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八課 《做一個對自己行為負責的人》學案第一框 行為不同 結果不同教師寄語:“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會做人?!薄招兄?br/>學習目標:1、情感、態度、價值觀:體驗行為與后果的一致性,有什么樣的行為,必然會產生與之適應的結果2、能力目標:培養判斷力和控制力,具有預見自己行為后果的能力,努力避免不良行為帶來的消極后果。3、知識目標:知道人除了享受權利之外還應承擔義務,明確不一樣的行為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懂得不同的行為會帶來不同的結果。學習重、難點: 重點:如何做到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難點:不同行為有不同結果學習過程:一、自主感悟,交流共享1、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事情應該做,哪些事情不應該做? 應該做的事情 不應該做的事情 2、議一議:你的上述做法,會帶來哪些不同的后果。二、合作探究,情感共鳴 1、 讀材料,回答下列 問題:春天到了,家園前的草坪露出了紅紅綠綠的生機。一位新搬來的中年人回家不忍心踐踏那片草坪,便繞了點路。沒想到剛上樓時,鄰居老太太微笑著迎上來,老太太的一番話讓中年人頗感意外:“我整天都在想,很有點擔心,新來的鄰居是個怎樣的人?”頓了一下,老太太又說,“當你剛才繞過那片草坪時,我算了解了你,知道我沒有什么好擔心的。”(1)老太太對中年人的行為滿意嗎?如果中年人踐踏草坪,老太太會怎樣?(2)你如何評價中年人的行為? (3)你自己是否有過類似的舉動?這一舉動對自己和他人有什么影響? (4)通過討論,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看課本90頁相關鏈接和91頁材料及主文:討論: ( 1)白衣戰士勇敢抗擊非典是一種什么樣的行為?產生了什么樣的后果?(2)相反,卻有一些人臨陣非典而逃跑,這又是一種什么樣的行為?又會產生什么樣的后果?(3)假設一下,如果所有的醫生、護士臨陣非典而逃跑,那又會產生什么樣的嚴重后果?(4)王曉磊這樣做是一種什么樣的行為?產生了怎么樣的后果? 相反,如果王曉磊不這樣做,又會產生怎么樣的后果?暢所欲言:1、人為什么有不同的行為?為什么會產生不同的結果?2、人的行為與結果之間的關系? 三、行動體驗,升華生活小品表演:小寒沒有完成作業,組長答應幫忙打個“掩護”。班長知道了這件事后,告訴小寒這樣做是不對的,應該實事求是。但是小寒置若罔聞。在這種情況下,班長把這件事告訴了老師。老師很生氣。把這種情境及其設想會出現的各種后果,表演出來。1、分析劇中各個人物的目的、行為、結果。 2、由此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四、針對訓練材料分析:2005年3月29日晚10時許,市民遲先生打通了《半島都市報》的熱線反映,他的妻子放在面包車上的7公斤劇毒豬肉被人偷走了?!斑@些豬肉都是拌過劇毒老鼠藥的,誰偷了千萬別吃?!?br/>(1)遲先生為什么要找尋他的劇毒肉?(2)此案說明什么道理?(3)自己有過做錯事的行為嗎?帶來了什么樣的后果? 五、課堂小結,梳理知識點,畫出本節課的知識樹。六、課堂檢測:(一)網絡填充(二 ) 選擇題1、關于行為與結果之間的關系表述正確的是( )①一種行為不一定會產生一定的結果。②一種行為一定會產生一定的結果。③結果的不同是由行為不同引起的。④積極的行為會產生消極結果。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2、在行為與結果的關系中,結果之所以不同,往往是與行為者的如下幾方面有關( ?。?br/>①動機 ②目的 ?、凼侄巍、艹潭?br/>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你應該孝敬父母,你應該認真學習,你應該遵守公共秩序;你不應該考試作弊,你不應該私拆別人信件……可見,責任是( )A一個人應當做的事情B一個人不應當做的事情C法律規定做的事情D一個人應當做的事情和不應當做的事情4、2009年1月24日至2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到四川受災最為嚴重的北川、德陽、汶川等地,和災區人民一起過年。1月26日農歷正月初一,正在江西考察工作的國家主席胡錦濤專程前往南昌火車站實地考察春運工作。這集中體現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也因此贏得了廣大人民的信任和愛戴。這說明( ) ①行為不同,結果不同② 每一種行為都會對自己及周圍的人產生一定的影響③國家領導人容易贏得他人的尊敬④敬仁者人恒敬之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5、下列做法屬于不負責任的是 ( )A.王老師對學生進行家訪B.小亮不小心將同桌的鋼筆摔壞了,見周圍沒人趕緊溜出了教室C.看到別人有困難,小明馬上伸出援助之手 D.吃完晚飯后小劍主動幫媽媽洗碗(三)非選擇古時候,有一個放羊的小孩,看到山下一群人在干農活,就想開一個玩笑。于是他就大聲喊:“狼來了,狼來了?!备苫畹霓r夫們急忙手拿農具跑過來,急急地問:“狼在哪兒?”這時候,放羊的小孩看到眾人紛紛跑來,忍不住大笑,說:“沒有狼,我逗你們玩。”眾人生氣地走了。過了幾天,這個小孩在放羊的時候,真的來了一只狼,這時他大喊:“狼來了,救命啊!”但是人們以為他又在騙人,再也無人來救他。1、放羊的孩子的行為對嗎?這樣做導致的后果是什么? 2、放羊的孩子的行為與結果之間有什么關系? 六、布置作業:綜合能力訓練87—88頁“非選擇題” 七、學習感悟請你結合自己的思想實際,課本理論寫出自己真實的感受、體會、對責任的認識、約束自己的言行的重要性等等。 教學反思:參考答案:針對訓練:材料題:(1)遲先生為了避免給自己、他人、社會帶來損害。(2)說明遲先生是一個對自己行為負責任的人。(3)略課堂檢測:(一)填空:略(二)選擇題:1、B 2、D 3、D 4、A 5、B(三)非選擇 ( 1)不對。(2)喪失了人們對他的信任 。( 3 )①每一種行為都會產生一定的結果。小男孩為開玩笑而騙人,這種行為直接對自己及周圍人造成了一定影響,產生一定的結果,即小男孩失去了誠信,即便是狼真的來了,人們也不會再相信他了。②現實生活中,人們會做出各種各樣的行為,由于行為者的動機不同,目的不同,采取的手段不同,因而所產生的結果也是不同的。 第二框 如何做到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一、教師寄語:一個人若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二、學習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樹立對自己行為負責的態度,培養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感,增強責任意識,努力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2、能力:培養判斷和控制力,能夠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帶來的后果,努力避免不良行為帶來的消極后果,學會尊重他人權利的同時,自覺履行自己的義務。3、知識:懂得做一個對自己行為負責的人,應對自己的行為后果做出正確的判斷,并做到我做事我負責。三、學習重難點1、對自己的行為所產生的后果做出正確的判斷是學習重點。2、我做事我負責是學習難點。四、課堂學習過程(一)自主學習——梳理知識,明確要點1、一個人不能很好地做到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往往是因為對自己的行為可能產生的后果缺乏__________,一些__________沒有做,__________反而做了。2、我們要做到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就要加強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努力提高__________,在做一件事之前預先對其可能產生的后果做出__________,盡量避免因做錯事而給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帶來不必要的損害。3、青少年要增強__________,承擔起__________,認真做好__________,才能成為一個__________的人。(二)合作探究——團結協作,共度難關探究知識一 對自己的行為后果做出正確的判斷閱讀教材P92頁小華和小強的情景材料,討論下列問題:(1)議一議,小華和小強如果能實現預見自己行為的后果,將會是一種什么結局 (2)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在做某件事之前,自己是否都能對行為可能產生的后果作出判斷?2.共同歸納(結合教材P92頁):怎樣對自己的行為可能產生的后果做出正確的判斷?探究知識二 我做事我負責閱讀教材P93頁情景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議一議,曉林為什么能這樣做?(2)填一填“我”今天扮演的角色和可能扮演的角色: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責任____________________。“我”明天扮演的角色和可能扮演的角色: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責任____________________。閱讀教材P94頁情景材料,然后回答:告訴高明,他應該怎么辦?3、閱讀教材P95頁情景材料(分組討論)評議一下小周的做法。4、共同歸納(結合教材P93~95頁)怎樣才能做到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三)暢談收獲———歸納總結,顆粒歸倉(1)、一個人不能很好的做到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往往是因為對自己的行為可能產生的后果缺乏_________,一些_________沒有做,__________1、.對自己的行為后果做出正確 反而做了。判斷 (2)我們要做到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就要加強_____和____,努力提高 _________。如何做到對自己的 (1)青少年要增強____,承擔起____,認行為負責 做好 ____,才能成為一個____的人。_ (2)如果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有可能對______、對________帶來危害,并對自己造成不利的影響,就要______,_________。2、我做事我負責 (3)如果是自己的________給他人或社會造成了損失,就要________,并________。 即使是_______做了錯事,也要________、________。(四)自主記憶————知識儲備,準備沖刺(五)達標訓練————學以致用,小試牛刀選擇題:1、2008年9月12日,河北省三鹿乳業集團被曝光,在其所生產的“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中被檢測出三聚氰胺,導致三鹿集團停產整頓,這件事件告訴我們( )①以后我們堅決不要再喝牛奶了,所有牛奶都不安全②我們要對自己在社會生活中的行為所產生的后果做出正確的估計和判斷③一個企業如果沒有責任心,對企業自身、對社會、對國家都是有害的④奶產品生產廠家缺乏責任意識,沒有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2008年北京奧運會圓滿結束,在這場聲勢浩大的比賽中,奧運會的志愿者們以動人的微笑、優質周到的服務贏得了全體運動員和世界人民的贊譽,他們以實際行動告訴我們( )①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②每一種行為都會產生一定的結果,志愿者們優質的服務必然會贏得世界人民的贊譽 ③青少年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從小就要培養自己的責任意識,我做事我負責④奧運會的志愿者沒必要做得太多,做得太多沒有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達爾文曾經說過:“任何改正都是進步”。歌德也說過:“最大的幸福在于我們的缺點得到糾正和我們的錯誤得到補救”。這些話告訴我們( )①我們要勇于承認錯誤 ②做錯事不要推卸、逃避責任 ③勇于改正錯誤有利于自己的進步 ④只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就不會有錯誤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4、一位留美的中國博士,導師讓他單獨在實驗室做實驗,他卻在實驗室與同學打電話聊天。當導師發現并詢問他時,他卻否認,堅稱自己一直在做實驗.······過了沒幾天,他接到了學校的通知,告訴他學校已正式將他開除。這件事告訴我們( )①欺騙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表現 ②該做的事情一定要做,不該做的事情千萬不要做 ③當自己做錯事的時候要勇于承擔責任,不能欺騙、逃避 ④做錯了事情要及時的改正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5、對自己行為負責,說到底也就是: ( )A、為自己贏得自尊自信B、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C、用合理的方法,及時糾正錯誤D、為自己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非選擇題2006年3月29日晚10時許,市民遲先生打通《半島都市報》的熱線反映,他妻子放在面包車的7公斤劇毒豬肉被人偷走了。原來,遲先生的倉庫鬧鼠災,其妻陳女士就用劇毒老鼠藥拌了7公斤豬肉放在車上,準備第二天放到倉庫,誰知道當晚車被撬,小偷居然連劇毒豬肉也洗劫一空。焦急的遲先生只好打通熱線,希望通過報紙告訴小偷,千萬別吃偷的肉。(1)遲先生為什么要尋找他的劇毒肉?(2)此事例給我們什么啟示?(六)學習感悟——圍繞目標,歸納總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學會了____________________,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今后的學習中,我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布置作業———綜合能力訓練P92頁教學反思:參考答案選擇題:1、B 2、A 3、C 4、D 5、A非選擇題:(1)遲先生是一個負責任的人。他對劇毒豬肉可能造成的后果做出了正確的估計和判斷,從而避免了給他人、社會帶來危害。(2)我們要做一個負責任的人。學會對自己的每一次行為后果做出正確的判斷,以免做錯事,促進自己的健康發展。行為不同,結果不同每一種行為都會產生一定的結果不同的行為有不同的結果每一種行為或 或 地對 及周圍的 或 造成一定的影響,產生一定的結果。由于行為者的 。 , ,因而所產生的結果不同。行為與結果的關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