊折起一個角,穿在小鐵釘上。⑤、將小鐵釘扎在木棒上,這樣就做成了風車。3、風力發電站的風力發電機組,前部是風輪,當風吹向風輪的葉片時,葉片便繞軸轉動,而且無論風向如何,風輪都能吹著風,葉片總是朝一個方向轉動。機組后部有增速器和發電機,風力發電機還配有蓄電池。增速器能把風輪的慢轉速變為快轉速,帶動發電機快速運轉發電。蓄電池可以把電儲蓄起來,然后通過電纜把電輸送給用戶。4、風力發電機組的設備及作用風力的作用:使發動機轉動。增速器的作用:加快風輪的轉速。發電機的作用:轉動產生電。蓄電池的作用:把電能儲蓄起來。電纜的作用:把電輸送給用戶。第14課:煤1、煤的分類煤分為褐煤、煙煤和無煙煤2、褐煤、煙煤、無煙煤各有什么特點?褐煤最容易點燃,煙煤容易點燃,無煙煤較難點燃。無煙煤燃燒時間長,煙煤次之,褐煤燃燒時間最短。3、實驗:人們怎樣利用煤發電實驗目的:人們怎樣利用煤發電實驗器材:三角架、石棉網、燒瓶、酒精燈、帶孔橡皮塞。實驗過程:①、將燒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放在三角架上。②、隔著石棉網,用酒精燈加熱。③、將風車的風輪對著燒瓶口的上方。實驗現象:水沸騰后,從瓶口冒出大量的水蒸氣,水蒸氣使風車轉動起來。實驗結論:煤燃燒產生的熱量使水變成水蒸氣,水蒸氣推動水輪發電機轉動,從而產生電能。4、煤有“工業糧食”之稱,它是由古代植物變化而成。煤在煉鐵、火力發電等方面有著廣泛的用途第15課:石油1、汽油和柴油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石油是埋藏在地下的液體礦物。開采出來的石油稱作原油。原油是黑褐色的,有特殊氣味,易燃。把原油送到煉油廠去提煉可以得到石油氣、汽油、煤油、柴油、潤滑油凡士林、石蠟、瀝青等多種產品。石油及提煉物具有廣泛的用途,所以人們稱石油為“工業的血液”。2、天然氣是可燃的氣體礦物,可以用作燃料和化工原料。3、西氣東輸工程2000年8月,國家批準西氣東輸工程立項,2002年7月開工建設,把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氣用管道輸送到河南、安徽、江蘇、浙江、上海等地,主管道全長約4000千米。西氣東輸工程既開發了西部,又為東部提供了寶貴的能源。第16課:金屬1、實驗:研究金屬有哪些特性實驗目的:研究金屬有哪些特性實驗材料:銅絲、鐵絲、鋁絲各一段、干電池、鐵錘、砂布、酒精燈、燒杯、鐵架臺、小燈泡等實驗做法:①、把銅絲、鐵絲、鋁絲分別連接到電路上。②、把銅絲、鐵絲、鋁絲分別把一端置于熱水中。③、把銅絲、鐵絲、鋁絲分別用砂布打磨。④、把銅絲、鐵絲、鋁絲分別用小鐵錘敲打。實驗現象:連接到電路上,都是小燈泡發光;把一端置于熱水中,都是另一端變熱;用砂布打磨,都是有光亮;用砂布打磨,都是變長變寬實驗結論:金屬的共同特點是:容易導電、容易傳熱、有金屬光澤、容易延展。2、銅、鐵、鋁以及和它們具有相同特點的材料,都是金屬材料。人們利用金屬的特點,可以制作各種工具、物品,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生活水平。第17課:礦產1、通常人們把聚集在一起的具有開采價值的礦物叫礦產。礦產可以分為能源礦產和金屬礦產。可以做燃料,供給人們熱能的礦產屬于能源礦產,可以提煉金屬的礦產屬于金屬礦產。2、能源礦產有哪些?金屬礦產有哪些?能源礦產有煤、石油、天然氣等;金屬礦產有鐵礦石、銅礦石、鋁礦石。3、礦物標本的制作方法與過程:①、準備一些小方盒和玻璃瓶。②、將收集到的金屬礦物和能源礦物及其提煉物分別裝入小方盒和小瓶中。③、制作標簽。④、貼標簽。第18課:礦產資源的利用與保護1、為什么說我國是世界上礦產資源豐富的國家,同時又是礦產資源不足的國家?我國是世界上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礦種比較齊全的少數幾個國家之一。礦產資源儲量居世界第三位但是,由于我國人口眾多,人均擁有礦產資源量并不多。2、我國在礦產資源開采和利用方面存在哪些問題?礦產資源開采浪費嚴重,綜合利用率低,勘探開發中環境污染嚴重等。3、我們應該怎樣保護礦產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礦產資源;研究開發新資源;實現廢舊物品資源化。第19課:我們需要清新的空氣實驗:燃料在燃燒時會怎樣實驗目的:燃料在燃燒時會怎樣實驗材料:蠟燭、石棉網、白紗布等實驗步驟:①、燃蠟燭。②、將浸濕的白紗布放在蠟燭火焰上面燃燒。實驗現象:蠟燭燃燒時在浸濕的白紗布上產生黑色的煙塵實驗結論:人類所使用的絕大部分燃料在燃燒時都產生煙塵,這些煙塵就是污染空氣的罪魁禍首。第20課:“捉住”灰塵1、實驗:我們周圍哪些地方空氣中的灰塵多實驗目的:我們周圍哪些地方空氣中的灰塵多實驗材料:雙面膠、小木片、剪刀等實驗步驟:①、先將小木片編上1—5號。②、從雙面膠上剪取5個1厘米長的小塊,分別粘貼到5個小木片上。③、再將這些粘有雙面膠的小木片放到環境不同的地方。④、最后撕去雙面膠上面的一層膜。實驗結論:空氣流動快的地方,灰塵較多。2、空氣中的灰塵從哪里來?工業廢氣、汽車尾氣、采石場、工地的飛塵、沙塵暴等。3、如何使空氣中的灰塵盡可能地減少?①、種樹種草,防風固沙。②、工廠處理廢氣,減少排放。③、減少能源消耗。第21課:一次性的生活用品1、塑料制品在自然界中要經過200-400年才能徹底分解。若將它們掩埋在土壤中,會妨礙農作物的生長;若被牲畜誤吃,輕者消化系統生病,重者死亡;若焚燒則會釋放大量有毒氣體……因此,大量的廢舊農用薄膜,包裝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使用后被拋棄在周圍環境中,給景觀和生態環境帶來很大破壞。由于廢舊塑料制品大多呈白色,因此造成的環境污染被稱為“白色污染”。為了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現在不少一次性的生活用品易被分解的可降解塑料做原料。我們應提倡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2、被實驗過的塑料制品,如果處理不當,有什么危害?①、侵占土地;②、污染空氣;③、污染水體;④、存在火災隱患。第22課:水域的污染與保護我們周圍水域的水遭受污染的途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工業廢水。鋼鐵廠、焦化廠、煉油廠、化工廠、化纖廠、造紙廠、農藥廠和皮革廠等工廠排放的廢水中含有多種污染物質,如果直接排放到自然水域,對水體會造成嚴重污染。二是農業化學污染。噴灑在農田里的有毒農藥和化肥被雨水沖刷后,隨地面水流入自然水域,引起水體中的氮、磷等含量超標,造成水體污染。三是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主要是指洗衣、洗菜、洗澡等排放的廢水。這類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四是生物性污染。醫院、養殖場、屠宰場等地排放的污水,以及外來生物的入侵(如鳳眼蓮等)造成的污染都屬于生物性污染。第23課:保護我們周圍的環境1、空氣、水、動物、植物等,都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2、保護生存環境,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呢?①、不亂扔垃圾,做到垃圾分類存放,便于回收再利用。②、平時生活中,節約水、電、氣、煤。③、盡量少用一次性產品,拒絕使用各種一次性的塑料制品,使用易降解的一次性用品。④、積極參加植樹種草活動,愛護花草樹木。⑤、多步行、騎行,少開車坐車,減少能源消耗和尾氣排放。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9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