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寧波市2020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社會法治試題考生須知:1.全卷分試題卷Ⅰ、試題卷Ⅱ和答題卷。試題卷共4頁,有兩個大題,20個小題。滿分為8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鐘。2.請將姓名、準考證號分別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卷的規定位置上。3.答題時,把試題卷Ⅰ的答案在答題卷Ⅰ對應的選項位置用2B鉛筆涂黑、涂滿。將試題卷Ⅱ答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書寫,答案必須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卷Ⅱ各題目規定區域內作答,做在試題卷上或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試題卷Ⅰ一、選擇題(本大題有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確定集中力量完成和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兩大重點任務。這是本世紀第17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A.打贏脫貧攻堅戰B.鄉村振興戰略C.污染防治攻堅戰D.區域一體化發展2020年初,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眾志成城,攜手抗疫。據此完成2~4題2.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抗疫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國務院決定4月4日舉行()A.抗疫英雄表彰會B.全國性哀悼活動C.禁食野生動物活動D.抗疫情況發布會3.鐘南山、李蘭娟等白衣“戰士”及無數平凡人奮戰在抗疫一線,盡責盡力。由此你感悟到()①生命的價值在于奉獻②科學技術是抗擊疫情的唯一依靠③人人都要積極承擔社會責任④中國人民具有偉大團結精神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在2020年G20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倡議“有效開展國際聯防聯控”“堅決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擊戰”。中國建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網上知識中心,向所有國家開放,并對出現疫情擴散的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這說明()①中國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②抗擊疫情已成為當今世界的主題③各國要團結合作應對共同挑戰④中國是一個負責任有擔當的大國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習近平總書記于2020年4月20日到秦嶺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考察。據圖回答5~6題。5.圖中丙所示的地形區是()A.東南丘陵B.四川盆地C.云貴高原D.長江中下游平原6.對圖中甲、乙兩地的自然與人文特點判斷正確的是()①甲地傳統民居屋頂坡度較大②乙地位于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③甲地1月份平均氣溫低于0℃④乙地流行的民歌形式是信天游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7.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要求把勞動教育設為必修課程。加強勞動教育()①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②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③能夠培養學生實踐能力④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觀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8.以下能正確反映右圖主題的選項是()A.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B.權利和義務是完全對等的C.公民要依法履行義務D.公民享有廣泛的權利9.某中學舉行憲法宣傳活動,下列可作為宣傳標語的是()①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②國家一切權力屬于公民③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④維護憲法權威,捍衛憲法尊嚴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對右圖中“吸毒違法販毒有罪”理解正確的是()A.違法就是犯罪B.販毒應當受到刑罰處罰C.吸毒觸犯刑法D.販毒社會危害性較小11.中國自古以來形成了一整套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下表反映了我國古代國家治理的趨勢是()朝代秦朝西漢宋朝明朝清朝政治措施建立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頒布“推恩令”解除地方節度使權力廢丞相、設內閣設軍機處A.強化君主專制中央集權B.維護國家統一C.加強監察制度D.推進民族融合12.中美兩國關系曲折發展。下列反映中美關系由對抗開始走向正常化的史實是()A.清政府派詹天佑等人赴美國留學B.中美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C.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13.1947年,毛澤東飽含激情地說:“這是一個歷史的轉折點,是蔣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這個轉折點是指人民解放戰爭開始進入()A.戰略防御B.戰略相持C.戰略決戰D.戰略反攻14.揭示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下列歷史事件存在內在聯系的是()①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②第二次工業革命與西方列強開始擴張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與二戰的勝利④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與實行對外開放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5.習近平主席在慶祝澳門回歸20周年活動時指出,回歸祖國以來的20年,是澳門歷史上經濟發展最快、民生改善最大的時期。澳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得益于()①“一國兩制”方針的成功實踐②中央政府和內地的大力支持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行④澳門社會各界的團結奮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試題卷Ⅱ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5小題,共50分)16.(10分)2019年,“螞蟻森林”項目獲聯合國最高環保榮譽“地球衛士獎”。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螞蟻森林”是一項公益環保行動項目——支付寶用戶通過步行、在線支付等減少碳排放量行為積攢“綠色能量”,在手機里每育成一棵虛擬樹,該項目就會在荒漠化地區(如右圖所示的阿拉善高原)種下一棵真樹。材料二:據統計,已有5億多支付寶用戶參與“螞蟻森林”項目,使得荒漠化地區種下了1.22億棵樹,累計創造了超過40萬人次的綠色就業崗位。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肯定該項目“充分調動了人類的聰明才智,激發創新行動,助力我們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為藍天保衛戰提供了創新路徑”。材料三: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改善窮山惡水,把生態保護和脫貧攻堅結合在一起,是脫貧致富的長久之道。(1)讀圖描述阿拉善高原的氣候特征,并分析此特征形成的自然原因。(3分)(2)根據材料二,簡述在阿拉善高原植樹造林的重要意義。(3分)(3)綜合上述材料概括“螞蟻森林”項目有哪些創新?這些創新對打贏脫貧攻堅戰有何借鑒作用?(4分)17.(10分)自古以來,人類不斷突破自身生活的區域,走向更廣闊的世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主要出口絲織品,也出口肉桂、大黃和優質鐵。作為回報,中國也得到了各種物產,如來自中亞的毛皮、毛織品、玉石和牲畜,來自波羅的海的琥珀,以及來自羅馬諸省的玻璃、珊瑚、珍珠…….——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美洲的發現、繞過非洲的航行,給新興的資產階級開辟了新天地。東印度和中國的市場、美洲的殖民化、對殖民地的貿易、交換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業、航海業和工業空前高漲,因而使正在崩潰的封建社會內部的革命因素迅速發展。——《共產黨宣言》(1)材料一中的中西方貿易得益于哪一條商道的開辟?該商道的開辟對社會發展有什么意義?(3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新航路開辟的影響。并以英國為例談談對劃線部分的理解。(4分)(3)從交通方式和活動區域兩方面,比較材料一中的商道與新航路的不同。你從中體會到了人類交往的什么趨勢?(3分)18.(10分)從皇家禁苑到世界文化遺產,紫禁城見證了滄桑歷史,承載著中華文明。在紫禁城建成600周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之際,小明制訂了“我要去故宮”文化旅游攻略,并繪制了“紫禁城前世今生”的年代尺草圖。請你依據上述年代尺,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紫禁城建于哪個朝代?末代皇帝溥儀被迫退位源于哪一次民族民主革命?這次革命對中國社會發展有何影響?(4分)(2)故宮文物南遷與哪一次戰爭有關?說明此次戰爭結果對中國社會的重大意義。(3分)(3)從文化遺產價值的角度分析讓文物“活”起來的重要性。(3分)19.(10分)一部民法典,彰顯一個國家的立法水平。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順應發展,體現為民情懷【“民”之所憂】遇到高空拋物砸爛私家車,遇到入住酒店有攝像頭偷拍等現象,該怎么辦?【“法”之所系】“禁止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除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進入、拍攝、窺視他人住宅、賓館等私人空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1)材料一中的“法”保障了“民”哪些權利?請你由此推斷民法典編纂的目的。(3分)材料二:蹄疾步穩,回望立法之路2014年10月,中國共產黨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編纂民法典的決定。↓歷經7年,在民法典編纂過程中累計收到102萬條意見和建議。在反復討論修訂后完成了民法典草案.民法典草案于2019年12月28日至2020年1月26日公開征求意見。↓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2)結合材料二,分析立法過程依次體現了教材中哪些觀點?(4分)(3)請談談在民法典實施中你可以怎么做?(3分)20.(10分)寧波要當好浙江建設“重要窗口”的模范生。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寧波的發展是中國改革開放偉大成就的一個縮影。圖2港口經濟▲1978年寧波港的貨物吞吐量僅有214萬噸。2019為寧波貢獻了年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達到11.2億噸。▲寧波舟山港是世界上首個超“10億噸”大港,連續11年蟬聯世界港口吞吐量第一。圖3民營經濟▲約65%的地區生產總值和出口總額▲80%的稅收▲85%的就業崗位▲95%以上的上市公司和高新技術企業(數據截止到2017年)(1)圖1體現了寧波經濟社會發展的哪些成就?(2分)材料二:“港口經濟”與“民營經濟”是寧波兩張金名片。習近平總書記為了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之下的復工復產情況,于2020年3月29日考察了寧波舟山港穿山碼頭,后又來到北侖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園區,走訪了中小型民營制造業企業寧波臻至機械模具有限公司。(2)結合圖2、圖3和材料二,從我國基本經濟制度角度分析寧波取得經濟社會成就的原因。(3分)材料三:中共寧波市委提出,從2020年到2035年要把寧波建成具有較高國際知名度的“名城名都”某班舉行“寧波·名城名都有我行”主題班會,兩位同學發表了自己的觀點。打造“名城名都”要依靠經濟建設打造“名城名都”要依靠文化建設了(3)你的觀點是什么?請說明理由。(5分)寧波市2020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參考答案與評分參考社會(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一、選擇題(本大題有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ABDBCCDACBABDCB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5小題,共50分)16.(1)干旱,降水少。位于內陸,距離海洋遠;山脈阻擋了夏季風的深入,水汽難以到達。(3分)(2)有利于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防風固沙、涵養水源、凈化空氣、改善荒漠化等);有利于增加就業機會,提高當地人民的收入水平;有利于緩解我國和全球性的環境問題等。(3分)(3)創新:通過互聯網技術為公益環保行動提供技術支持;倡導低碳生活,讓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中,轉化為自覺行動等。(2分)借鑒作用:運用科學技術幫助脫貧;用創新理念引領脫貧;動員公眾力量參與扶貧;把生態保護和脫貧攻堅結合在一起,生態扶貧等。(2分)17.(1)絲綢之路。(1分)絲綢之路使西域和中原牢固地聯成一體,對中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和人類文明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等。(2分)(2)新航路開辟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英國等國在美洲、非洲和亞洲進行殖民擴張,掠奪財富和資源等。(2分)新航路開辟后,英國憑借地處大西洋沿岸的有利地理位置,積極開展對外貿易,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新興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在經濟上日益壯大,不再甘心忍受封建專制制度對他們的種種限制,從而尋求政治變革。(2分)(3)絲綢之路是陸上運輸,往往采用駱駝等工具運載貨物;新航路是海上運輸,主要用船運載貨物。絲綢之路連通了亞歐兩大洲,新航路連通了世界。(2分)趨勢:區域聯系日益密切,人類交往不斷擴展、越來越頻繁等。(1分)18.(1)明朝。(1分)辛亥革命。(1分)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2分)(2)日本侵華戰爭。(1分)抗日戰爭勝利,這是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勝利;抗日戰爭的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民族團結的巨大力量;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贏得了世界的尊敬等。(2分)(3)文化遺產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彌足珍貴(或故宮文化遺產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等)。(1分)讓文物“活”起來有利于擴大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范圍,擴大影響力;有利于增強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有利于堅定文化自信;為人類提供正確的精神指引和強大的精神動力等。(2分)19.(1)財產權、隱私權。(2分)民法典保障公民權益,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意志。(1分)(2)(4分)材料體現的教材觀點“由黨作出編纂民法典決定”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執政黨。“在編纂過程中向全社會征求、收集意見和建議”公民依法參與公共事務,積極行使建議權;人民為中心思想;人民當家作主等“最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立法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法律是由國家制定并實施的等。“從黨做出決定到公開征求意見,再到民法典通過”全面依法治國是我國的基本方略;科學立法;民主集中制原則等。(3)①學法:如學習民法典,了解主要內容,積極參與宣傳活動。②守法:如尊重法律,嚴格遵守民法典的相關規定,自覺抵制各種妨礙民法典實施的行為。③用法:如學會運用民法典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依靠法律維護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權益。(3分)20.(1)改革開放以來,寧波地區生產總值快速增長,經濟不斷發展;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逐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2分)(2)我國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寧波經濟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以寧波舟山港為代表的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因為公有制經濟中的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寧波經濟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民營經濟的發展,因為民營經濟在支撐經濟增長、增加稅收、擴大就業、促進創新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等。(3分。如果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角度回答,理由充分也可給分)(3)本題采用分層評價。(5分)評分量表如下:等級等級描述得分水平3關聯結構層次能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角度回答,并說明理由。觀點清晰理由充分。5分水平2多點結構層次能從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相結合角度回答,并說明理由。觀點清晰,理由充分。3-4分水平1單點結構層次僅從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等某一個角度回答,并說明理由。1-2分例:打造“名城名都”要堅持“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這是因為發展經濟為名城名都建設提供財力;政治建設為名城名都建設營造民主氛圍,調動大眾積極性;文化建設為名城名都建設提供精神動力;社會建設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名城名都建設營造和諧的社會環境;生態文明建設有利于實現我市的可持續發展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