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紹興市2020年中考社會與法治真題試卷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各題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作為指導該地區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一體化發展的綱領性文件。()A.環渤海地區B.長江三角洲C.閩南三角地區D.珠江三角洲2.201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接近100萬億元大關,人均GDP突破大關。()A.5000美元B.8000美元C.1萬美元D.2萬美元3.當地時間2020年1月31日,正式“脫歐”,結束其歐盟成員國身份。()A.法國B.德國C.意大利D.英國4.讀右邊區域示意圖,下列對陜西省描述正確的是()A.主要位于黃河下游B.秦嶺山脈橫貫其南部C.大部分地處我國南方地區D.年降水量大多在400mm以下5.公元前4世紀,亞歷山大帝國雖然曇花一現,但它促進了東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匯。這一時期中華文明的發展正處于()A.西周時期B.春秋戰國時期C.秦漢時期D.兩晉南北朝時期6.“以民為本”的思想在我國歷史發展中具有重要影響。下列統治者在治國理政中體現這一思想堪稱典范的是()A.秦始皇B.漢武帝C.唐太宗D.成吉思汗7.在外國列強一次次的侵略下,清政府被迫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其中,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不平等條約是()A.《南京條約》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8.毛澤東曾說,由于他們搞白色恐怖,把工會、農會都打掉了,把五萬共產黨員殺了一大批,抓了一大批,我們拿起槍來,上山打游擊。這表明中國共產黨人走上工農武裝割據道路的直接原因是()A.北伐戰爭的勝利B.十月革命的影響C.秋收起義的失敗D.國民黨右派的背叛9.“外交失敗,皆由少數賣國賊所為。……山東問題,關系我國命脈,魯亡國亡。乞電巴黎專使力爭,寧可退出和會,否則誓死不認.”(5月13日《南京上新河全體國民要求嚴懲國賊拒簽和約電》)這一電文可以佐證()①一戰后凡爾賽體系的不合理性②五四運動取得了初步勝利③五四運動是一場反帝愛國運動④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0.梳理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是學習歷史的一種好方法,右邊小華同學的課堂筆記中可以概括出的共同主題是()A.資本主義的擴展B.工人運動的興起C.變法圖強的嘗試D.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1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當前我國最基本的國情。我國進入該階段的標志是()A.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執行B.《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制定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D.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12.中國共產黨從誕生那天起,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領導和團結人民群眾一代接著一代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些成就包括()①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②建立了新中國,人民翻身得解放,成為國家的主人③實行改革開放,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基本實現現代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3.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每年約有10萬人死于吸毒,有1000萬左右的人因吸毒喪失正常的智力和工作能力。這警示我們青少年要()A.謹慎交友,遠離社交B.依法自律,拒絕毒品C.加強立法,維護公平D.保護隱私,信守承諾14.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權利。下列屬于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是()A.政治權利和自由B.人身自由C.社會經濟權利D.文化教育權利15.讀右邊漫畫,你認為圖中人物的言行()①屬于民事違法行為②錯在追求無邊界的自由③會害人害己,是非正義的④割裂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6.2020年6月1日起,公安部在全國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依法查處不戴頭盔、不系安全帶等違法行為,專項行動開展以來,人們佩戴安全頭盔、使用安全帶的自覺性明顯增強,交通事故傷亡人數明顯減少,這一行動()①表明政府依法行政,嚴格執法②說明法律具有規范和保護作用③杜絕了交通違法行為的發生④說明法律是靠人們的自覺來保證實施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7.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決定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以助力香港締造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得到了包括香港同胞在內的全國人民的擁護,由此可見()①全國人大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②維護香港和平穩定是我國當前中心工作③國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④維護國家統一符合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考出了中國的自信和境界,回答18一20題。18.在尚未有特效西藥和疫苗的情況下,中醫藥在抗疫中的顯著療效,引起世人對傳統中醫的高度關注。以下屬于中醫藥瑰寶的有()A.《傷寒雜病論》《本草綱目》B.《本草綱目》《齊民要術》C.《傷寒雜病論》《天工開物》D.《天工開物》《黃帝內經》19.為盡可能多的收治患者,我國在武漢火速建成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改建大量方艙醫院,期間,中國石油、國家電網和中國聯通等央企協同作戰,從保障煤電油氣能源供應到維護通信、交通穩定運行,發揮了頂梁柱作用。這說明()①國有企業在公共服務上為抗疫發揮了關鍵作用②集體經濟控制著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③公有制經濟為集中力量辦大事提供了堅實基礎④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0.疫情發生后,中國第一時間向國際社會通報疫情信息,在自身疫情防控仍然面臨巨大壓力的情況下,力所能及地向國際社會捐助抗疫物資,派遣醫療專家組,共同抗疫。中國的做法()①彰顯了大國擔當和責任②抓住機遇,主導了國際秩序③秉持了合作共贏的理念④踐行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試卷Ⅱ二、綜合題(本題有5小題,共60分)21.(10分)閱讀漫畫,回答問題。(1)指尖傳遞愛心,圖中兩位主人公的言行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層面的哪些價值準則?(2分)(2)愛心折射責任。漫畫中主人公勇擔責任的行為令人敬佩,倡導類似行為對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有何現實意義?(6分)(3)愛心接力需要你我參與。請舉出一個你曾經做過或打算做的愛心傳遞行動。(2分)22.(10分)聽人類理性的聲音,看法治前行的足跡。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第一條:人生來就是而且始終是自由的,在權利方面一律平等……第六條: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現,全國公民都有權親身或經由其代表參與法律的制定。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1)上述材料出自那一文獻?反映了啟蒙運動的哪些思想?(4分)(2)分析材料鏈接,列舉其中體現的我國憲法原則兩條,并任選其中一條說明材料是如何體現這一原則的。(6分)【材料鏈接】2015年,我國立法機構又一次啟動民法典編纂,通過網絡、調研和座談會等形式廣泛征求意見,不斷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該草案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以2879票贊成,高票通過,一部歷經56年的真正屬于中國人民的民法典正式誕生。民法典共有1260個法條,并把人格權編單獨成編,一個人一生各階段的權利,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答案,保證人民有尊嚴地生活。23.(12分)圍繞鑒湖的變遷,某校九(1)班同學搜集了以下資料,進行探究活動,邀你參與。東漢鑒湖(東湖和西湖)示意圖(《紹興市志》)南宋以后山會水系示意圖(《吳越文化論叢》)1011年,會稽、山陰人口共37876戶,20-59歲男子共39385人;1201年,會稽、山陰人口共72058戶,20-59歲男子共88008人,(摘自《會稽志》)1119年一1125年,王仲嶷擔任會稽太守,圍湖造田約130平方公里,宋高宗南渡后,政府承認即湖造田的合法性,并以政府的力量推動,鑒湖周回(圍)358里全部填平。(摘編自趙岡、陳鐘毅《中國農業經濟史》)北宋時期(960年一1127年)與南宋時期(1127年一1276年)比較,鑒湖地區水災與旱突分別增加4倍和11倍。(摘編自周魁一《古鑒湖的興廢及其歷史教訓》)【尋根】東漢時期,為抵御頻發的水早災害,動員民眾開筑鑒湖的太守是誰?(2分)【問因】古代紹興水早災害頻發的氣候原因是什么?聯系上述圖文,說明鑒湖建成對抵御水旱災害的作用。(4分)【明理】綜合上述圖文,請你總結出鑒湖流域變遷中的一個歷史教訓,并運用所學知識加以闡釋。(6分,要求:觀點明確、事理結合、邏輯嚴密)24.(14分)茶葉源于中國,盛行于世界。閱讀以下摘編自《一杯紅茶的世界史》的相關材料,完成下列各題。(1)根據材料一,在下圖中完成茶葉貿易和茶樹移植的路線繪制。(4分)(溫馨提示:先在圖例空白處設計兩條線路的不同圖例,再在圖中標注線路)材料一:16世紀,葡萄牙人將中國的茶葉從海上帶往葡萄牙,1662年,葡萄牙公主凱瑟琳將茶葉帶到英國,18世紀末,英國貧困百姓家每天也喝得起茶,1851年,福建制茶工人以及若干茶苗茶種被秘密海運到印度加爾各答。茶苗茶種先后在印度和錫蘭(今斯里蘭卡)引種成功。材料二:英國將以蒸汽為動力的機械化生產推廣到茶葉生產中,茶葉的成本迅速下降,產量增大,英國在印度、斯里蘭卡和中國等地廣設茶葉工廠,后來的發展中,部分具有國際視野的茶企,其生產、銷售逐漸遍及全球,成長為具有全球影響的跨國企業,飲茶習俗進一步風行世界。(2)依據材料一和材料二,運用歷史與社會學科的知識,分析茶葉日漸風行世界的原因,(4分)材料三:英國、斯里蘭卡等國的知名茶企都有自己的成功秘決:有的擁有傳承百年的調茶工具和調茶師隊伍;有的根據顧客需要,創新調配出口味獨特的紅茶;有的長期與外國茶企保持交流,設計符合世界不同地域文化的茶葉產品。(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材料三中茶企的成功秘訣對更好地弘揚中國茶文化有何啟示?(6分)25.(14分)總有一些日子讓我們刻骨銘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這些日子留下了傷痛的回憶。列舉相關史實,分別說明圖3、圖4紀念日設立的緣由。(4分)(2)這些日子刻下了奮斗的足跡。中華民族在抗戰和抗災中取得偉大勝利的共同原因有哪些?(4分)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試卷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12345678910BCDBBCDDAA111213141516171811920DCBBDACAAC二、綜合題(本題有5小題,共60分)21.(10分)(1)愛國、敬業、友善(任答兩點)(2)我們每個人勇擔責任有利于提高自身的能力,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實現自身價值;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促進社會文明進步、和諧穩定。(3)本題回答具有一定開放性,學生舉例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示例:疫情防控期間,有人急于上公交車,因沒有口罩被拒絕,我就把備用的新口罩給了他。22.(10分)(1)法國《人權宜言》自由、平等、人民主權(任答兩點,其他回答,言之有理,酌情給分)(2)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權;民主集中制原則。(任答兩點)本小題后半題具有一定開放性,學生任選一條原則作答即可。①民法典在編纂過程中,我國立法機構廣泛征求意見,不斷完善民法典草案,并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高票通過,體現了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憲法原則(或答“體現了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原則”)。②一個人一生各階段的權利,都可以在民法典找到答案,民法典把人格權編單獨成編,保證人民有尊嚴地生活,體現了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原則(或答“體現了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憲法原則”)。23.(12分)(1)馬臻(2)此區域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季風具有不穩定性,容易發生水旱災害;鑒湖的建成能起到蓄水、灌溉和排澇的功能,從而提高了抗災能力。(3)本小題采用分層評分,要求如下:第一層次:觀點正確,結合鑒湖流域變遷中人口、資源、環境、發展四個要素中的3-4個,運用可持續發展的相關知識展開論述,邏輯嚴密。第二層次:觀點確,結合鑒湖流域變遷中人口、資源、環境、發展四個要素中的1-2個,運用可持續發展的相關知識展開論述,表述不夠清晰。第三層次:觀點模糊,事理表達混亂。示例:區域發展必須走可持續發展之路,人口的快速增長、自然資源的短缺、生態環境的惡化等問題與人類社會的發展之間存在著錯綜復雜的關系。北宋以來,紹興鑒湖流域人口快速增長,耕地需求增加,大規模圍湖造田導致湖泊面積變小,蓄洪能力和供水能力降低,使水旱災害頻發,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所以,只有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才能實現區域的可持續發展。24.(14分)(1)要求線路繪制正確,且表示方法與所設計的圖例一致。(2)新航路開辟,加強了大陸之間的商業聯系,促進了動植物品種的交流與傳播。工業革命促進了生產能力提高,使茶葉消費大眾化。經濟全球化促使茶葉的生產、銷售、貿易進一步發展,(任答兩點)(3)堅定文化自信,傳承中國優秀茶文化;推動中華傳統茶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堅持對外開放,促進茶文化在交流互鑒中發展。25.(14分)(1)①圖3: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挑起了侵華戰爭,不久,侵占了東北三省②圖4: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陷,日軍開始了長達六個星期的大屠殺,對中國人民犯下了不可饒恕的滔天罪行。(2)共同原因:①中國共產黨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抗戰中,中國共產黨是全民族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在抗災中,中國共產黨始終發揮了領導核心的作用。②中華兒女發揚了偉大的民族精神。在抗戰和抗災中,中華兒女眾志成城、迎難而上,中華民族精神為抗戰和抗災勝利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動力。(其他回答,言之有理,酌情給分)(3)珍愛生命,敬畏生命;關愛他人,服務社會,活出生命的精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