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六年級書法上冊教案編制:7.多點有變化總第課時上課時間:年月日一、教學目標1.掌握豎三點、橫四點的寫法,學會書寫“求、法、默”。2.通過臨習,進一步感受多點變化的結字規律,體會隨字異形,互相呼應。3.培養觀察和模仿能力,養成觀察對比、歸納總結的習慣。4.欣賞《曹全碑》,初步了解漢隸。二、教學重難點1.掌握豎三點、橫四點的寫法,了解多點的變化。2.通過臨習,進一步體會多點的變化和呼應,感受隨字異形。三、教學準備實物投影儀、多媒體課件、筆墨紙硯等。四、教學過程(一)故事激趣,導入新課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王獻之習字的小故事。(播放視頻)今天這節課,我們就走近這小小的“點”,一同探究點畫的奧秘與神奇。出示并朗讀課題:多點有變化。(二)觀察比較,復習各點出示:例字“求”。同學們,“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中的“求”字,有五個不同的點,分別是右點、挑點、撇點、長點和右點(按筆畫順序說)。可見點畫的成員有很多,老師帶來四個比較典型的點畫,大家觀察一下,想一想它們分別是哪幾種點畫?出示:左點、右點、撇點、豎點。同學們還記得它們的寫法嗎?下面請同學們在練習紙上書寫一遍。注意頭正,身直,臂開,足安。教師巡視指導,點評學生寫的點畫。(三)深入分析,學習書寫同學們,一個字中出現多個“點”,點畫的方向會有變化,形態也各不相同,即“點”勢不同則形不同。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點”的其他變化,并寫寫帶有它們的漢字。1.學習“令”字點的寫法變化請大家仔細觀察“令”字的點畫,你發現兩點有什么變化嗎?學生:一個是右點,最后的點變為豎點。這樣既有變化,又讓字更加平穩挺拔。2.三點的組合及寫法指導學生寫好例字“法”“受”,體會多點有變化的結字規律。剛才我們感受了“令”字點的變化,那三個點組合又會是怎樣的書寫形式呢?出示:“法”。(1)讀帖分析,觀察感悟。CommentbyAdministrator:引導學生從點畫的位置、方向、形狀、大小幾方面學習感悟。(2)記憶特征,領悟寫法。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深刻領會多點變化的規律與寫法。(3)教師示范,學生臨寫。教師先做示范,學生試著臨寫三點水,再寫“法”,小組內評議、改進。教師巡回指導,集體糾偏,對寫得好的同學進行表揚。(4)總結。CommentbyAdministrator:“法”字豎三點組合。第一點取右斜順勢,下兩點一氣呵成,提畫與下一筆呼應。(5)提升。中國的漢字千千萬,“法”字三點稱為豎三點,那若是橫向的三點又該如何書寫呢?出示:“受”。教師提出自學要求:一讀,二記,三寫。學生完成“受”字自學任務,并寫出來。3.四點的組合及寫法通過探討與自主學習,同學們對三點組合的寫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來讓我們重點學習四點組合變化。出示:“默”。(1)誰能說一說“默”的橫四點在書寫時要注意什么?教師引導學生從位置、方向、形狀、大小四個方面回答。CommentbyAdministrator:橫四點首尾兩點比較粗長,中間兩點略小,間距基本勻稱,形態各異。(2)請同學們試著臨習四點底,同學互評,再試寫一個“默”。4.習字指導,完成作業(1)學生根據教材“一點通”總結書寫方法,特別關注多“點”的寫法變化與呼應。如:“默”字的形狀呈正方形,上大下小,上重下輕,四點間距均勻;“雨”的點上下呼應,左右相對。(2)學生描紅“求、法、默”,注意提按,一筆寫成,不涂不抹,完成作業紙內容。先仿影寫,再單獨寫字。(3)教師巡視指導,展示評議。(4)學生創作:“求”“法”。(四)讀帖比較,探究發現1.出示橫四點的字:“默然無烈”。對比四點底,強調隨字異形的書寫要領。2.書法名家寫多點的字時,點畫變化萬千,充滿靈性。我們來感受一下點畫的形態特點和呼應關系。CommentbyAdministrator:(1)歐體用筆,點畫轉折處方多圓少,顯得剛勁挺拔,清雅秀麗,規矩端正。(2)顏體的點顯得渾圓飽滿,并且筆畫多向,字體顯得端莊大方。(3)柳體的點呈斗行,折筆棱角十分鮮明,顯得剛健有力。(4)趙體的點有行書的筆意,點畫圓秀,多前后呼應,筆意相連。(五)碑貼欣賞,學習經典欣賞《曹全碑》,了解漢隸。完成了今天的學習任務,最后老師給大家介紹一塊漢碑代表作品——她的碑文秀美多姿,橫畫一波三折,起筆多是圓頭,俗稱“蠶頭”,還有漢隸獨特的“雁尾”,筆畫線條圓順,長而舒展,被譽為隸書中的“蘭亭序”,這就是《曹全碑》,全稱《漢郃陽令曹全碑》。碑文記錄了幾次戰爭,對于研究漢代歷史有重要的價值。隸書由篆書簡化而成,為了書寫更加便捷,篆書的圓轉筆畫變成方折,在結構上,改象形為筆畫化。(六)課堂小結,拓展延伸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多點字的點的寫法,進一步感受到多點變化的結字規律,體會了多點的變化和呼應,懂得多點要因姿取勢,隨字異形。在我們浩瀚的書法藝術寶庫中,點這個筆畫,搖曳多姿,充滿了無窮魅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