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態系統》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概述生態系統的組成;(2)描述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和食物網;(3)理解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流動;(4)解釋某些有害物質會通過食物鏈不斷積累;(5)認同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有限的。2、能力目標(1)通過“觀察與思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2)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資料分析”,培養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3)通過“進一步探究”,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4)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情感目標(1)認同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2)確立保護生態系統、保護生物圈的意識;(3)增強愛護生物、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情感。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概述生態系統的組成;(2)解釋某些有害物質會通過食物鏈不斷積累;(3)闡明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有限的;【教學難點】(1)理解生產者概念的內涵;(2)正確書寫并分析食物鏈。三、教學過程設計:教學過程教師活動與意圖學生活動問題引課:幻燈片一幻燈片二幻燈片三幻燈片四觀察探究:幻燈片五幻燈片六幻燈片七幻燈片八幻燈片九幻燈片十幻燈片十一幻燈片十二階段小結:幻燈片十三進一步探究:幻燈片十四幻燈片十五、六鞏固理解:幻燈片十七、八1、展示森林和荒漠、韭菜和韭黃、瓢蟲捕食蚜蟲等圖片,要求學生分析圖片中生物和環境的關系。1、展示旗形樹、沙漠中行走的駱駝、土壤中的蚯蚓、人類種植等圖片,再次要求學生分析這組圖片中生物和環境的關系。1、引出新概念:在一定區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叫做生態系統。1、課題:生態系統1、展示農田、城市和人類的居室空間圖片,提出新問題:這些場所能分別看做一個個的生態系統嗎?1、首先來看看綠色植物在生態系統中有何作用?2、圖片展示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3、教師在學生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補充: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實際上就是把光能轉化后儲能的過程,這些能量能充分保證植物自身生活需求,而且還為動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被稱為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1、展示食草動物圖片,設疑:這些動物與植物是何種關系?1、展示食肉動物圖片,設疑:這些動物間是何關系?它們都與植物有關系嗎?2、教師補充小結:由于動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機物,因此它們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是消費者。1、下面我們就以“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這句俗語來具體分析動植物間的取食關系。教師引導學生深入分析,取食者能從被取食者體內獲得什么?2、教師補充小結:在生態系統中,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由于食物關系而形成的鏈條式聯系,就叫做食物鏈。因此,在書寫食物鏈時,依據營養物質的流動方向,我們應該如何用箭頭方向來表示呢?1、文字小結食物鏈的書寫注意事項。2、設疑:在自然界中,綠色植物并不會只是一種動物的食物,食肉動物也不會單一到只捕食一種獵物,那么,現實中的一片生態系統食物鏈會呈現怎樣的情景呢?1、圖片展示一陸地生態系統中的生物,要求學生連接其中的食物鏈,發現它們的關系。2、在學生發現的基礎上,給出食物網的定義:一個生態系統中,多條食物鏈由于食物關系彼此交錯,形成復雜的網狀聯系,稱為食物網。3、設疑:生態系統中只有動植物就能維持正常運作嗎?1、圖片展示動植物的遺體,設疑:這些動、植物的遺體會消失嗎?2、教師提示學生觀察朽木上的蘑菇,分析它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并用,影音展示昆蟲遺體被分解化為塵土的過程。從而得出:細菌、真菌把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物質,供植物重新利用,屬于分解者的觀點。文字小結生態系統的組成。1、欣賞各種生態系統場景,并進一步探究分析,生態系統中的能量隨食物鏈流動,會變化嗎?2、教師補充:由于生物自身對能量的消耗原因,下一營養級生物通過取食該生物,所獲得的能量就會減少,因此,我們所見的一個生態系統中,總是生產者數量要多于食草動物,而食肉動物的數量要少于食草動物的數量。3、展示因能量原因而形成的生物數量金字塔關系。設疑: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是無限的嗎?1、分析水族箱是否看做一個生態系統?2、選擇題踴躍發言,分別得出:水對植物生活的影響,光對植物生活的影響,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等答案。得出結論:環境影響生物。1、得出答案:生物適應環境也影響環境眾說紛紜,沒有確切的把握作答。同時產生進一步探究的欲望:生態系統到底由哪些成分組成的呢?1、分析后認識到:植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把簡單的物質制造成復雜的有機物,并儲存在自己體內。1、得出結論:以植物為食。1、作答:這些動物間是捕食關系。因為,肉食動物以植食動物為食,所以它們與植物有間接的關系。學生觀察“螳螂捕蟬,黃雀在后”Flash動畫,認真思考,踴躍發言,不足之處互相補充,可得出:被取食者體內的物質和能量隨著取食過程到達了取食者的體內。2、學生作答:食物鏈中的箭頭應該由被取食者指向取食者。1、學生連接食物鏈,發現這些食物鏈彼此相互交錯,連接成了復雜的營養結構。1、學生均猜測會消失,否則現在這可地球上的尸體就堆積如山了!但對于動植物的遺體是如何消失的,還不能準確作答。1、紛紛猜測,理由紛紜。2、得出結論: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對穩定的。明白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調節能力。1、觀察思考:草場演變的圖片。2、得出結論: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是有限的。學生自主作答。PAGE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