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六年級書法上冊教案編制:11.一字無二捺總第課時上課時間:年月日一、教學目標1.復習反捺、平捺的寫法。2.學習“一字無二捺”的結字規律。3.通過學習“書法常識——書法幅式”,提高學生書法素養。二、教學重難點靈活處理含有多個捺畫的字,避免出現兩個長捺。三、教學準備1.課件、筆墨紙硯。2.筆畫捺和反捺的練習紙。3.“楚、逾”描紅、臨寫作業紙。4.補寫完成作品練習紙:斗方、橫幅、扇面各若干張。四、教學過程(一)引導觀察,初探規律導入:顏體、柳體、趙體、歐體是比較有代表性的“楷書四大家”,這四種書體各有千秋,我們來欣賞一下(出示課件1:四種書體的例字)。1.捺畫變紅,體會捺畫的特點。教師:大家仔細觀察,這四個字都有一個相同的筆畫寫得很舒展,你發現了嗎?(課件2:捺畫變紅)指名說。2.教師:在這四個字中不止一個捺畫,只是它們隱藏得比較深,需要你用心去觀察才能發現。(課件3:四個字中的點畫變紅)指名說。引導學生總結:這四種書體中都有捺畫變點畫的現象,其中稍長些的點畫我們又稱之為反捺。3.質疑:同學們,書法家們為什么要這樣書寫呢?我們先來看看,如果捺畫不發生變化會是什么樣子呢?看到這四個字你有什么感覺?(課件4:“養、逢”出現一字二捺)指名回答。CommentbyAdministrator:教師總結:捺畫不發生改變,就顯得筆畫重復、呆板。歷代書法家在遇到一個字中出現兩個捺畫時,通常只突出一個,另一個捺畫形態有所改變,這就是“一字無二捺”,這樣處理可以展現書法藝術的生動性、變化感。(二)深入觀察,總結規律過渡: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看剛才的發現是否具有普遍性?1.出示“迷、逾、楚、遂、逢、發”。教師:你們發現這六個字有沒有體現“一字無二捺”的規律呢?(課件5:根據學生回答筆畫變紅)CommentbyAdministrator:“迷”:被包圍的“米”部的捺畫變為點。“逾”:被包圍部分人字頭的捺畫變為點,這個點比較長,我們稱之為“反捺”。“楚”:上部的“林”末捺變為點畫。“遂”:被包圍部分的捺畫變為點。“逢”:被包圍部分的捺畫變為反捺。“發”:為了避免雙捺的出現,字頭的捺畫變成反捺。2.教師:帶上放大鏡繼續觀察這六個字,你又有什么發現呢?(課件6:變化的捺畫變紅,沒變化的捺畫變藍)發生形態變化的捺畫有什么規律嗎?指名答。CommentbyAdministrator:教師總結:改變形態的捺畫可寫成點或反捺,一般在字的中、上部,保持原來姿態的捺畫要寫得舒展奔放,一般在字的下部。(三)習字指導過渡:掌握了“一字無二捺”的結字規律,下面我們就來練練。我們先來復習一下捺和反捺的寫法。1.復習捺畫、反捺的寫法。(1)(課件7)捺畫(平捺)。教師講解書寫要點:斜切入紙,下筆稍輕,筆鋒頂起轉鋒向右下行筆時,漸行漸按,至捺腳處筆鋒展開,提鋒再按,向水平方向出鋒。起筆要輕,行筆漸行漸按,捺腳處要鋪開,狀如載重之舟,給人以能承載上面物體重量的感覺。教師范寫,學生左手當紙、右手當筆書空,感受用筆的過程。學生練習2個,教師巡視,圈畫寫得好的捺畫。(2)(課件8)反捺。講解要點:露鋒起筆,向右下方漸行漸按,至收筆處略頓筆后回鋒收筆。教師范寫,學生左手當紙、右手當筆書空,感受用筆的過程。學生練習2個,教師巡視,圈畫寫得好的反捺。2.學寫“迷、逾、楚”。過渡:請大家自己閱讀“習字指導”。(出示課件)(1)學寫“楚”字。(課件9:楚)教師:你發現“楚”字的上部怎么樣,下部呢?哪個捺畫發生了變化?最后一筆是什么捺?書寫時要注意什么?引導學生觀察,發現規律。CommentbyAdministrator:總結規律:“上收下要放,上捺變為點,斜捺穩重心”。(課件10:點三下出示規律)教師范寫,邊示范邊強調:上部“林”字寫緊湊,點畫不能大,橫勾筆斷意連,斜捺舒展,保持重心平穩。學生練習,描紅一個臨寫一個。評價學生作業。再次練習,展評作業。評價時注意發現優點,特別關注學生的進步情況。(2)學寫“逾”字。(課件11:逾)教師:“逾”字如何體現“一字無二捺”的?書寫時還要注意什么呢?平捺該如何寫呢?學生觀察,發現規律。總結規律:“人字頭變反捺,橫豎布白均勻,平捺舒展托上部”。(課件12:點三下出示規律)教師范寫,學生練習,描紅一個臨寫一個。教師強調描紅蓋紅不漏紅。教師巡視,圈出寫得好的筆畫。評價學生作業,引導學生互評,再次練習,展示作業。評價時注意發現優點,注意細節。CommentbyAdministrator:從以下幾方面評價:“一字無二捺”做到了嗎?反捺是否過長?平捺是否能托上部?布白是否均勻?(四)補字完成作品,欣賞書法幅式過渡:你們面前的書法作品少了一個字,請同學們補上,讓它成為一幅完整的作品。1.學生補寫作品。條幅:景色迷人。斗方:恩逾慈母。扇面:楚風漢韻。2.展示作品,欣賞不同的幅式。(課件13:斗方)(1)教師:老師也搜集了幾幅書法作品,我們欣賞一下,這是斗方。斗方是四邊周長相等的書法作品。它既可以裱成軸式,也可以裱成卷式,還可以裝在鏡框里。你們誰手里的作品是斗方呢?指名展示作品。(2)先評價學生的書寫,重點評價是否做到“一字無二捺”。(3)用相同的方法出示橫幅和扇面,評價學生補寫的作品。教師:橫幅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形式。尺寸大小不等,一般長與寬的比例為2:1左右。如果把橫幅豎著書寫的話,就變成了另一種書法幅式——條幅。扇面分團扇和折扇兩種形式。團扇書寫一般是圓中取方,如寫冊頁。扇面書寫則比較復雜,一般依勢取形,由于其形似折扇,上寬下窄,成半圓形輻射狀,所以無法每行都寫滿,一般采用隔行長短錯落式。(五)總結今天這節課,我們通過觀察發現了“一字無二捺”的結字規律,并進行了書寫。古人云:“一字之法,貴在結構,結構有道,則字無不佳。”我相信只要用心發現漢字的結字規律,并運用到日常書寫中,我們也能做到“字無不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